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城观影:中国当代影像的空间生产与体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时尚、叛逆、励志与怀旧:摇滚电影的文化变迁

中国摇滚乐的诞生,要追溯到1980年第一支演绎西方摇滚音乐的乐队“万李马王”,此后七合板乐队、不倒翁乐队、黑豹乐队、唐朝乐队、轮回乐队、“魔岩三杰(张楚、何勇、窦唯)”等著名乐团和歌手丰富了中国的摇滚乐。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摇滚乐进入了黄金时代,艺术家们以乐队演出和摇滚派对等形式,表达对严峻现实的批判和内心世界的解剖。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渗透,独立制作单位和独立音乐厂牌出现了,有了资本支持的中国摇滚乐逐渐进入了主流市场。于是中国摇滚乐所扮演的角色也由时代的代言人、英雄神话的缔造者而一举变成时尚和流行文化产业的参考者;曾经满怀批判精神和叛逆色彩的中国摇滚也逐渐进入了衰退期(1)

伴随着这一发展轨迹,中国摇滚电影也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变迁。摇滚电影所表现的青年文化特质,仅仅用“叛逆”来概括大体上是准确且合适的,却无法涵盖所有电影的风格特质。中国的摇滚电影也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展示了不同的青年文化特质,构成了中国式摇滚影像的变化轨迹。

作为中国最早的摇滚电影,田壮壮导演的《摇滚青年》(1988)以流行化、时尚化的方式表达了青年人对摇滚的追求,整部电影中充满了霹雳舞和流行歌曲(见图1.1),然而这些歌舞并不能同“摇滚音乐”画上等号。主人公龙翔(陶金饰)具有独立和自主的特点,思想解放,个性先锋,是“时尚化”的现代青年,但将其称为“摇滚青年”还是较为牵强。电影中的“摇滚”更多表现为霹雳舞、赛车、流行歌曲等时尚的青年文化,整部电影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并没有表现出叛逆精神;而参演电影的陶金、朱迅和沙宝亮等演员也并非属于“摇滚乐手”的行列。电影借由塑造一群具有“青春忧郁症”的青年,表达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的青年人追求时尚、勇于突破和表达自我的心声。

图1.1 《摇滚青年》中的霹雳舞

如果说《摇滚青年》充满了流行与时尚的造型、服饰与文化,那20世纪90年代的摇滚电影则丢弃了华丽的外衣,将重心放在对于“叛逆”的诠释上。张元的《北京杂种》(1993)以纪实的手法再现了崔健、窦唯等摇滚人和摇滚乐队的生活状态。这部电影是最早的“第六代”作品之一,也是中国摇滚电影的经典之作。随后管虎拍摄了《头发乱了》(1994),以一种线性的叙事及紧凑的情节刻画了一批摇滚青年的生活,电影中的摇滚歌曲都来自高旗及其超载乐队。1995年娄烨导演的《周末情人》和1997年路学长导演的《长大成人》中的主人公都是摇滚乐队的主要成员,虽然电影情节并非围绕摇滚乐队展开,但从中也可以看出一代年轻人的音乐梦想和摇滚追求。张杨于2001年导演的电影《昨天》由演员贾宏声的真实经历改编,片中所有人物均由本人饰演并冠以真实姓名。贾宏声在主演《周末情人》时,同其所扮演的角色一样疯狂爱上了摇滚乐,视约翰·列侬(John Lennon)为精神之父;《昨天》刻画了他在这段时间内吸食毒品并出现幻听症和偏执性格的经历。而在纪录片方面,张杨导演的《后革命时代》(2005)记录了树村一批摇滚乐队的真实生活,包括2003年前迷笛音乐节的大量录影片段,以及大量音乐人交谈式的采访、自述和几组行为艺术家的现场表演。另一位重要的摇滚纪录片导演孙志强,连续拍摄了《自由边缘》(2000)和《自由的边缘之鉴证》(2002),以地下摇滚场景中普通一员的身份记录了众多地下乐队从容而平淡的面貌。另外,高巍导演的《摇滚多多》(2006)及盛志民导演的《再见乌托邦》(2009)再现了观众耳熟能详的名字和乐团:崔健、张楚、唐朝、黑豹、超载、子曰、二手玫瑰等。

可以说,无论是剧情片还是纪录片,“第六代”导演的作品都充满了“叛逆”性的自传色彩。它们所采用的纪实性风格,不仅能直面摇滚乐手漂泊、底层的生活特征,而且表达了自身在电影创作方面的边缘地位。与这种叛逆、边缘和底层的表达不同,中国香港和台湾导演所拍摄的作品充满了更多的商业元素和青春气息。中国香港导演张婉婷拍摄的《北京乐与路》(2001)作为一部商业电影,以一个香港青年迈克尔(吴彦祖饰)的视角来观察和再现北京地下乐团的青春与梦想。而在李志伦导演的《起势摇滚》(2012)中,摇滚乐不仅是抵抗政府文员枯燥工作的一种乐趣,更成为主人公实现自我和人生价值的梦想。此外,中国台湾导演楼一安的《一席之地》(2009)和林纯华(与北村丰晴合拍)的《爱你一万年》(2010)都将爱情和喜剧这两大商业元素融入摇滚乐手的故事当中,对于故事的男主人公来说,摇滚乐不仅给他们提供了“一席之地”,更令他们赢得了爱情。在这些故事中,充满了商业和流行气息的摇滚乐不断作为电影插曲出现,与影像一起打造出新时代港台新青年的“励志”面貌。

而崔健导演的《蓝色骨头》(2013)则开创出完全不同的摇滚电影风格。电影将当下年轻人追求音乐的故事同父辈在“文革”中凄婉的爱情记忆相融合,把历史的创伤与现实的焦虑相勾连,红色的摇滚与蓝色的电子乐交相呼应,共同谱写出一曲跨越时间和代际的摇滚之歌。电影中弥漫着强烈而浓厚的“怀旧”气息,红旗、五角星、大院、军装等元素共同铺展开一个特定历史时空的记忆。相对于直接的呐喊与控诉,这部电影借由历史和现实的对照,表达出更为厚重、更富批判性的摇滚形象。

从时尚到叛逆,从励志到怀旧,中国的摇滚电影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导演的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摇滚电影的文化变迁,不仅再现了中国摇滚乐和青年文化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电影人强烈的风格特征与主观意图。

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来说,中国的摇滚电影纷纷将镜头对准北京这一城市空间,绝大多数作品的故事发生地是北京。对于这些影片而言,北京的功能绝不止于地点和空间环境,更是影片着力刻画的对象,甚至可以算是影片的主人公。那么,这些电影再现了哪些北京城市空间?这些空间同影片所传达的青年文化之间具有怎样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