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此谓知本[1],此谓知之至也[2]。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3],此谓知之至也。

注释

[1]此谓知本:这一句被朱熹断定为衍文。

[2]朱熹断定,此句之前有一段文字丢失了,因此,他补写了一段放在后面。

[3]从“所谓致知在格物”到“此谓物格”,是朱熹所写的补撰。

译文

这就是抓住了根本。这就是得到了极致的认知,达到了“知”的最高境界。

之所以说“致知在格物”,意思是想要得到极致的认知,就一定要广泛地接触事物,穷尽其中的道理。人的心灵都有认知的能力,天下万物都蕴含着一定的道理,因为这些道理无穷不尽,所以人的认知还不完备。因此,《大学》篇一开始教人探索天地万物的道理,通过不断的探索,以期彻底明白世间的道理,如此长久用功,终有一天会突然领悟,融会贯通各方面的知识。那么,一切事物的表面现象、内部联系以及或精微、或粗浅的道理,就都能认识到了,这样,人对万物的认识就都洞察明白了。这就是所谓对事物的原理努力探索穷尽,这就是所谓对事物认识得非常透彻了。

点评

本章中有衍文、佚文。所谓“衍文”,就是多余的文字;“佚文”,就是丢失了的文字。《大学》诞生于先秦时代,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难免会有错漏和丢失。但是,就像朱熹补写本章一样,历史上有无数人为文化的流传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动力。

本章中主要探讨了“格物致知”的命题。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论,主张通过实际考察获取知识,重视实践。因此,成天只会呆板读书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儒家形象。“格物致知”涵盖的范围非常之广,在清朝末年,“格致学”成为对自然科学的统称。其实,不论在古代还是今天,人求知时仍然离不开“格物致知”的步骤。从实践中获取经验,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朱熹的理论体系中,“致知”更多偏向“仁义礼智”四个方面。在道德修养中,人只有善于格物,穷尽事物之理,才能尽性,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性修养,把“格物致知”与人的道德修养紧密相连,认为在社会人文教化中,人只有善于从人的本心入手,探求人性中善的方面并将其发扬光大,才能实现“格物致知”的目标。朱熹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前面说到过,人类的本性是纯良的,但是人性中原始至纯至善的德行因被后来气禀之性所遮掩,被人欲所蒙蔽,就出现了善恶混杂的现象,使人性表现时明时暗,因此,需要通过“格物致知”让人之善性彰明。所以,朱熹又说:“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以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初也。”(《大学章句》)朱子进一步阐明了人性中善的本性,纵然一时为欲念所蒙蔽,但人的善性尚未全部被人欲所泯灭,所以,社会人文教化的目标就是通过“格物”,尽力去改变人的情欲,使人的情欲发而适中,符合社会道德伦理的规范和要求,从而使人性中善的因素复明,尽力使人性向原始纯粹至善至美的天性靠近。因此,“格物”的目的也就是复明人性中原有的善的德行。

而在具体操作中,朱熹借用佛教“月印万川”的说法来阐释:“本只是一个太极而万物各有秉受,又自各全县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也就是说,理蕴含在每一个事物之中。因此,朱熹主张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悟理,日积月累,终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