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社会治理的理念与实践:《公共经济学》案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福利经济与外部性

案例1:“红凤工程”的外部性分析与启示

一、案例内容

案例名称:“红凤工程”的外部性分析与启示

资料出处:“红凤工程”官网 http://www.hongfeng.org.cn

案例说明:

由陕西省妇联发起的“红凤工程”是全国首家专门资助贫困女大学生的社会公益事业。从1996年3月8日这一高教扶贫工程启动至今,共接受社会捐助资金1500多万元,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41所大学的3700多名贫困女大学生从中受益。

“红凤工程”的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学年1000元,至学业完成。其受助对象为当年被高校录取的陕西籍女大学生(不含委培、代办、电大和自费生等),并且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国家公布的贫困线。特点是每一位受助者都要承诺毕业后5年内资助一名贫困女大学生。

二、案例分析

1. 教育是具有拥挤性的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被称为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其特性包括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如果一个物品同时具有以上三种属性,则该物品为纯粹公共物品,如国防、环保等。如果一个物品同时不具备以上三种属性,则该物品为纯粹私人物品,如衣服、鞋等。如果一种物品同时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但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则这种物品被称为“拥挤性的公共物品”,如不收费的路、桥等。

以案例中的高校教育来说,高校招生数量都会有一个临界点,可能出现拥挤现象,从而体现出竞争性。同时,教育可以使个人获得知识和能力上的提升,还能够使其家庭、地区甚至整个国家都获得积极而正面的收益,所以它还存在着私人物品根本不具备的特性,即外部收益性。所以说,教育是具有拥挤性的公共物品。

2. “红凤工程”的外部性分析

(1)正外部性

对于受助者家庭来说,“红凤基金”能够帮助受助者完成学业,使她们获得更高的教育回报率,同时由于不是普通的“单向赠予”,而是带有责任的“签约扶助”,可以避免她们产生自卑心理和形成“等、靠、要”的依赖心态,有利于激发其上进心。同时也有助于受助者家庭摆脱“无钱上学→改善生活水平的机会少→持续贫困→后代无钱上学”的恶性循环。

对于资助者来说,参与“红凤工程”能够使他们满足对自身价值的追求。

(2)负外部性

自2000年以来,“红凤工程”的救助标准一直是每人每年1000元。但是随着物价的上涨,2011年1000元货币的购买力远远不如2000年时的购买力,对受助者产生的实际作用也是在不断缩小的。“红凤”的原旨是希望受助者的获得与付出至少应是同等的,但是在货币贬值的条件下,当年获得1000元与现在付出1000元的实际价值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在同样数量的标准下,“红凤基金”在萎缩,其实际效力也在萎缩,对于不同时代的受助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三、启示

“红凤工程”的良性运转,为非政府组织救助机制带来了一些新的启发。

1. 引进“用者付费制”

“红凤工程”的回报机制可以看作是“用者付费制”的一种变形。“红凤工程”的每一个受助生承诺“毕业后5年之内再资助一名贫困女大学生”,这就意味着5年内又有一批贫困女大学生将会得到已经毕业的“红凤生”的资助。这种爱心接力是“红凤工程”不同于国内其他助学机制的标志,也有效地解决了运营资金的来源问题。

2. 实施信息透明制度

作为一个基于公益目的合法经营的组织,其所有的信息应该而且也必须向公众披露。“红凤工程”要求每一位受助者主动与资助方建立联系,所有资助情况都要在其官网公开,接受媒体和社会的实时监督。

3. 降低参与门槛,促进公众参与的激情

“红凤工程”资助的标准为每人每学年1000元,直至学业完成。资助金除一次性到位的方式外,还可根据资助方的情况分学年或分月提供,平均按月花费仅100多元。其低门槛不仅能够保证资助对象整个学业周期的完成,还能够吸引更多的个人和团体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 高培勇,崔军.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59.

2. 庞文,唐艳玲,丁云龙.城市反贫困与贫困群体的能力建设[J].西北人口,2011(2):15.

3. 赵晓芳.非政府组织的界定及其参与扶贫的战略分析[J].兰州学刊,2010(4):77-80.

作者:刘静;修改人:常宇航(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