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松图说养好脾胃人不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静养脾胃:保持心神平静

俗话说“医身容易医心难”,人的生命活动与脏腑气血、精神情志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黄帝内经》认为,形生神而寓神,神能驾御形体,形神统一,才能身心健康,才能尽享天年,并有“暴喜伤阳,暴怒伤阴”一说。情志因素在脾胃发病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想要调养脾胃,就要先养好情志。

脾胃是情绪最敏感的反应器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心情非常差时,常会觉得上腹很有饱胀感。实际上,这是你的胃在向你发出了报警,告诉你不能再勉强进食了。

很多人以为,脾胃的功能无非是运化食物,其实不仅如此,脾胃还在时刻表达着我们的情绪,它就好像是我们内心情绪的一面镜子。当我们情绪好时,就会食欲大增;情绪不好时,就会茶饭不思。人的情志不舒,过忧、过思、过怒等都会导致肝气失调,并伤及脾胃,使气血失和,经络不通,胃的受纳、吸收、排空及脾的运化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导致肠胃病的发生。生气的时候还会“气得胃疼”。

胃肠感觉不舒服的人,处事一定要豁达,正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放下即没烦恼。

压力是造成消化不良的主因

在现实生活中,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竞争,使得越来越多人的情绪不稳定,面临着诸多压力,这些压力不仅是心理上的,还会是身体上的,如消化不良等脾胃疾患,很多情况下就是因为压力而引发的。

从中医的角度看,情志对脾胃的影响属于“思则伤脾”的范畴,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很大的压力下,就会把能量集中到肌肉和脑部,来应付压力。对消化道的供给能量就会减少,这样一来,身体就没有多余的能力来消化食物,于是造成消化不良。

因此,及时调适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是缓解消化不良的方法之一。

饭后喝一杯山楂汁有利于肠胃消化吸收。

生气的时候千万别吃饭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愤怒、烦闷的情绪总是难以避免。但是,古代养生家告诫我们,“怒后不可便食,食后不可发怒”,意思是说吃饭前后动怒有损健康。因为中医认为,大怒伤肝,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导致肝气犯胃。所以,发怒之后马上紧跟着吃饭,甚至一边吃饭一边生气,不但不利于消化,还相当于在“服毒”。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一生气,就应该避免进食。

过思伤脾,切忌忧思忧虑

古人认为,“思为脾之志”,过度忧思,就会造成脾气气结,进而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等功能。

怎么解决思伤脾的问题呢?我们可以从中医五行的角度来调理,肝克土,也就是说在烦躁时一定要让火发出来,因此适当发怒是克制过度的思虑的法宝之一。所以,在忧思难解、不能自拔,如失恋、单相思等时,不妨想点对方引你愤怒的行为和事情,说不定有助早日摆脱痛苦呢。

从情志的角度来说,养脾的关键在于避免过度忧思忧虑,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平和淡定心态。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休息的时候则要充分放松自己,不要再去想工作中的问题。凡事顺其自然,不可强求。

笑一笑可令脾胃气逆下消

过思不好,过郁自然也不行,从中医角度来看,情志不舒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肝气一旦不能及时被纾解,肝就会郁。就会出现肝克脾的情况,进而出现不爱吃东西、呕吐等症状。

所以为了让我们的脾胃变得更坚强,我们应该用笑来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当我们笑的时候,能收缩腹肌,消除消化器官的紧张,改善食欲不振、便秘、消化不良等问题。俗话说“心神不守,相火妄动”,因此生活中,尽量让心神合一,凡事用淡然的心态去面对,不受万事万物干扰,则能心身安乐,脾胃顺畅。

专家这样讲 小儿脾胃虚弱的调理法

脾胃虚弱的孩子不宜进补过多食物,避免增加其脾胃消化、吸收、利用的负担。孩子如果不吃,就不要强迫他吃,能吃多少算多少,避免伤食,同时要重视给孩子多喂水。

另外还要挑选营养较高、容易吸收的食物,有助于补充小儿营养。在加辅食时,脾胃虚弱的孩子要比一般孩子晚半个月左右,要先加米汤、米粥,再加米粉,然后再加蛋黄或其他辅食。水果方面不要早加,周岁以内的孩子如果出现便秘问题时,尤其注意不要加香蕉和蜂蜜水,以免加重病情。腹泻的孩子更要少加果泥及果汁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