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稀缺性与经济学
自古以来,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始终困扰着人们,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一、经济问题的提出:生产资源的稀缺性
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罗宾斯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用具有各种用途的稀缺资源来满足人类目的的人类行为科学。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指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科学。
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学之所以会产生和存在,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及其由此引起的选择需要,选择的原则是按照“最大满足”去实现的。在他们看来,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穷的,而满足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获取,如空气、阳光等,这些来源充裕以至无须付出努力或花费代价随意得到的物品,称为“自由取用物品”。
绝大多数物品,由于世界上的资源有限,并不能自由取用,表现为不充足性。用不充足的资源生产出来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它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在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物品上所存在着的自然的限制,就叫作“稀缺”。稀缺是经济学的一个显著现象。
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的。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稀缺性不是指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稀缺性又是绝对的。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和人们生存的所有区域。从历史上来看,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所有时期。从世界各地来看,稀缺性存在于所有有人类活动的区域。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稀缺性的问题,只不过稀缺的内容不同而已。所以,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案例与分析
清朝的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这首诗充分反映了人的欲望的无限性。“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二、经济问题的解决:选择与资源配置
稀缺性是一切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由于资源是稀缺的,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就要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选择就是用现有的资源去满足某种欲望的决策。做出选择不仅涉及个人,而且涉及整个经济。家庭、厂商和政府共同决定着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等资源用到最合适的用途上去。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选择过程中人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必须先学会放弃另外的东西。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做出决策的机会成本。我们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说明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的图形。
假定一个社会用全部资源生产两种物品:棉花和玉米。如果只生产棉花可以生产5万吨,如果只生产玉米可以生产15万吨,在这两种极端的可能性之间还存在着玉米和棉花的不同数量组合。假设其组合关系如表1.1所示,根据表1.1我们可以做出图1.1。
表1.1 生产的组合
图1.1 生产可能性曲线
从B点到C点,增加1万吨棉花所放弃的玉米是2万吨,比从A点到B点时增加1万吨棉花的机会成本增加了。这是因为,当我们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棉花时,就把越来越不宜于生产棉花的资源用于种植棉花,这时效率就会下降,或者说不得不放弃的玉米越来越多。
在图1.1中,AF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玉米与棉花的最大产量组合的线,即生产可能性曲线。AF线表明了多生产一单位玉米要放弃多少棉花的生产,或者多生产一单位棉花要放弃多少玉米的生产。因此,也称为生产转换线。AF线内的任何一点(如G点),玉米与棉花的组合(6万吨玉米和2万吨棉花),是资源既定的条件下能达到的,但并不是最大的数量组合,即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AF线外的任何一点(如H点),玉米和棉花的组合(12万吨玉米和4万吨棉花)是更大数量的组合,但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无法实现。
在资源既定时,多生产某一数量的棉花要少生产多少玉米,或者为了多生产某一数量的棉花要放弃多少玉米。所放弃的若干吨玉米正是得到一定量棉花的机会成本。如从A点到B点,为了多生产1万吨棉花(从0增加到1万吨)就必须放弃1万吨玉米(从15万吨减少到14万吨)。所放弃的1万吨玉米就是生产1万吨棉花的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代表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凹向原点的,即为了多生产棉花所放弃的玉米是递增的。
面对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于资源是稀缺的,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和劳务又是多样的,同样的资源如果用来生产A产品,就无法再用来生产B产品。人们是把既定的资源用来生产A产品,还是用来生产B产品,还是在A产品和B产品之间进行某种组合,经济决策者有必要进行选择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第二,如何生产,即用什么方式来组织生产?一般情况下,一种物品的生产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例如,在农业生产中,生产同样数量的某种农产品既可以用较少的土地,投入较多的肥料、劳动力和机械来进行;也可以用较多的土地,而只投入少量的肥料、劳动力和机械来进行。这两种方法所采用的生产手段和技术都有所不同,我们应该做何选择?
选择应该是按照效率最大化的标准来进行。也就是说,在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效率较高的方法,尽可能高效率地利用现有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第三,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当产品或劳务被生产出来以后,就面临着产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的问题。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是周而复始的再生产过程。产品在社会成员间如何分配,将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向和配置。一般情况下,优质的劳动、资金、土地总会流向回报较高的部门和企业。为了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人们有必要研究社会产品如何分配的问题。
围绕着这三个方面的选择,实际上是解决单个经济单位和整个社会,就有限的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用途上如何分配的问题。这便是资源配置及其效率的问题。
经济活动往往面临着这样的矛盾:一方面,资源是稀缺的;另一方面,稀缺的资源还得不到充分利用。稀缺的资源被浪费的情况经常、大量地存在。产量没有达到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在图1.1中的G点上),稀缺的资源被浪费了。这样,资源的稀缺性又引出了另外的问题:资源利用问题。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产生出更多产品的问题。
资源利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如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原因何在?如何使稀缺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就是如何使棉花与玉米的产量组合达到生产可能性曲线。这一问题一般被概括为“充分就业”问题。
第二,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即尽管资源条件没有变,但棉花和玉米的产量为什么不能始终保持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也就是经济中为什么会有周期性波动?与此相关的是,如何用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玉米和棉花,即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问题。
第三,现代社会是一个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商品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对资源配置与利用所引起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影响甚大。货币购买力问题,也就是“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稀缺性不仅引出了资源配置问题,而且还引出了资源利用问题。因此,经济学家们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思考与讨论
如果本周六你有3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可以用于复习经济学课程、也可以用于打游戏或去郊游,下周三要进行经济学阶段性测试,想一想你如何配置你的这3个小时能使这段时间带给你尽可能多的收益?
