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质列传
还记得我们之前讲的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吗?你知道当时北周的宰相是谁吗,他对赵匡胤是什么态度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吧。
文采卓越
关于范质的出生,有一个传奇的说法。据说在他出生的那天傍晚,他的母亲梦见一位神仙送给她一支五色笔,这似乎暗示着范质以后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果不其然,范质在九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十三岁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尚书》,并教授学生。
长大后,考中了进士的范质被任命为忠武军节度使推官,后升迁做了封丘令。后来,范质用自己的文章去游说当时的宰相桑维翰。桑维翰很器重他,立即上奏皇帝封他为监察御史。
在桑维翰第二次做宰相的时候,范质被升迁为主客员外郎、直史馆。一年多以后,他又被召入朝担任翰林学士。有一次,契丹军队侵扰边境,皇帝派十五位将领出征该地域。当天夜里,范质在朝中值班,皇帝命他召集诸位翰林学士进宫起草诏令,但范质说:“现在宫城已经关门了,如果再召人进宫恐怕会泄露机密。”于是,范质一人单独起草诏令,并呈送给皇帝。这篇诏令的文辞事理都很优秀,受到了皇帝的称赞。
范质博闻强记,生性敏悟。在考进士的时候,和凝以翰林学士身份主管贡部,负责批阅考生的试卷。他看到范质的试卷时,觉得文字优美,便很器重他,因为自己登进士第时名在十三,所以和凝也将范质排在第十三名。贡院的人都称这件事叫“传衣钵”。后来,范质官登相位,做到太子太傅,被封为鲁国公,都与和凝的经历一样。范质进入朝廷做官,常常手不释卷。范质说:“有一个擅长相术的人,给我看相说我将来能当上宰相。如果真是这样,不学习哪来权术处理政事。”结果,范质后来真的当上了宰相之职。他的学识、文采都为他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新朝旧人
前面提到,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被拥立为皇帝,建立了宋朝。当赵匡胤带兵回到京城时,范质正在吃饭,听说赵匡胤回来,便率领王溥、魏仁浦来拜见。赵匡胤对他呜咽着哭诉他在陈桥驿被逼之状。还没等范质说话,军校罗彦举刀对范质比画着说:“我们没有皇帝,今天必须得到一个天子。”赵匡胤叱骂罗彦让他退下,但他并没有离开的意思。范质有些不知所措,就与王溥等人走下阶梯听候赵匡胤的命令。
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征伐泽、潞二地,到范质的宅第时,赐给他黄金器二百两、银器一千两、绢二千匹、钱二百万。赵匡胤刚刚即位时行事比较谦逊,没有封建藩镇亲戚,幕府宾客佐僚也都没有官位。
范质上奏说:“自古帝王开创基业,都分封子弟,建立屏障,宗族兴隆,国家就可长久巩固。依臣看,皇弟泰宁军节度使赵光义,自从在军队中任职,特别有大将之材,被封到藩镇后,尤其积累起名望;嘉州防御使赵光美,雄俊老成,注重修养,行善积德,好声誉日有所闻。希望陛下可以一并颁发封册,赐给他们爵位。皇子皇女虽然还是婴儿,也请推行封赏。臣又听说当宰相的,应当推举贤能的人辅佐天子。臣认为端明殿学士吕馀庆、枢密副使赵普精通治国之道,跟随您的时间也很久了,且都有公忠之志,很值得倚靠。希望陛下授给他们朝廷要职,使他们的才能得以发挥。”赵匡胤很认同并接纳了范质的建议。
另外,最早的时候,大臣,尤其是宰相,和皇帝商讨事务都是坐着的,到了宋朝才由坐着变为站着。这个变化就发生在范质为官的时候。因为范质等人畏惮皇帝英明睿智,每次有朝廷大事商量,都是写一份公文呈送给皇帝看,并向皇帝陈述说:“这样才算我们这些做臣子秉承圣意的方法,以此来免除我们狂妄庸碌所造成的过失。”从此奏御越来越多,最终废除了坐论的旧礼。
读史学成语
文采斐然:斐然:有文采的样子。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典雅艳丽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和风格,用来形容一个人文采好。
例句:小明平时就喜欢写文章,写作水平也很高,小小年纪就文采斐然。
博闻强记:闻:见闻;记:记忆。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例句:读的书越多,越会博闻强记,学习起来也就会越轻松。
宋太祖亲自到范质的宅第,赐给他黄金器二百两、银器一千两、绢二千匹、钱二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