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菜的那些人·屈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4 青工比赛一战成名

1990年,全国青工技能大赛举办。北京市第二服务管理局13家酒店经过选拔,选派了屈浩和仿膳饭庄的一位青年厨师,代表该局参加北京市的选拔赛。全北京选送的50位选手经过比赛,选出前三名参加全国比赛。

当时,李正权、高仁、王文才和烹饪大师王义均、张福祉、金永泉、郭锡桐、陈守斌、武钰盛等组成了北京参赛队的指导顾问团。每星期,北京队的前三名青年厨师都要来演练一次。

北京市的3位选手迎战全国其他选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进行总决赛,比赛理论、冷菜和热菜。

这届全国青工技能大赛一共有9个工种的大赛,在此之前进行了8个工种的大赛。在团体总排名中,天津代表队排名第一,北京代表队排名第二。因此,北京市对第九个工种的烹饪代表队寄予厚望。

巧的是,屈浩参赛的前面一位选手就是天津选手,最后一道参赛菜品是拔丝菜。屈浩的参赛菜品也有一道拔丝菜,看到对方的参赛作品,屈浩机智地临时改变参赛策略,把准备第三道上的拔丝水果,作为第一道来上菜。

评委刚刚为天津竞赛选手的作品打完分,屈浩的拔丝菜品一上,就与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原来,天津选手用水炒糖,水加得有些多,为了尽快让糖熬到适度,不断晃动炒锅,糖频繁接触高温的锅边,等到黏度适中时,颜色就深了,本来应该是金黄色的拔丝,已经变成枣红色了。屈浩果断采用油炒糖,缩短糖受热加温的时间,炒出的糖色金黄发亮,做出的金黄拔丝大蜜桃一上桌,就获得了评委的喝彩。北京团体总排名位列第一,屈浩一举获得全国比赛第三名,也是前十名中唯一做北方菜的获奖厨师。

在激烈角逐的赛场上临时更换上菜顺序,表现出屈浩的聪明机智、极好的应变及临场发挥的能力。这依赖于他日常烹饪技术全面、富有积累,因此才可以在现场快速反应,调整战术,战胜对手。

通过全国青工技能大赛,屈浩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青工技术能手”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

获奖之后,很多烹饪学校和学习班了解到屈浩技术好,纷纷邀请屈浩去讲课、传授技艺。当时,屈浩的女儿刚出生不久,生活费用比较紧张,屈浩利用业余时间讲课贴补家用。没想到讲课的邀约不断,让屈浩获得了高出预期的讲课收入。

获得了成绩和荣誉,又在讲课中获得收益的屈浩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把讲课的收入攒起来,自费去进修他认为对烹饪技术和艺术性提高有帮助的面塑班,这也让他逐渐踏出了“见天地”的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