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二:苏德陆军各兵种编制和装备
德国及其盟友陆军的编制与装备
1941年的德国陆军分为野战陆军和后备军两大类。野战陆军包括各战区的作战部队以及统帅部预备队,各种野战兵团(师和旅)和部队、边境守备队、建设部队等等。其人员构成如下:
陆军师是德国陆军的基本战术兵团。1941年作战师的类型主要有野战步兵、山地、警卫、轻装步兵、装甲、摩托化步兵师。
其中,野战步兵、山地、警卫、轻装步兵师都属于步兵单位。步兵是德国陆军的基干兵种。德国步兵师的兵员很多。1941年第一流德国步兵师的人数在14000——17000人之间,但其中只有7000——8000人是步兵(1个师9个步兵营,每营860人),其余人员大部分都是炮兵(1个师3个榴炮营、1个反坦克炮营和6个团属炮连)。
德国陆军充分动员的一流野战步兵师编制如下:
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侦察营、一个通信营、一个反坦克营、一个工兵营、补给部队和师直属勤务分队。
步兵团下属3个步兵营(合计12个连)、1个步兵炮连(第13连)、1个反坦克炮连(第14连)。
步兵营主要靠步行和马拉大车行动,每营有131匹马。1个步兵营下辖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迫击炮连、1个工兵排、1个通信队。
步兵连178人。步兵排拥有1门1936式50毫米口径迫击炮(全连3门);每个步兵班则有一挺MG34式轻机枪(全连12挺)。
德军的轻武器配备
此时大部分德国士兵使用的仍是老式的毛瑟98K式步枪。还有一些41式自动步枪。一个团有27挺反坦克枪,用来对付敌方轻型装甲目标。德军的冲锋枪主要是MP-40或MP-38,是非常精良的近战兵器。不过数量较少,只能给每个排长和班长装备一支。“巴巴罗萨”前夜,德军的轻武器异常充足。每个德国步兵师通常有800支冲锋枪和500—600挺轻重机枪,差不多每个步兵师成员都能有1支98K步枪(无论此人是否步兵)、每6—7个人有一支手枪。也就是说,德国步兵师的轻武器数量往往大大超过人员数量。
机枪迫击炮连有12挺MG34式重机枪和6门1934式80毫米口径中型迫击炮,为全营提供火力支援。全连177人,有58匹马。
步兵团直辖单位情况如下:
团属反坦克连装备12门反坦克炮;团属步兵炮连装备6门1918式75毫米口径轻型步兵炮、2门1933式150毫米口径重型步兵炮。所谓步兵炮是一种直瞄射击火炮,有效射程只有1000—3000米。顾名思义,是直接跟随步兵行动的。所以不能太重:轻步兵炮行军重量是560公斤,重步兵炮不到3吨。
苏德战争前有些步兵团采用新编制,取消了团属反坦克炮连,而给每个步兵营增加1个反坦克炮连。第30步兵师的3个步兵团就是如此。开战前一天的1941年6月21日,这个师有147门反坦克炮(各步兵团33门),大大超过老编制的75门(各步兵团12门)。其步兵团具体编制和装备如下:
3个步兵营:每营3个步兵连(每连12挺机枪和3门50迫击炮)、1个机炮连(12挺机枪和6门80迫击炮)、1个摩托化反坦克炮连(2门50毫米口径反坦克炮、9门37毫米反坦克炮、4挺机枪)
团属步兵炮连:8门75毫米口径步兵炮,2门150毫米口径步兵炮
