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跑快打,活捉敌军长
——杨得志土将指挥清凤店战役
【生平及趣闻轶事】
毛泽东说他一生是志愿军
1911年1月,杨得志出生于湖南醴陵县南阳桥村一户穷苦人家,从小便替人家放牛,十几岁就和哥哥做了挑伕。挑伕只有微薄的收入,他只好去安源煤矿挖煤。后来又当了筑路工。一天,他听说红军来到了韩家村,便赶到那里,参加了这支由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军红七师。朱德、陈毅率部上了井冈山,杨得志被编入红四军的二十八团,半年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作战勇敢,1931年提升为特务连连长。红军长征时,杨得志担任红军第一军团第一旅第一团团长。当时,杨得志领导的红一团称得上是红军中顶尖的主力团,是最能打硬仗的一支队伍。杨得志最早出名的一仗是强渡大渡河。
杨得志
1935年5月,红一团在贵州安顺场渡口夺获一只小船,准备强渡。杨得志随即选调17名勇士组成突击队,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在汹涌的波涛中,凭借仅有的一只小船强渡大渡河,占领了对岸渡口,并击溃敌人一个营,粉碎了蒋介石要把红军变为“石达开第二”的妄想,保证了红军全部胜利渡过天险大渡河,继续北进。
红一团突击队后被誉为“大渡河十七勇士”,成为不朽的名字。
1937年9月25日,杨得志率领六八五团,在平型关战斗中担任主攻。战斗打响后,他指挥部队截击日军的先头部队,占领了老爷庙南到关沟地带,并阻击东跑池敌人的回援。
解放战争中,杨得志担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其中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是他最辉煌的两仗。
1951年2月,杨得志任第十九兵团司令员,率部赴朝作战。不久,担任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司令员。其时,祖国人民慰问团赴朝慰问并演出。这天,著名越剧演员徐玉兰、王文娟在野外看风景,不料,美军飞机凌空而来,徐玉兰、王文娟受到惊吓、不知所措时,路过的杨得志一个箭步上前,左手拉着徐玉兰,右手拉着王文娟,直奔坑道。他们刚刚进入坑道,敌机的炸弹便在他们的身后爆炸。事后,徐玉兰、王文娟说杨得志是救命恩人。
1953年10月1日,以杨得志为团长的志愿军代表团回国参加了建国四周年的国庆观礼。杨得志被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当盛大的群众队伍游行开始后,周恩来总理向他走来,握住他的手说:“你出国两年多了,辛苦了,身体怎么样?”
杨得志回答说:“很好,没什么毛病。”
周恩来说:“早就知道你回来了,彭总对我说的,可一直没有找出时间来和你谈谈。今天是主席找你,他要见见你。”说着,周恩来把杨得志领到了毛泽东身边。
杨得志好长时间没有见到毛泽东了。他至今还记得1944年的春天,他从冀鲁豫到陕北不久,毛泽东就把他叫到延安枣园的住处谈了半天时间,其间毛泽东还建议他:“有机会到抗大或者学校去住一段时间。”并且还说:“你才三十几岁,来日方长呀!”那天,毛泽东还留杨得志吃了饭。
现在毛泽东似乎胖了些,精神很好。他见杨得志到了,满面含笑地伸出了手:“欢迎你呀,得志同志!”握着杨得志的手连晃了几下。这时,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领导都过来同杨得志握手。毛泽东诙谐地说:“你们都认识吧,此人大名叫杨得志,当年强渡大渡河的红一团团长,如今志愿军德怀的助手。湖南人氏,我的乡里!”
周恩来说:“得志是这次志愿军归国代表团的团长。”
毛泽东笑着说:“此人一直是志愿军,上井冈山就是志愿去的,就是志愿军!”
刘少奇说:“杨得志这个名字我也是强渡大渡河的时候才知道的。”
朱德说:“好汉莫提当年勇嘛,让他讲一讲在朝鲜的事嘛。”
毛泽东对杨得志说:“这次请你们回来,就是要你们给我们讲一讲朝鲜的事。不但给我们讲,还要给群众讲。群众可是欢迎你们的啊!”
