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提摩太西学著译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张德让

张涌博士从本科到研究生在安徽师范大学求学十载,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本书是他对李提摩太西学著译的专题研究成果,是传教士翻译的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个案研究,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学术故事,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乐善好施的传教士、纵横捭阖的政客、博学多产的学者。全书概括了李提摩太在华45年的辉煌成就,尤其聚焦其主笔《时报》时期和执掌广学会并利用会刊《万国公报》进行的西学著译,包括他西学著译的历史背景、阶段历程、模式语言、主题内容和影响评价等,体现了张涌在学术上的明察秋毫,博学善思,自成体系。全书概念清晰,如西学与新学、著译与译述、晚清传教士等,同时视野开阔,文献丰富,梳理细致,剖析了李提摩太西学著译对晚清历史进程和文化转型影响最深的三大主题:政治维新思想、经济图强理念、教育革新意识,提炼出了李提摩太西学著译中“西译中述”的模式、涵化嬗变的语言特征、文以载道的文章学翻译理念等,为进一步研究李提摩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的跨学科特色越来越突显。本书研究正是翻译学和历史学的有机结合。张涌既有英语专业、翻译学理论的扎实基础,攻读博士学位又选择了中西文化交流史,努力将两个学科的专业素养融合到李提摩太西学著译的研究中,可谓自然天成。全书搜集梳理了李提摩太西学著译的众多文本及国内外丰富的研究资料,文献综述反映了作者比较扎实的文献查找、鉴别和利用的能力,体现了较好的学术积淀和问题意识。全书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恰当,立足文本本身,有机结合翻译学、历史学、传播学、宗教学和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对李提摩太西学著译进行专题研究,在翻译界难能可贵。全书以史论译,以译衬史,史论相辉,尽可能从正面客观地考察李提摩太“以学辅教”对晚清社会的积极影响,充分肯定了李提摩太译介传播西学,宣传变法革新,为晚清危局下的救国图强建言献策。全书既赞赏李提摩太作为旁观者的合理洞悉,对晚清社会变革、历史进程、文化转型和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巨大,包括语体上催生了国人“白话运动”的萌芽等,也坦言李提摩太人生立场与价值取向的先天局限性,导致其西学著译中的宗教化误释和殖民化误导。

李提摩太集传教士、学者与政客于一身,在从事本职使命的同时积极参与世俗事务,倡导“以学辅教”的文化适应路线,著书立说,西学东渐,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在中国晚清翻译史上自然占有重要一席。但近代翻译史对这类人物的专题性研究不多,因此本研究为后续李提摩太翻译研究以及整个传教士群体的翻译研究都有借鉴价值,对拓宽翻译史研究路径有参考意义。在晚清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上,这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的西学著译对中国近代历史面貌和进程的影响可谓沦肌浃髓,如果能对他们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传教士翻译这一线索将越来越明晰。微观上有助于梳理他们的思想、译论、翻译策略与方法、翻译特色、社会影响等;宏观上有助于揭示一条不同于本土视角的发展路径,丰富中国翻译史研究,推进晚清西学研究。传教士通过著译进行中西文化交流过程的独特性、多元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为今天翻译史研究留下了丰富的主题,因此本研究还有很多值得后续研究的课题。

中国翻译史研究最近几十年成果丰硕,但参照Holmes产品导向研究(product-oriented)、过程导向研究(process-oriented)、功能导向研究(function-oriented)三个方面的描写研究来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产品导向研究来说,译本细读亟待加强,译本对比描述相当缺乏;从过程导向研究来说,体现译者心路历程的各种文献有待梳理,以增强实证;从功能导向研究来说,要增强翻译与外部相关社会历史因素的关系研究,以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这样的“翻译文化”描述研究对传教士和中国士人的合译来说更为复杂。张涌的《李提摩太西学著译研究》一书,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由于叙述的需要,部分章节中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偏多,与李提摩太合作最多的蔡尔康的作用突显不够,同时,与同时代相关传教士的对照研究也有所欠缺,不过这些并不影响我对本研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也期待张涌博士结合学界最新研究成果与更多文本细读,把该研究继续深入下去,争取有新的成果。

是为序。

2018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