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天辟地类神话传说及其文化延伸
(一)天地创造类神话传说
1.天地开辟
在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最著名的开辟神话当属盘古开天辟地。迄今所见最早记载盘古开辟神话的文献为三国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其言曰: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这则神话将天的属性归结为“阳”“清”,将地的属性归结为“阴”“浊”,体现了中国先民通过观察自然而形成的朴素阴阳观念。这种朴素的阴阳观念经过抽象化,便形成了包含阳爻和阴爻两种符号的八卦及其中所蕴含的阴阳转化思想。
2.抵御灾害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无法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人类的文明成果常常在自然灾害中毁于一旦。因此,在早期先民中间盛传一些救世神话。这些救世神话一方面是原始先民遭受自然灾害并与之抗争的反映,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原始先民思维中祸福相倚、一治一乱的朴素辩证思想。在基督教神话体系中,最著名的救世神话是诺亚方舟的传说,而在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救世神话是大禹治水的传说。《山海经·海内经》: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考古发掘显示,前仰韶文化时期的北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分布于黄河流域各支流中游地区的高地上。而前仰韶文化时期正处于全新世大暖期的开端,当时黄河流域有充足的降水,河水与地下水水位均较高。以上自然环境特征可能是史前洪水传说产生的自然地理背景。
3.工具创造
在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工具创造神话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周易·系辞下》载:“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而记载中国上古发明创造神话最为丰富的文献当属《世本·作篇》。《世本·作篇》所载发明创造有83项,其中食用类10项、衣着类7项、居住类3项、交通类7项、制度类7项、祭祀类3项、历算类7项、农业类2项、音乐类19项、卫体类6项、器物类10项、字画类2项。《世本·作篇》所载发明创造神话具有鲜明的类型化色彩。如将水井、火食、甲子、历算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其臣子,而将兵器的发明权赋予了蚩尤。在古史传说中,黄帝是兴起于西部姬水流域的农业部族,而蚩尤则是地处东方的九黎部族首领。黄帝及其大臣所发明的水井、火食、甲子、历算等事物具有鲜明的部族色彩。九黎部族首领蚩尤发明青铜兵器的传说,则可能与江淮地区的冶炼传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虽然原始物质发明不尽如《世本·作篇》所言均出于圣人、贤臣之手,但人类学家在东南亚原始部族中发现,不同的人掌握着不同的手工工艺。这些掌握手工工艺的人不从事其他生产活动,而是将自己的手工工艺代代相传。原始部族中这些世代相传的手工业者在国家建立后,便成为专司制造业的工官。这批工官关于手工工艺的经验总结和理论阐发便被保存在了《墨经》《考工记》等后世文献中而流传下来。
(二)文化延伸之一:纬地经天
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试图解释天地自然事物,其理论成果便是战国时期出现的九州说及盖天说、浑天说等宇宙结构理论。
《尚书·禹贡》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并记载了九州的山川形势、土壤物产等地理要素。它将九州的土地分为上上、上中至下中、下下九等。其中土壤居于上上的为雍州,青州、豫州居于中上,冀州、徐州居于中中,兖州居于中下,而地处长江流域的梁州、荆州、扬州的土壤肥沃程度则分别是下上、下中、下下。由此可见,在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的农业耕作条件远远优于长江流域。因此,夏、商、周等农业文明先后诞生在黄河流域。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土地的特殊性,农业部族往往安土重迁,而且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耕种、灌溉等生产活动需要个体家庭之间的协作来完成,因此在农业部族中,人际关系成为长期共居一处、共同从事生产劳动的农业部族各成员首先需要处理的问题。此外,早期农业生产注重经验积累,因而在农业文明中也形成了“尊老”“重老”的习俗。周部族兴起于当时土壤最为肥沃的雍州地区,是典型的农业部族,因而周文化也呈现出重视人际关系、尚实重功的特色。诞生于周文化母体之中的儒家思想对农业部族人际关系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发展出一套极为精致、复杂的伦理学说。
九州说之外,又延伸出大九州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有战国时期齐阴阳家邹衍言:
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中国古代有三种宇宙结构理论: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其中最先产生的是盖天说。此理论又可分为“周髀家盖天说”与“《周髀算经》盖天说”两个发展阶段。前者的核心观点是“天员(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晋书·天文志上》),把天想象为半球形,把地想象为平正的棋盘,天居于地之上。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此理论,认为天与地均为穹形,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同心圆盖;北极是天穹的中央,天穹运载着日月星辰,绕北极星自右向左旋转不息;天覆盖于地之上,且比地高出八万里。
浑天说认为“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晋书·天文志上》)。在浑天说看来,天是圆球形的,天大而地小,地被包裹在天之内。天有南北两极,天球及附着于其上的日月星辰都围绕极轴旋转。地浮于水上,天地之间存在的气维持着天地之间的平衡。由于盖天说理论存在诸多疏漏之处,且在实际运用中,用盖天说理论“考验天状,多所违失”,因而浑天说逐渐取代盖天说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宇宙模式。东汉蔡邕曾对盖天、浑天和宣夜三种宇宙模式加以评论:
言天体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浑天》。宣夜绝无师说;周髀数术具在,考验天象,多所违失,故史官不用。唯浑天者近得其情。
(三)文化延伸之二:学术发展
原始先民在同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开始归纳万事万物的特征与性质。这种思维运动的理论成果便是原始五行思想。五行思想的系统表述最早见于《尚书·洪范》:
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汨陈其五行。……初一曰五行。……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行思想产生后,以其普遍适用性被运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由此衍生出了社会政治领域的五德终始说。《吕氏春秋·应同》较完整地保存了五德终始说的内容: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
魏晋之前,长江流域“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这种“以渔猎山伐”为主的经济形态对自然的依赖性比较强,所以长江流域的原始先民十分关注自然界的变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对自然的密切关注而产生对自然物质及其运行规律的探索。江淮冶制文化即为此中探索的产物。《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章载周史官伯阳父曾论: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极。故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
其“和实生物”“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等论说,与金属冶炼过程可以互参——冶炼所用石料矿物取自大地,是大地的一部分,从哲学思考的角度可归结为“土”;而烧制矿石需用木柴,木柴从哲学思考的角度可归结为“木”;木柴燃烧为火;火烧矿石而成液态熔物,此液态熔物,从哲学思考的角度可归结为“水”;此液态熔物之“水”浇铸成型而为金属器具,这便是“成百物”。伯阳父此论,是对前人在反复观察、长久思考中逐步归纳而提炼出的五行理论的综合运用。
关于伯阳父的籍贯,典籍缺载,而《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章载,郑桓公欲向楚地发展以避难时,伯阳父劝阻他说:“夫荆子熊严生子四人:伯霜、仲雪、叔熊、季。叔熊逃难于濮而蛮,季是立,薳氏将起之,祸又不克。是天启之心也,又甚聪明和协,盖其先王。臣闻之,天之所启,十世不替。夫其子孙必光启土,不可偪也。且重、黎之后也,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夫成天下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由伯阳父对楚史的娴熟程度来看,伯阳父应是楚人或者是熟识楚文化的人。而楚文化正是他用阴阳解说地震原因、用五行解说“百物”成因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