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大国崛起历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百科全书(1949~1999)》特大条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

成稿于1999年初,作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百科全书(1949~1999)》的纺织工业条目。

纺织工业(Textile industry) 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指纺纱、织造工业;广义的还把原料初加工、缫丝、染整、化学纤维生产,以至服装工业和相关工业纺织机械、器材制造业包括在内。按照“大纺织”的行业口径界定,中国的纺织工业包括:① 从事纺织品生产的棉纺织、毛纺织、麻纺织、丝绢纺织、印染、针织、复制、无纺布等行业;② 从事服装设计、制造、销售的服装业;③ 从事化学纤维(合成纤维和黏胶纤维)生产的化纤工业;④ 从事纺织、服装、化纤专用机器设备和专用器材制造的纺织机械、纺织器材行业。

现代纺织工业的最终产品有:① 服装,包括机织服装和针织服装;② 家用纺织品,如毛巾、被单、窗帘、沙发布、地毯;③ 产业用纺织品,如土工布、轮胎帘子布、阻燃纺织品、工业用呢。随着成衣工业化的推进,服装业在整个纺织工业的生产经营中起到了龙头作用。

纺织工业作为一个密切关系国计民生的传统产业部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中,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巨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纺织大国。

发展基础 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以其发达的手工纺织业和精湛的手工纺织工艺技术,为丰富、发展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等多种历史原因,直到19世纪后期,机器纺织工业才开始在中国出现。19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洋务运动”中陆续建成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甘肃织呢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湖北纺织四局,开了中国纺织工业的先河。在其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在“实业救国”的召唤下,这一关系国计民生、投资效果较好的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了。到20世纪上半叶,逐渐成了中国当时最重要的产业。1933年占全国工业经济的65.5%,1947年占52.5%。虽然发展过程历尽坎坷,到20世纪中期,终究还是以棉纺500万锭、毛纺13万锭和棉纱最高年产量245万件(每件400英磅)、棉布最高年产量28亿米和17900个企业、75万职工的工业总规模,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一个工业部门。

体制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纺织工业。新中国成立不久(1949年11月),即设立中央纺织工业部管理这个重要的产业部门。1970~1978年间,纺织工业部曾与第一轻工业部,第二轻工业部合并为轻工业部;其后又分立。许多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相应设立纺织工业厅、局、总公司。一些拥有较多纺织企业的二级市(如江苏的无锡、常州,山东的青岛、济南)以至县级市(如江苏的武进、锡山),也设立了类似的纺织工业管理机构。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纺织工业实行统筹规划、分级管理的体制。纺织工业部一抓计划指导,二抓生产手段,三抓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四抓全行业的定额管理。棉、毛、麻、丝各种主要原料由政府按计划调拨;棉纱、棉布、呢绒、丝绸等重要产品的生产计划由政府审批;产品的销售全部由政府安排国营商业统购统销;新厂建设和老厂改造都由政府全额拨款,企业利润如数上缴国库。在短缺经济时期,这一宏观控制较严的管理体制,保证了纺织工业产供销的协调平衡,起到了保障全国人民衣被供应、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历史作用。但许多企业以至纺织系统领导机关,往往片面追求产值产量,企业难以自主经营,普遍缺乏活力。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后,作为消费品工业的纺织业,迅速被推入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各地国有纺织企业逐步转为自主经营,并由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非公有经济成分的民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在纺织业大量涌现。适应这一新形势,国家对纺织工业的管理逐步转向采用经济办法。1993年6月,纺织工业部改组为中国纺织总会。国务院授权它对全国纺织行业进行行业管理,重点是“搞好行业规划,实施行业政策,进行宏观指导和为企业提供服务”。1998年4月,进一步改组为国家纺织工业局。并在同年9月,设立半官方、社团性质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发展历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末的50年间,中国纺织工业取得了大发展,成为世界公认的纺织大国。以1978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奠定基础时期 前30年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轨迹是:纺织工业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后,在前四个“五年计划”中,尽全力扩大棉、毛、麻、丝纺织各行各业的生产规模,增加各类纺织品的产量,努力保障全国人民对衣被的基本需要,并挤出一些高中档产品投入世界市场换取外汇。同时,强调通过发展纺织工业,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提高城镇居民的就业水平。在这30年间,尽管曾遭受“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消极影响,历尽坎坷,终究还是大踏步地前进了。特别是,在纺织工业总规模扩大4倍的情况下,全国穿的商品零售额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50亿元上升为280亿元左右;从采用布票进行计划供应、限量消费,到基本上解决了人民衣被的大问题,并奠定了“纺织大国”的基础(表1)。