周恩来说:“他们回国后已经走了一些地方,给群众作了些报告,国庆节之后还要在北京作报告。全国政协那里一定要得志同志去讲一次。”
“好嘛,”毛泽东说,“那就去讲一讲,让我们的朋友更多地了解我们。”杨得志点头应是。
1955年杨得志被授予上将军衔。1958年他随志愿军回国,先后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经典战役】清风店战役经过
上下都期望打个大胜仗
1947年5月,晋察冀部队进行整编,成立了晋察冀野战军,由杨得志任司令员,罗瑞卿任第一政委,杨成武任第二政委,耿飚任参谋长,潘自力任政治部主任,野战军一成立,朱德就搬到野司驻地东内堡,每天找干部谈话,他三句不离打大仗。
转眼已是9月,杨得志指挥部队,向大清河进军,组织了大清河北战役。这一仗消灭敌军5000多人,打击了敌第十六军。但是,由于战役之初口子张得大,而我军兵力不足,最后让敌人溜了,有的部队还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当朱德赶到前线时,杨得志叹息地说:“肉没吃到,倒让敌人把门牙顶掉了。”
朱德见杨得志有些泄气,连忙鼓励他说:“万事开头难,打大仗不是一下子就学会的,这次就当交学费吧。”他开导说,“华东战场、东北战场的经验是围点打援,刘伯承的经验是围三厥一,顶掉一个门牙我们还可以装上金门牙嘛,打一仗进一步,以后歼敌机会多着呢!”
杨得志心急火燎地说:“总司令,你来以后,逢会就讲打大仗,见人总是说打大仗,我们压力太大,我们打不好,觉得对不起你的一番苦心啊。”
“报告!”这时侦察科长闯了进来,大声地说:“敌人有新动向!”
朱德和杨得志几乎同时问道:“快说,有什么新动向?”边说边向地图走去。
侦察科长跟在后面,拿起木棒,指着地图说:“9月中旬以后,我东北野战军进行的秋季攻势越打越猛,蒋介石不得不从盘踞我区的部队中抽调了三个师,出关增援东北。这样,不但在本战区兵力对比上发生了有利于我的变化,而且敌人兵力部署上也出现了漏洞。他们主力部队相对集中:十六军驻守大清河以北之雄县、霸县、新城;二十二师守卫平津间交通线;九十四军一旅配置于涿县、涞水、定兴;第五师在北河店、固城、徐水;新编第二军的两个师守保定;主力中的主力——罗历戎的第三军镇守石家庄。”
朱德看着地图,思索着缓缓地说:“敌人除石家庄外,均在保定以北铁路线的东西两侧。他们的企图仍然是要确保平津保三角地带这块战略要地。如果把这块三角地带比作一头牛,那么,北边的北平就是牛头,东西两侧的天津、保定便是牛腿了。我们何不既不砍它的头,也不剁它的腿,而是在保定以北实行中间突破,吃掉这头牛最肥的部分。”他将目光投向杨得志,问道,“你意下如何啊?”
杨得志说:“总司令的意思是围攻既是北平的南大门、又是平汉路的咽喉之地的徐水,吸引敌人来援,以便在运动中歼灭他们?”
“说得对!”朱德一拳砸在地图上的徐水地名处,果断地说:“这一仗的关键是围攻徐水的部队动作要猛,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徐水扑去,要打就要打痛敌人,否则,敌人的援兵是难以调动的。”他侧头问杨得志,“你考虑一下,将这个任务交给谁?”
