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对策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名词,随后也正式确立了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这一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主要是指具有成长潜力且消耗资源少、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其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及社会总体全局协调发展具有带动引领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含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7大领域,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及动态性的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而且可以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传统产业附加值,符合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陕西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有效措施。本章着眼于对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现状进行分析,并确定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水平,最终发现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为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与路径的确定提供相关建议。
2.3.1 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1)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现状
首先是产业规模,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陕西省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产业,受到了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从图2-19中可以看出,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于2009年由温家宝总理强调重点发展以来,20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个数达到了近年来的峰值,并自2011年起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2014年,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单位数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2103个,占全国比重的1.04%。
图2-19 2009—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单位个数
资料来源:根据《陕西统计年鉴》(2010—2015)整理得到
如图2-20所示,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值大体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除2013年有所减少外,其他年份均以较平稳的速度增加。
图2-20 2009—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计
资料来源:根据《陕西统计年鉴》(2010—2015)整理得到
如图2-21所示,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业人员数除在2010年及2012年有明显增加外,近年来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已由2009年的74.8899万人减少为2014年的60.5525万人。
图2-21 2009—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数
资料来源:根据《陕西统计年鉴》(2010—2015)整理得到
(2)经济效益水平
2009年以来,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以及工业销售产值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也说明从经济效益方面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较好的态势。由图2-22所示,虽然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但近年来工业增长率较2009年却有了明显下降,并且是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图2-22 2009—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长率
资料来源:根据《陕西统计年鉴》(2010—2015)整理得到
从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变化情况来看,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在2013年达到了近6年来的峰值,而后在2014年有略微下降的趋势,但总体依旧呈上升趋势;产业利润总额2009—2010年有明显的上升,而后上升速度变缓,最后自2013年起上升速度明显提升,利润总额在2013年显著增加。
图2-23 2009—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
资料来源:根据《陕西统计年鉴》(2010—2015)整理得到
由图2-24所示,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资产贡献率2009—2012年均固定在某一水平,而自2013年起锐减,并且资产负债率也自这一年起陡增。与此同时,工业产品销售率却自2013年起有了明显的提升。综合以上不难看出,自2012年全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后,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有了相应的变化,都由以往的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以追求在经济结构对称的前提下发展。
图2-24 战略性新兴产业资产负债率、工业产品销售率及总资产贡献率
资料来源:根据《陕西统计年鉴》(2010—2015)整理得到
2.3.2 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发展现状
如表2-13所示,2014年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R&D人员共有59488人,占全省比重的78.44%,处于较高水平;R&D支出与有效发明专利分别占全省的78.64%和83.67%。在全省范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投入水平处于较高的地位。
表2-13 2014年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水平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2015年陕西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2.3.3 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能耗现状
如表2-14所示,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资源的消耗主要集中在煤炭上,消耗煤炭量占全省的比重为98.66%,并且对电力的消耗也较大,占全省比重为34.16%。
表2-14 2014年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能耗占全省规上企业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2015年陕西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2.3.4 以西安市为例的产业集群现状
西安市是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域。近年来,西安市将发展重心放在高新区,并以高新区作为发展核心区域,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建设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高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同时积极发展物联网产业和航空航天产业,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因此,陕西相当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都从西安开始逐步发展扩散。表2-15显示的是通过对西安市区位商的计算来考察西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情况。
由表2-15可知,西安市长安区、航空基地、高新区、航天基地、雁塔区、碑林区、未央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实力较强,区位商均大于1,产值较高,且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发展态势较好,未来应在保持此类区域发展力的基础上增强建设工作力度。而经开区、周至县、莲湖区、高陵区、阎良区、户县、新城区的区位商均小于1,蓝田县、临潼区、灞桥区、国际港务区、沣东新城的区位商甚至低于0.5,表明其产业集聚程度较低。
2.3.5 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
