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教不了的创富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小逻辑要服从大逻辑

而我今天特意想说的战略第三要素,则是第二个的反面补充:战略的孤独——赌大家都看不懂,全世界就你一个人傻傻坚持,坚持到守得云开见月明,坚持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彼得·蒂尔在《从0到1》的第一章第一句话就说,当他面试应聘者时,最常问的一个问题是“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

后来彼得·蒂尔在不同场合补充过这个观点,他说,很多人误解了这个问题,他们总是在众人熟知的事物上,加上个负号,就以为这是“与他人有不同看法”了。其实,你和大家仍然是同一条路上的人,用同一套思维方式思考。

举个例子,我有一次和峰瑞资本的李丰聊天,我认为神州专车的B2C模式在逻辑上是打不过Uber、滴滴们的C2C模式的,而且,从烧钱的角度讲,应该没人会持续投市场的第三名,毕竟前两名已经把市场上所有大风投的钱都拿遍了。

而李丰的角度很有趣,他说,你知道美国租车市场的第一、二名,赫兹和AVIS背后的大股东是谁吗?是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为什么呢?因为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解决的就业实在是太大了,但经济总有景气和不景气的起伏,不景气时卖不掉那么多车,总不能直接减产裁员吧?可是不裁员生产出来那么多汽车卖不掉咋办?干脆动用金融手段,让汽车下沉到租车公司好了,这时,赫兹和AVIS的租车生意,本质上是一个“以金融手段为依托的缓冲地带”,为通用和福特的汽车产能做“削峰填谷”服务。

通用汽车面临破产时有美国政府拿钱救,所以大而不倒!背后盘根错节的政治博弈,岂是区区租车公司那点盈利或亏损理解得了的?你知道神州租车背后的股东,也开始闪现出汽车生产厂的身影了吗?中国神州租车一直使用的商业模式,也和美国租车公司差不多,在汽车厂销售低迷之时,运用金融杠杆,有时6折吃进新车!帮汽车厂解决产能和现金流问题,但又不会让这批新车直接流入一手车市场冲击其价格体系——两年以后,这批车就可以当二手车卖了,比如还6折卖,很多人买得太开心了吧?对车厂而言,毕竟已经开始改款了,不影响今年新车价格体系,所以无所谓;对神州租车而言呢?这两年的车,等于是白来的呀!怎么往外租都赚。

以此逻辑,神州的专车业务,玩的逻辑和Uber、滴滴根本不一样。为什么神州专车经常在广告里主打“我们家都是新车”?因为他们家根本不用等车太旧,就能处理掉!且理想状态下,在运营中成本占比最大的固定资产折旧部分,神州的成本有可能为零……至于融资就更简单了,Uber和滴滴找的是风险投资,烧几十亿元就觉得了不起?我们找的可是产业上游大金主……你知道2014年仅一汽大众一家的广告费,就是45亿元人民币吗?

可惜,轮到你制定自己的企业战略了,就糊涂了?什么是好战略?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了,你能直接想到的,这世界上有不下100人也都能想到。而且很可能有10个人和你同时开始干了。那拼的是什么呢?除了融资、执行力、人才等,还有一个,我想,就是要拼“寂寞耐受力”了。最好的战略,都具有那种状态——只有你自己坚信这条路走得通,别人都质疑甚至是否定,而你自己真“看清”了吗?肯定还没有,但你就是模模糊糊觉得真理就在前面了,你让我再走两步,再挪近两步,就看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