杨得志不假思索地说:“让陈正湘和李志民领导的第二纵队去执行这个任务,并将冀中独立第七旅配属他们指挥。”
朱德一边点头,一边说:“敌人援兵出动的方向可能有两个:一是徐水以南的保定;二是徐水以北和东北的固城、容城。还不能确定的是石家庄罗历戎的第三军能不能被调出来。”
罗瑞卿、杨成武、耿飚都来了。耿飚分析说:“罗历戎是蒋介石和胡宗南的嫡系,石家庄是蒋介石支撑平津保三角地带的重要据点。我们当然希望能把他调出来,在运动中歼灭他。我看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不过,要使罗历戎离开石家庄,往我们设好的口袋里钻,比调动其他部队难度要大得多。”
“你继续说下去!”杨得志很感兴趣地说。
“因为石家庄位置十分重要,这一点罗历戎和他的上司都是十分清楚的。关键在于怎样使他们感觉到我们的决心是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徐水,而徐水一旦被我们攻占,保定便危在旦夕,石家庄也就不保。这就是说,要让罗历戎出援,就必须以我们的战役行动造成敌人的错觉。”
杨得志说:“这就是说,打援的部队可能成为攻击第三军的力量,打援部队兵力一定要强。”他考虑片刻,决定以郑维山和胡耀邦领导的第三纵队,曾思玉和王昭领导的第四纵队共同负责打援。同时,冀中、晋冀和察哈尔省的地方部队积极配合。其中徐德超为旅长的冀中独立第八旅等部队,在石家庄外围监视罗历戎的行动。
朱德当即拍板定案。杨得志立即将作战命令迅速传达到各部队。10月11日晚,第二纵队四、五两个旅经彻夜激战,拂晓时分别占领了徐水的南关和北关。
半夜时,朱德来到指挥所,对杨得志说:“将战况报告一下。”
杨得志兴奋地告诉他,二纵已突进徐水。
耿飚在一旁抱着电话机,激动地说:“好消息,敌人的援军终于被调出来了。他们从北面调集了五个师十个步兵团和一个战车团,沿铁路东西两侧的容城、固城齐头并进,直奔徐水。我三、四两个纵队奋力阻击,将敌困集于徐水、固城、容城之间地区。”只是石家庄方向,罗历戎仍按兵不动。
杨成武说:“徐水、固城、容城是一个小小的三角地带,敌我双方众多兵力集结于此,运动起来很困难,极易出现对峙局面。我建议立即实行诱敌西进,迫敌分散,在运动中予以各个击破。二纵仍在徐水一带,围城任务不变,夺城攻势不减,以迷惑敌人,掩护全军行动。”
“立即诱敌西进!”杨得志大声说。
耿飚立即下达作战命令,各部按照命令,火速西进。为便于指挥,朱德留徐水,掌握总的情况;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和野司指挥机关随大部队转移。只把电台暂时留在东西马庄,待部队全部出发后再向野司靠拢。
选择清风店为战场
耿飚下达完作战命令,机关人员全部骑马,于午后离开东西马庄驻地。没走一会儿,作战参谋余震来问:“首长们要不要休息片刻?”
杨得志侧头问走在并排的杨成武和耿飚:“休息一下吧?”
话音刚落,突然身后有人大声喊道:“首长请等一下,有重要情况报告!”
三人一听,纷纷下马,站在路边等候。转眼工夫,野司的通信员大汗淋漓地赶到他们面前,向杨得志敬礼,气喘吁吁地递上一份电报。
电报是野司留在东西马庄的电台收到的,电文大意是:密悉,罗历戎率第三军出石家庄,现已渡滹沱河,向新乐开进。
敌情瞬息万变,杨得志说:“罗历戎是冲我们来的,这是个好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坚决歼灭之!”
三个人立即蹲在地上,展开地图研究开了。杨成武说:“新乐县在石家庄东北,保定、徐水、容城西南。罗历戎北出石家庄,显然是想造成对我南北夹击的局面。”
“说得对!”杨得志说,“罗历戎的胆子真大,不知他怎么会有如此野心?”
耿飚和杨成武当时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们没有想到,这是蒋介石亲自决定的。蒋以为解放军在这一地区的兵力不足,想以此役解救其在东北和华北的危局。三人都不知罗历戎为何有此胆量,低头思索。杨得志说:“且不去管他的动机,还是赶快研究一下如何抓住他,不能让他溜掉,我们要向朱总司令报个佳音。”
杨得志问:“我们选择在什么地方歼灭他呢?”
杨成武说:“在保定以北打,正是敌人所求之不得的,这不行。只能定在保定以南,但又不能离保定太近。因为敌人不仅在保定有一个军,保定以北还有更多的部队。”
耿飚伏在地图上,用手围着清风店地区画了个大圆圈,一拳砸在圆圈中间,果断地说:“就在这里打!”