虽然德国步兵师名为“步兵”,但其最重要的火力来源却是炮兵团及其36—48门大口径榴弹炮。步兵师所辖的炮兵团,一般编有3—4个炮兵营,每营编有3个炮兵连(每连3—4门火炮)。其中3个马拉的轻型火炮营,配备1928—29式105毫米口径轻型榴炮。另一个是摩托化牵引的重型火炮营,装备1918—40式150毫米口径重型榴炮。团的弹药携带量为367吨(包括8100发105毫米口径炮弹和1800发150毫米口径炮弹)。
苏德战争前夕,德国步兵师侦察营的编制相当混乱,武器装备和交通工具也五花八门。有的骑马、有的骑自行车或摩托,还有的乘坐装甲汽车。以下列举两个实例:
第30步兵师第30侦察营:1个摩托化通信排、2个反坦克排(每个排3门50毫米反坦克炮和1挺机枪)、3个自行车中队(每个中队3门50迫击炮、13挺机枪)、1个摩托化侦察中队(1个通信排、1个摩托车排、1个迫击炮排、2个反坦克排。全中队6门反坦克炮和4门80迫击炮、6挺机枪)
第46步兵师第46侦察营:1个摩托化通信排、1个骑马侦察连(11挺机枪)、1个摩托车连(3门50迫击炮、11挺机枪)、1个装甲汽车排(2挺机枪)
德国步兵师的反坦克营(或称坦克歼击营)编有3个反坦克连。一个连165人,拥有12门反坦克炮和6挺机枪。整个反坦克营装备了114辆汽车,基本实现了摩托化。所以德军反坦克火力有较强的机动能力。“巴巴罗萨”前,德军主力装备的反坦克炮是PAK36型37毫米口径,还有少量PAK38型50毫米口径。法国制造的47毫米口径反坦克炮也大量配属在德军内。
步兵师的工兵营编有2个半摩托化工兵连(9挺机枪)、1个摩托化工兵连(9挺机枪)、1个摩托化架桥纵队。
通信营编有线通信连,无线通信连。
步兵师直属的卫生、兽医、宪兵、司令部、野战邮政所和补给部队共计2623人。
德军山地步兵师编有2个山地团(1团3650人),1个山地炮兵团(2750人),1个摩托车营,1个反坦克营,1个山地工程营,1个山地通信营。山地步兵团编有3个步兵营,1营877人,冲锋枪71支,机枪52挺,50毫米迫击炮9门,81毫米迫击炮6门,马271匹。团反坦克连有12门反坦克炮、6门75毫米步兵炮。全团汽车88辆,马拉车249辆。山地炮兵团编有3个75毫米山炮营(1营12门),1个105毫米炮营(12门)。全团汽车42辆,马2100匹,马车389辆。
轻装步兵师(1942年6月后改为猎兵师)编有2个轻步兵团,1个炮兵团(2550人),1个侦察营,1个反坦克营,1个工程营,1个通信营。轻装步兵团的人员及武器编制与山地步兵相同。全团汽车103辆,马车240辆。炮兵团编有2个105毫米火炮营(12门),1个150毫米炮营(8门150毫米炮,105加农炮4门),汽车217辆,马1214匹。
苏德战争前,德军专门组建了一批警卫师,预定担任后方警戒和占领任务。当时的实际编制是:1个警卫团(3个营。每个营48挺机枪和15门迫击炮),1个炮营(12门105榴弹炮、8门步兵炮、12门反坦克炮、10挺机枪)。警卫师的实力仅相当于一个旅,属于德军3级步兵师。
从1934年开始到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国陆军一共动员了15波次约200个野战步兵师。除了解散的师外,到苏德战争前夕还有152个(另有2个党卫军步兵师)。其中包括一流的3团制步兵师(第1——12波)、二流3团制步兵师(第13、14波)以及2团制师(第15波次)。另外德国陆军还拥有4个轻装师、6个山地师和9个警卫师。
