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益翻译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比较译学框架中的“译出”研究

19世纪末期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际遇与生存困境催生了大批卓有成就的外译汉和汉译外大家。然而,在翻译理论和翻译研究方面,除了一小部分外译汉翻译家的精简言说,诸如“译事三难:信达雅”“神似说”“化境论”等具有传统文论色彩的理论总结之外,绝大多数的汉译外翻译大家,几乎没有能够升华出在国内学术界产生较广泛影响的翻译理论,更遑论在世界范围内有所影响。王韬、辜鸿铭、胡泽霖、林语堂、初大告、杨宪益等汉籍外译者毕生致力于将中国经典推向西方世界,完成了千百万字的汉籍外译,其中仅林语堂立足汉译外实践,发表过较有影响的理论阐说。很多像杨宪益这样的翻译大家,只是埋头于翻译作品本身,并没有把他们对于文学翻译的很多思考和经验,用理论形式总结出来。诚如金圣华、黄国彬在《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一书“主编序言”中所说:“他(杨宪益)自谦‘怕谈理论’,只有‘一点体会’,其实以一位译过数千万言的大师来说,他的体会,正是后学者摸索求进时的引路明灯!”(1)杨宪益等翻译家一生埋首译事,鲜少系统谈论自己的翻译经验,这是中国翻译界的一大损失。这或许是由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翻译在中国始终未被当作独立的学科,或依附比较文学,或寄生在语言学内。翻译家虽在读者中享有一些声誉,但他们翻译工作的成就感还是相对较弱。由于缺少对翻译家角色的理论认知,很多译者只能独自在黑暗中摸索,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些许经验。而这些经验随着译者的离世,往往很快消散掉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中,中国翻译研究曾经有过完全依赖西方翻译理论解释中国翻译实践和生硬套用外译汉翻译规范评述汉译外实践两大误区。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人意识到,识别中西翻译思想旨趣对于探讨东西方翻译实践和跨文化传播具有根本性意义,呼吁翻译学界开展中西比较译学研究,理性看待汉译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地提出解决方案。学术界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需要从中国译者的汉译外实践中汲取翻译智慧。立足这一时代和学术背景,本书细致描画汉籍英译巨擘杨宪益毕生的翻译实践,通过系统分析杨宪益的翻译情境与翻译文本,归纳、提炼其独具特色的汉译外诗学思想,指导未来的中国文学、文化外译,助力中国海外话语体系构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