杨得志点头并作了分析:“这个地方好是好,清风店以北是望都、保定,以南是定县、新乐,是罗历戎驻地,对我们来说是个比较理想的战场。只是罗历戎的第三军距清风店地区只有90多里,我军主力离清风店地区最近的150里,最远的达250里,且正在继续西进,如果战场北移,我们的行程可以缩短,罗历戎的行程就会加大,但是,那样便离保定太近,不行;南移,我军的路程将更远,也不行。所以,能不能打上和打好这一仗,关键是我军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在他的前面到达清风店。”
杨成武充满信心地说:“此时天已过午,国民党军是不敢夜行军的。何况罗历戎根据蒋介石的通报,认为我军兵力不足,行军速度不会太快,即使他发现了我们的意图,也难以赶上。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新乐县至清风店地区都是解放区。罗历戎从石家庄北进,是孤军深入。我们在这里有坚强的地方党和政府,有广大的人民群众,有原先布防于此的徐德超等指挥的独八旅和大量的地方武装、民兵,他们一旦理解了我们的战略意图,一定会积极有效地袭扰和钳制敌人,迟滞其前进的速度。因此,他们要到达清风店,最早也要在明天黄昏。如果地方武装和民兵钳制得好,甚至可以迟滞他们到后日拂晓。”
“可是,我军在前三个昼夜作战后,体力消耗大,减员也不少,现在强行军南下,困难很多。”耿飚担忧地说,“要想歼灭罗历戎,我们的主力无论如何必须在24小时内走完200里路,赶到方顺桥以南的清风店。”
杨得志紧握着拳头,咬牙跺脚说:“要打大仗就要吃大苦,只有这么办了。”他对耿飚说,“赶快下命令,时间就是胜利,越快越好。”
耿飚蹲在地上,“刷刷刷”地起草作战命令:全军除原攻击徐水归二纵队指挥的部队不动外,其余各部接令后,一律立即掉头南下,目的地是清风店地区。
命令起草好了。可是,怎样将命令发出去呢?因为他们没有电台,就是找到一台电台,也无法和运动中的部队联系。怎么办?杨得志一挥手说:“叫参谋们分头送!”
一声令下,参谋人员立马奔向较近的部队,然后采取接力方式,有电话的用电话,无电话的派人传。一棒接着一棒向远处传去。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快快快”,要将命令快速传达到各部。
拂晓时,杨得志一行便见到几路大军跑步向南,身边只留下“沙沙沙”的跑路声,战士们挥汗如雨,像汹涌澎湃的波涛,滚滚向前。指战员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提前赶到清风店,坚决活捉罗历戎!
杨得志一行随部队行进,一路看到地方党和政府已迅速动员和组织起沿路群众,大路上,每隔50米左右,就放了一只大缸,里面装着开水、红枣小米稀饭、加糖的玉米面粥。为了保温,有的大缸外包上了厚厚的棉被。缸与缸之间是临时架起的锅灶。锅里贴着当地老乡们爱吃的玉米饼。乡亲们把热乎乎的饼子送到战士们的手上。守候在路旁的妇女们,提着篮子,端着簸箕,馒头、大饼、烧鸡、鸡蛋、大红枣、黄柿子,应有尽有。还有军鞋、毛巾、慰问袋和当绑腿用的新布条。有些鸡蛋是染了红的,老大娘一边往战士们的口袋里塞,一边说:“这是俺儿媳妇坐月子用的,带上吧,多杀一些敌人,保俺们过上好日子。”
她们看到战士们的鞋子破了,用绳子绑在脚上,便一拥而上,争着给他们换新鞋,有的战士脚肿了,新鞋穿不上,她们便把战士的脚搂在怀里,轻轻地挑泡、挤水,然后一层层地包上布条。战士们含着热泪继续前进,她们追上去,把新鞋挂到战士的脖子上。她们千叮咛万嘱托,这一幕幕军民鱼水深情,令战士们又感动又激动,疼痛似乎减轻了,疲劳消失了,步子更快了。
杨得志一行遇到了冀中区党委和行政公署支前指挥部的吴树声,吴树声告诉杨得志说:“区党委书记林铁让我转告野司首长,冀中两千万人民做你们的坚强后盾,前线要什么,我们供应什么,部队有什么要求,我们保证做到!”
“谢谢你们,谢谢大家!”杨得志激动地握着吴树声的手。是啊,冀中的父老乡亲们做他们的坚强后盾,在短短的时间里,组成的民工队伍达10万人,担架1.1万副,牲口9600头,大车3400辆。战区一带数以万计的民兵,很好地保护了军用电话线,保证了指挥联络的畅通。
10月19日中午,杨得志带着野司机关,到了清风店以东的温仁村,他们在一片松树林中停下来,杨得志举起望远镜,仔细地观察后,对杨成武、耿飚说:“这里离前线不远,我们的指挥所就设在这里如何?”
