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中央集团军群的覆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芬兰的“和平尝试”

早在战争初期,当推进到旧边境线后,芬兰军队就失去了继续进攻的热情。一般认为,这是几个因素导致的:1.芬兰军队在初期战争中付出了沉重代价;2.芬兰顾忌和美国的关系;3.可能是最根本的一条:芬兰人对德国打赢战争的可能性抱有怀疑。

早在1941年底至1942年初,当德军兵败莫斯科之际,芬兰人的怀疑就逐渐强烈起来。尽管如此,对于苏联1941年底通过瑞典外交部作出的和平试探,芬兰也未予理睬。(3)吃了这个闭门羹后,苏联外交首脑莫洛托夫放出了狠话:芬兰现在不接受苏联的和平建议,以后就要面临更苛刻的条件。(4)

芬兰当然不想接受苏联的条件,可他们也对德国的江河日下视而不见。1943年2月3日,也就是德国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全军覆没的第二天,芬军总司令曼纳林就向芬兰领袖们发出警告:德国的失败将不可避免。(5)

此后东线形势的不断恶化,令芬兰人的忧虑不断加剧。但在德国第20山地集团军20万大军的震慑下,需要依靠德国提供煤、机床、机油、纺织品甚至粮食的芬兰,也只能继续勉为其难。(6)据说在1943年7月,芬兰再度拒绝了莫斯科的和平建议。尽管如此,德国也要对芬兰人留一手了。1943年9月28日,希特勒向第20山地集团军司令迪特尔发出第50号训令,命其做好应变准备,一旦芬兰退出战争或崩溃,德军必须能“暂时继续守住在国防经济上对我们至关重要的北方地区”,特别要确保镍矿的安全。根据这道命令,还要准备对撤退地区进行破坏。据说,迪特尔对此计划不以为然。因为他没把握能长期坚守芬兰北部,还担心会把部队困死在这个泥潭里。(7)

希特勒与曼纳林

1944年初,东线北段形势突然急剧恶化。此前,卡累利阿地峡内的芬兰军队还可以和西南面的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相呼应,共同围困列宁格勒。但经过红军“第一次打击”的狂潮冲击,北方集团军群向西败退了200多公里,被迫逃往波罗的海地区。芬兰人一下子被孤立起来。

当德军从列宁格勒被逐退的同时,内外交困的芬兰终于开始寻求和苏联对话。1944年2月中旬,在瑞典著名商人瓦伦堡的斡旋下,双方在斯德哥尔摩建立了接触。芬兰代表是巴锡基维;接触对象是苏联著名女外交官——驻斯德哥尔摩公使柯伦泰夫人。(8)

苏德战争初期的芬兰军队

苏联人开出了6个条件。其中3个是所谓的“先决条件”。芬兰政府只有先接受这三个条件,苏联才同意进行正式谈判:

第一,芬兰必须和德国断绝关系,并将芬兰领土上的德军全部拘留起来(如果芬兰认为自己力量不够,苏联可以提供帮助);

第二,芬兰必须再次接受1940年的条约以及条约所规定的苏芬边界线;

第三,立即遣返盟国战俘和平民。

芬兰如果接受上述先决条件,则苏联愿意就军队复员、赔款和佩特萨莫归属等问题进行谈判。

苏联人的条件于2月19日送到芬兰首都。10天后提交国会进行秘密讨论。但一直拖到3月8日,芬兰才答复柯伦泰夫人,请求进一步的讨论,并允许芬兰就一些“复杂”问题提出看法。3月10日,苏方回复:只有当芬兰接受“最低限度的、基本的”停战条件后,才能开始谈判。这一次,苏联人明显有些不耐烦,只给芬兰人一个星期的考虑时间。

3月17日,芬兰向苏联表示,希望更具体地了解6个条件的内容(重点当然是“先决条件”以外的另3个条件)。苏联人感到可以亮出底牌了。3月25日,巴锡基维和恩凯尔去往莫斯科。苏联人向他们明确解释了另外3个条件:

芬兰必须在5月份一个月内复员一半军队,其后的6、7月内,再把全军缩减到和平时代的规模;5年内,向苏联支付6亿美元的赔款;把佩特萨莫交给苏联。作为交换,苏联将放弃汉科半岛。

这些条件让芬兰人大吃一惊。特别是割让大量土地后,巨额赔款几乎是无法承担的。4月12日,芬兰国会投票拒绝苏联的条件。4月19日,芬兰代表将结果告诉了苏联人。

3天后,苏联作出了简单答复。同一天,副外交人民委员维辛斯基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批评芬兰,并宣称:芬兰并不是独立国家,它只是德国的一个附庸。随后,美英也对芬兰表现出更强硬的姿态。(9)

苏芬谈判破裂了。芬兰一下子陷入了“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境地。不仅和平没指望了,还必须向原本准备抛弃的德国人作出解释。曼纳林等人徒劳地辩解说,他们之所以和苏联人接触,只是为了向国内证明,谈判是行不通的。如此苍白的理由可骗不了德国人。希特勒决定给芬兰“叛徒”一点颜色看看!

曼纳林

报复是严厉的!4月18日,希特勒下令停止向芬兰供应武器,以后仅“提供为共同抗击苏军所绝对必要的援助”。4月底,德军统帅部长官凯特尔又把芬兰总参谋长海因里克斯找来大骂一顿,并拿匈牙利的“榜样”吓唬他。5月初,从德国驶往芬兰的小麦运输船也停开了。断援断粮的威胁之下,曼纳林只好撕下老脸,于5月12日写信向德国表忠心。但这并不能让希特勒放心。(10)

德国和芬兰这对“战友”蜜月不再,陷入了互相猜忌和警惕之中。而一旁的苏联人则拿着大棒在考虑:究竟该拿这对活宝中的哪个先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