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现代管理理论代表学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的30多年中,除了行为科学学派得到长足发展以外,许多管理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对管理学的见解。这其中主要的代表学派有: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等。这些管理学派研究方法众多,管理理论不统一,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有自己的用词意义,有自己所主张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称其为管理理论丛林。
阅读材料:管理理论丛林
“二战”以后,管理实践的不断丰富给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的普遍重视。除管理工作者和管理学家外,其他领域的一些专家,如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生物学家、数学家等都纷纷加入了研究管理的队伍,他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来研究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形成了众多的学派。
哈罗德·孔茨形象地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哈罗德·孔茨(Horold Koontz)在1961年12月的《管理学会杂志》指出,管理理论已出现一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乱局,管理理论还处在一个不成熟的青春期。管理理论一些早期的萌芽,如弗雷德里克·泰罗对车间一级管理所进行的有条理的分析和亨利·法约尔从一般管理理论观点出发对经验进行的深刻总结等,现在已经过于滋蔓,成了一片各种管理理论流派盘根错节的丛林,孔茨把各种管理理论分成六个主要学派。1980年,孔茨又在《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指出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之后,管理理论的丛林不但存在,而且更加茂密,至少产生了11个学派。
孔茨认为,如果“管理理论的丛林”继续存在,将会使管理工作者和学习管理理论的初学者如同进入热带丛林中一样,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出路。如果人们不将管理的二重属性分开认识,那么管理学永远也无法从“丛林状态”变成一棵有根有干的参天大树。
2.4.1 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管理职能学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里奇提出的。
管理过程学派以管理的职能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为研究对象,认为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管理过程与管理职能是分不开的,管理的过程也就是管理的诸职能发挥作用的过程。以这一认识为出发点,管理过程学派试图通过对管理过程或管理职能的研究,把管理的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加以理性概括,从而形成一种“一般性”的管理理论。
在研究方法上,管理过程学派首先把管理人员的工作划分为各种职能,然后对这些职能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管理实践探索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管理过程学派认为,运用这种研究方法,可把管理工作的一些主要方面加以理论概括,从而建立起可指导管理实践的管理理论。
至于管理的职能,孔茨他们在其代表作《管理学原理》一书中阐述为五项,即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
2.4.2 经验主义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有:彼得·德鲁克,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欧内斯特·戴尔,代表作《伟大的组织者》;艾尔弗雷德·斯隆,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威廉·纽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代表作《经济管理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技术》。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的有效管理策略和技能。
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1)管理应该侧重于实际应用,强调管理的实践性和艺术性,反对把管理当作一种纯粹理论研究。在他们看来,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而不是纯知识的学科,但又不同于单纯的技巧、常识的应用,它的实际应用是以知识与责任为依据的。“任何一种知识只有能应用于实践,改变人们的生活,这种知识才会有价值”。
(2)管理者的终极任务是了解本机构的特殊目的和使命,使工作卓有成效,使职工卓有成就。管理者是企业中最昂贵的资源,企业的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经理人管理的好坏,管理者的素质是衡量一个企业业绩的主要标志。高素质的管理者被认为是企业实力的象征,而低素质的管理者则被认为是企业虚弱的象征。作为企业主要管理者,有两项别人无法取代的职责,第一项是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整体,把投入其中的各项资源转化为较各项资源的总和更多的东西;第二项是在其每一项决定和行动中协调当前和长期的要求。为此,每一个经理都必须:制定目标和措施并传达给相关人员;进行组织工作;进行鼓励和联系工作;对工作和成果进行评价;使员工得到成长和发展。
(3)实行目标管理法。经验主义学派对管理学最大的贡献是他们提出了任务(或目标)管理,并据此提出了目标管理法。在他们眼中,传统管理学派偏向于以工作为中心,忽视人的一面,而行为科学偏向于以人为中心,忽视同工作相结合,而目标管理法则结合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使职工发现工作的兴趣和价值,从工作中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4)企业要建立符合自身条件的组织结构,这个结构必须符合企业寻求利益最大化和员工价值最大化的要求,企业与企业之间又是千差万别的,因此照搬照抄是行不通的,管理者必须根据企业的特点和以往的管理经验自行建立一个组织结构。
2.4.3 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侧重以系统观点考察组织结构及管理基本职能,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理蒙特·卡斯特(F.E.Kast)和罗森茨威克(J.E.Rosenzweig)。
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观点:
(1)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是由五个不同的分系统构成的整体,这五个分系统包括: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组织结构分系统;管理分系统。这五个分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不可分割,从而构成一个整体。这些系统还可以继续分为更小的子系统。
(2)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的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它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受到这些组成要素的影响,在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中,人是主体,其他要素则是被动的。管理人员需力求保持各部分之间的动态平衡、相对稳定和一定的连续性,以便适应情况的变化,达到预期目标。同时,企业还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企业预定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条件,还取决于企业外部条件,如资源、市场、社会技术水平和法律制度等,它只有在与外部条件的相互影响中才能达到动态平衡。