一流的120个步兵师中有98个被用于对苏作战。这些师除了在人数和轻兵器数量上存在差异外(如第一波步兵师17734人,机枪516挺,而第三波为17901人,机枪709挺),都拥有3个步兵团,配有步兵炮和反坦克炮,步兵营配备80毫米迫击炮;炮兵团拥有12门150毫米口径重型榴弹炮和36门105毫米口径轻型榴弹炮。
二流的3团制师和2团制师装备要差得多,而且以缴获的武器为主。分别只有24门或12门轻型榴弹炮,没有步兵炮和80毫米迫击炮,反坦克炮也非常少,缺少摩托化车辆。这2种师共有32个,其中只有2个使用在东线,其余大部分部署在了西线。
按当时的标准,德国步兵师的火力相当强大。可是在机动方面,德国步兵师的战略运动主要靠铁路运输,战场运动靠徒步行军和马拉大车。只有部分野战重炮、反坦克炮、部分后勤部队实现了摩托化。和当时其他国家的军队相比(当然不包括在1939年就全摩托化的英国军队),德国步兵师的摩托化程度还算不错。但这种摩托化也付出了一定代价:因为德国本身生产的汽车不够,所以不得不大量使用缴获的西方军队车辆,甚至民用车辆。导致了德国陆军中汽车型号过于庞杂(2000个以上),非常不便于维护和保养。
装甲师和摩托化师组成了德军的机动部队。德军基于集中使用坦克的原则,把绝大部分作战坦克都编入装甲师,而很少分配给其他单位(在1941年,独立喷火坦克营是少有的例外之一)。到1941年6月,德国陆军一共拥有21个装甲师(包括在北非作战的第5轻型〈装甲〉师),13个摩托化师(包括3个武装党卫军师)和5个坦克营、11个强击火炮营、5个强击火炮连。连同二线装备,共拥有坦克5262辆、强击火炮377辆(仅统计经验收并交付使用的作战军的装备,不包括缴获的约3000余辆坦克)。
其中,有19个装甲师,13个摩化师和3个摩化旅,以及德军全部的独立坦克与强击火炮营连,都被投入侵苏作战。
为了更为集中地使用坦克,德国将其中的17个装甲师,12个摩化师编入4个装甲集群(北方集团军群装甲第4集群,中央集团集群装甲第2、3集群,南方集团军群装甲第1集群)。装甲集群是德军实施大纵深合围的主要力量,主要由摩托化军组成(1942年7月后称装甲军,编有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师)。在战斗中,德国人通常将坦克投入第1梯队使用,以期通过装甲部队迅猛的突击瓦解对方防御,插入对方纵深。由于当时的德国装甲集群没有建制炮兵、工程兵、后勤部队,因此在后勤和作战上对野战集团军、集团军群依赖较大。
如前所述,装甲师作为集中使用坦克的地面突击兵团,是德国装甲部队的核心。早期的1935型装甲师编有一个坦克旅(2个坦克团,每个团拥有2个坦克营,一营坦克97辆)。可是为了入侵苏联,德军急速扩充坦克部队,在轻装步兵师和摩托化师的基础上组建了一批新装甲师。装甲师的数量变多了,坦克团和坦克营却不够多,于是只能缩小编制:拥有2个坦克团的装甲1——5师和第10师将第2个坦克团抽调给新建的装甲第11、13、14、15、16、21师。
到1941年6月,每个德国陆军装甲师都仅编有1个坦克团。其中第1——8、15、18、31、33、35、36坦克团编两个坦克营。第10、11、20、25、27、29、39坦克团编有三个坦克营。
2营制与3营制坦克团编制
按1941年2月1日发布的编制,2营制坦克团直属有团部,装甲通信排(Ⅲ号指挥坦克2辆,Ⅲ号战斗坦克1辆)、轻装坦克排(Ⅱ号坦克5辆)、修理连,防空连(20毫米炮12门)。下属的坦克营编2个轻装坦克连,1个中装坦克连。两种坦克连的差别在于前者装备Ⅲ号坦克,后者装备Ⅳ号坦克。营直属有营部(指挥车1辆),指挥连(包括通信排,侦察排,拥有Ⅱ号坦克5辆的坦克排,工兵排)。每个坦克连编有连部(坦克2辆),4个坦克排(一个排坦克5辆),全连22辆。
