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成为一流匠人的12条工作哲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5.先做人,后做事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认为学文的基础是做人。袁宗道也认为,学文应该以博大的见识、宽厚的胸襟为根基。其实都强调了先做人,才能学好某个方面的技能。

一次,一个牧师的小儿子约翰哭着嚷着要去迪士尼乐园。为了转移儿子的注意力,牧师将一幅彩色缤纷的世界地图撕成许多小碎片,对儿子说:“小约翰,你如果能把这张世界地图拼起来,我就带你去迪士尼乐园。”

牧师心想,等约翰拼完,一天也就快过去了。

想不到,十分钟后,小约翰便拼好了。牧师吃惊地看到每一片碎纸片都吻合地排列在一起,整张世界地图又恢复了原状。他问道:“孩子,你怎么拼得这么快?”

小约翰回答:“很简单呀!地图的另一面是一个人的照片。我先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块,然后把它翻过来。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人生一辈子,要实实在在地做成几件事情并不容易,而要堂堂正正地做好一个人就更难。一个人如果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把握了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艺术,善于把“会做人”和“能做事”有机地统一起来,就能够成就人生,发展事业。

当然,做人与做事总要做到最完美的状态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所以才有了那么多成败之事。我们深谙做人之道,经受做人的历练,才能胸襟开阔,才能通过健全的心智、充沛的精力、正确的行动,求得事业的成功。

比如,在一个团队中,员工与员工之间由于彼此生活经历、个性习惯、工作方式方法差异较大,再加上各人分管的工作又不相同,这就难免在一些问题上产生分歧和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彼此就很容易产生隔阂,造成内耗,使团队“拳头不硬指头硬”。

此时,作为员工,既要有全局观念,齐心协力,积极开展工作,又要维护整体利益。“荒了自家责任田,专种别人地”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也是十分有害的。工作就意味着责任,要懂得担当,这是做好一份工作的重要前提。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能力确实有大小之分,水平有高低之别,所以矛盾永远存在。古人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就需要我们有容人之长的胸怀,见贤思齐,不怕别人超过自己,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以增长才干,共同进步。

但在实际工作中,总有一些人害怕别人超过自己,患得患失,嫉贤妒能,一旦发现别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就坐立不安,妒火中烧,于是“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使得相互之间关系紧张,工作受到影响。再想想,一个集嫉妒、傲慢、斤斤计较于一身的人,又怎么会有容人之心,与人为善?这样的人又怎么去把一项工作做好呢?他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做事方面又如何求进?

廉颇是赵国的名将,战功卓著,而蔺相如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门客,后来因为在赵、秦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而被赵王封为上卿,位居廉颇之上。廉颇对此感到非常气愤,到处宣扬耻居相如之下,并称要当面羞辱他。而蔺相如却表现得豁达大度,他并没有正面回击廉颇的种种挑衅,而是以大局为重,宽以处之。相如的门客对此感到非常不解,他们都认为蔺相如惧怕廉颇,所以不敢会面。相如解释道:“我连秦王都不怕,怎么会怕廉颇呢?只是觉得赵国能够对付秦国的,就是武有廉颇、文有相如而已,如果我们两人不团结,这不正好给秦国以渔人之利了。”廉颇听到这些话感到非常惭愧,于是“负荆请罪”至相如门前,二人结为至交。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宽广的胸怀和气量,你真诚可信,别人才愿意与你同心同德,风雨同舟,才能在工作中创造一个人人心情舒畅的氛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决定成功的不仅仅是你的专业技能,还有你的襟怀。如果一个人总活在嫉妒与傲慢中,做一些违背常理的事情,最终会失去朋友、失去自我。每个人都有自己优秀的地方,我们不能总看到别人的缺点,试着用一颗平和、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用最美的语言去交流,美好就会在你的身边灼灼盛开。

在工作中我们还要懂得尊重别人,尊重是一种情感活动,也是一个人在情感上的需要。有的人总以为自己才能出众,目中无人,或者自己是领导,就以权压人,以势凌人。其实,人与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存在你大我小、你高我低的情况,只是分工不同罢了。

马谡丢失街亭之后,诸葛亮认为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上书给刘禅,请求自贬丞相之职。胜败是兵家常事,其他将帅对此疑惑不解,纷纷询问其中的缘由。诸葛亮解释道,治理国家和军队最重要的是严格遵守法纪,如果领导犯了错而有法不依,怎么能够让众人信服呢?

