学习参考
三湾改编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1927年9月29日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在进村的当晚,毛泽东在“泰和祥”杂货铺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部队现状及其解决的措施,决定对部队实行整顿和改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把部队由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二,在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官兵平等,待遇一样,规定不准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自由,连以上建立士兵委员会。第三,改编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在各级部队分别建立党的组织:班、排建立党小组,连队建立党支部,营、团建立党的委员会;连以上各级设党代表,由同级党组织的书记担任;全军由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
通过三湾改编,党的组织在部队形成了系统,党支部掌握了基层,党对军队领导的制度得以确立。三湾改编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在人民军队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苏联莫斯科郊外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六大制定了中国革命现阶段的十大政纲;规定了党的建设、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红军和根据地建设的各项政策;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特别是盲动主义错误。党的六大后,各根据地的党组织抓住军阀混战的时机,发动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使红军和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这就是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为了解决在农村环境中党的建设问题,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会议通过了多项决议案,其中最重要的是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问题的决议案。古田会议决议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它强调思想建党的重要性,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队必须服从党的领导,必须担负起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这三位一体的任务,而不是单纯的武装集团。
红军和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极大的震惊。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集中重兵,向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四次大规模的“围剿”。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在与敌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了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等游击战原则,先后成功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发动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李德的错误指挥直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被迫撤离根据地,踏上长征的道路。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的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的指挥下,灵活主动与敌人周旋,四渡赤水,穿插于敌军重兵之间,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在四川懋功地区同张国焘、徐向前等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会师。6月下旬,中共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向北发展。8月初,红军分编为左、右两路军北上。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率中共中央机关和前敌指挥部随右路军行动,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率红军总司令部随左路军行动。张国焘不听从中央决定,提出南下四川、西康的方针,并电令右路军政治委员陈昌浩率部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毛泽东得知这一情况后,与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紧急磋商,决定连夜率红一、红三军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红二、红四方面军经过朱德、刘伯承等的努力终于共同北上,在1936年10月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胜利地结束了长征。长征实现了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红军长征的前后,日本侵略者加紧对华北的侵略。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北平(今北京)学生在1935年12月9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由此开始的“一二·九”运动迅速波及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先后爆发学生运动。各地工人在全国总工会的号召下,纷纷举行罢工,支援学生斗争,抗日救亡斗争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对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军队开展统一战线工作。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中共中央派遣周恩来到达西安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作出承诺。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等协议,中国共产党在救亡图存的关头,开展了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力主和平解决事变,并派周恩来等赴西安谈判,从而使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图为西北报刊对西安事变的报道
(三)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经过长期的准备,日本帝国主义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中国驻军发起攻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1937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全面提出党的抗战路线,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重要战略决策。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精神和抗战信心。国民党军队先后进行平津、淞沪、忻口、徐州及保卫武汉等战役,并取得台儿庄战役的重大胜利,日本的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彻底破产。日军在所侵占的中国土地上大肆烧杀淫掠,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在敌后抗战的艰难条件下,党领导人民军队同群众结成血肉联系,先后创建晋察冀、晋西北、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对华北日军发动了“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
为了向全党和全国人民阐明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及其前途的见解,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系重大的问题,更好地指导抗战和中国革命,毛泽东于1940年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中国建立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从1941年到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四年之久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实现了全党新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制定了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根据延安总部的指示和命令,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向日、伪军发起猛烈的全面反攻,很快解放县以上城市150余座。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向同盟国的投降书上签字。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四)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力图通过和平的途径来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民主主义中国。国民党统治集团企图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用内战的方式来剥夺人民已经取得的权利,使中国社会回到抗战前的政治状况。一场关系中国走向光明还是黑暗的大决战已不可避免。蒋介石打内战的方针早已确定,但在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下,又不能不有所顾忌。所以,蒋介石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假意邀请毛泽东去重庆举行所谓的“和平谈判”。经过43天复杂而艰苦的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正式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然而国民党却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加紧部署全面内战。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22万人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经过一年多的作战,人民军队先后挫败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使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人民的变化。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主力向国民党军发起辽沈战役。11月,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统一指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及部分地方武装发起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同时,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聂荣臻指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发起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后,国民党政权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全线崩溃。1949年4月20日夜至21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五大革命圣地一览(表)
为了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报告,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实行战略转移的问题,确定了革命胜利后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蓝图;制定了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政策,会议号召全党要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任务,努力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全会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全面开展筹建新中国的工作。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次政协会议一致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平为新中国首都并改名为北京。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30多万群众参加了庆典,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各族人民和内外战乱频繁、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中华民族从此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的政党,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历史任务。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很多困难和严峻考验,1950年6月召开的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土地改革,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炽热的革命热情,在战争废墟上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为了打击不法资本家,清除党的干部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的腐化分子,开展了全国范围的“三反”“五反”运动。“三反”“五反”运动确立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和在人民中的威信,加强了工人对私营工商业的监督和管理,打击和限制了不法资本家的生产经营活动,清除了党的干部队伍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分子,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提高了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威信。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1953年7月27日,中美朝韩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获得全面恢复,并有了初步发展。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国营经济力量日益发展壮大。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夏季起到1956年底,我国加快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