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贸易利益分配与中国对外贸易失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1 世界贸易流的循环机制

3.1.1 产品内分工推动货物贸易的循环

当今世界处于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进程之下,全球价值链日趋成熟并日益深化。在全球生产链条中,由于产品内分工的发展和物流运输产业的成熟,产品的生产并不是由一个国家单独完成,而是被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中间生产环节,各个环节分布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发达国家输出本国过剩资本,把生产制造企业从本土转移出来,把企业设立到各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从而实现产品内分工、提高资本产出比率,并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则在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利用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廉,自然资源供给丰富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经济政治环境稳定等制度性因素,积极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发展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输出产品,扩大出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外汇储备规模日益扩大、货物贸易持续顺差,但在整个生产体系中,依然是发达经济体处于主导地位。美国等发达国家转移了产品生产环节中附加值低、贸易利得小的部分,产品的设计、创新、包装、营销、物流、仓储等重要环节依然由发达国家完成。

发达国家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落后产能的转移,造成了本国加工制造产业的“空心化”,本国只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贸易。这样,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生活必需品就必须依靠“进口”,而服务贸易的出口属性又比较弱、美国又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实行了严格的管制,导致了发达经济体经常项目的巨额贸易逆差。作为发达国家落后产业的承接国,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经济基础薄弱,资本边际收益率高于发达国家的资本边际收益率,导致发展中经济体的生产能力日益扩大,进而带来了巨额的贸易顺差。由于世界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和国际产业技术的转移,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利得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生活必需品源源不断地从发展中国家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形成全球货物贸易循环。

但是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到,全球生产分工格局是由发达国家的输出资本主导的,我国虽然通过贸易顺差获得了大量美元资产,但我国得到的经济增加值很少,经济产出大于支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