为了解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的整体水平,此处在季凯文(2014)建立的指标体系上进行筛选,确定了如表2-16所示的具有3个维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具体维度和指标体系如表2-16所示。
表2-16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由于西藏缺少大量数据,此处将西藏剔除)、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进行主成分分析,将12个测度指标提取为以上3个综合指标,计算出各成分系数矩阵,以这三个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综合得分,得到综合排名,如表2-17所示。
表2-17 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维度及综合排名
续表
资料来源:笔者使用SPSS 22.0处理得到
综合排名显示陕西省排在全国第18位,由各维度排名不难看出,总排名居于前3位的江苏、北京及河北在各维度排名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江苏是典型的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期没有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地区,虽综合排名居首位,但环境污染也同样是30个地区中最严重的,这也为陕西未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敲响了警钟。目前陕西在综合排名中尚且不算前列,但环境污染已高居全国第5位,这也表明陕西应当加大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力度。同时,河北省排名居全国第3位,但河北省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境污染方面却是全国各地区中排放最小的,而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却位列全国第1位,是典型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地区,值得陕西借鉴学习。陕西省也应当继续加大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趋势。
2.3.6 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产业地区发展不均衡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很大一部分行业都是由以前的一些传统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转化发展而来的,因此各地区会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有的优势,发展得更好,而之前的落后地区会因为原有的不足,再加上新的投资引进不足导致各地区差距逐渐拉大、产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2)产业发展规模偏小以及各产业发展不均衡
陕西省自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不过5年时间,总体来说还处于初步建设时期,起步晚、`转化难,缺少大规模企业尤其是新兴产业,还处在培育和发展期,规模小、辐射和引领能力较弱,与一些新兴产业发达地区如江苏省、广东省相比,差距较大(曾昭宁、王娟,2012)。再加上产业发展环境还不够完善,各项法律制度、投资体系等机制也还处于建设阶段,缺乏市场诚信体系保障,最终导致货款拖欠、企业流动资金缺乏等问题,从而影响了企业发展,阻碍了产业做大做强。同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陕西省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方面有着先天发展优势,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陕西是传统能源大省,传统能源产业比较发达,然而新能源产业发展却比较落后。
(3)产业科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其高新技术的发展,而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陕西省即使在技术方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力度较大,总体来说技术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也并不算翘楚,其中R&D支出、R&D人员、有效发明专利等技术水平在全国占比均很小,如表2-18所示。因此,科技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2-18 2014年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水平占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陕西统计年鉴》(2015)、《中国统年鉴》(2015)整理得到
由上述分析可见,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未来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3.7 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1)创新科技驱动
创新是推动产业生产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亘古不变的命题。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化、政策和制度体系建设,努力营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环境,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使行业内部的每一个参与者都能践行创新理念,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
(2)产业集聚
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当以科技创新为源头,以特色园区和基地为载体,选取相应的优势行业作为核心行业,积极推进产业集聚,打造具有创新力、经济效益好、产业特色鲜明的陕西新兴产业发展园区基地,推进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和高效化发展。
(3)外向型发展
陕西省应当积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进陕西新兴产业国际化水平。以更开放的理念和更加包容的方式践行外向型发展理念,加速更新产业链的全球配置,开展全方位、高水平的国际产能合作。
(4)需求引领
供给与需求之间一直以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供给侧和需求侧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因此,陕西省应当把市场需求摆在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强化需求侧政策引导,在企业实行创新的同时培育和带动新消费,并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5)由外部依赖型转向内生型
在未来的产业发展过程中,陕西省应当以高新技术为驱动力,同时培育大规模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减少对外生因素的过度依赖,向内生增长转变,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
2.3.8 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
在当今经济环境动荡的情况下,不管是经济发达体,还是经济新兴体,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即传统经济增长力正在衰弱,需要在新常态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政府在2009年下半年才正式提出的,美国、日本以及芬兰等发达国家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做了很多尝试,而这些发达国家所做的尝试对陕西省也具有十分有效的参考价值。
(1)日本的技术引进、吸收及消化模式
由日本不同阶段主导产业的变化不难看出日本是一个十分注重技术引进的国家,注重技术发展水平的更新,这对推动日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起到了不小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主导产业为劳动密集型轻纺织业和农业,并将过去的军事基地全部改建为轻工业生产地,而在60年代,伴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引进,日本开始着重发展重化工业,并建立了集高质量与低价格于一体的原材料供给体系,实现了经济的跨速增长。同时,材料体系的建立与健全也促进了钢铁工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着运输钢铁原材料的船舶工业的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工业体系呈螺旋式增长发展,推动着日本经济的繁荣发展。如今,日本自进入21世纪后积极推行产业的国际化与生产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其中,部分原有支柱产业如汽车、钢铁产业越发成熟,而部分新兴产业如信息通信等与社会资本设施相关的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其中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产业有光电子产业、信息通信产业、健康和福利产业、环境及新能源产业。日本主要通过对技术的引入和消化吸收实现发展,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使产业得以高效、快速发展。
(2)美国的技术创新、政府干预及产业集聚模式
