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集全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卷之二 诗五言

形影神三首并序

【原文】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1]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2],共取其心焉。

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3]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馀平生物,举目情凄洏[4]。我无腾化术,必尔[5]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卫生[6]每苦拙。诚愿游崑华[7],邈然兹道绝。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8]。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9]。立善有遗爱[10],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11]讵不劣!

神释

大钧无私力[12],万理自森著[13]。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结托善恶同,安得不相语。三皇[14]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寿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15]。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注释】

[1]营营:出自《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营营,往来的样子。此处引申为千方百计地谋求。

[2]好事君子:对这一问题感到困惑的人。

[3]悴:枯萎。

[4]洏(ér):通“而”,语助词。

[5]尔:指死亡。

[6]卫生:护卫生命。

[7]崑华:昆仑山与华山。

[8]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在树荫下形影若暂时分开,而在太阳下则长久相伴一起。

[9]五情:人之喜、怒、哀、乐、怨。泛指人的情绪。

[10]立善有遗爱:树立善行,则泽被后世。

[11]此,指立善之举。

[12]大钧无私力:造化不会偏袒于某一物或某一力量。

[13]万理自森著:万物会自然而然地生长,繁盛而富于生机。

[14]三皇:伏羲氏,神农氏,祝融氏。

[15]贤愚无复数(shǔ):贤达之士和愚昧之人的死亡不计其数。

【译文】

无论贵贱贤愚,无一不千方百计地爱惜自己的生命,这件事细细追究,是很令人困惑的。所以首先充分描述形体、身影的痛苦,再用自然之理将它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希望对这一问题也感到困惑的人能够认可《神释》里的解答。

形赠影

天长地久不会消亡,高山流水也不会改变。草木顺从自然的规律,虽有生命却拥有大自然恒久不变的道理。尽管冬霜使它们枯萎,然而当春天的露水降临时,它们又会重新焕发生机。人是万物之灵,独独这一点不如草木一样得到永恒。刚刚还在世间,可转眼就去了另一个世界,不会复活。世界上少了一个人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亲朋好友会不会思念?他们见了逝者生前的物品,睹物思人,倍感凄凉。我只是一个形体,没有腾化成仙的法术,必然会死去,这没什么可怀疑的。希望您能够听我的话,趁还活着,快意饮酒不要推辞。

影答形

不敢指望长生不老,而又为养生的事情所困惑。我并非不愿游历昆仑山与华山追寻延年益寿的方法,无奈路途遥远不可通。自从和您相遇以来,彼此共悲伤,同欢悦。阴影中纵然会迎来短暂的分别,在光明下我们始终不离不弃。然而形影不离的状态不会持久,因为形总有一日会灭亡,而影也会跟着一起黯然俱灭。身死后名声也会逐渐消没,每念及此,我的心情都不会平静。树立善行可以泽被后世,为什么不能自勉而尽力?虽然饮酒可以消愁,但在大善面前岂不相形见绌!

神释

造化不会偏袒于某一物或某一力量,万物会自然而然地生长,繁盛而富于生机。人得以跻身天地人三才之中,难道不是因为神的缘故?我和你们虽然不尽相同,但有生以来却相互扶持。我们交深情厚好恶一致,怎么没有共同语言?伏羲、神农与祝融这些大圣人,今天都在哪里?彭祖这些长寿之人也有去世的时候,他们想要长存于世却无能为力。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是贤人还是小人,都难逃一死,死后没有区别。整天饮酒或许可以忘却忧愁,但饮酒伤身,难道不会使人短寿吗?树立善行固然使人欣慰,但身死之后谁又会赞叹?过分的担忧会使我神伤,不如听凭命运的安排。立身于自然之中,不会过分地欢喜或恐惧。命有定数,该尽时便尽了,没有必要独自黯然神伤,有着诸多思虑。

【赏析】

这组诗的风格很像《古诗十九首》。并在《古诗十九首》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基础上做了深化与补充。阐述了自己对于生死的态度。这里,形,指人们祈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人们立善求名的思想;而神,指的是人的意识。

