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列传
古时候有一句话叫“伴君如伴虎”,在北宋却有一个人在惹怒了皇上后不仅不害怕,还拽着皇上的衣服要皇上议完政事再走。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北宋的寇准。
极言直谏,刚正不阿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寇准年少时很聪明,通晓《春秋》三传,十九岁时就考取了进士。赵光义在殿前面试选择人才时往往会排除一些年纪小的考生,因此,有人就教寇准说可以多报年龄以免被排除。寇准却回答说:“我正在努力进取,怎么可以欺骗君主呢?”后来,寇准还是被录用了。寇准因为为政宽简,力陈利弊,多次受到了提拔。
有一次,寇准在朝廷上报告政事。因为跟太宗意图不合,太宗发怒,转身就要回宫。这时寇准竟然拽着皇帝的龙袍,要他坐下来议完政事再退朝。事后太宗因此嘉奖他,说:“我得到了寇准辅佐政事,就像文皇(唐太宗李世民)得到了魏征一样。”
淳化二年(991)的春天,大旱,宋太宗邀请近臣询问政治得失,想看看是不是由于政事上哪里处理不当导致大旱。大家都说这次旱灾是天命,和政事得失没有关系。寇准却回答说:“《洪范》这本书说天道和人事之间是相互感应的。发生旱灾是刑罚不公导致的。”太宗听了很不高兴,便起身回了后宫。过了一会儿,太宗又召见寇准问他说刑罚不公的依据是什么。寇准说:“陛下把中书省和枢密院的大臣召集来这里,我就说。”皇帝就下诏请二府的大臣入宫。寇准于是说:“不久前,祖吉、王淮都藐视法律,收受贿赂。祖吉贪污不多却被判处了死刑;王淮因为是参政王沔的弟弟,偷盗国家资财上千万却只是被处以杖刑,并且还恢复了他的官职。这不是不公平又是什么呢?”太宗质问在场的王沔是否有此事。王沔不敢狡辩,只得磕头认罪。太宗严词苛责了王沔,也因此认识到寇准是个可重用的人,此后便越来越信任寇准并且多次提拔了他。
太宗发怒,转身就要回宫。这个时候,寇准竟然拽着皇帝的龙袍,要他坐下来议完政事再退朝。
至道元年(995),寇准被授予给事中。当时宋太宗已经在位很久,冯拯等人上奏请求立太子。宋太宗大怒,把冯拯贬到了岭南。朝廷内外没有人敢再谈立太子的事了。
但宋太宗年纪也大了,对立储的事也比较着急,就将自己信任的寇准从青州召回。宋太宗问:“朕的哪个儿子可以继承帝位?”寇准说:“陛下替国家选择储君,不可以和妇人商量,不可以和宦官商量,也不可以和亲信大臣商量。只有陛下才可以选择众望所归的人为太子。”皇帝低头思考了很长时间,让身边的随从退下后,说:“襄王可以吗?”寇准说:“知子莫若父。皇上考虑后认为可以的话,希望马上定下来。”宋太宗便立襄王为皇太子。太子按照礼仪拜谒太庙回去后,京城里的人在路上欢呼雀跃,说:“真是少年天子。”宋太宗听后很不高兴,召见寇准说:“人心很快就归属太子了,这是想要把我放在什么位置呢?”寇准连连拜贺说:“说明太子深得人心,这是国家的福气啊。”宋太宗恍然大悟,转而高兴地和寇准一起喝酒喝得大醉。
劝帝亲征,澶渊退敌
景德元年(1004),毕士安被任为参知政事。次月,毕士安和寇准一同被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寇准以集贤殿大学士身份,职位处于毕士安之下。那一年冬天,契丹军大举入侵。告急的文书一夜发来了五封,但寇准却不惊慌,依然喝酒谈笑自如。第二天,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真宗。真宗十分吃惊,问寇准缘由。寇准说:“陛下想了结此事,不会超过五天。”并请真宗亲征澶州。同僚大臣们都害怕,不想随皇上亲征。寇准制止住他们,并且命令他们等候皇上起驾。真宗也害怕亲征,想回宫。寇准说:“若陛下回到后宫,臣就见不到你了,国家的大事也就完了。请赶紧行动吧。”真宗这才决定和群臣商议亲征的事。
