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本书的研究内容

本书试图在继承和发展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学哲学、理论内容、理论应用三个方面,讨论如何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比较研究,进而推动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根据现代经济学哲学的逻辑框架,主要把经济学研究划分为理论本体与事实本体两大范式,根据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等标准,归纳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本体范式、西方非主流经济学的事实本体范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事实本体有机结合范式。从主流范式与非主流范式互动沟通的“取”与“予”、经验性检验、实用主义与理论发展等方面,对西方经济学内部沟通互动的性质及其局限性作了评价;在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西方非主流经济学的比较中,在对西方经济学的吸收综合中,说明理论—事实本体辩证结合范式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先进性、科学性的保障。

从理论内容看,主要包括:

(1)逻辑前提的确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比较综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制度范式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人性假设比较等。

在研究对象变化的比较中寻找启示,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的起点,这是本书得以展开的前提。在制度范式(以生产关系、财产关系为核心经济学理论)比较中确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硬核的科学基因,我们的比较还包括非正式制度维度,尤其是以法治与非正式制度互动为视角,在解释法治建立条件时提出关于非正式制度重要性的启示性线索。在人性假设比较中,既深刻批判西方经济学自私人假设的庸俗成分,又强调理性人假设与个人主义方法在经济运行层次分析中的有益成分。制度范式比较说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中所坚持的本质分析的科学性,人性假设比较与此互相联系,说明生产关系与社会人假设密不可分,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把整体主义分析与个人主义分析相结合。

(2)基本理论的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的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创新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分配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垄断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消费理论比较等。

试图把狭义生产理论的逻辑分析、生产劳动过程理论与劳动分工理论的历史分析相结合,在劳动分工的二重性以及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生产关系属性揭示中,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创造价值原理以及其中生产关系的属性范畴,进而对财富增长和创新发展中的生产决定作用加以阐释。

试图首先把一般分配理论加以比较,再结合工资理论为例,从要素市场运行层面吸收西方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按要素分配的有益成分,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中分配问题的核心是公平正义,解决之道是坚持和创新按劳分配理论,对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借鉴批判,同时创建与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有实证基础的规范性分配理论,这样一种分配理论将杜绝和批判西方经济学分配理论对贫富两极分化的庸俗辩护,坚持从本质上肯定劳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配理论的本质,同时推进非劳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财富创造源泉的奔流中实现共享发展。

在消费理论和创新理论比较中,既挖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具有的重要历史贡献、精髓与当代价值,又辩证地认识西方经济学的贡献、分析方法和局限性。西方经济学方法创新在研究常规问题时能够开拓新路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更长的历史且仍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最主要形态这一事实、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在关于经济运行规律的把握中(如创新理论、消费理论比较),更多地重视采取个体主义方法,重视理论分析中事实本体的完善,把绿色消费与绿色发展结合起来,把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从微观层次上升到创新发展的宏观理念突破。

在厂商理论和垄断理论比较中,指出二者既在分析视野、分析方法、体系结构、理论表述等方面的重大区别,又在关注焦点、基本因素、作用机制等方面有相通互补之处,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既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要素如劳动、资本等进行夯实和完善,对垄断范畴加以拓展,又适当吸收西方经济学个体主义方法和形式化模型、计量检验的成果,以充分认识厂商行为和垄断组织形式的丰富多样性和动态性,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微观基础,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时代性。

(3)理论应用的比较:主要包括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理论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发展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危机理论比较、“中等收入陷阱”、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分析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转型理论比较等。

理论应用比较的目的是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国际经济理论尤其是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中,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体系的整体逻辑,从方法论、推动力量和国际经济秩序等方面进行比较,推动现代化对外开放体系发展;对包括金融危机在内的经济危机理论加以比较分析,指出要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制度性根源的深入探讨中,重视西方经济学对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中非理性因素的探讨,推动正确处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关系;在中等收入陷阱这一当前热点问题的理论比较中,从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和特殊性、从内在的平均利润下降规律和外在的不合理资本主义国际经济秩序两方面,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贡献和创新加以探讨。以上三章的比较尤其彰显了西方经济学之阶级属性本质、形而上学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延展性和科学性。

在经济发展思想的比较中,既指出西方发展思想的庸俗性、意识形态属性与西方中心主义偏见,也指出发展的研究方法的个别进步,同时,以中国梦的生成为例,分析当代中国发展中的思想演进,尤其是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继承关系,以及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超越;分析五大发展理念的政治经济学基因。最后,在转型研究的比较中,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转型理论的科学性,辩证批判西方经济学中新古典理论、凯恩斯主义、演进主义理论等的非科学性,并从引入、吸收和超越,实践为本,历史分析,辩证思维等方面,从政治经济学范式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难点与关键点(尤其是新时代政府与市场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了探讨。以上两章的比较与新时代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这一主题最为密切,最能彰显面对当代实践、应对未来挑战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辨理性大叙事”的创新性和优越性,彰显和批判西方经济学形而上学方法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