这首诗作于公元413年东晋安帝时期,是针对净土宗初祖慧远法师的《形尽神不灭论》与《万佛影铭》所作的。当时,陶渊明49岁。死亡问题是悬在古今人士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无人可以逃避,何况东晋是一个命如草芥的乱世。所以这首诗绝非仅仅是一种辩驳,它更是陶渊明的一种自省与反思。对于很多佛法思想,作者是认同的。作者反对的是轮回说。这一点应该继承三曹和阮籍,或者说是更早的两汉的古诗信念。三曹尤其曹植笃信儒家思想,而阮籍则以反抗伪道学的方式拥抱孔孟学说。而作者笃信“未知生,焉知死”,否认轮回的存在,这一点深化了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的思想。

以下逐段分析。先从《形赠影》开始。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诗人拿出一个恒常不变的存在作为对比,继而说到常见的卑贱的草木,笔者想到欧阳修的《秋声赋》:“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在这个意义上,人要比草木高贵,也比草木脆弱。于是作者讲到人的无常,刚刚还在世间,可能忽然去世,不会复活。很明显,这对应佛法四法印的“诸行无常”,继而作者写到人情冷暖,世界上少了一个人不会引起太大的注意,亲朋好友会不会思念那个过世的人?这应该是作者早期的思考。

趁还活着,及时行乐要紧。但是“但馀平生物,举目情凄洏”,作者是悲观的,这种悲观不仅仅源自生死的感喟,也有对于人情的不舍。

魏晋名士多好酒,多少有着逃避世道的成分。对死亡有过认真思考的一定不止作者一人,但思考透彻并付诸文字而且流传下来的,好像魏晋时期除了陶渊明还没有一个人。陶氏认为“人无来世”,而佛教主张“人有来世”,这就产生分歧。

《影答形》可以视为向死而生的更进一步的思考与困惑。《影答形》的前两句是站在“形”追求长生不老的角度说的:长生不老不敢指望,而又为养生的事情所困惑。

下文作者表达出自己并非不愿游历名山大川,追寻延年益寿的方法。但即使延年益寿也不免一死。自从和“形”——即求长寿的愿望——相遇以来,彼此共悲伤,同欢悦,形影不离的状态不会持久,身死后名声也会逐渐消没,每念及此,心情都不会平静。以下的讨论在笔者看来,已然落入俗套,可见作者那时仍未摆脱“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的窠臼。

《神释》是对于前两首诗的总结与升华,也可以视为作者交出的最终的生命答卷。“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俨然有庄子的气魄。“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结托善恶同,安得不相语”,作者写到这里戛然而止,没有说明形影与神的共同语言是什么。在这里,笔者想到了近人王国维写的《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其中下阙写道:“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我想这或许是一种回答。在王氏的《浣溪沙》中,“身”代表追求长生与所谓“三不朽”的“形”和“影”,“眼”则代表“神”。神注视着形和影以及它们的哀伤,愤懑,喜悦与苦难,不悲不惧,不喜不乐。形影神三者在这个意义上有了沟通,并有了共同语言。

作者进而举出三皇等英明君主与彭祖等长寿之人的例子,说明人必有一死。“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否定一味养生与借酒消愁的意义。“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进一步否定了“立善”的长久意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过分的担忧会使我神伤,不如听凭命运的安排。

这里笔者觉得颇有“不得三心,活在当下”的意味。进而作者阐发道:“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明显阐释并深化了《中庸》的思想。而“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成住坏空,该进入哪个环节会自自然然地进入那一环节,不要为之哀伤或欢欣。

生死,从古到今是一件大事。这不仅仅因为死亡意味着生前的一切,至少是物质,都归于空无,精神也有所泯灭。笔者注意到,诗中“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不仅仅暗合佛教四法印的“有漏皆苦”(生命能量任何形式的漏泄都会给这个生命以苦痛),也暗示了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达观态度。我是我,生命是生命。我死了,生命如同当下,不生不灭。此时,陶渊明与佛法是一致的,并和命运达成了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