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少年简读版·第5卷:魏书 北齐书 周书 隋书 北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杨大眼列传

杨大眼是北魏时期的一员猛将,他有熊虎一般的身姿,骁勇善战,刚猛异常。他平定叛乱,抵御外敌,立下赫赫战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威名让敌国恐惧,小孩子如果不听话,家长说“杨大眼来了”,立刻不敢再哭。

毛遂自荐

杨大眼,出身北魏时氐族的豪族家庭,祖父杨难当受封北魏南秦王,官拜征南大将军,秦、梁二州州牧。出生在这样一个豪强大族之中,杨大眼自幼被祖上剽悍之风熏陶,练就一身好武艺,身形矫捷,奔走如飞。然而在这样一个尊贵的家族中,杨大眼由于是偏房所生,所以地位卑下,不仅不被宗亲们喜爱照顾,还不时会挨饿受冻。

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杨大眼跟随家族迁到新都洛阳。正好孝文帝要起兵南伐齐国,尚书李冲负责选拔将官。杨大眼求见李冲,毛遂自荐,李冲一看不知道哪里来的毛头小子,瞧不上他。杨大眼说:“尚书您还不了解我,请允许我展现一项技艺。”他拿出一根三丈的长绳,将一端系在自己的发髻上,然后快速飞跑起来,系在头上的长绳竟然笔直地飘飞起来,他奔跑速度非常快,别人骑马都追不上。旁观的人无不看得目瞪口呆。李冲也不由得佩服说:“千百年以来,还没有出现过这等奇才!”于是,同意让杨大眼做了一名军官。实现自己愿望的杨大眼对从前的同僚们说:“我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从此以后,我和你们不一样了。”一句话,说出了他的远大志向。

从此以后,杨大眼跟随北魏的军队征讨南朝,经历过大大小小百次战役,凡是他参加的战斗,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的,成为全军最为勇猛的人。他的威名在军中也越发响亮,军职不断提升。

杨大眼拿出一根三丈的长绳,一端系在自己的发髻上,然后快速飞跑起来,速度非常快,别人骑马都追不上。

壮士功名

北魏宣武帝初年,南朝齐国发生皇位交替,齐明帝萧鸾过世,他的儿子萧宝卷继承皇位,他被后世称为齐东昏侯。萧宝卷是出了名的昏君,残忍凶暴,贪恋女色,滥杀功臣,搞得齐国政局动荡,社会混乱,人人自危。

当时担任齐国南兖州刺史、都统五州军事的齐国重臣裴叔业担心灾祸降临到自己头上,于是暗中与北魏联络,拿寿春(今安徽寿县)一地向北魏投降。萧宝卷听说寿春投降一事,立即下令派兵去平定叛乱。北魏也急忙派兵,去接应裴叔业,又派大将军李丑、杨大眼率领骑兵两千人先行入寿阳协助防守。杨大眼善于带军打仗,协助防守又有技巧方法,北魏军队成功接管寿春,占领了富裕的淮南之地。杨大眼因功被封为子爵,食邑三百户,提升为直阁将军。

后来,朝廷又委任杨大眼为征虏将军,命令他担任东荆州刺史。樊秀安等率领众人造反,杨大眼协助都督李崇,顺利地将叛军剿灭,平息叛乱,杨大眼战功很大。

南朝梁武帝萧衍消灭齐国建立梁国后,派江州刺史王茂先率数万兵马北上攻打北魏,同时引诱北魏的少数民族和边民投降背叛北魏,将其地命名为宛州(河南南阳一带),并命令自己任命的宛州刺史雷豹狼、军主曹仲宗等率两万人偷袭河南城(今河南新野)。为应对敌军,北魏宣武帝任命杨大眼为武卫将军,统领各路兵马讨伐王茂先。杨大眼没有让宣武帝失望,作战时亲自带领将士冲在最前面,打败敌军,斩杀萧梁辅国将军王花、龙骧将军申天化,俘获敌军七千多人。

梁武帝萧衍又派自己的舅舅张惠绍率领军队从东线进攻宿豫(今宿迁),杨大眼接受命令迎战,再次打败梁军,斩杀敌将蓝怀恭,消灭梁军数万人,南梁惨败而回。

北魏军队乘胜南下,马不停蹄,进军迅猛,不可阻挡,并打算趁着此次机会灭掉萧梁。杨大眼奉命与中山王元英共同围攻钟离(今安徽凤阳),北魏军马汇聚数十万人。梁武帝萧衍也命令右卫将军曹景宗率领军队二十万对峙,这就是史上有名的“钟离之战”。

元英命令杨大眼率领军队驻扎在城东,把守淮河上的东西两座浮桥,自己则率领主力强攻钟离城。梁军拼死抵抗,魏军白天晚上轮番攻打始终没能取胜。此时,梁武帝萧衍派遣名将韦睿率领军队增援,韦睿与曹景宗军队会合,战场形势扭转,有利于梁,钟离城内的梁军也是信心倍增。杨大眼率领一万多骑兵强攻韦睿的营帐,韦睿结车为阵,以两千强弩一起发射,魏军死伤惨重,杨大眼也中了箭,只得退走。

元英的主力部队连续攻打不能取胜,军心动摇。梁军转而发动反攻,魏军大败。梁军又生一计,韦睿派兵绕道焚烧淮河上的浮桥,魏军见毫无退路,彻底崩溃,争相逃命,杨大眼想拦也拦不住,也只得焚烧营地撤退。钟离一战,北魏惨败,死伤几十万人,是北魏建国以来最大的败仗。