表1 1949~1978年纺织工业各主要经济指标对照表

续表

基本解决纺织工业布局。1949年前,纺织工业畸形集中在沿海三省(江苏、山东、辽宁)、二市(上海、天津)。1949年,全国500万棉纺锭中,84.4%集中在这三省二市,仅上海一地就集中了236万锭;毛纺织工业,90%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几个沿海城市;针织工业,80%的机器设备集中在上海、广州二市。这一很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不仅对纺织工业的发展不利,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都会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在“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的同时,大规模地开展了中西部省、区的建设。棉纺织工业,先是在原料资源、交通运输、工业协作条件较好的关中、中原、冀中平原,建成了西安—咸阳、郑州、石家庄、邯郸、北京等总规模达200万锭左右的新基地。其后,又陆续在太原、合肥、芜湖、南昌、柳州、成都、黄石、沙市、洛阳、安阳、乌鲁木齐、济南、潍坊等地建设了一大批颇具规模的棉纺织、印染工厂。这些地区后来都形成了中、小型纺织工业基地。到70年代后期,北方五省(鲁、冀、豫、晋、陕)拥有的棉纺锭已占全国的一半。在工业布局作如此重大调整的情况下,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浙江的杭州、宁波,辽宁的大连、营口,山东的青岛、烟台等沿海城市棉纺织印染业,依靠技术和经营优势,同样得到发展。

在有计划的安排下,毛纺织工业着重在中西部羊毛产区建设新厂,逐步形成了兰州、呼和浩特、西宁、咸阳和新疆北部等毛纺织新基地。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毛纺织工业已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分布最广泛的一个行业。沿海地区和内地省、区毛纺锭的比例调整为2∶1左右。麻纺织工业,先后在黄麻产区的杭州、蚌埠,苎麻产区的株洲、益阳、都匀、铜陵,亚麻产区的哈尔滨等地建成现代化麻纺织工厂,形成了以“就原料”为特征的麻纺织工业布局。丝绸工业,从高度集中在江苏(苏南)、浙江、广东、辽宁、上海四省一市,逐步演变为四川、浙江、江苏、辽宁、广东、山东、上海“七雄”竞争的格局,七省市蚕丝产量占全国90%以上,丝绸产量占80%左右。至于针织工厂和中小型棉织厂,由于投资少、产品易于就地销售,到后来更是形成了全国各地星罗棋布的格局。总的来说,经过二三十年的“在发展中逐步调整”,到70年代后期,中国纺织工业已基本做到了合理布局。

完善了纺织工业行业结构,形成在世界各国纺织业中行业最齐全的优势。这一进展,反映了中国纺织工业利用原料资源和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状况,也反映了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它包括:① 在丰富、发展纺织工业的原料资源方面,跟上世界范围的大趋势,着手发展化学纤维工业并初步奠定基础;② 适应纺织工业大发展的需要,建立中国自己的实力可观的纺织机械工业和纺织器材工业;③ 棉纺织印染工业作为中国纺织工业的主导行业,虽然发展很快,但在纺织工业部门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87.8%降到70年代后期的75%以下,毛、麻、丝纺织和针织的比重则显著上升;④ 纺织系统各行业内部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派生出许多小行业如毛巾、被单、羊毛衫、拉舍尔毛毯等。产业结构的这些调整,不仅使中国纺织工业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产业部门,而且大大提高了中国纺织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建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前30年中成立的主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有纺织科学研究院、纺织机械研究所、华东纺织工学院、西北纺织工学院等50多所,形成了相当雄厚的科技开发力量和人才培养体系。

形成一整套科学管理制度。中国纺织工厂的运转管理、工艺管理、操作管理、设备管理、原料管理、质量管理等,都在这个时期打下了良好基础。

加速发展时期 从1979年起的十几年间,在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激增、纺织业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刺激下,纺织工业成了投资热门。在地方投资新建、许多国有企业改建扩建、乡镇企业兴起、外资企业涌入等多方面投资汇合下,棉纺织、毛纺织、麻纺织、丝绢纺织和针织、印染、服装、化纤、纺机等生产能力,又在1978年的基础上成倍地扩大。棉纺织生产规模从1562万锭扩大到1997年的4246万锭;毛纺织生产规模从48万锭扩大到387万锭;缫丝生产规模从72万绪扩大到323万绪(表2)。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棉纱、棉布、丝绸、针织品、机织服装等多种主要产品的年产量,都已稳居世界首位。化纤和呢绒,也已处于世界第一、二位之间。惊人的发展速度,带来了城乡市场纺织品供应的日益丰富多彩,从而适应了中国社会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的客观需要。实行了长达30年的布票制度,终于在1983年得以终止。纺织品出口,也因货源极为充足而得以顺利发展。