(3)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投入的是物资、劳动力和各种信息,产出的是各种产品(或服务)。运用系统观点使管理人员不至于只重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特殊职能而忽视了大目标,也不至于忽视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
2.4.4 决策理论学派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许多运筹学家、统计学家、计算机学家和行为科学家都力图在管理领域寻找一套科学的决策方式,以便对复杂的多方案问题进行明确合理的选择。
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和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
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曾获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赫伯特·西蒙。他发展了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并提出了决策理论,建立了决策理论学派,形成了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著作有《管理行为》、《组织》、《管理决策的新科学》等。
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1)管理就是决策。组织中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能就是做决策。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制定计划就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
(2)系统阐述了决策原理。决策过程包括4个阶段:搜集情况阶段;拟定计划阶段;选定计划阶段;评价计划阶段。这四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
(3)在决策标准上,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以往的管理学家往往把人看成是以“绝对的理性”为指导,按最优化准则行动的理性人。西蒙认为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应该用“管理人”假设代替“理性人”假设,“管理人”不考虑一切可能的复杂情况,只考虑与问题有关的情况,采用“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从而可以做出令人满意的决策。
(4)一个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经常性活动的决策应程序化以降低决策过程的成本,只有非经常性活动才需要进行非程序化决策。
2.4.5 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也称计量管理学派、数量学派。该学派始于1939年由曼切斯特大学教授帕特里克·布莱克特(Patrick·Blackett)领导的运筹学小组,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Elwood S.Buffa)是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管理科学其实就是管理中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主要用于解决能以数量表现的管理问题,其作用在于通过管理科学的方法,减少决策中的风险,提高决策的质量,保证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管理科学理论强调将近年来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到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达到一定的高度。
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是:
(1)建立模型定量分析。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利用模型把一个已确定研究范围的现实问题,按提出的预期目标和约束条件,将其主要因素和因果关系转变为各种符号表示的模型,以便求解。管理科学中的模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动态优化的。
(2)系统考虑科学决策。管理科学用系统的观点考察问题。作为一个系统,企业组织中的任何部分或任何功能的活动必然影响其他的部分或功能。因此,正确的决策首先必须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到各个部门和各个因素。其次,正确的决策必须是科学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理性程序和理性决策必须基于所占有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运用多学科知识,并遵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进行科学计算、分析和比较以减少管理人员的主观随意性,增加决策的准确性。
(3)理性主体。管理科学学派认为组织是由“理性人”组成的一个追求经济利益的系统,组织成员不仅有明确的利益目标,还用理性的方法来实现最优的目标。
(4)广泛地使用电子计算机。现代企业管理中影响某一事务的因素错综复杂,建立模型后,计算任务极为繁重,依靠传统的计算方法获得结果往往需要若干年时间,致使计算结果无法用于企业管理。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运算的速度,使数学模型应用于企业和组织成为可能。
2.4.6 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经验主义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学派,该学派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方式,必须根据组织内外环境自变量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等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灵活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管理方式要适合于工作性质和成员素质等。
美国学者卢桑斯(F.Luthans)在其代表作《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一书中系统地概括了权变管理理论:(1)权变理论就是要把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2)环境是自变量,而管理的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3)权变理论的核心是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权变理论中较有影响力的是菲德勒的权变模式。1967年,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菲德勒经过15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个“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菲德勒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关键是要与环境相适应。菲德勒模式表明,不存在单一的最佳领导方式,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某种领导方式可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同时,也不能只根据领导者以前的领导工作成绩来预测他现在能否领导得好,还应了解他以前的工作类型同现在的工作类型是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