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从摇篮到坟墓,政府的职能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生老病死,都同政府与财政息息相关。财政学是一门以政府经济活动特别是中央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作为一门与政府职能相适应的学科,其发展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处于不断发展和变革之中。本书力求将国内外关于财政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通过系统化和逻辑化的编辑整理,使其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为学生所掌握,以造福于整个社会。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编著者在浩瀚的财政学知识海洋中对于各种瑰宝的取舍以及自己对财政学的理解与探索。

一、本书主要内容

财政学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活动和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全书以公共财政理论为主线,以现代财政制度为方向,对财政基本理论和我国财政基本制度及其相应政策进行阐述和分析。

全书内容具体分为5部分。第1部分,公共财政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第1章导论、第2章财政职能、第3章财政学基本理论。第2部分,财政支出理论,主要包括:第4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第5章财政经常性支出、第6章财政投资性支出与补贴及税收支出。第3部分,财政收入理论,主要包括:第7章财政收入理论、第8章税收基本理论、第9章税收制度、第10章公债。第4部分,国家预算与财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第11章国家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第5部分,开放经济下的财政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主要包括:第12章开放经济下的财政。

二、本书主要特点

执教生涯中,每当给新的学生上“财政学”这门课时,总为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欠缺而吃惊。本来财政学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和福祉的最一般的知识的科学,但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几乎是空白,甚至连最基本的税收知识都知之甚少。大学生尚且如此,整个社会其他社会成员又该如何呢?如何在全社会树立纳税人意识,形成对政府的监督?因此,希望“财政学”不仅是经济类、管理类学生的必修课,最好能成为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但在目前还不可能实行的情况下,希望写一本有特色的教科书来弥补缺憾。不仅经济类、管理类本科生学起来方便易于掌握,而且对于那些对“财政学”感兴趣的无论什么专业的大学生都可以学习和掌握。

本书主要特色:

(1)以公共财政理论为线索,以中国财政制度为内容,以案例分析为应用,集目前主要财政学教学成果之精华,体现财政学的核心与精髓;

(2)每章附有案例分析,启发学生深入分析和思考现实问题。同时每章附有小结、关键术语和思考题,以便学生对每一章知识的整体把握和深入思考;

(3)与大学不断缩减的学时相适应,全书章节安排紧凑,在最短的学时中将最主要的财政理论、财政思想的核心内容传授给学生。

三、课程辅助材料

为使学生了解到最新的财政研究前沿问题,把握我国政府职能与财政改革、发展的脉络和动向,这里介绍一些相关期刊和网站,作为学生课后辅助学习资料。

1.相关学术期刊

(1)《财政研究》

(2)《中国财政》

(3)《税务研究》

(4)《中国税务》

(5)《财贸经济》

(6)《财经问题研究》

(7)《财经科学》

(8)《当代财经》

(9)《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相关网站

(1)www.fec.com.cn(中国财经网);

(2)www.cei.gov.cn(中国经济信息网);

(3)国家发展机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等官方网站。

3.养成关注两会习惯

学习财政学,必须关注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学习政府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注意研读当年的国家预算和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或决算。对国家总体财政状况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养成关注两会习惯,对于政府所做的事和即将做的事有一个总体了解,并形成对政府的监督。

四、致谢

本书的完成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很多人都给了我以很大的帮助,以期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资源,我非常感谢他们每个人对此付出的努力。

本书在写作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我的同事陈岩教授的支持和鼎力相助;同时还得到了茶洪旺教授的悉心指导和方向性建议,在此特别表示感谢!此外,我的丈夫焦玉良博士以其财经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在我写作的过程中给予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对此也表示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已经出版的同类教科书和许多学者的著作、讲义、研究成果,并从诸多官方网站中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料,这些在本书的参考文献中也已体现,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除了第1章、第3章、第4章、第7章、第10章、第11章由本人撰写外,第2章由陈雷撰写,第5章由张伟撰写,第6章由刘智颖撰写,第8章由李玮、周家欣撰写,第9章由和佩珊撰写,第12章由姜梦静撰写。对他们的认真和专注以及全力投入表示真诚的感谢!全书最后由杜振华教授进行了统一修改、编辑并定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我们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杜振华

2015年6月20日于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