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发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8 投资思考系列8——品牌驱动的商业模式

品牌是商业的语言,品牌本质上是一种信任背书,为客户节省了大量选择商品的时间,所以基于品牌驱动的商业模式非常普遍,但真正做好的却不多,尤其是在一个传媒碎片化的时代,难度更是增加了不少,但对已有的品牌企业则是一种优势,提供了某种壁垒的保护,所以说通过品牌驱动的商业模式可以发现大量优质企业。

品牌驱动商业模式大抵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高端品牌,品牌是重中之重,对渠道的要求并不高,核心目的是通过强大的品牌创造出品牌溢价;一类是大众品牌,品牌知名度非常重要,对渠道的要求非常高,甚至可以说品牌和渠道是同等重要的,核心目的是通过产品的知名度来提高产品的重复购买行为,并不享受明显的品牌溢价。

品牌驱动的第一个大类是高端品牌。高端品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品牌光环,产品一般都是溢价销售,体现在财务数据上就是高毛利率的特点;②都有历史底蕴作为品牌支撑,品牌是靠时间打磨出来的;③有一个伟大的品牌故事;④企业会有意无意地营造一点产品“稀缺”的特性;⑤对渠道的要求较低。

以茅台酒为例,完美地契合了以上五大特征,是高端品牌的典范。国内称得上高端品牌的产品有茅台酒、五粮液、国窖1573、中华香烟等,屈指可数,国际上来讲无非是欧洲的香水、法国的葡萄酒、意大利的皮具、德国的汽车等,基本上都有悠久的历史作为品牌背书。缺乏历史的品牌很难做到高端,就拿美国来说,高端品牌非常稀少,而老欧洲则比比皆是,无非是历史使然!高端品牌对渠道要求并不严格,但对品牌维护要求非常高,企业经营只有一个中心点,就是全力维护高端品牌形象,努力讲好品牌故事,其他的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一旦品牌被破坏或者品牌被稀释,则大厦将倾。

高端品牌的一个特殊品类就是奢侈品牌。奢侈品牌更高端,品牌内涵更丰富,更有历史感,而且往往都具有一点皇家血统。从现状来看奢侈品牌几乎都出现在欧洲,中国本来是有机会的,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出现了断代,皇家血统都被埋葬了,所以非常遗憾。奢侈品牌虽然非常高贵,但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维持稀缺性是奢侈品牌的必然选择,所以很难做大,欧洲的奢侈品牌公司一般都是中小公司,赚钱能力上比高端品牌和大众品牌差了好几个数量级,所以奢侈品牌并不是投资者的好选择。

从以上高端品牌的特点上来看,打造高端品牌是非常难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非人力所能为,高端品牌有非常高的时间壁垒,但对投资者而言就幸福多了,城堡外的护城河足够深,足够宽,只要投资城堡里现有的高端品牌就可以了,比如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

品牌驱动的第二大类是大众品牌。大众品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品牌知名度非常重要,客户每天都需要看见“品牌”;②品牌的主要目的不是溢价销售,而是扩大销售数量;③渠道和品牌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伊利股份完美地契合了大众品牌的三大特征,伊利每年的销售费用接近200亿元,其中将近一半的销售费用是做品牌宣传时花掉的,目的就是让客户能够天天看见它;伊利的品牌知名度非常高,但产品卖得很便宜,并没有多少“品牌溢价”,销售量非常大,扩大产品的销售量是伊利的首要选择;从渠道层面来看,伊利从线上到线下,从大卖场到小的便利店,从城市到农村,进行了全渠道覆盖,高品牌知名度+深耕渠道构建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海天味业、青岛啤酒、双汇发展、洋河股份、涪陵榨菜、桃李面包、达利食品、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等企业都是大众品牌的典型代表。

深耕渠道是大众消费品牌价值释放的关键因素。大众品牌一般都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但同时行业内都会有好几家品牌,这个时候渠道优势都会显现出来,谁占有渠道谁就占据了货架,产品销售量会更大,利润会更多,反过来会有更多的品牌营销费用,形成一个正的反馈环。以洋河股份为例,洋河的蓝色经典系列虽然品牌做得很好,但相比行业内的知名品牌还是差了很多,它是行业内第一个做渠道深耕的企业,渠道优势行业第一,所以洋河依靠渠道优势异军突起,同时用赚的利润反馈给品牌,加强品牌营销,洋河成为白酒业内最近10年发展最成功的企业。

大众品牌相对于高端品牌而言,品牌壁垒较低,同一品类会有不同的品牌竞争,品牌竞争激烈,企业每年必须拿出大量的资金做品牌宣传。如果说高端品牌是依靠品牌优势躺着赚钱的话,那大众品牌就是跑着赚钱,比躺着赚钱累多了,但是相比于高端品牌,大众品牌有两个巨大的优势。大众品牌的第一个优势是通过“品牌宣传—扩大产品销售”的正反馈环可以将企业做得很大。国际上的例子是可口可乐、宝洁、雀巢、百威、丰田,国内则是伊利、海天味业、华润啤酒、达利食品等,企业的规模非常大,而高端品牌则受制于“稀缺”的概念,企业规模是受限制的,不能享受大众品牌的无限制的扩大规模。大众品牌的第二个优势是可以通过现有的渠道销售新的产品。品类扩张成本低,见效快,即使品类扩张失败,试错成本也较低,不会对企业产生伤筋动骨的影响,可以重新推出新的产品。比如达利食品利用现有的渠道推出达利园、豆本豆、和其正、乐虎等子品类,扩张非常成功。伊利股份目前也在实行品类扩张的战略,第一个扩张的子品类是饮品,有一点遗憾的是跨界进入矿泉水领域,走得有一点远了,我对这个项目的前景不太乐观,不过没有太大关系,伊利的试错成本相对较低,即使矿泉水项目失败了对伊利影响非常有限。其实伊利在乳制品行业有非常强大的客户认知,所有带“乳”的饮料都应该是伊利的地盘,伊利品类扩张的第一步应该是所有带“乳”的饮料,这样扩张,成功的概率非常高,可惜管理层并没有意识到这点,相信经过必要的试错之后伊利会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对大多数品类来讲,大众品牌比高端品牌更为赚钱,这一点好像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大众汽车和丰田汽车比奔驰和宝马汽车更赚钱;万科、碧桂园比星河湾和绿城更赚钱;优衣库、Zara比巴宝莉更赚钱。一个例外是茅台比其他白酒品牌更赚钱,因为茅台太牛了,是唯一可以做到量价齐升的企业,高端品牌的定位却可以做到类大众品牌的商业推广,所以说茅台具有唯一性。

品牌驱动的商业模式非常普遍,企业一旦占据了品牌的制高点,就可以享受很好的品牌红利,除非企业所占据的品类进入衰退期,否则在位企业的“王冠”很难易主,反映到投资上则是品牌驱动的企业雪道非常长,是可以长期持有的企业。关注点则是品类是否进入了衰退期,比如方便面食品、火腿肠、可乐、胶卷、传统手机等,一旦品类进入衰退期,品牌也是无能为力的。品牌随着品类而诞生,同时也会随着品类的消亡而逐渐死亡。

品牌驱动的企业应该是投资人重点关注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内,大部分产品都贴近生活,容易理解和感知,企业的稳定性高,雪道够长,属于牛股集中营。品牌是商业的语言,同时也是投资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