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男子袍服与冠履
秦汉时期,男子服装款式主要为袍。袍服属汉族服装古制,《中华古今注》称:“袍者,自有虞氏即有之。”《国语》曾记“袍已朝见也”。秦始皇在位时,规定官至三品以上者,绿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绢为之。汉四百年中,男性一直以袍为正式服装。袍的样式为上下连属,以大袖为多,袖口部分收缩紧小,称之为袪,全袖称之为袂,因而宽大衣袖常被夸张为“张袂成荫”。领口、袖口处绣夔纹或方格纹等,大襟斜领,衣襟开得很低,领口露出内衣,袍服下摆花饰边缘,或打一排密裥或剪成月牙弯曲之状,并根据下摆形状分成曲裾与直裾。
曲裾袍 承战国深衣式,大襟后掩,下摆成弧形。西汉早期多见,至东汉时逐渐少见了(图2-1、图2-2)。
直裾袍 西汉时出现,东汉时盛行,另一个名字为“襜褕”。张衡《四愁诗》中“美人赠我貂襜褕”句,即是指直襟衣,但初时不能作为正式外出访客服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衣襜褕入宫,不敬”之语,显然与当时内穿古裤无裆,直襟衣遮蔽不严有关(图2-3、图2-4)。
裤 为袍服之内下身的衣装,早期无裆,为两个短裤管,只遮住小腿部位。后来加长,类似后世套裤。《说文》曰:“绔,胫衣也”,意为腿部的衣服。再以后发展为绲裆裤,将裤臀部两部分以布条系住。直至后来发展为有裆之裤,称裈。合裆短裤,又称犊鼻裈。内穿合裆裤之后,绕襟深衣已属多余,直裾袍服也就越来越普遍了,这个过程应承认有引进胡服的功劳(图2-5)。
图2-1 穿袍服、戴平巾帻的男子
(河南望都汉墓壁画局部)
图2-2 穿曲裾袍的男子
(陕西咸阳出土陶俑)
衣 为仕宦平日燕居之服,男女都穿。样式与袍子相同,为上下连属,但无衬里,可理解为穿在袍服里面或夏日居家时穿的衬衣,《礼记·玉藻》记“为”,又解释为罩在外面的单衣。郑玄注“有衣裳而无里”,当代已有实物出土。
图2-3 穿直裾袍服的男子
(河北营城子汉墓壁画)
普通男子则穿大襟短衣、长裤,当然,这里主要指重体力劳动者。具体款式为衣身短,袖子略窄,裤脚卷起或扎裹腿带,以便劳作,总体仍较宽松。夏日也可裸上身,而下着犊鼻裈,汉墓壁画与画像砖中可见到这一类服装样式,一般是体力劳动者或乐舞百戏之人穿着。也有外罩短袍的人,这些都可推断为劳动者或武士的服式(图2-6、图2-7)。
图2-4 穿袍、戴帻的男子
(四川成都天回镇出土陶俑)
图2-5 穿短裈的杂技艺人
(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画像石局部)
冠 作为朝服的首服,有严格规定。东汉永平二年,孝明帝刘庄诏有司博采《周官》《礼记》《尚书》等史籍,重新制定了祭祀服装和朝服制度。其中关于冠,有诸多式样,如:
冕冠 俗称“平天冠”,这时的冕冠“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以其绶彩色为组缨。三公诸侯七旒,青玉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2这些已显然与周时冕冠有所区别。以后历代相袭,但具体规定却常有变易(图2-8)。
长冠 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有木俑戴长冠,一般多为宦官、侍者用,但贵族祭祀宗庙时也戴。因汉高祖未做皇帝时曾以竹皮为长冠,因此长冠也被称为“高祖冠”或“刘氏冠”(图2-9)。
武冠 武将所戴之冠,加貂尾者为“惠文冠”,加鹖尾者叫鹖冠。原来为胡人装束,后延至唐宋,一直为武将所用(图2-10、图2-11)。
图2-6 斜披衣的男子
(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铜俑)
图2-7 穿短衣、扎裹腿、戴帻的男子
