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史(2018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时代与风格简述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顺应了“四海之内若一家”的民心所向的稳定政治趋势。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但秦王朝统治时间不长,至秦室二世即亡。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王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面对汉初经济凋敝的状态,汉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恢复和发展生产。汉武帝时达到西汉强盛顶点,随后便走向衰落。经推翻篡权者王莽之后,刘秀重建汉政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亡于公元220年,自秦统一至此共有四百余年。

秦完成统一,秦始皇凭借“六王毕,四海一”的宏大气势,推行“书同文,车同轨,兼收六国车旗服御”等一系列积极措施,建立起包括服装制度在内的政治制度。汉代遂“承秦后,多因其旧”。因而秦、汉服饰有许多相同之处。汉武帝时,派张骞通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沟通中原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文化、经济的大道,因往返商队主要经营丝绸,故得名“丝绸之路”。这一时期,由于各国各民族之间交流活跃,导致社会风尚有所改观,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穿着打扮,日趋规整。尤其贵族阶层厚葬成风,用于丧葬的玉覆面和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以及丝缕玉衣等,都为后人服装研究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点是上述“丝绸之路”自汉代开启,至唐代保持文化、经济往来,绵亘五百载,跨越两大洲,可谓影响深远,表明了作为服装面料的丝绸产量已在汉代大幅度增加。贾谊曾在作品中写到奴婢着绣衣丝履在市贾上待富人买去,那商人衣装的绫罗绸缎更不待言,甚至于家中的墙壁也以绣花白縠做成。说明了政治趋于稳定后,经济飞速发展,这势必带动服装整体水平的提高。

与此同时,“丝绸之路”还为人类保留下大量的纺织服装遗物,随着岁月的推进,风沙的挪移,不断有文物出土,丰富了研究的实物资料。这里既有源于古波斯的珠圈怪兽纹,西域常用的葡萄纹和鬈发高鼻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被大量应用于服装面料上,记录下当年民族交往的硕果,同时还有中国中原或南方的织物花纹,如龙虎纹、对鸟纹、茱萸纹等。1995年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出土一件汉晋期间的锦质护膊,上有孔雀、仙鹤、辟邪、虎、龙等形象,并织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显然带有汉代谶纬学说的印痕。更早些年在新疆民丰东汉墓中,还发掘出迄今发现最早的蓝印花布,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中国织绣印染技术至汉代已达到比较成熟的程度。

另一点是战国末哲学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驺衍,也叫邹衍,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建立了五德终始说,并将其附会到社会历史变动和王朝兴替上。如列黄帝为土德,禹是木德,汤是金德,周文王是火德。因此,后代沿用这种说法,总结为“秦得水德而尚黑”。而汉灭秦,也就以土德胜水德,于是黄色成为高级服色。另根据金、木、水、火、土五行,以东青、西白、南朱、北玄四方位而立中央为土,即黄色,从而更确定了以黄色为中心的主旨,因此最高统治者所服之色当然应该以黄色为主了。《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写:西汉斋戒都着玄衣,绛缘领袖,绛裤袜。其正朔服色尚黄,至后汉服色尚赤。同时还有五时服色,即“春著青,夏著赤,季夏著黄,秋著白,冬著皂”。由此看来,汉初承秦旧制,崇黑,而后又尚黄,尚赤。“虽有时色朝服,至朝皆着皂衣”当为汉初之事。总之,汉代开始,黄色已作为皇帝朝服正色,似可定论。而在此时之前的春秋时期,“绿衣黄裳”“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等《诗经·国风》中的描写,说明了黄色下裳曾是民众常服。至汉时,皇帝虽用黄色来做朔服,不过未像后代那样禁民众服用。男子仕者燕居之衣,可服青紫色,一般老百姓则以单青或绿作为日常主要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