杨成武、耿飚点头赞同,机关参谋人员便开始紧张地工作,电台很快架好了,杨得志首先将作战部署及各部队到达情况,向朱德、聂荣臻作了简要汇报。
聂荣臻回电说:“为了打大胜仗,必须集中一切兵力、火力,猛打、猛冲、猛进,发扬我军的传统作风,狠打、硬打、拼命打,丝毫不顾虑,冲垮敌人,包围敌人,歼灭敌人!必须不顾任何疲劳,坚决执行命令,不怕夜行军、急行军,不管吃不上饭,没水喝,不顾连天连夜的战斗。”
杨得志对耿飚说:“马上将聂司令的指示迅速用电话传达到部队,号召部队来个行军竞赛,看谁先到达指定位置,看谁先抓到罗历戎!”
聂荣臻的指示通过电话,迅速传达到每一支部队。这时,各部已胜利到达保定以北的大路上,离清风店预定战场只有三四个小时的路程了。
却说罗历戎自离开石家庄,走了三天才走出200里。19日中午过了定县,向唐河前进。罗历戎的第三军是机械化部队,行军用的是车轮子,为何三天才走200里?
前面曾提到,罗历戎所经之处,都是解放区,属王平领导的冀晋军区范围。罗历戎率领他的军部和第七师及六十六团,计1.4万余人,随行大卡车200多辆,一过滹沱河,便遭到地方武装和民兵的阻击和袭扰,道路被破坏,迎接他们的是空舍清野和一颗颗地雷,一不小心踩上了,被炸得人仰马翻,随后便是不断的冷枪冷炮表示对他们的“欢迎”。17日,他发现解放军独八旅尾随在后,为免遭解放军袭击,他便将万余人挤成一团,结果行动更加迟缓,他们一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用了3天多时间才过了定县。19日上午到达唐河岸边。这时,罗历戎犹豫不决,究竟过不过唐河?思考再三,他决心听天由命,过河再说。于是,午后渡过唐河,临近清风店,便计划着宿营望都城。正当此时,天空飞来一架飞机,丢下一只通信袋。罗历戎打开一看,是蒋介石的命令,命令说共军主力已从徐水南下,有围歼第三军企图,望作好战斗准备。
罗历戎顿时心惊肉跳,急忙打开地图,琢磨了好一阵,也没有主张。后面已有解放军断了后路,退回石家庄已无可能,继续向前,必然遭到解放军阻击。怎么办?他正在左右为难之时,飞机又飞来了,仍然丢下一个通信袋飞走了。还是蒋介石的命令,命令说据飞机侦察,十万共军云集保定至石家庄之间,令第三军就在望都以南清风店固守待援。
罗历戎此时后悔不迭,一个劲地骂自己自作多情,祸从口出,惹下了灭顶之灾。悔恨之时,自己狠狠地抽了自己三个耳光。
罗历戎说了什么话,引来灭顶之灾?
话要从8月说起,当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9月,毛泽东规定了各战略区第二年的歼敌任务。朱德来到晋察冀军区,动员打大仗。聂荣臻以少数兵力佯攻涞水、易县,吸引敌军救援,以主力出大清河北,大闹平津保三角区,先头部队到达北平郊外房山、良乡、周口店、门头沟、长辛店;天津郊外静海、安次、杨柳青;保定以东新安和北面定兴,调动敌人四个军出动救援。蒋介石据飞机侦察后得到的情报分析,解放军要在保定以北徐水展开大兵团决战。蒋介石的判断错对参半,他万万没想到解放军的真正目的是歼灭第三军。
蒋介石根据保定以北国共双方调集了许多部队,认为决战时机已到,于10月10日飞到北平,召开军事会议。驻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等的几十位高级将领出席了会议。罗历戎的座位紧挨着蒋介石。蒋介石向众将领分析了当前形势后,清了清嗓子,提高声音说:“诸位,共军近日大喊战略进攻,其实他们只是在多次失败后,给部队打气。他们无力进攻。聂荣臻兵力甚少,顶天五六个纵队,五六万人。”
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插话说:“聂荣臻主力确实不多,但地方武装和民兵人数不可低估,只要他振臂一呼,便有七八万人响应。我们万万不可大意!”
蒋介石嘴角一撇,不以为然地说:“危言耸听!地方武装和民兵怎么能算部队?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罢了。”说罢,转头问身边的罗历戎,“你同意我的看法吗?”