全营坦克72辆。2营制坦克团坦克总数为152辆。
3营制坦克团的团、营直属部队及第3坦克营(第7,8轻装连,第9中装连)的编制与两营制坦克团相同。其所属的第1、2坦克营每个营编有2个Ⅱ、Ⅲ号坦克混编轻装坦克连,1个中装坦克连。混编轻装坦克连编有连部(Ⅲ号坦克2辆),4个坦克排,第1排Ⅱ号坦克5辆,第2至4排Ⅲ号坦克各5辆,全连合计Ⅱ5辆,Ⅲ号17辆。混编中装坦克连编有连部(Ⅳ号坦克2辆)编有3个坦克排,第1排Ⅱ号坦克5辆,第2、3坦克排Ⅳ号坦克4辆,全连Ⅱ号坦克5辆,Ⅳ号10辆。
混编坦克营拥有65辆坦克。3营制坦克团一共拥有207辆坦克。
1941年的德国装甲师除编有坦克团外,还编有1个摩托化旅(2个摩步团)。一个摩步团编有2个营(装甲步兵营或摩托化步兵营)。装甲步兵营和摩托化步兵营的区别,在于前者搭载半履带装甲车,后者则是越野卡车。不过在1941年,装甲步兵营对装甲师依然是很奢侈的存在。如第6装甲师只有1个装甲步兵连,其他都是摩托化步兵。两者的具体编制如下:
摩托化步兵营955人,有冲锋枪97支,机枪72挺,50迫击炮9门,81毫米迫击炮6门,步兵炮2门,反坦克炮3门,汽车140辆。
装甲步兵营910人,有冲锋枪82支,机枪145挺,81毫米口径迫击炮6门,汽车130辆,装甲车85辆。团直属有步兵炮连,有75毫米步兵炮6门,20毫米高炮6门。全团2200人,420辆汽车。
装甲师属摩托化炮兵团编有2个摩托化轻型炮营(一个营525人,105毫米榴炮9——12门),1个摩托化重型炮营(650人,150毫米榴炮12门,或者100毫米加农炮3——4门和150毫米榴炮6——8门)。团直属有观测连。全团汽车632辆。
装甲师属侦察营编有一个装甲连(轻型装甲汽车18辆,重型装甲汽车6辆)和3个搜索连,以及1个提供火力支援的重武器连。全营1140人,装备冲锋枪181支,机枪101支,81毫米迫击炮3门,反坦克炮3门。汽车223辆,装甲汽车25辆。
加上1个摩托车营,1个反坦克营(551人,33门反坦克炮),1个工程营(958人),1个通信营(400人),装甲师实力为兵员15600人,坦克总数152——207辆。
上述这类营的编制,列举当时第1装甲师的实例如下:
摩托车营:3个摩托车连(每个连3门50迫击炮、20挺机枪);1个摩托车机炮连(6门80迫击炮、12挺重机枪);1个火力支援连(2门75毫米步炮、4挺机枪、3门37反坦克炮)
反坦克营:1个摩托化通信排、3个摩托化反坦克炮连(每个连9门37毫米反坦克炮、2门50毫米反坦克炮、6挺机枪)
有些装甲师还配属了高炮部队。如当时第1装甲师所辖自行高射炮营,拥有2门四联20毫米高炮和8门37毫米高炮。再如第6装甲师有1个20毫米高炮连(按编制有12门)。这种高炮连当时一般会编制给反坦克营。
德军摩托化步兵师(1943年5月后改为装甲步兵师)担负随同装甲师快速突破、纵深穿插、迂回包围的任务。说得简单一些,其任务就是给装甲师提供步兵和炮兵支援。普通步兵师的进军速度未必能跟上装甲师,所以就需要摩托化师这种机动运输车辆更多的步兵师。不过到战争后期,摩托化师(装甲步兵师)变得更像装甲师。
1941年的摩托化步兵师编有2个摩步团(1个团3250人),一个炮兵团(2550人),1个侦察营(1140人),1个反坦克营(551人),1个工程营(873人),通信营(456人)。