表2 1978~1998年纺织工业各主要经济指标对照表

续表

① 化纤工业后来居上。化学纤维的工业化生产,就世界范围来说,在20世纪初始于黏胶纤维(人造丝)。1920年世界上总共仅生产出人造丝1500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始有合成纤维(主要是尼龙长丝)的工业化生产,但年产仅几万吨。“二战”结束后,各国纷纷发展化纤工业。1950年世界化纤总产量达到168.1万吨,到90年代后期世界总产量已达两千几百万吨。

中国有化纤工厂,晚于工业发达国家20多年。最早的两家人造丝厂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一家是在辽宁丹东的日资工厂,设计能力为年产三四千吨,1945年后停产多年并遭受严重破坏;一家是上海民族资本的安乐人造丝厂,设计能力为400吨,但因设备缺损久久不能投产。

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修复丹东化纤厂和上海安乐人造丝厂,并使之投产。50年代中期从东德引进设备、技术,建设年产1000吨尼龙丝(锦纶)的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和年产5000吨的保定人造丝厂。这4个厂是中国化纤工业的奠基石。但直到1965年,全国化纤产量还仅是5.01万吨。60年代从日本引进万吨级规模的北京维尼纶厂。以后在全国各地建设了9个维尼纶厂,形成了一个专门行业。七八十年代,国家集中财力、物力,大力发展以石油、天然气为基础原料的合成纤维,先后在上海(金山)、辽宁(辽阳)、天津(大港)、重庆(长寿)建成4个大型化纤企业,在河南(平顶山)、江苏(仪征)等地建成多个大型合成纤维工业基地。江苏仪征化纤联台公司,是年产聚酯50万吨的世界级特大型化纤基地。

在全国各地、各部门通力协作之下,随着一些大中型化纤工厂的建成,到1982年全国已有化纤工厂153家(其中大中型厂30多家),化纤产量已达51.7万吨。1986年化纤产量突破100万吨大关(101.7万吨),1992年突破200万吨大关(211.1万吨),1997年达461万吨(其中合成纤维316万吨,黏胶纤维45万吨)。1997年中国化纤工业生产能力为504万吨,仅次于美国。从黏胶纤维类人造丝、人造棉,到合成纤维类的涤纶(的确良)、腈纶(合成羊毛)、锦纶(尼龙)、维纶、丙纶、氨纶(弹性丝),品种齐全,而且都有相当大的工业规模。化纤使用量在全部纺织原料中的比重,已上升到45%左右。1998年,全国化纤总产量又创516万吨的新纪录。

② 成衣工业化。以工业方式批量生产机织衣料的服装,最早出现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生产西式衬衫。但直到40年代中后期,服装工业在中国还处于萌芽时期。1949年,全国共有服装工厂(绝大多数是手工业工场)2000家左右,职工5万余人,工业化成衣约4000多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年间,社会购买力不高,服装加工归第二轻工业部手工业局管理,发展相当缓慢。1963年全国服装工业产量仅达2.56亿件,1978年仅6.7亿件。

为促进服装工业的发展,1987年11月国务院作出将服装工业划归纺织工业部统一管理的决定。当时全国服装工业年产25亿件左右。其后,国家在政策上多方扶持,再加上社会购买力迅速提高,人们解除了“衣着打扮”的思想禁锢,服装工业很快就出现了超速发展的局面。全国服装工业产量,1990年达到31.7亿件,工业产值500多亿元;服装企业35000多家,职工300多万人。1997年全国服装生产企业已达4.4万家,服装产量达到96亿件左右(这还不包括90亿件的针织服装)。同年,国内市场衣着类商品零售额达到2950多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10倍多)。服装和衣着附件出口创造了317亿美元(其中机织服装160亿,针织服装117亿)的历史纪录。

1997年服装工业销售收入百强企业中,最高的达38.67亿元,最低的1.2亿元,新涌现出杉杉、雅戈尔、罗蒙、美尔雅、黎明、康赛、雅鹿等著名服装大企业。

随着现代服装工业的建立,中国的工业成衣率,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20%~30%的基础上迅速上升,1991年达到40%。90年代后期达到70%左右,已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85%接近了。