三、经济学与经济制度
资源是稀缺的,但解决稀缺性的方法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社会中,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经济制度就是一个社会做出选择的方式,或者说是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方式。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即通过市场上价格的调节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依靠价格的调节与刺激和政府宏观调控来实现。另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即通过中央计划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资源的利用也和中央的计划息息相关。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决策机制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的选择由参与经济活动的千千万万的个人和企业分散地独立做出;在计划经济下,决策的选择由至高无上的中央计划机构集中地做出。
第二,协调机制不同。在市场经济下,由价格协调千百万人的决策,使这些决策一致;计划经济是个金字塔式的等级体系,用自上而下的命令来贯彻决策,保证决策的协调。
补充说明
经济学家从经济效率、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来比较这两种经济制度,这两种经济制度各有利弊。从20世纪以来的总体经济情况来看,经济上成功的国家大都采取了市场经济制度。
第三,激励机制不同。市场经济的激励以个人物质利益为中心,强调“小河有水大河满”;计划经济的激励以集体主义的精神为中心,强调“大河没水小河干”。
市场经济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市场经济并非完美无缺,因此,还需要政府用各种干预手段来弥补和纠正市场经济的缺陷。经济学家把这种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称为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不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混合,而是对市场经济的改进。因此,混合经济又称现代市场经济,以区别于只有市场调节,没有政府干预的古典市场经济。
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
四、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学来源于社会经济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也会不断发展变化。
从西方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中,可以进一步认识经济学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
西方经济学说,若从西欧封建社会瓦解,资本主义社会萌芽说起,它发展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其间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商主义阶段。时间从15世纪到17世纪中叶,是西方经济学的萌芽阶段,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曼和法国的柯尔培尔。重商主义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理论考察,是封建社会末期商业资产阶级和封建专制国家狂热追求金银货币的要求在理论和政策上的反映。
第二阶段,古典政治经济学阶段。时间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是西方经济学的形成阶段。其创始人是英国的威廉·配第和法国的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其后在法国又有重农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朗索瓦·魁奈和杜尔哥。英国的亚当·斯密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
补充说明
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建立的前提,关于“看不见的手”规律的论述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石。
大卫·李嘉图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成者。李嘉图之后有法国的萨伊和英国的马尔萨斯,他们都以亚当·斯密理论的解释者自居,实际上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理论中的庸俗成分。
第三阶段,新古典经济学阶段。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成型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瓦尔拉斯、奥地利的门格尔、英国的杰文斯和马歇尔。他们吸收和综合了各派经济学说,建成了一个以折中主义为特点的经济学体系。这个体系就是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的比较完整的微观经济学体系。
人物谱
1890年,英国剑桥学派经济学家A·马歇尔出版的《经济学原理》建立了微观经济学的体系及基本内容。该书把消费与需求分析和生产与供给分析结合在一起构建了均衡价格理论。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J·罗宾逊和美国经济学家E·张伯伦分别提出的垄断竞争理论促进了微观经济学体系的发展,其后还有许多经济学家为完善该体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
百度百科“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词条:
http://baike.baidu.com/view/3317054.htm
第四阶段,现代西方经济学阶段。它始于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凯恩斯面对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现实,通过研究国民收入变动及其与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等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自行调节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发展,并且在通常情况下出现的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的论断。根据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社会总需求不足是造成失业和生产过剩的原因,主张政府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增加国民收入和扩大就业。现代西方经济学以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创立为标志。
人物谱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个派系,一个是以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斯拉法和卡尔多等人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另一个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托宾和索洛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两个派别之间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论战,进一步推动了凯恩斯经济理论向前发展。
百度百科“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词条:
http://baike.baidu.com/view/968905.htm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世界出现了严重的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与此同时,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等纷纷崛起,对凯恩斯主义进行抨击,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这种挑战又促进了凯恩斯主义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形成了新凯恩斯主义居于主流地位以及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并存、争论和新“综合”时期。21世纪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经济学界和对西方国家政府的政策制定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并且仍然与各种新自由主义流派并存和争论着,而在某些问题上他们又趋于合流,这一特点还会持续一个较长时期。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新凯恩斯主义在政策主张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主张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进一步“结合”起来,对社会实行有限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