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哲学: 任正非的企业之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一

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在课堂上常有学生问我:“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哲学和我们个人、和我们置身其中的时代与社会究竟是什么关系?”而在与一些企业家朋友交流时,也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世界变化太快,企业如何才能不被时代淘汰?”我谈三点想法,供同人和朋友们思考。

先说哲学和我们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世界观的基本任务就是“观”世界。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门教我们如何看宇宙、如何看人生的学问。哲学是时代的声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对时代问题的形而上的解答。哲学家的使命就是立足时代实践和时代问题,从个别中发现和提升出一般,从特殊中发现和提升出普遍,从形而下的事物中抽象提升出“形上之道”来。我把哲学思维的这一特点概括为“即事求理”“即器见道”。不同的时代之所以有不同的哲学,归根结底是因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离开了时代的土壤,哲学就丧失了生机和活力。真正的哲学就是要在理论层面上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再来说哲学能做什么。仔细想想,人这一生所有的追求归结起来,无非是两样东西:一是“利”,二是“义”。“利”是用来养身体的,“义”是用来养心灵的。用汉代大儒董仲舒的话说就是“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哲学不仅指导我们的人生,教我们怎样待人,怎样处世,而且还滋养我们的心灵,教我们怎样想问题,怎样看世界。有人说,学哲学的人长寿。其实是说,哲学可以养心,心情好了,就会有益于人的健康。

哲学能够益身心。根本原因是哲学能够教人“知道”“成道”和“行道”。“知道”就是学习和把握宇宙人生之理。孔子说“下学上达”,就是要求人们从“形下之器”中发现和抽象出宇宙人生的“形上之道”。哲学是让人知道明理的,知“道”是一切哲学的前提。知“道”以后,如何进一步把外在之道转化为内在之性,即所谓“化知成识”,化知识和理论为德性,从而使人成为掌握了物质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圣贤,实现外部世界之理(道)与人的内在之性(德)的统一,我们称之为“成道”,中国哲学把哲学在这一环节中所做的事情称为“内圣”。这是哲学的第二个基本步骤。但是,仅仅走到“成道”这一步,哲学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只有把内在的道实现出来,把自己的内在德性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出来,也就是行道,只有进到了这一环节和境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

“知道”“成道”和“行道”是一切哲学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只是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更注重“成道”和“行道”,而西方哲学更注重“知道”。中国人与西方人在形上层面把握世界时固然有所不同、有所侧重,甚至把握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这种不同不能构成它们是或者不是哲学的依据,而只能表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哲学形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哲学传统。

现在来说一下哲学能够帮助企业家做什么?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够前进。”这话也适用于企业家。企业家是现代经济社会的支柱,不仅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也需要时刻面对竞争的压力和变化的环境。对于企业家来说,哲学首先能够帮助提升企业家的思维层次和思维能力。一个人比别人高明,根本原因就是他的方法高明,他的思维层次比别人要高,他的思维能力比别人要强。提升思维层次,锻炼思维能力,最有效和便捷的路径就是学习哲学。其次,哲学能够提升企业家对未来的预见能力。这也就是华为总裁任正非先生所说的“假设”能力。没有正确的假设,就没有正确的战略。哲学思维和哲学方法能够使企业家站在思维的前沿高地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前景做出超前的判断。最后,哲学能够提高企业家的领导力水平。现代企业家领导力的核心就在于思想力和影响力,就是要通过企业家自身思想水平的提升,实现对他人的影响,取得团队成员的信任并带领团队最终达成预期的目标。思想力和影响力往往是和一个人的哲学素养和理论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周留征博士看到了哲学对于企业家的重要性,在读博期间就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我在给他上课的过程中了解到,他在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已经有十多年的企业管理工作经历,并在当今中国企业的翘楚之一华为公司工作多年。这一经历使他对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尤为关注,并立志研究任正非先生的企业哲学思想和华为成功的商业逻辑。本书就是这一研究的结果。在留征博士这一研究成果付梓之际,我得以先睹,不胜欣喜。“成功不可复制,但是思想与智慧却可以分享并传承。”为此,我特向朋友们郑重推荐这本书。

孙熙国

2015年1月23日于北京大学中关新园

(孙熙国 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