美国作为世界大国在技术方面一直保持着绝对优势,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也一直处于时代前沿。美国十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并没有选择“机器人”作为主导产业,而是选择了以“互联网”为主,进而以信息产业和生物产业等作为主导产业。同时也形成了以波士顿、圣地亚哥等地区为主要集聚地的生物技术基地以及以硅谷为中心的科技基地。现阶段,美国政府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正推动一场以新能源为核心的产业革命。积极研发新的生产技术,大力推动产业朝清洁化方向发展,降低能耗并减少环境污染。美国虽是一个以市场为主体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在产业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政府却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芬兰的科学选择主导产业及模式
芬兰人口仅为530万人,国土面积为33.8万平方公里,且气候恶劣。早在19世纪中期,芬兰还是一个偏远落后的欧洲贫困地区,但在二战结束后,不到半个世纪,芬兰就从一个以发展木材及金属加工为主的小国家,迅速成长为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支撑的经济强国。在发展过程中,芬兰结合自身优势,从产业发展的基础出发,迎合世界的需求趋势,最终制订出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与转型升级方向。20世纪80年代,芬兰电信产业位居世界前列,芬兰政府因此决定大力发展以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并出台了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后来芬兰在面临经济危机时,政府和民众依旧坚持没有放弃通信产业,选择坚持发展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这也最终使芬兰成为当今世界的通信产业大国。同时,芬兰是个自然能源缺乏的国家,能源消费的70%要靠进口,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芬兰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这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并制定出台了能源多元化政策,鼓励开发和使用清洁型以及可再生新能源。
(4)巴西、俄罗斯及印度的集中发展模式
发展中经济体通常由于没有与发达经济体一样先进的生产技术而只能选择从某一领域开始发展,逐步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巴西因其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而长期致力于生物燃料技术研究和产业开发。目前巴西的乙醇燃料生产工艺已成熟,其生物燃料生产位居世界第2,成为世界上成功使用生物燃料代替石油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不生产纯汽油的国家。俄罗斯以工业生产为主,发展新兴产业主要是将目光集中在航空工业、船舶及制造业、核能工业等领域。而与中国同样属于人口大国的印度在此方面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印度在信息、生物等产业领域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同时在这两个领域均采用签订研发外包合同的方法来培育产业的技术能力,并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
结合以上对其他国家及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模式的对比分析,在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时都离不开科技的推动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参考以上转型成功的城市及地区的发展经验,陕西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也应当是因地制宜地选取主导产业以改进当前的产业结构。
2.3.9 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1)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大型高科技企业在陕西落户,带动陕西产业发展
陕西省近年来与国际接轨合作频繁,以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项目落户陕西为契机,相继引入强生、赛峰、霍尼韦尔等国际著名企业,未来必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驻。因此,陕西应当牢牢抓住这个绝好的发展机会,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时俱进,坚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尝试新型发展模式,促进陕西省研发机构和企业开展全球外包服务活动,开拓国际市场。
(2)大力推行“人才强省”战略,使优秀人才投入产业生产研发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于推动产业向创新驱动转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使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更具竞争力,必须要打造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政府可以积极设置相应的研究机构,鼓励高校间多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集合各方力量大力推进相关科学技术的研究。为使人才得以留下,可以采取相应的人才照顾政策,如可以对科技人才实行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或者解决其职称评定或者子女上学等方面的问题,增强人才的黏性,使更多的人才加入建设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队伍中来。
(3)加强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条
产业集聚有利于产业链条形成,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集中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基于此,陕西应当每年都挑选一个发展态势好、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带动其他企业一同发展,并最终形成一条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链,吸引投资者,最终辐射全省,带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4)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融资机制,推动产业多元化融资
政府应当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并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鼓励陕西省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公司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大力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完善融资机制,建立相应的风险投资基金,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政府可以积极促进天使投资与创业投资对产业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的支持,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公共性强和前期投入比较大的项目,应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即PPP模式)的模式,鼓励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投资建设,真正实现多元化融资,最终使全社会资本共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5)减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限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为进一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陕西完成转型升级,陕西省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对企业的扶持优惠政策及申报手续的免费培训宣传,简化申报流程,减少注册费用,减少审批时间,加强申报过程中对企业的指导,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普惠企业。在税收方面,可以降低对新兴中小企业的税负,并给予其适当的减免扶持。
(1) 陕西省统计局.http://www.shaanxitj.gov.cn/site/1/html/126/131/138/11701.htm.
(2) 中国行业研究网[EB/OL].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31226/154956383.html.
(3) 中国行业研究网[EB/OL].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31226/154956383.html.
(4) 陕西省能源局[EB/OL].http://www.sxsnyj.gov.cn/newstyle/pub_ newsshow.asp?id=1010594&chid=100430.
(5) 数据来源:腾讯财经[EB/OL].http://finance.qq.com/original/bigdata/xinnengyuan.html.
(6) 西安市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监测报告[EB/OL].http://www.sei.gov.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27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