③ 从限制消费到鼓励消费。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就直面人民群众衣被供应的严峻问题。1949年全国生产棉布18.9亿米,按当时人口计算,人均仅3米多。1952年全国生产棉布38.3亿米,创历史最高水平,人均也仅6米多,只能勉强维持全国城乡市场纺织品供应。1953年全国棉布产量上升为47亿米,比1949年增加了150%,但纺织品供应仍然吃紧。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从1954年9月15日起,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就这样,开始了长达30年的发布票限量供应、限制消费的短缺经济漫长历程。经过“一五”的顺利发展,1957年国内市场棉布零售量为46亿米,同年纺织工业生产棉布50.5亿米,在低水平上保证了供应。但50年代后期的“大跃进”把纺织工业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大批工厂因缺乏原料停工数年,棉纱、棉布产量锐减,“人民衣被甚少”的问题更加突出。直到1965年国内市场限量销售的棉布仅47.1亿米,甚至低于1957年的供应水平。“文化大革命”局面稍许稳定后,国家在抓棉花生产的同时,集中资金建设上海石化总厂、辽阳石油化纤总厂等大型化纤基地,纺织生产迅速复苏。特别是1975年邓小平同志复出主持中央工作期间,纺织工业生产显著上升。当年棉纱产量达到1162万件,棉布达到94亿米,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布的国内销售总量69.5亿米,比1952年(30.8亿米)增加1.3倍。

1978年以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方针指引下,纺织工业开始进入黄金时期。1981年布的生产量又创153.5亿米的历史记录。同年国内棉布销售量创96亿米的新水平。这一年,呢绒销售量1.6亿米,绸缎3.8亿米,棉针织品9.5亿米,都创历史记录。经国务院审议后,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发出通告:“全国临时免收布票、絮棉票,对棉布、絮棉敞开供应;1984年不发布票和絮棉票。”

从1984年到90年代后期的16年间,中国最先在纺织业发生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出现了时装工厂、时装公司、时装杂志、时装设计师、时装模特等鼓励消费的事物。“人民衣被甚少”的问题,在中国社会已成为过去。

④ 纺织品出口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仅有少量针棉织品出口南洋诸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初十几年间,中国致力于解决国内市场纺织品供应问题,再加上遭受帝国主义经济封锁,无力也难以大举进入国际市场。20世纪50年代,仅有少量低附加值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苏联和东欧。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总额1952年仅0.4亿美元。60年代起,在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纺织工业把纺织品出口的重点转向欧、美、日本、东南亚市场。1978年出口总额达23.3亿美元。以后随着纺织工业的大发展,更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有力推动,抓住西方国家纺织工业实行战略转移的有利形势,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额大幅度提高,1990年达到138.5亿美元,几乎是1978年的6倍;1992年又跃升为253.4亿美元,进入世界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国行列。

1993年后的一些年份,由于中国服装业的产品日趋精良,同时又有服装来料、进料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因素,纺织品、服装出口继续呈现跃进局面。1997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455.8亿美元(其中服装317.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商品总额的24.93%。同年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达330亿美元,约占中国全部商品贸易顺差的3/4。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429亿美元的较高水平上。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已稳居纺织产品出口“世界第一”的地位。

⑤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三资企业三足鼎立。在改革开放的政策引导下,外资和民间资本成了纺织工业腾飞的新动力。截至1997年底,开业投产的纺织业三资企业已有1.5万家,总共吸纳外资150亿美元,其工业产值、出口额、利税已分别占到纺织工业的22%、27%和24%。

集体经济(主要是乡镇企业)的企业在90年代后期已达3万家左右,职工人数近500万,产值近4000亿元(已相当于国有经济的195%)。私营纺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其热点地区在浙江、江苏、福建,尤以浙江省最为活跃。福建的石狮,浙江的绍兴,江苏的江阴、常熟、张家港等地,在乡镇企业和私营纺织企业烘托下,到90年代中后期已成了著名的纺织城或服装城。

全国纺织业上市公司,到1998年也已达70多家。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速度在世界工业史上是空前的。90年代后期,中国纺织工业以其2/3的产品供应国内市场,造成了城乡纺织品市场的一派繁荣景象;以其1/3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形成了纺织品出口大国的地位。

问题与展望 50年中,中国纺织工业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巨大进展,成为世界纺织大国。但在发展过程中,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因而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棉纺织、毛纺织、丝绸等加工生产能力总量过剩的问题;许多企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不少企业陷于亏损。针对这一新情况,国务院于1997~1998年先后作出压缩淘汰1000万枚落后棉纺锭、100万枚落后毛纺绽、180万绪缫丝设备的决策。今后中国纺织工业将通过调整结构、改善内涵、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而继续得到发展。中国将在21世纪上半叶完成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