罗历戎一愣,看看顶头上司李宗仁,又看看最高统帅蒋介石,怎么说都要得罪一方,就在他犹豫之时,蒋介石的目光直逼着他,他只好横下一条心,脑子一热,站起来说:“我和委员长有同感,民兵只是一块烂豆腐,一碰就碎。”
蒋介石满意地点点头,环顾众将领,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聂荣臻的五六万兵力岂能同我平津保地区的30万大军相抗衡?真是螳臂挡车,自取灭亡。”
他站起身,转身指着地图说:“现在,聂荣臻将主力调到了徐水,我看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我决定在这里和共军决战!活捉聂荣臻,彻底铲除华北共军。按照我的方案,守备兵团与机动兵团必须分开,守备兵团兵力要减少,只能占总兵力的三分之一,机动兵团相对要多,要有三分之二。守备兵团一旦被攻击,机动兵团发挥汽车作用加速增援。守备兵团至多坚持3天,机动兵团就会火速赶到。”他又将脸转向罗历戎,问道,“你认为这样分配兵力合理吗?”
“这样的兵力配备太好了!”罗历戎高声赞叹,“总结过去的经验,之所以打了不少败仗,吃亏在于兵力分配不当,总是守备兵力多于机动兵力,一方吃紧另一方无法支援,眼看着兄弟部队挨打不能救援。委员长的这一战术,是对《孙子兵法》的补充和发展。”罗历戎侃侃而谈。
“说得是,委员长指挥英明,是当代的孙子!”众人附和。
李宗仁厌恶这些马屁精,更恨透了罗历戎。他笑着说:“我赞成委员长的意见!那么,罗历戎的第三军从今天起就编入保定孙连仲的机动兵团,保定、徐水、北平等地一旦发现敌情,罗历戎第一个火速增援。”他看着罗历戎问,“你能做到吗?”
罗历戎知道蒋、李之间的矛盾,可是事已至此,自己已是骑虎难下,只好拍胸脯说:“增援兄弟部队责无旁贷!”
会议结束,蒋介石担心罗历戎变卦,立马给他打气说:“你今天的表现我十分满意,我会提拔你。现在,你要火速将防务交给三十二师的刘英,然后北上,到保定以北的徐水增援。”罗历戎已无回旋余地,两脚一并,答道:“是!”
当罗历戎率部队一出石家庄,就发现有解放军尾随,他却不介意。走到清风店,看到蒋介石的两份命令却慌了神,后悔自己在军事会议上头脑发热,上了刀尖似的悬崖。
四处寻找敌军长
杨得志在清风店附近安营扎寨后,一方面不断地向上级报告敌情,另一方面不断地下达命令,命令部队加速前进。19日傍晚,大部分部队到达了指定位置,包围了第三军。20日,在解放军各部展开猛烈攻击情况下,罗历戎命令部队收缩阵地。21日,杨得志命令各部对第三军分割包围时,罗历戎满不在乎,他认为自己兵力强大,只要咬牙坚持3天,孙连仲的机动兵团一定会来增援的。他甚至想,只要援兵一到,里外夹击,不仅能转危为安,并可乘机击败聂荣臻。于是,他沉着地一面指挥部队加紧修筑工事,一面发电求援。李宗仁接到他的求援电报,很快复电:“即调兵南下。”孙连仲也复电:“本部已达徐水,决于马日摧破当面之敌向方顺桥挺进。”
两封复电,给罗历戎吃了定心丸,他信心十足地复电李、孙说:“以目前情况论,诚乃歼敌良机,应饬南下部队轻装兼程南进,以期将共军歼灭于望都、清风店。”
罗历戎稳坐钓鱼台等援兵之时,杨得志和杨成武、耿飚正在研究总攻部署。罗历戎的司令部在西南合村,杨得志决定用六个旅的兵力发起总攻。10月22日凌晨3时40分,杨得志一声号令,野司指挥部上空升起三颗绚丽的信号弹,顿时排炮齐鸣,一颗颗炮弹向合村飞去,随着“咣咣咣”的炮弹爆炸声,一股股浓烟大火冲天而起,成批的敌人倒在血泊中。接着,在嘹亮的冲锋号声中,仰望天空,一团团红云随风扩散消失,五六万解放军战士以排山倒海之势,从四面八方冲进合村。尽管敌第三军伤亡惨重,失败已是定局,但是,罗历戎却不甘心灭亡,他把步兵、工兵、炮兵、通信兵,大车、小车、弹药车、军需车等全部集中在马家大院周围,妄图负隅顽抗。
天色放亮时,增援的18架敌机来了,它们盘旋在解放军战士们的头顶上,丢下一枚枚炸弹。战士们毫无畏惧地端起机枪,向敌机扫射,击落一架,打伤一架,其余的敌机吓得飞走了。战士们冲进村后,和敌人展开了肉搏。上午10时,枪声停止了,各部清查俘虏,却没有罗历戎,杨得志下令仔细搜寻,12时,独八旅旅长徐德超向杨得志报告,罗历戎已被俘。
独八旅守唐河,离西南的合村有七八里之遥,罗历戎怎么到了唐河?原来,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罗历戎绝望了。他在混战中带着300余兵马,向东南逃窜,在南合庄被独八旅抓了个正着。可是,此时的罗历戎一身士兵装束,混在俘虏群里,解放军战士们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大家都在寻找罗历戎,徐德超也不例外,他在战场上四处寻找,累得满头大汗。这时正好返回旅部,突然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不禁一愣:此人是不是罗历戎?他心里想,于是忙拉过联络科的一个干部,指着罗历戎问道:“他的身份搞清了吗?”
