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贸易利益分配与中国对外贸易失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2 中国的贸易失衡

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分工呈现出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分工逐步向企业微观层面细化,标志着以零部件分工生产为特征的新的国际分工模式的出现。改革开放与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不期而遇”,中国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分工之中。通过大量引进国外资本和技术,与中国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逐步确立了全球生产中心的地位。在新的分工模式下,中国从早期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环节,通过价值链逐步“攀升”到加工贸易,国际分工地位日渐提高。

随着承接产品生产量的增加,中国的出口量也逐年递增,直接影响了中国贸易的平衡。本章主要对1978—2016年中国的贸易情况进行考察,数据来自联合国数据库(见图2-10)。

图2-10 1978—2016年中国贸易平衡分布

由图2-10可以看出,1978年至今,中国的对外贸易情况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1978—1994年为第一阶段,对外贸易呈现出顺逆差交替的现象,但逆差居多;1994年至今为第二阶段,出现持续性的贸易顺差。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相对闭塞,外资引进程度很低,外汇储备直接取决于中国出口的水平,这种对外贸易模式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基本维持在平衡状态。然而,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空前提高,对外的供需活力得以释放,贸易规模随之扩大。在第一阶段,我国的对外贸易顺逆差交替,但逆差年份较多,原因主要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国的生产资料和先进生产设备有着旺盛需求,人口红利也并未得以充分释放。

在第二阶段,除去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的影响外,自1994年起,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持续不断增长。贸易顺差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05年以前为第一阶段,顺差额度比较小,多处于500亿美元以下;2005—2010年为第二阶段,贸易顺差额度快速增加,并呈现出波动的特征;第三阶段为2010—2016年,为快速增加阶段(见图2-11)。

图2-11 中国贸易差额趋势分布

从图2-11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除最初几年出现贸易逆差外,大多数年份均呈现出贸易顺差的状态,而且顺差额快速增加。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同比增长218%,巨大的贸易顺差引起了世界上许多贸易逆差国家的不满,加剧了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鉴于此,中国相应地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贸易顺差额的增速有所回落。2008年达到顶点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中国也难以置身其外,贸易顺差规模有所下降。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减弱,中国经济开始复苏,2011年后,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贸易失衡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与美国等贸易逆差国的贸易摩擦也急剧升温。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FDI实现了引进资本和成熟技术与国内廉价劳动力的结合,成为世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中心和OEM制造中心。在这样的产品内分工体系中,中国承担着产品生产工序的最后一个环节——加工组装,然后向全球出口产品。

产品内分工为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背景下,中国和美国在产品内分工的位置决定了贸易的格局。在这个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美国等发达国家从事高附加值的上游部分(研发设计和核心零部件生产)和下游部分(营销和售后服务),我国等发展中国家从事低附加值的中游部分(加工装配)和部分上游部分(零部件生产)。由于我国从事的是贸易品生产的最后环节(加工装配),前置环节国家对欧美国家的出口便成了我国的出口。因此,我国的贸易顺差是国际产品内分工的结果。产品内分工格局体现了我国外贸两头在外、高顺差、低附加值的特征,更揭示了处于全球生产网络高端位置的欧美,把贸易失衡的根源归结在中国身上是不符合事实的。只要中美在全球生产网络产品内分工中的相对位置不变,贸易不平衡的格局就会持续出现。产品内分工时期,贸易大国往往是像中国这样承担了加工组装环节的国家,由于其进口了大量的中间品又出口了最终产品,贸易额巨大,但并不代表其就是贸易强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收益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