摩托化步兵团编有三个营(一营850人,冲锋枪62支,机枪48挺,50毫米迫击炮9门,81毫米迫击炮6门,汽车125辆)。团直属有步兵炮连,反坦克连,有75步兵炮6门,150毫米步兵炮2门,反坦克炮12门。全团汽车486辆。
摩托化炮团编有2个轻型火炮营,1个重型火炮营,1个高炮营。全团24门105榴炮,4门100毫米加农炮,8门150毫米榴炮,有541辆汽车,有时(特别是战争后期)会给摩托化步兵师配属1个坦克或者强击火炮营。加上这部分兵力,全师共有16400人。不过在1941年,很少给摩托化师配备太多战车。
德军所谓的强击炮,属于炮兵兵种,实际却是一种装甲履带式自行火炮,而且往往具有很强的反坦克能力,甚至超过同量级的坦克(但强击火炮没有可以旋转的坦克炮塔,火炮射角有限)。按1941年4月18日编制,一个强击火炮连编有3个排,每个排拥有2辆强击火炮,1辆半履带车。加上连部的1辆强击火炮,全连共有强击火炮7辆,半履带车3辆。一般3个强击火炮连组成一个营,有强击火炮21辆。
因为德国坦克部队通常集中使用在最重要的方向,所以多数德国步兵师都得不到坦克支援。这种情况下,有时会给步兵师或步兵军配属一些强击火炮连或营。强击火炮进攻时可以当坦克用,防御时可以当机动反坦克炮。所以很受步兵欢迎,造价又比较便宜,战争后期数量越来越多。
总的来说,德国装甲部队不但有着战斗力较强的坦克部队,而且基本实现了全摩托化,从而不仅保证了坦克能够在摩托化步炮部队的密切协同下顺利地进行阵地突破,也使整个部队能够对敌方纵深高速推进。
虽然装甲部队成为主要突击力量,炮兵依然是德国陆军最主要也最基本的杀伤手段。尤其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炮火杀伤占作战伤亡的60%——80%。而德国陆军也长期以擅长使用榴弹炮而著称。
到1941年6月,德国陆军装备的火炮、反坦克炮、迫击炮数量达43407门(不包括50毫米迫击炮、岸防炮、缴获的火炮以及火箭炮)。此外,德军还有16108门高射炮。另有数百门150毫米口径的6管火箭炮。
不过,德国人在统计炮兵战力时,不太喜欢像苏联那样任何时候都要计算迫击炮、步兵炮,以及反坦克炮等等,而往往只计算轻重榴弹炮、加农炮和山野炮等野战火炮。因为在德国人看来,迫击炮步兵炮反坦克炮等,都是步兵战力的组成部分(所谓“步兵重武器”)。德国人很喜欢的衡量战斗力的简单公式是:步兵数量+野战炮数量(后期有时会加上反坦克炮)。
巴巴罗萨前夜,德国野战炮级别的火炮数量在1万门以上,除了编入各师所属炮兵团外,还编成为127个独立炮兵营和20个列车炮营。其中包括:
31个100毫米加农炮营、38个重型野炮营、12个混成炮兵营(2个150毫米榴弹炮连和1个105毫米加农炮连)、30个210毫米重炮营(19个摩托化)、2个240毫米重炮营、3个重型榴弹炮营、7个150毫米加农炮营、4个重型加农炮营。
德军全部127个独立炮兵营中,有124个投入对苏作战。另外还有9个列车炮营也集结在东线。此外,德军还拥有6个37毫米反坦克炮营、8个47毫米反坦克炮营。19个陆军高射炮营和29个连。16支火箭炮部队(主要是150毫米口径的6管火箭炮)。除了1个37反坦克营外,这些部队全部投入了东线。
特别小节:参加“巴巴罗萨”行动的仆从军编制
德国的“巴巴罗萨”行动还将得到罗马尼亚、芬兰、匈牙利等仆从国的支援。
