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现代美学发展
一、现代美学与现代学科
现代西方对美的本质的研究,基本改变了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传统美论中“自上而下”进行哲学演绎的方法,进而演变为以“自下而上”或实证的方法对艺术和生活的审美经验做各种生理、心理的分析,日益注重直觉、潜意识、本能冲动、欲望升华、主观价值及情感表现等,出现了愈来愈强的主观色彩倾向,如19世纪末以来西方出现的实验美学、游戏说、快乐说、移情说、距离说、表现说、心理分析及格式塔美学等流派。但是对主观精神的过分强调会使美学研究走向反理性主义或神秘主义;而对客观性的过分强调,也会使美流于刻板化,走向形式主义。
事实上,人类对美的本质的探索日益与现代科学发生密切联系,如与心理学、生理学、高等数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伦理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经济学等发生了联系。在这些学科的推动下,产生了系统论美学、控制论美学、信息论美学、接受美学、模糊论美学等,其美学分支的研究也不断深化,文艺美学、生活美学、景观美学、技术美学、设计美学、劳动美学、商品美学、广告美学、企业美学等蓬勃发展,学科的结合与交叉不断给美学探索提供了新的途径。
研究服装美学时,除了要紧紧抓住其核心问题,还应加强与其他分支美学的联系。同时,也只有把服装美学放在更大的美学体系中,才能真正看清其完整的面目。
二、现代美学特色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服装美学也是生活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服装美学有必要了解生活美学及现代美学应用的其他部分。
1.日常生活与美学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裕和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社会审美日常化,这是审美活动突破原有的范围延伸到大众生活的直接表现,艺术生活的场所也褪去了以往神秘的面纱,与大众生活发生了近距离的接触。
日常生活正愈加审美化,如广告文案写作和流行歌曲创作中广泛引入文学的诗化语言,笔记本、纸巾等日常消费品的包装上印刷了一些精美的绘画作品,房屋、汽车等设计中也越来越多的考虑到艺术化、品味化的审美诉求。现代都市到处可见审美日常化的应用,如车体广告、各类时装秀、城市规划建设、室内装修、环境设计等,发生在寻常百姓经常光顾的各类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文化生活和商业活动巧妙地融合,社交活动和审美活动打破了固有的思维局限,在现代商品化高度发展、物化高度繁荣的情况下演绎出美学特有的状态。传统的高雅艺术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被改造成易受消费者接受的低俗化、平面化商品。例如,经典音乐被作为广告的配乐,经典艺术作品出现许多仿制品,引诱消费者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购买。在当今审美体验至上的大审美经济时代,商品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成为主导价值。在我们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审美要素越来越多。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诉求愈发审美化、艺术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大众休闲娱乐场所和城市的规划中,美学因素是重要的考虑对象。
现在,人们花钱已不单单是购买物质生活必需品,而是越来越多的购买文化艺术,购买精神享受,购买审美体验,甚至花钱购买一种氛围,购买一句话,购买一个符号(名牌就是符号)。这类现象的产生涉及了美学的各个方面,不仅要考虑它对日常生活本身造成的影响,也要看到它对美学观念、美学研究、美学学科等领域的影响。这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倾向给艺术界文学界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生产、传播、消费都带来了双重的影响: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合理性,标志着人类审美艺术观念的拓展,也体现了人们日常生活对美的追求。美学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当中,因而丧失其自主性及非凡性。艺术形式已经扩散渗透到了一切商品和客体之中,以至于从现在起所有的东西都成了一种美学符号。虽然审美的泛化把人们看成一群仅仅是为了感官刺激和物质享乐的高级动物,精神生活的品位和追求荡然无存,即便它的负面影响是存在的,但也为当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观念。
2.科学技术与审美
从理论上看,科学技术和审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甚至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但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抓住契机自然地介入到审美领域,并将其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科学技术不仅有着具体而独特的人性特征,与人类审美活动、审美理想等多方面地联系在一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类审美活动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并日益表现出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各种新科学、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能力,延伸了人们的感官,并在人们的面前展现出一个全新的世界,例如,从外太空到分子运动,现代科技让人们看到了前所未闻的许多宏观和微观的物质,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因此人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活动的内容与方式等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和生活观念,提升了人类劳动和生活的审美层次与质量。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满足人们的追求提供了条件,不仅各种新材料被越来越多地用到服装面料中,而且运用电脑设计手段和电脑控制的缝制技术,使服装的审美特征日益凸现。
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进步,无论是写作、作曲、绘画,还是服装设计、影视制作等,都离不开电脑的运用,电脑技术成了艺术创作和传播的重要手段。科学技术在人类审美领域衍生出了电子音乐、电视艺术、网络文学等许多新的艺术形式。现在通过电脑虚拟技术,模拟真人制作的节目主持人已在互联网上出现。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种集声音、图像、文字的多媒体、互动式的艺术形式已呈现在大众面前。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直接参与审美活动成为可能。电脑音乐、电脑绘画、网络文学等创作形式的出现,使得普通人也能够进行艺术创作、感受审美的激情和乐趣。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为美和艺术带来广阔的应用前景。图1-6所示为长沙特教班的学生的电脑绘画作品。
3.网络新媒体与美学
图1-6 电脑绘画作品
新媒体就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将传播载体从广播、电视扩大到了电脑和手机,将传输渠道从无线、有线扩大到了卫星、互联网。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利用宽带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它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今网络飞速发展的趋势,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能够双向互动,自由点播,网络广播能够留住声音,任意下载等。这些技术变革使消费者在任何时候都能从广播、电视、互联网,甚至是移动通信工具中,按自己的时间、心情、爱好、价值取向,去选择收看节目,改变了受众的行为模式和收视习惯,更好地满足了受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需求。新媒体的应用及普及,便捷的收集、整理、保存、加工、编辑、复制、展示和运输,使得艺术的传播手段由静态转为动态、由单一转为多元,由二维转为多维,它创造了新的审美活动形式,为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时空。
在新技术推动下的新媒体,在艺术的发生与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使公众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到难得一见的艺术作品,既有效地传播了艺术,又为审美教育的普及提供了可能性。新媒体使艺术的传播扩展到了一切可能的领域。
网络将一切艺术门类与形态展现在网络技术的规定性中。新媒体在揭开艺术神秘面纱的同时,也遮蔽了艺术的本性存在。网络媒体使艺术的唯一性、独创性消解于拼贴与复制之中,创作成为制作。现代美学的发展方向,网络与电子复制以空前的方式拓展了人们的视、听觉空间,使艺术得以在更加广阔的境域中展开,艺术已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