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经济学:经济常识一看就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调节失灵——经济危机产生

如前所述,在自由市场中供需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又反过来影响生产和消费。但是,自由市场对生产和消费的调节并非总是非常灵敏和有效的。有时候,自由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对供给和需求的调节在一定时期内是失灵的。这时候,往往会出现生产过剩,甚至诱发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表现

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自由市场经济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

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开展激烈的竞争,不断扩大生产,导致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商品大量过剩,销售停滞;货物积压,由于商品价格低于成本,企业的生产不再产生利润,导致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失业工人剧增。

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以及大量企业倒闭,致使企业无法归还银行贷款,这进一步导致银根紧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使生产领域的危机蔓延到金融领域,银行纷纷宣布破产。这时候,经济危机就产生了。

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

危机往往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繁荣时爆发,危机首先在商品流通的某一环节出现,然后迅速波及各个部门,最后导致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严重混乱。危机是经济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上一个经济周期的终点,也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起点。

危机之后是萧条阶段。在萧条阶段,商品供给超过需求的现象有所缓和,生产不再继续下降,失业人数也不再增加,但过剩商品还未完全销售出去,社会购买力仍然十分低下,社会经济呈停滞状态。

萧条阶段之后,市场情况有所好转,生产开始逐步回升,经济逐渐摆脱停滞局面,市场由萧条阶段过渡到复苏阶段。

在复苏阶段,由于市场的扩大,价格开始上升,利润逐渐回升,从而刺激着资本家增加投资、扩大生产。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经济发展的逐渐加快,社会生产超过危机前的最高点,进入经济周期的高涨阶段。

在高涨阶段,整个市场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繁荣只是暂时的,繁荣包含了新的危机的先兆。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扩大,自由市场经济的供需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时,危机必将再次爆发,经济进入下一个周期。

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是周期性地重演,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

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又发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每隔几年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对社会的危害

在历次经济危机中,最严重的一次是战前1929—1933年的大危机。这次经济危机震撼了整个世界,被称为“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

经济危机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为世界带来莫大的灾难,使社会财富遭到巨大的破坏。

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中,被毁坏的炼铁炉,美国达92座,英国为72座,德国为28座,法国为10座。

此次危机长达4年之久,生产下降和失业增长都达到了空前猛烈的程度。世界工业生产几乎下降了44%,比1913年的水平还低16%,倒退到1908—1909年的水平,失业人数达到5000万人左右,一些国家的失业率竟高达30%~50%。世界对外贸易总额下降了66%,倒退到1913年的水平以下。

1933年,美国有1040万英亩的棉花被毁在地里,巴西有2200万袋咖啡被销毁,丹麦有117000头牲畜被宰杀。这种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并未绝迹。

美国在1973—1975年的危机中,仅在1974年5月15日和16日两天内,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牛奶垄断组织就把38000多加仑的优质鲜奶倒入水沟中。

就美国来说,工业生产下降了56.6%,其中生铁产量减少了79.4%,钢产量减少了75.8%,汽车产量减少了74.4%,整个加工工业工人人数减少了42.7%,支付工资总额降低了57.7%,全球失业人数达1200多万人。

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给世界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影响发人深省,给当今的世界经济发展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经济危机的应对策略

由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和巨大的破坏性,各国政府以及经济学家一直在思考如何应对和防范经济危机,减缓其对经济的破坏作用。

当今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主要策略有如下几种。

1.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的缺点,一是导致国内实物财富流失、环境恶化,二是引发国家之间的贸易纠纷。在经济史上,重商主义对当代经济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重商主义的解决方案就是把多余的卖不掉的产品卖到国外去,从国外取得货币。在凯恩斯主义诞生以前,主要就是通过坚船利炮开拓海外市场,依此来转嫁危机。

2.凯恩斯主义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年)生于英国剑桥。他对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了深入思考,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实现了经济学演进中的第三次革命,这在西方经济学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自由市场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法则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

经济学家凯恩斯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

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凯恩斯针对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还是没有起作用。

凯恩斯主义认为需求是整个市场发展的基本动力,但是需求不能仅靠市场的自发调节。在边际消费比较稳定的时候,人们总是更愿意将自己增加的收入存储到银行,而不是消费。这样就导致需求没有生产增加得快,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间的平衡也就被打破了。所以,国家应放弃经济自由主义,以国家干预的方式和政策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具体来说,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如下所述

(1)在萧条期间扩大政府开支。在需求不足期间,政府应该主动扩张财政支出以应对失业率的上升。政府不追求短期的财政平衡,在大萧条期间即使出现赤字也要扩大财政投入。政府投资大型的工程,可以促进贫困群体的就业,提高其收入,进而促进社会消费。

(2)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通过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提高资本的边际效率,同时降低利率,由此促进民间的投资。投资的兴旺,将促进经济体向着充分就业的方向发展。

凯恩斯天才地提出了让政府举债投资的建议。具体就是由政府发行国债,从资本家和居民那里把钱借出来,然后投资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公共产品。凯恩斯主义立竿见影,经济马上好转,但随之而来的是政府债务的不断积累,不堪重负。

凯恩斯主义的缺点,一是导致债务危机;二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在分配中不断挤压劳动,使得分配比例持续恶化,从而进一步加重危机。

3.量化宽松政策

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政府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

所谓量化宽松,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形容为间接增印货币。

量化宽松调控锁定为长期的低利率,通过中央银行持续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

量化宽松最早在2001年由日本中央银行提出——在2001—2006年间,为了应对国内经济的持续下滑与投资衰退,日本中央银行在利率极低的情况下,通过大量持续购买公债以及长期债券的方式,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使利率始终维持在近于零的水平。

通过对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迫使银行在较低的贷款利率下对外放贷,进而增加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促进投资以及国民经济的恢复,这与正常情况下中央银行的利率杠杆调控完全不同。

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启动了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简单来说,就是由美联储购进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这样金融机构的资产就算保住了,但借款人的债务仍然还在,债务负担一点也没有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