其中,罗马尼亚军事力量最强。虽然德国看不起罗马尼亚军队的“法国传统”和没有文化的下级士兵,但1941年的罗马尼亚步兵师据说参考了德国模式。其编制也有自身特点。通常编有1个步兵旅(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旅(2个团)。步兵团编有3个营,团属火力包括47毫米野炮、81毫米迫击炮和37毫米反坦克炮各6门。1个炮兵团也编有3个营,包括1个100榴炮营和2个75野炮营。师直属有1个工兵营、1个骑兵连,1个反坦克连(6门马拉的47毫米口径反坦克炮),1个防空连(12挺高射机枪),1个宪兵连和1个通讯连。全师17718人,有步枪13833支,机枪572挺,100毫米榴弹炮16门,75毫米野炮48门,47毫米野炮18门,37毫米反坦克炮18门,47毫米反坦克炮6门,81毫米迫击炮21门,60毫米迫击炮54门。
1941年的罗马尼亚骑兵旅有6800人,编制有3个骑兵团(含1个摩托化团)、1个摩托化侦察中队、1个47毫米反坦克炮连、1个工兵连、1个炮兵团(2个营,装备75—100毫米火炮)。
总的来说,罗马尼亚陆军的作战单位员额充足,火炮数量也很多。但他们缺少重型榴弹炮和反坦克炮,机动力也很差。
芬兰陆军因为曾在苏芬战争中重创苏军,所以被德国特别高看一眼。1940年的芬兰步兵师编有3个步兵团、1个轻装特遣队(包括1个自行车歼击连、21名骑兵和1个机枪分队)、1个炮团。全师14200人,装备11000支步枪、250支冲锋枪、250挺轻机枪、116挺重机枪、18门迫击炮、54门37—152毫米口径火炮。一说芬兰步兵师有16348人,有117门火炮和迫击炮。
1941年的芬兰骑兵旅有1个歼击营、2个骑兵团、1个骑炮连、1个反坦克炮连。全旅4238人。
芬兰所谓歼击营很有特色。他们只携带少量重武器,会根据季节不同配备自行车或滑雪板,轻巧且行动极为灵活。1个歼击营有3个步兵连(每个连71人)、1个迫击炮排(3门81迫击炮)、1个机枪连(12挺重机枪)。
与苏芬战争时相比,芬兰陆军的重武器增加了不少。他们从美国购买了232门大炮,又在德国订购了800门。这样芬兰就有了25个现代化炮兵营,装备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和120毫米野战炮。还有167辆缴获的苏联坦克可用,包括2辆T-28、47辆T-26、30辆T-37/38、5辆喷火坦克。芬兰人还有一些“维克斯”6吨坦克,并装上了缴获的苏联45毫米火炮,称为T-26E。利用这些坦克,芬兰陆军组建了3个坦克营。
匈牙利摩托化旅主体为1个摩托化步兵团,编有3个营。旅直属1个摩托车营,2个装甲侦察营,1个炮兵营和1个防空连,1个反坦克炮连。摩托车营有3个摩托车连,1个火力支援连(81迫击炮4门,12挺重机枪)和1个摩托化炮兵连(4门105榴炮),还编有1个反坦克排(4门37反坦克炮)和1个坦克排(5辆超轻型坦克)。装甲侦察营编有2个坦克连(1个装备托尔蒂坦克,1个装备超轻型坦克),1个装甲侦察连,1个摩托化步兵连。营直属有1个反坦克排和1个有4门迫击炮的迫击炮排。全旅总兵力4000人左右,共装备81迫击炮24门,50迫击炮32门,105榴弹炮24门,37反坦克炮24门,40毫米反坦克炮6门,坦克50辆。
苏联陆军的编制与装备
苏联步兵师从1939年9月到苏德战争前夕改编了3次。按1941年4月5日第3次制定的战时预定编制(战前最后一次),步兵师编有:
3个步兵团。1团有3个营,重步兵炮、反坦克炮、重迫击炮各1个连。