诸葛亮一生都在努力实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他廉洁奉公、恪尽职守,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试想,如果诸葛亮是无恶不作的小人,这一切不就成了空话吗?

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所谓事在人为,在这个世界无人之事或无事之人是不存在的。老子也说过“无为而无不为”,不任性而为,不违道而行。如果不会做人又何来做事,假若连做人都不会,又谈何成功?所以,先做人,后做事,人事皆美好。

取财有道,知行合一。我们脑子里必须有金钱概念,但是,不能一心想的都是金钱。有的人随着权力的上升,家族荣誉感也会增强,“金钱胃口”也越来越膨胀,最终铤而走险,成为历史的罪人。一位哲人说:“想转动世界,首先转动自己。”在这种世俗的环境里,每个人都在渴望和追求着舒适的生活,但不为钱财遮挡视线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如果过于看重钱,失去对他人利益、诉求的关照,往往会得不偿失。

就像华西村的吴仁宝所说,家有金山银山,一个人一天就吃三顿饭;家有千顷万顷良田,一个人只睡一张床。所以,有的人身无分文,却心忧天下,我们说,他们是最受人尊敬、最富有的人;而另有一些人,仅知道自己或自己的家族享用,这种人不管他有多少钱,不管他消耗和花费了多少,不管他积攒了多少,我们说,他也不过是一个守财奴而已。有了这么多的钱,连花都不会花,他当然只能算个“穷光蛋”。

从道德观念而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由其本身的内在价值所决定,与金钱没有直接的关联。崇尚金钱无可厚非,但不要过分沉溺其中,不要贪财,也不要吝啬。一个人如果为了金钱而牺牲了家庭、荣誉和健康,那么就算他聚敛了金山银山,他也终究是个失败者。金钱的作用也是相对的,用对了就是好事,使用不好就是坏事,关键是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把金钱的能量发挥到极致。

这“取之有道”其实遵循了“知行合一”的思想。“知行合一”说是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提出的。他指出:“知行合一”并非一般的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知”是人在道德方面意识和思想领域的意念。“行”是人在道德上的遵守履践和实际行为操守。知行关系,即道德思想和道德实践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某些思想意念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关系。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有两层含义: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相融合渗透。王阳明认为,知行原本就是一回事,不应当将它们刻意分开。这点也极其深刻地体现在王阳明的道德教育观念上,他把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极力反对在道德教育领域将知行分开,使得知行脱节以及“知而不行”。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密不可分,互为表里,知必然以行的形式表现,不行不能谓之真知。同理,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也必然以道德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没有行动,也不能算是真知。王阳明的主张在今天看来也是极具积极意义的,这也是其思想的深刻之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先导。王阳明的相关言论表明,知是行的主意和想法,而行是知所下的功夫。知是行的开始,行则是知的完结。意即说明,道德指导着人的行动,遵循道德的要求去开展行动才能达到“良知”。同时,道德也指导着人的意念活动,从而构成了行为的开始,表明了“良知”应当是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

不难发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是一种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主要内容就是内心的“省察克治”。他认为,人有见父母自然知孝道、见兄长自然知敬重、在市井见到小儿也自然会产生恻隐之心的良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便是行,这也是他所说的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在王阳明的理论体系中,“致良知”其实就是知行合一,是去除恶意留存善心,是摒除私欲、遵循天理的功夫。正如王阳明所说的那样,他希望人能知晓意念发动之处便是行,如果意念不善,那行也必将不善。因而要彻底铲除不善的恶念,不能让此恶念潜伏于人的心胸之中。王阳明将此作为立言宗旨。

知行合一关乎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是中国古代哲理中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探讨。中国古代哲学家告诉我们,认识是前提,更应该的是去实践,知行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称作是上善,因而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行动是做成功一件事的前提,倘若流于言语,终究不会成功,只有善于思考敢于实践,才能改变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