听闻吃了败战,北魏宣武帝极为愤怒,主帅元英被贬为庶民,杨大眼虽不承担主要责任,但也被降为营州的普通士兵。

过了几年,宣武帝怒气渐渐平息,想起杨大眼以前的功勋,又重新提拔他,让他做中山内史,先观察一段时间。当时,宣武帝派自己的舅舅高肇征讨西蜀,又担心萧梁会趁机侵犯边境,于是任命杨大眼为太尉长史、持节、假平南将军、东征别将,跟随都督元遥前往淮河、合肥一带驻扎防守。杨大眼前往都城洛阳领命,洛阳百姓怀念他勇武的威名,为他能被重新起用感到高兴,都争相跑到街上来欣赏他的风采,一时热闹极了。

不久,梁军果然北上,梁武帝萧衍派遣其将康绚在浮山(今安徽五河县东)修筑拦河大坝蓄水,企图用淮河水来淹灌扬、徐二州。此时,北魏宣武帝已死,孝明帝即位。孝明帝加封杨大眼为光禄大夫,恢复了他封邑,命令他统领军队镇守荆山(在今安徽怀远)。又派镇东将军萧宝寅与杨大眼一道攻击浮山围堰,虽说没能攻克,但在堰上凿开水渠把淮河水引了出来,解除了对扬州、徐州的威胁。杨大眼因此被加封平东将军。

韦睿结车为阵,以两千强弩一起发射,魏军死伤惨重。

传奇人生

杨大眼武艺高强,擅长骑射,穿着戎装,披上盔甲,奋勇杀敌,英姿飒爽,被世人称颂。他善于领兵,而且爱护士兵,深得拥戴。他爱兵如子,看到兵士们受伤患病,会为他们落泪。领兵打仗多年,都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勇猛无人能敌。南朝派去和他对战的将领,还没渡河,心中就充满畏惧。

传说当时江南一带的孩童啼哭,只要说“杨大眼来了”,没有不被吓住的,足见杨大眼的威名。

因为杨大眼的名字古怪,又加上名声很大,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传说他是一个“眼大如轮”的怪物。曾有南朝投降魏的人士对他说:“我在南朝的时候听说过将军,都说你的眼睛有车轮那么大。今日一见,和一般人一样啊!”杨大眼听后笑着说:“两军对垒,我发怒时瞪大了眼睛,战斗时大声呼喊,就已经吓得对方不敢看我了,为什么非要眼睛大得像车轮才让人害怕呢?”当时的世人都推崇他骁勇异常,认为名将关羽、张飞也最多像他一样。

杨大眼晚年出任荆州刺史。他命人编了一个草人,叫手下的人给草人穿上衣服用箭射击。然后他把当地的豪强召集到一起,指着草人吓唬他们说:“你们如果做贼成为祸患,我就用这种办法杀了你们。”当时域内有猛虎成为祸患,年事已高的杨大眼依然能亲手与猛虎搏斗,把虎擒获,砍下虎头挂在集市上。当地豪强奔走相告:“杨大眼是个狠角色,把草人编成我们的样子射箭。连深山的猛虎,都不能幸免。”于是不敢再做匪盗之事。

杨大眼不识字,但常让人给他读书。他记性极好,书中的内容能牢牢记住。他给朝廷的上书和下发州郡的文告,都是口授,由人记录,一辈子也没有多认识几个字。这种不识字却不耽误事的本事,古人戏称为“耳读法”。

三子叛魏

杨大眼在荆州做了两年刺史后死了。然而没过多久,他的三个儿子就因“家庭矛盾”背叛了北魏,投降南朝。

杨大眼的原配夫人姓潘,是位奇女子,擅长骑射,经常骑着马到军中去看望杨大眼。不论是作战还是游猎,潘氏都是一身戎装,与杨大眼共同阵中杀敌。回到营帐,与将领们坐在一起,潘氏也毫不回避,有说有笑,连杨大眼都风趣地指着她对众人说:“这是潘将军啊!”但在杨大眼被贬为营州士兵以后,潘氏不守妇道,背叛了他,杨大眼知道后,愤怒地把潘氏杀死,后迎娶元氏为妻子。

年事已高的杨大眼依然能亲手与猛虎搏斗,把虎擒获,砍下虎头挂在集市上。

潘氏为杨大眼生了三个儿子,长子杨甑生,次子杨领军,三子杨征南。杨大眼死后,三个儿子关心父亲爵位谁来继承,于是向继母元氏询问父亲爵位的印绶在哪里。元氏当时已有身孕,指着自己的肚腹对三个儿子说:“爵位应该是我的儿子继承。你们这几个小子别指望了。”这三人听后怀恨在心,于是产生了离家叛国的念头。等到送杨大眼的灵柩起程回京,趁夜晚住在城外的时候,三个儿子打开了父亲的棺椁,一旁的赵延宝上前询问原因,被三人射杀。继母元氏惊慌逃走,三子杨征南拿起弓箭正准备将其射杀,被长子杨甑生拦下:“再怎么说她也是母亲。天底下哪里会有人杀自己的母亲?”这才放了元氏一条生路。

三个儿子从棺椁中取出杨大眼的尸体,抱在马上,一起逃往梁国去了。荆州官兵害怕武艺高强的三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远去。杨大眼作为北魏名将,三个儿子却投奔了萧梁,这样的结局真让人想不到啊!

读史学成语

毛遂自荐: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例句:一听说班里要选班长,王梅毛遂自荐,想为同学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