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教育专业建设成果汇编·华文教育专业学生优秀作文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我和华文

[马来西亚]罗沁仪 2011级A班

在这个“哈韩”“哈日”的年代,在这个崇拜英美文化的社会,我其实也挺郁闷的,我从小到大就无法对看起来很酷炫的金发碧眼或美得令人无法呼吸的韩国“欧巴”产生一丁点的兴趣。最近,我终于发现了根本的原因——我懒得在脑海里“过滤”一遍他们的语言,我还是喜欢听中文、看中文、说中文,也总觉得,我与非中文族群的脑电波应该不容易搭上吧!

打从我有记忆开始,华文就与我的世界密不可分:我的名字是从中文发音音译成的马来文;我开口说的第一个字一定是华文(虽然我已经不记得那个字是“爸爸”还是“妈妈”);我最喜欢听的儿歌是华文童星组合“四千金”唱的;我喜欢看的小叮当也是说华文的……直到现在,我手机里几乎百分之九十八的歌曲是华文歌曲,我进电影院看得最多的还是华文电影(其中夹杂着一些港产粤语片)。我想,在那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让我舍友懊恼的梦呓应该也是华文吧!

其实,除了华文,我的马来文和英文程度也不差,但为什么我在这个多元语言的背景下,仍然偏执地爱着华文呢?我想,马来西亚完善的华文教育系统是最根本的原因吧!到现在我仍然能记得小时候的我对华文课本爱不释手的样子,也依然记得小学一年级华文课本第一课学的句子是:“这是爸爸。这是妈妈。”第二课是一篇题为“我的家园”的儿歌。课本中的课文内容总是朗朗上口。一年级开始识字、写字;二年级开始学汉语拼音,听着老师说送气、不送气,翘舌、平舌等;三年级开始简单的看图造句,也开始学习书法。

小学毕业后,庆幸的是,我上了一所国民型华文中学,有别于其他的国民学校,我仍有机会学中文。或许是因为小学时华文底子打得好,在中学那五年里,我的华文科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令大家头疼的语法知识对我而言也只是小菜一碟。深受哥哥的影响,我打小爱看华文读物,中学时期更开始翻阅武侠小说,因此对典雅的文字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学校课程中安排的文言文教学、名句背诵等也难不倒我。不知道是能力激发了兴趣,抑或是兴趣激发了学习的动力,高中毕业以后我在大学先修班里念的是理科,却坚持多报了一科文科班华文。为此,我还必须每个星期天搭公交到离家四十公里以外的马六甲补习。在那两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中国古老及现当代的文学知识,更坚定了我的“中文系梦”。奈何,尽管我考了不俗的成绩,“中文系梦”却破灭了,于是我来到广州修读华文教育专业。

对于自觉华文功底已相当不错的我来说,在四年前完全无法接受要在大学里学习汉语拼音、汉字笔顺、课文理解等我在小学阶段已经熟悉到不行的内容,面对身边汉语水平不一的同学们,我确实无可适从,幸好,我还有一班为我照亮前程的师兄师姐们。他们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了华文教育这个专业的成立背景,也让我知道我在这环境里其实还有很多成长的空间及机会。于是,我加入了华文教育系学生会。我学习着与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交流、合作,获得了跨文化交际的实战经验,我尝试到其他专业的教室里与中国学生上课,看到自己身上还能进步的空间。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们华文教育专业的课堂里也开始了程度日益加深的文学文化课、语言课、教育学、教学法专业课、心理学课等。看回从前,我已从一位不知为何对华文执着的小女孩,成长成了一位对华文教育事业有想法、有抱负的青年。

体验及感悟最深的,是从实习回来以后,我突然发现了以往所接受的华文教育中不足的地方,同时也有了想改变的愿望。我希望自己在未来有机会,让马来西亚的华裔子弟,能够没压力地学习华文,而且,能为了考试成绩以外的原因,热爱华文。

(本文获得华文教育系第三届作文大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