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有史难评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各家说法,有褒有贬,时褒时贬。其为人到底如何,我们只能从史料中窥探,至于其他,我们无从所考,唯静心读史,兀自体味。明末清初的洪承畴,投降清朝之后,为大清统一中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的人说他是汉奸,有人却说他是开国功臣。
洪承畴,福建南安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历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崇祯二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陕西总督派他去解韩城之围,他不辱使命,顿时声名大噪。崇祯皇帝欣赏他的军事才能,逐渐委以重任。
洪承畴任陕西三边总督,指挥明军剿杀农民军。当时农民军中实力最强的是闯王高迎祥,李自成是高迎祥的部下。洪承畴指挥明军第一次与李自成交战,就大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第二次交战,就俘虏了高迎祥。高迎祥死后,李自成被拥戴为闯王。洪承畴再一次指挥作战,杀得李自成只带着十八名部下逃走了,陕西境内的农民军差不多被洪承畴剿灭了。
1638年,皇太极率兵攻打明朝,崇祯皇帝调洪承畴来保卫北京。皇太极兵退,崇祯皇帝又派洪承畴去主持辽东军务。1640年,皇太极发起了明清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役——松锦会战。战役初期,皇太极拿下明朝大凌河,接下来开始攻击锦州和宁远,洪承畴派兵去支援这两个地方,结果援兵都被击退了,清军包围锦州,两军陷入对峙。
次年,崇祯皇帝为了迅速击退清军,然后集中兵力剿灭农民军,便催促洪承畴发动进攻。洪承畴主张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结果兵部尚书和皇帝都催促他迅速出击,他只能改变战略。身负皇命的洪承畴率领明军精锐十三万支援锦州,皇太极听到明朝大军来支援,迅速带着清军大部队也来支援前线的部队。
皇太极指挥如狼的清军断了明军的粮道,然后将明军分割包围起来。洪承畴被包围后一心想决一死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手下总兵不听指挥,分别带兵突围,几乎损失殆尽。洪承畴率领的明军实力不济,突围更是不可能了,只能固守城池,坐等援军。1642年,洪承畴听说有援军到了,于是派兵六千袭击清军,但被打败了。洪承畴驻守的松山被围困了半年,城里面的粮食都吃光了,守城将士们实在支撑不下去了。有个将军投降了清军,引导清军攻破了松山,洪承畴被俘。
被俘后,洪承畴坚决不投降。皇太极派人百般恩待他,后来亲自去看望他,他才投降了。洪承畴投降后,皇太极对他恩遇有加,但皇太极终其一生也没有给洪承畴封赏一官半职。
顺治帝登基,多尔衮提兵西进,与李自成争夺天下,洪承畴得以重任。大清迁都北京,洪承畴将明朝的内阁制复制到了清朝,加强了清朝的统治力。迁都第二年,洪承畴以明朝时的官职统帅清兵,招抚江南,指挥势头凶猛的清军一路势如破竹。有些州县守军官吏以前是洪承畴的部下,或者是听过洪承畴的威名,所以不战自降。
皇太极亲自看望洪承畴,使得他大为感动,最终投降了。
江南平定,云南、贵州一带的农民军由孙可望、李定国等人率领,转战广东、湖南等省。孙可望等原属张献忠部下,张献忠被清军杀死,逃走的部下在孙可望等人的带领下逃到了边陲地区,后来与明朝残余势力相互声援,才得到喘息机会生存壮大。孙可望十几万大军四处转战,一直打到了湖南岳阳。洪承畴指挥清军打败了岳阳的农民军。后来,孙可望与李定国发生内讧,孙可望失败,逃到长沙,投降了清朝。洪承畴指挥清军平定了西南地区,然后上奏顺治帝,希望清军可以镇守云南、广西等地,永远保持这些地方的安定。这有利于这些地方的稳定,巩固了清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
康熙四年(1665),洪承畴去世。他前半生征战中原,为大明王朝的统治耗尽心血,后半生为大清收拾大明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