(四川鼓山崖墓出土陶俑)
图2-8 戴冕冠的皇帝
(选自《三才图会》)
图2-9 戴长冠的侍者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着衣木俑局部)
图2-10 战国时期戴武冠的武士
(河南洛阳出土铜镜纹饰局部)
图2-11 戴武冠的臣官
(四川成都出土汉画像砖局部)
法冠 也称为獬豸冠,为执法官戴用。《后汉书·舆服志》中记“法冠……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图2-12)。
梁冠 也称为进贤冠,为文官用。实际上,远游冠与通天冠均为梁冠之属。单分有一梁冠至八梁冠等大同小异的冠式(图2-13)。
图2-12 与文字记载法冠(獬豸冠)形接近的冠式
(河南洛阳汉墓出土画像砖局部)
图2-13 戴梁冠(进贤冠)的男子(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砖局部)
汉代官员戴冠,冠下必衬帻,并根据品级或职务不同有所区别。东汉画像石上屡见这一类佩戴方式,可见帻盛行于东汉,而且冠下多衬帻,有人说与王莽头秃喜在冠下衬帻的传说有关。戴冠衬帻时冠与帻不能随便配合,文官的进贤冠要配介帻,而武官戴的武弁大冠则要佩平上帻,也称“平巾帻”。“卑贱执事”们只能戴帻而不能戴冠。
帻 包发巾的一种,秦汉时不分贵贱均可戴用,戴冠者衬冠下,庶民则可单裹。裹好后形似便帽,平顶的,一般被称为“平上帻”,有屋顶状的,叫“介帻”。
巾 秦汉时男子头上裹的头巾,称巾时,一般为庶民所戴,当然也包括文人。其形制是以布或丝绢裹头,如缣巾:因用裁为方形的细绢做成,长宽与布幅相等,所以又叫“幅巾”。通常以缣帛制成。西汉初多为劳动者所服,东汉时不分贵贱。汉末仕宦王公贵戚不戴冠时,以戴幅巾为雅,如袁绍、孔融、郑玄等曾戴幅巾,后来渐渐普及开来。汉末黄巾起义,即为黄色幅巾,后世也将这种巾称为“汉巾”(图2-14)。
图2-14 戴类似幅巾的男子
(成都附近出土汉画像砖局部)
履 汉时主要为高头或歧头丝履,上绣各种花纹,或是葛麻制成的方口方头单底布履(图2-15)。另外还有诸多式样和有关穿用的详细规定,如:
①舄:复底,以皮、葛为面,为官员祭祀用服。
②履:本指单底鞋,上朝时用服。后泛指鞋子。
③屦:也为单底,居家访客均可。
④屐:出门行路用,颜师古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所以践泥。”
图2-15 丝履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实物)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起始于周代的服装制度,扩大为包括车马仪仗在内的舆服制度,最核心的当为冕服制度,已于东汉形成规范。延至明清的舆服制度,基本遵循着东汉的规制。
秦汉官员除衣、冠、巾、履以外,还讲究佩绶。早期多为兵器,后以刀剑配组绶,垂于腰带之下或盛于鞶囊之中,再以金银钩挂在腰间。汉代贾谊《新书·容经》中写:“古者圣王居有法则,动有文章,位执戒辅,鸣玉以行。鸣玉者,佩玉也,上有双珩,下有双璜,冲牙螟珠,以纳期间,琚瑀以杂之。”商周的大佩制度至汉已经失传,东汉孝明帝时恢复旧制,又恢复了大佩制度。所谓大佩,即上部为弯形曲璜,下联小璧,再有方形上刻齿道的琚瑀,旁有龙形冲牙,并以五彩丝绳盘串,珍珠点缀其间,下施彩穗,在朝会、祭祀等重要场合佩带。如从《诗经·郑风·女曰鸡鸣》中“杂佩以赠之”“杂佩以报之”句来看,春秋时期夫妇、情人之间已用这种佩饰作为爱情信物相赠。但是,当时杂佩以什么形状、什么质料的饰件组成,其说不一。有的书上写以佩上有玉,有石,有珠,有珩、璜、琚、瑀、冲牙,即形状和材料都不属一类的饰件穿为一串叫做杂佩。或许因地区特产不同,阶层不同,也会自然形成质料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