2个炮兵团,包括1个加农炮团、1个榴炮团。加农炮团编有2个营,每营有1个122榴弹炮连和2个76加农炮连。榴弹炮团也编有2个营,每营1个152榴弹炮连,2个122榴弹炮连。每连4门炮。
师直属部队有1个反坦克营、1个高射炮营(编有3个连,有8门37炮和4门76炮)、1个工兵营、1个通信营和1个装甲侦察营,在其编成内有10辆装甲车和16辆坦克。
一个苏联步兵师的战时编制实力如下:
总人数14483人,其中步兵6800人。共装备步枪10420支、冲锋枪1204支、机枪558挺(重机枪166挺)。50毫米迫击炮84门、82毫米迫击炮54门、120毫米迫击炮12门。37毫米高炮8门、76毫米高炮4门。45毫米反坦克炮54门、76毫米加农炮16门、76毫米步兵炮18门、122毫米榴炮20门、152毫米榴炮12门。装甲车13辆、轻型坦克16辆。机动车558辆、马车888辆、拖拉机99辆。马3039匹。
从纸面上看,苏联战时编制步兵师无论人数、武器配备还是摩托化程度,都和德国的步兵师差不多。但苏联步兵师的炮兵团机动车极少。野战炮团只编制有12辆卡车,榴弹炮团有61辆。
不过在战争前夜,苏军执行的还是平时编制。步兵师员额只有5864人或10298人。由于扩充速度太快,苏军在西部的97个步兵师都未能达到编制要求,平均1个师只有9245人,甚至有个师战斗兵员只有600人,还没有1个德国步兵营的人多。而德军部署在东部的101个步兵师和芬兰、罗马尼亚的30个步兵师,平均一师兵员却达1万6000人以上。因此,德军步兵师实有兵力几乎比苏军多一倍。
在摩托化程度方面,德军1个步兵师编有汽车1009辆,而苏军步兵师即使按照标准编制配备齐全,也仅有558辆。苏联西部军区各步兵师的实际汽车配备数量,往往只能达到编制的一半,约200——300辆,只相当于德国师的四分之一。可以说,德国步兵师在机动能力上,比苏联步兵师占有很大的优势。
在轻兵器上,苏军要比德军优越,但冲锋枪装备量太小。1个苏联步兵师开战时实际装备仅300余支,全苏军配备总数也只有约10万支。同期德国步兵师拥有700——800余支冲锋枪。仅1940年,德国人就生产了MP28型冲锋枪1650支,MP38型冲锋枪96396支。
虽然按编制,每个苏联步兵师应该有16辆坦克。但在战前,俄国人也模仿德军尽量把坦克集中起来,所以不怎么给步兵师了。在战前的扩军中,苏联坦克部队的增长最为迅速。早在1929年底,苏军就编组了一个实验机械化团,编有坦克营、炮兵连、汽车装甲兵营和摩步营。1930年和1931年又在此基础上组建了2个机械化旅。1932年,由这2个旅加上一个步兵机枪旅(500辆坦克和200多辆装甲车)组成了世界上第1个机械化军,以后又陆续组建了几个坦克军。但在西班牙内战中,轻型的苏联坦克被德国反坦克炮打得损失惨重。1938年,从战场归来的苏联坦克指挥官根据实战经验,对轻型坦克在没有步兵掩护的情况下,进行大集群作战的方式提出了怀疑。这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方面,苏联加紧了新式重型、中型坦克的研制,而另一方面,却使斯大林取消了坦克军,而以坦克旅、装甲旅代替。
必须指出,取消坦克军的做法并不像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表明苏联当时否定了建立大型快速兵团的必要性。事实上,被取消的坦克军是建立在旅基础上的,缺乏步兵、炮兵的掩护,其合成化程度不高。而在取消这种军之后,苏联就开始组建多兵种的摩托化师。在德国装甲部队巨大成功的刺激下,苏军于1940年7月开始重建机械化军,具体情况如下:
