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史(2018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延展阅读:服装文化故事与相关视觉资料

1.神话中的战服

在中国最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有一位战神名叫蚩尤,据说他和他的81个兄弟都长着铜头铁额,平日里吞食沙石。又说蚩尤最早以青铜铸制兵器,因而被称为中国的战神或兵主。传说中的铜头铁额,很有可能就是戴着金属制的头盔,至于说吃沙石,那不就是炼铜的过程吗?蚩尤与黄帝在涿鹿大战时,黄帝属下皆为虎、狼、熊等,是不是意味着士兵们披着兽皮,甚或头上扎着兽角呢?

2.诗人和哲人的衣衫

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帛画上,绘有一名男子驾龙舟的形象。中国当代考古学家郭沫若曾为此写了一首《西江月》:“仿佛三闾再世,企翅孤鹤相从。陆离长剑握拳中,切云之冠高耸。上罩天球华盖,下乘湖面苍龙,鲤鱼前导意从容,瞬上九重飞动。”他认为这个人的年龄、风度和整体服饰形象,极似当年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我们可以想象,诗人屈原是穿着这种似乎能飘动起来的衣衫去吟诵《离骚》的(古人说“行吟”,即边走边咏诗),就好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以一块整幅布围裹成长衣去展开辩论一样。他们的服饰形象分别代表着那一个时代和自己的民族,古希腊的围裹长衣只会被风吹起一个角或是整体像鼓胀的风帆,但是屈原的衣衫却靠着肥大的襟与袖去自然飘逸,以衣服轮廓的变幻去表现一种说不尽的汉文化韵味。

3.胫衣的最早形式

《拾遗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曾提倡“连横”和“合纵”的张仪、苏秦二人非常好学,初期志同道合。在路途中听到有价值的典故、知识,就以墨写在手掌或大腿上,夜间回家再抄到竹简上。后人根据这点,认为战国时“惟股(大腿)无衣,故不书臂而书于股;若有衣,股如何书?”

4.染坊里的传说

中国江南民间流传一个故事,说是有姓葛和姓梅的两位染匠,由于最早用蓝草染布时,受时间限制,时间一长,蓝草浆水就会变成泥状沉淀而浪费了。这一日,葛染匠看到几人昼夜不停地干,仍要费掉浆液,心里很难过,遂买酒喝,未曾想疲倦加上腹内无食,竟将酒吐在染池里。当梅染匠欲想用棍子搅散酒味时,意外发现沉淀的蓝泥又可以染布了。从此,利用酒糟发酵技术,一年四季都可以染蓝了。同样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学问家墨翟来到染坊,看到白色丝绸被染成各种颜色,发生感慨,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则其色亦变。”由此得出一个朴素的哲学结论。

5.漆画:玉饰服饰形象与织物纹样(图1-37~图1-41)


图1-37 战国穿舞衣的细腰女子(湖南长沙楚墓出土漆奁纹饰局部)


图1-38 战国穿舞衣的女子(河南洛阳金村墓出土项饰局部)


图1-39 战国龙凤虎纹绣罗


图1-40 战国几何纹麻织物


图1-41 战国素面铜冑(河南灵宝市郊五庙乡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