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商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和创新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社群商业引爆社群经济

社群自古就有。从人类社会的原始部落、氏族到组织、宗教、国家,它们都是独立的社群,一个个独立运行的生态系统。

过去,社群的存在并非主流、刚需。千百年来,人类的刚需是物质需求、安全需求,商业系统和国家才是主流。

而现在,人类满足物质需求、安全需求之后,自然而然的刚性需求是社交。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社交需求是人类第三个需求层级,社交需求是对爱、感情和归属感的需求。

互联网还不够普及的时候,人们必须通过选择在某一个地方见面、活动,以及加入某一个俱乐部,实现人与人的交流、交际和社会身份的认同,找到组织的参与感、归属感;而今天智能手机普及,不仅实现了时时连接、处处连接,还打破了空间的局限和六度人脉关系的桎梏,快速形成人与人连接的网络,社群由此引爆!

社群,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人与人的快速连接、时时连接、处处连接,形成各种类型的社群。社群是否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由诸多因素决定,如果社群不能商业变现,社群的持续发展会本能地受到影响;社群不能实现商业变现,没有经济数据,社群经济便无从谈起。自从小米手机短短几年实现弯道超车;罗辑思维B轮融资估值达到13.2亿元;正和岛、黑马会、酣客公社等社群的持续变现,由此,社群经济的时代才真正到来!

小米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智能手机的改朝换代、社交网络的移动化和社群化、B2C电商的消费习惯成熟期都让小米给赶上了、抓住了,于是,“社群经济+电子商务”产生了魔力,诞生了C2B手机预购模式。小米品牌和产品运营的社群化让它的供应链变成动态供应链,让它的营销变成社群口碑营销,从而在前端和后端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只是媒体过分放大和过度聚焦于小米的社会化营销,而忽视了小米的社群经济模式是在通过生产关系的创新来推动生产力的变革,社群经济不是一个营销词汇,不是一个短命的流行语,而是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学。

滴滴出行引发交通领域的全面变革,小米带动手机产业变革,联想农业带动农业领域变革,智能家居带动家电产业变革,社群经济实现了人与人的连接、人与物的连接,产品需求的社群化给予企业研发模式、生产模式、营销模式新的驱动力。社群经济不是泡沫,而是互联网经济时代到来的里程碑,联想控股推出创投孵化器——联想之星,联想IT组建自己的新型公司——神奇工场,华为推出自己的互联网手机品牌——荣耀,海尔推动创客平台。我们看到的是,无论是中小企业创业者,还是柳传志、任正非、张瑞敏这些可以写进教科书的商业教父,没有人能回避社群经济带来的新经济创造力。

从人本角度去回望,过去经济社会的治理模式是将人类社区物化的过程,物化过程带来了社会经济的解构和重构,也带来了现代化社会,一切结构化、数据化和可管理化。社群经济是人本回归,是现代工业社区的重构和再组织,让技术、数据、管理为人服务,社群经济下衍生出的分享经济(Airbnb、Uber等)、粉丝经济(小米、Roseonly等)、C2B(团购、众筹等)已经让我们尖叫,随着创新模式的不断涌现,社群经济已经渐成雏形。

社群商业引爆社群经济。商业总是有市场规律可循,社群一旦实现商业变现,众多的社群一定欢呼雀跃,蜂拥而至,找寻自己的社群商业变现之道。罗辑思维卖书、卖年货,吴晓波卖“吴酒”,新榜为用户提供专业报告服务,尽管有的走电商之路,有的卖的是服务,但归根到底,都是通过内容聚集用户,搞社群运营,最终实现商业变现。

拥有大量用户数据的互联网公司,如何将用户连接在一起,形成社群以及实现商业变现,走可持续发展的社群商业模式?

拥有用户、产品和社会资源的传统企业,如何将用户、产品和众多社会资源重构社群商业模式,实现互联网+的成功转型?

拥有众多会员和人脉资源的商会、协会、俱乐部,如何用互联网+重构社群商业模式,实现人脉、资源的变现及可持续发展?

不管是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还是互联网公司寻求大数据的商业变现,抑或是创业者通过社群商业模式找寻创业的机遇……社群商业、社群商业模式、社群经济,已经得到验证,并将不断创造出新的奇迹!

《社群商业》通过“社群商业·大势”“社群商业·本质”“社群商业·方法”“社群商业·实践”“社群商业·未来”这五章,全面、系统地阐述社群商业的发展趋势、本质、方法、案例和未来的社群商业生态。这是我十多年的国际国内俱乐部和社群研究、实践的成果,更是近两年社群商业项目咨询、孵化投资中的实际操作方法和行动路径。

社群是实践出来的,社群商业是进化来的,社群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一切都在进化,在不确定中确定社群商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