这个干部摇摇头说:“正在核实。”
徐德超在询问时,眼睛一直朝罗历戎那边看着,却始终看不清他的脸。就在他想弄清这张脸时,无巧不成书,罗历戎正好转过头来,朝他这边张望。这下徐德超看清楚了,他正是罗历戎!于是,徐德超大步朝他走过去。这时,罗历戎也认出了徐德超,感到又羞又愧,吓得连忙低下头,想躲避徐德超的目光,可是,已经迟了。徐德超走到罗历戎面前,笑着问:“你不认识我了吗?”罗历戎这才红着脸望着徐德超说:“这不是徐代表吗?”
罗历戎是怎么认识徐德超的呢?罗历戎为什么叫徐德超“徐代表”?话要从1946年说起,那时,由共产党和国民党、美国三方派出代表,组成“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以调解当时发生的国共摩擦事件。徐德超作为中共石家庄执行小组的代表,住在石家庄。他的主要对手,就是身为国民党代表的罗历戎。那时,罗历戎这个中将军长衣冠楚楚,趾高气扬,整天跟在美国人后面,眼中哪有徐德超。每次谈判,双方总是唇枪舌剑,各不相让,不斗十几个回合是不会休战的。他俩就是这样相识的。
战斗结束,朱德在聂荣臻的陪同下,到西南合村巡视。他远远地看见杨得志的身影,便大声地喊起来:“杨得志,这下你可真得志啦!罗历戎成了你的手下败将,你还真不简单呢!”
杨得志老远听到朱德的声音,见总司令来了,跑步上前,向朱德敬了个军礼,兴奋地说:“总司令,这一仗我们歼敌一个军1.7万人,俘虏一万多人,还捉到罗历戎这条大鱼,功劳应该归总司令啊。要不是你整天跟在我们屁股后面催,我们哪里有抓罗历戎的决心呵!”
【战役点评】
杨得志指挥的清风店战役是一次成功的运动战。运动战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一个“快”字。杨得志用兵的一贯特点是“兵贵神速”。他的性格爽快,思维快,动作快,一生离不开这个“快”字。清风店战役是他用兵特点的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此战役表现出“四快”,一是战场变化快,原来杨得志的作战目标是徐水之敌,而不是后来的第三军。当他得知第三军出了石家庄,便立即改变原计划,转移战场;二是敌人行动快,第三军是机械化行军速度;三是我军追得快,我军在相同时间内走出了敌人三倍的速度,抢先到达清风店,24小时走完200里路,这是一个奇迹;四是战斗作风体现了猛打猛冲的特点,结束战斗快,在敌人的援兵到来之前的八小时歼灭了被围敌人。所以战术灵活应变,处处体现了一个快字。这就是此次战役胜利的诀窍。
清风店战役之前,全国战场形势是:东部华东野战军、西部西北野战军、北部东北野战军、南部中原野战军等,一仗接一仗地在打大仗,打得热火朝天,中间的晋察冀野战军显得相对平静。1947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在小河会议上,周恩来就战区歼敌成绩排了个队,顺序是:华东、晋冀鲁豫、东北、晋绥、陕甘宁和晋察冀。
这个顺序对晋察冀军区来讲是很受刺激的。
清风店战役对晋察冀军区和野战军而言,是一个大胜仗,翻身仗,对扭转华北战局起了关键性作用,并有力地配合了东北野战军的秋季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