太子按照礼仪拜谒太庙回去后,京城里的人挤在路上欢呼雀跃地说:“真是少年天子。”
不久,契丹兵包围了瀛州,并且继续进犯。朝廷内外都很害怕。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便请求真宗迁都金陵。陈尧叟是蜀人,便请求赵恒去成都。真宗问寇准对此事的看法。寇准知道是王、陈二人的计谋,却装作不知道,说:“谁替陛下出这种计策,按罪可以杀了他了。现在陛下神武,将领和大臣团结协作,如果陛下大驾亲征,敌寇自然会逃走。如果没有逃走的话,可以出奇兵扰乱敌人的战略,通过坚守城池使敌兵疲惫,以逸待劳,我们也可以取得胜利。怎么能放弃宗庙社稷跑到遥远的楚、蜀之地呢?那样的话,人心离散,敌人如果趁机长驱直入,国家还能保得住吗?”真宗听后,最终决定亲征澶州。
而寇准也根据探子的前线侦查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抗敌方略。宋军刚到澶州南城,契丹的兵势正盛,众人们请求停下来暂住以观察军事形势。寇准坚决请求说:“陛下不过黄河的话,人心会更加慌乱。敌军的气势并不可怕,这不是光凭借气势就可以取得胜利的。况且王超率领劲兵屯驻中山,扼守着咽喉之地,李继隆、石保吉分别设大阵扼住敌人的两边,天天都有前来救援的四方将军统帅。这种时候为什么要迟疑不前呢?”但真宗仍犹豫不决。后来在武将高琼的支持下,寇准终于说服了真宗继续前进。真宗于是率军渡过黄河,来到了澶州北城门楼,楼上飘起了黄龙旗。士兵看到后欢呼跳跃,欢呼声传到了几十里外。契丹兵听见后都很吃惊害怕。
真宗把军中事物全委托给了寇准。寇准奉旨独立决策,号令清明严肃。宋辽两军相持了十多天。有一天,辽的统军前来督战,被宋军床子弩射中前额而死。契丹便开始不断遣使求和。寇准希望契丹称臣,并献出幽州地区给宋。但真宗厌恶战争,且有人诬陷寇准拥兵自重,寇准不得已也同意结盟。真宗派曹利用到辽军那边商量每年给契丹的钱数,并说:“百万以下的数目都可以答应。”寇准却又叫住曹利用说:“虽然有皇帝的许诺,但你答应契丹的钱数不能超过三十万,超过的话我就砍了你的头。”宋辽双方最终以三十万达成了合约。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澶渊退敌后,寇准的声望变得更高了。又因寇准性格刚正,因此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忌恨。有一天上朝后,寇准先退朝,赵恒目送着他离开。忌恨寇准的大臣王钦若趁机上奏挑拨说:“皇上敬重寇准难道是因为他对国家有功吗?”真宗回答说:“是的。”王钦若说:“为什么皇上不对澶渊之战感到耻辱,反而觉得寇准对国家有功呢?在自己的城池下和敌人结盟,在春秋那个时代就被认为是耻辱的。澶渊之盟就是城下之盟。皇上以万乘之尊与敌人结城下之盟,还不够耻辱吗?”真宗听后变得不高兴起来。王钦若又趁机说:“寇准这是把皇上当赌注,尽其所有孤注一掷。这是很危险的。”至此真宗渐渐疏远了寇准。
读史学成语
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次押上去,决一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例句:在这种危急时刻,我只好孤注一掷了。
众望所归:形容某人威望很高,受到大家敬仰和信赖。
例句:他这次当选主席,真可说是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