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立体语文的概念界定
本书中“立体语文”的概念有四层内涵。
第一层内涵是指从总体上看,“语文”本身是“立体”的架构,由“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考试测评”三个维度构成(如下图所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是公认的,同时,现阶段我们无法放弃也不能放弃“考试测评”。虽然目前的“考试测评”招致颇多诟病,但是没有“测评”的束缚,“教学”及“学习”就很容易成为“脱缰的野马”,自由无边际。
第二层内涵是指从“教师教学”的维度看,教师教学必须在《课程标准》所设定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之下进行文本阐释,在文本的原生价值中提取合宜的教学价值,基于学情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及核心素养是教师实施具体的教学行为时所必须遵循的准则,有了这个“框架”,教学行为就不至于因“自由”而偏离自己应有的轨道。
“教学”这一层面还包括对教材价值的定位和文本阐释。“对教材价值的定位”和“文本阐释”都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一部分(如下图所示)。
首先是对教材价值的立体定位。教材是维系师生课堂教学推进重要的立体媒介物。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是师生联系的纽带,是学生接受知识、训练能力、开阔视野的凭借物,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不能脱离教材。教材具有促进学生建构健全人格、塑造完美个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功能。但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教材,仅仅只是把教材当作知识的载体。我们应该基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对教材进行合宜的整合。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材观,不仅要把教材当作知识的载体,还应把教材当作一个立体的存在物。比如,从教材文本中读出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这样,教材才能成为师生间的对话者及合作者,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其次是“文本阐释”的立体化。孙绍振教授指出,文本具有其独立的封闭性:意象、意脉、形式规范构成了三个层次的立体结构。因此,文本的阐释过程也应该是一个立体化的推进过程。如果能将文本、编者、作者、读者这些概念完整地纳入思考的范畴,建立一种立体化文本阐释的基本观念,统筹兼顾,学生就有可能做到与编者的解读和作者的意图保持高度的一致。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这或许是一个方向。
第三层内涵是从“学生学习”的维度看,“语文”重在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基于此,“学生学习”可以从“立体阅读”“课前演讲”“多维写作”这三个层面具体实施,借此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如下图所示)。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无疑是“立体语文”的重要一维,学生的“课前演讲”即重在面向现实生活,“立体阅读”是指从宏观上把握阅读过程以及微观上提高整体阅读的能力并与生活对接的阅读方式,“多维写作”包括自由写作和考场写作两方面。
第四层内涵指“考试测评”。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考试是建立在自己已有知识的架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阅读体验以及临场环境下的情意感受,对测评试题做出自己的知识及价值判断,并把自己的理解写在答卷上的过程。
“立体语文”除了这几层内涵需要我们做出界定,还有三个关键的概念需要我们厘清。
首先,“自由”——本书中的“自由”这一概念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语文”的内容很丰富,包含“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同其他科的教师有很大的不同,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从教与学的双重视角看,“自由”的语文尊重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起学生“习得”的内在生命体悟,这样,课堂的教与学才有可能开拓出全新的路径。
其次,“束缚”——本书中的“束缚”是指“语文”的教与学必须在一定的框架内运行,“自由”只能在“语文”的天地中驰骋,而不能“犁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因此,“语文”又是不自由的,又是受到诸多“束缚”的。
“自由”“束缚”这两个概念在“代序”中已经有比较详细的阐释,此不赘述。
最后,“共生”——本书中的“共生”是源于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意思是“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依生存,对彼此都有利的生活方式”。(27)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医生、著名的真菌学奠基人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28)这一概念现在已经被广泛借用到社会各个领域,胡守钧教授于上世纪末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社会共生论,借用生物学上的共生现象,吸收深邃的中华文明与智慧,站在全球发展的视角,对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国际关系等领域中的主体关系作出理论判断。(29)本书借用生物学上的“共生”概念,意指“立体语文”是在“自由”与“束缚”的密切依存、相互依附下而产生的一个新的词项。
由此,我们可以初步给“立体语文”下一个定义:立体语文是指多层次、多维度、全方位地从教学、学习、测评等角度来观察思考语文学科教与学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语言、思维、审美及文化等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
(1) 王富仁,郑国民.当代语文教育论争[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2-3.
(2) 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C].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383.
(3) 刘守宁,石智祥.形式训练是否具有普适性[J].中学语文教学,2005(10).
(4) 于漪.语文教苑耕耘录[M].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41.
(5) 张正君.当代语文教学流派论[J].新乡学院学报,2004(21).
(6) 胡勤.语文认识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62-64.
(7) 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2.
(8) 孙春成.关于立体教学理论的再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1988(5)—(6).
(9) 王曜君.立体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9.
(10) 郭奕明.“立体化”的语文教学[J].广东教育,2010(5).
(11) 郭淑娟.如何构建语文立体课堂[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3(11).
(12) 顾之川.论语文学科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3).
(13) 赵福楼.核心素养: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与归宿[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4).
(14) 张孝纯.“大语文教育”刍议[J].河北师院学报,1996(1).
(15) 姚竹青.大语文教学法[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序言.
(16) 吴格明.语文教学当老老实实引导学生解读课文[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15(7).
(17) 胡勤.语文认识论[M].浙江省教育出版社,2014:87.
(18) 胡勤.语文认识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87.
(19) 胡勤.语文认识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90.
(20) 顾之川.论语文学科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3).
(21) 赵福楼.核心素养: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与归宿[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6(4).
(22)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2.
(23) 李维鼎.语文言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1.
(24) 王景华,范冬梅,厉复东.聚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
(25) 曹明海.语文教育智慧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260.
(26) 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C].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1007-1012.
(27) 现代汉语词典[Z].商务印书馆,2005.
(28) 洪黎民.共生概念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4).
(29) 李友钟.社会共生论理论渊源考察[J].理论界,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