1940年组建了9个
第1机械化军(列宁格勒军区)
第2机械化军(敖德萨军区)
第3机械化军(波罗的海军区)
第4机械化军(基辅军区)
第5、第6机械化军(西部军区)
第7机械化军(莫斯科军区)
第8、第9机械化军(基辅军区)
1941年2到3月组建了13个
第10机械化军(列宁格勒军区)
第12机械化军(波罗的海军区)
第11、13、14、17、20机械化军(西部军区)
第15、16、19、22、24机械化军(基辅军区)
第18机械化军(敖德萨军区)
从1941年3月到6月,苏军又在各后方军区组建了7个机械化军
第21机械化军(莫斯科军区)
第23机械化军(奥廖尔军区)
第25机械化军(哈尔科夫)
第26机械化军(北高加索军区)
第27机械化军(中亚军区)
第28机械化军(高加索军区)
第30机械化军(远东军区)
到战争爆发前,苏军一共拥有29个机械化军,共编有61个坦克师,31个摩托化师。另外红军的步兵、骑兵、空降兵部队也编制有坦克。加上他们的装备,全苏军共有坦克23106辆(T-34坦克1229辆,KV坦克639辆,BT快速坦克7469辆,总数中需要修理的坦克20495辆,可以使用的仅有2611辆)。
按编制,1个苏联机械化军由2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师组成,共拥有36080人,1031辆坦克(420辆T-34辆,126辆KV坦克),268辆装甲汽车,358门火炮迫击炮(火炮172门,迫击炮186门),5165辆汽车,352辆拖拉机,1678辆摩托车。
1个坦克师拥有2个坦克团(1个团4个坦克营),1个摩托化步兵团,1个炮兵团(1个重型和1个轻型火炮营),1个侦察营,1个通信营,1个工程营,1个防空营,1个修理营。1个宪兵营。师直属有舟桥、运输、修理、医疗部队。全师总计11343人,有坦克375辆(包括210辆T-34,63辆KV,102辆T-26、BT、喷火坦克)。
坦克师属坦克团由4个坦克营组成,其中包括1个KV重型坦克营(编有31辆KV,2辆T-26),2个T-34坦克营(每营52辆T-34),1个轻型坦克营。摩托化步兵团由3个步兵营和1个运输营构成。
1个摩化师有2个摩步团,1个坦克团,1个炮兵团,1个工程营,1个侦察营,1个通信营,1个防空营,1个反坦克营,拥有坦克275辆(包括BT-7坦克256辆、T-37/T-38坦克17辆),轻型装甲汽车18辆,中型装甲汽车31辆。全师11500人,编有火炮迫击炮168门。
以上列举的只是纸面上的标准编制。在战争爆发之前,没有1个苏联坦克师或摩托化师的装备达到上述编制。即便是这种从来没有实现过的标准编制,也同样存在很大的缺点。以坦克师为例,其编成内火炮的数量大大少于德国装甲师,整体火力较弱。
苏军的炮兵由于自沙皇时代以来的军事传统,比其他陆军兵种要优越。师军属炮兵在苏联被称为军队炮兵,其中军属炮兵团拥有122毫米加农炮和152毫米榴弹炮。除军队炮兵外,苏军统帅部还拥有60个榴弹炮兵团和14个加农炮兵团,包括大威力炮兵部队。统帅部预备队炮兵共占整个炮兵的百分之八。按苏联的标准,这个比重还太小了。苏联武装力量共装备76500门各型火炮、迫击炮,不包括36300门50迫击炮。总体而言,苏军的火炮在性能上超过德国同类装备,但却非常缺乏摩托化牵引工具。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