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世家
《晋世家》主要记录了晋国从桐叶封国到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这段历史。晋国作为春秋时期的超级大国,是怎么被一点点瓜分的呢?
叔虞封唐
晋国的始祖叫唐叔虞,姓姬,字子于。他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成王姬诵的弟弟。姬诵刚即位时,唐国发生了叛乱,姬诵前去讨伐,很快就平定了叛乱。有一天,姬诵和叔虞在一起游玩,姬诵将一片桐树叶削成珪的形状给叔虞,说:“我用这个分封你。”史佚在一旁看到了,就请求选择一个吉日封叔虞为诸侯。姬诵解释道:“我和他开玩笑呢!”史佚说:“天子无戏言。只要说了,史官就应如实记载下来,按礼节完成,并奏乐章歌咏。”于是姬诵将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一百里的唐地赐给了叔虞。这就是唐叔虞名字的由来。
流亡公子
叔虞去世后,他的儿子燮继承了封国,改国号为晋,他也因此被称为晋侯。晋侯去世后,王位又传了几代,传到了晋献公。
晋献公在讨伐骊戎时,得到一个叫骊姬的美女。晋献公对她十分宠爱,不久骊姬便为晋献公生下了一个儿子,叫作奚齐。因为骊姬的缘故,献公就有心立奚齐为太子,废掉太子申生。于是他命太子申生去驻守曲沃,派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一个去驻守蒲,一个去驻守屈,让奚齐留在国都。
申生的母亲是齐桓公的女儿,刚生下申生便去世了。有一年,骊姬对太子申生说:“你的父亲曾梦见了你的母亲,你应该赶快去祭祀你的母亲,回来后,把祭祀用的胙肉献给你的父亲。”申生听完后,立即照办了。
申生献肉时,晋献公刚好外出打猎,胙肉被放在宫中,骊姬命人在上面放上毒药。两天后,晋献公回来了,厨师献上做好了的胙肉,晋献公刚要吃,一旁的骊姬连忙拦住,说道:“肉是从外面带来的,应该先试试。”于是,晋献公命人找来一只狗,把肉给狗吃了,不一会儿狗就死了。又找来一个宦官,把肉给他吃了,不一会儿宦官也死了。骊姬见后,十分伤心地说道:“没想到太子如此残忍!为了接替王位,连自己的父亲都要杀害,何况其他人呢?我和奚齐宁愿逃到其他国家或是自杀,也不愿意日后被太子残害。”晋献公听后非常生气,就要治太子的罪。太子得知后,便逃到新城去了。晋献公没有抓到太子,便杀了太子的老师。太子手下的人对太子说:“毒药是骊姬放到胙肉里的,您为什么不去和大王说清楚呢?”太子回答说:“如果我说清楚了,我父亲就会讨厌骊姬。如今父亲年纪大了,没有骊姬服侍,他将会吃不好,睡不好,这样不行。”手下人又对太子说:“那你赶快逃到别的国家去吧。”太子说:“带着如此大的罪名逃跑,哪个国家能接纳我呢?我干脆自杀算了。”于是太子在新城自杀了。
太子死后,骊姬又想陷害另外两个公子,便对晋献公说:“太子在胙肉里面下毒,两个公子事先都知道。”晋献公听完后,非常生气。两个公子此时前来朝见晋献公,听说此事后,害怕得立刻逃回了自己的封地。
一旁的骊姬连忙拦住,说道:“肉是从外面带来的,应该先试试。”于是晋献公命人找来一只狗,把肉给狗吃了。
后来晋献公死了,晋献公的儿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当了国君。后来夷吾得了重病,夷吾的儿子想当国君,但他担心流亡国外的公子重耳回国争位,就和心腹大臣商量,派了一个刺客去行刺公子重耳。重耳知道后,只好带着随从,连夜逃到卫国。
可没想到,卫国的国君害怕得罪晋国,没有收留他。没办法,他只好绕道卫国,到齐国去。一路上无依无靠的,又没有钱,他只好靠乞讨为生。
有一天,他们到了一个村子口,见不远处的大树下蹲着几个农夫正在吃饭,重耳实在饿得不行了,就走上去乞讨。那几个农夫见眼前一个贵族模样的人来这里乞讨,就不客气地对重耳说:“我们哪里有什么吃的,连野菜都吃不饱,哪还有东西施舍给别人呢。”另一个农夫从地上拿起一把泥,对重耳说:“这个给你吃去吧。”
重耳身边的随从一见那人对自己的主人这么无理,都很生气,要上前打那个农夫。重耳却制止了他们,反而恭敬地把泥土捧在手里,冲那个农夫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他说:“谢谢您把最珍贵的土地送给了我,我一定好好收藏。”重耳旁边的人看了,都很敬佩他的忍耐力。
重耳逃到了齐国。那时候,齐桓公还活着,他对重耳很尊敬,把重耳奉为上宾,而且把自己本家的一个美女齐姜嫁给重耳做夫人。重耳很感激,在齐国一住就是七年。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国家慢慢衰落下去,跟随重耳的谋士们都劝重耳赶快离开齐国。
可是,这时候的重耳迷恋眼前的安逸生活,整天厮守着齐姜,早就没有心思离开齐国了。他身边的人见自己的主人这样,都很着急,大家就商量着要想个办法让重耳离开齐国。他们决定骗重耳出去打猎,借此机会,拉上他就跑,这样重耳就是想留下来也没有办法了。
没想到,这个计划被齐姜的使女听到了。使女回去将听到的内容告诉了齐姜。齐姜是一位明白事理的女性,她找到重耳,劝重耳赶快回到晋国,争得君位。可重耳依然不听。
第二天刚刚亮,来骗重耳出去打猎的谋士们就来叫重耳了,迎面遇到了齐姜。齐姜问他们:“你们要把公子带到哪里去啊?”谋士们一见是齐姜,自然不能告诉她真实的计划,就假意说:“我们和公子去打猎。”齐姜笑了笑说:“你们别瞒我了,我知道你们要把他带走,离开齐国。”这下,谋士们心里可急了,这计划被齐姜知道了,那公子还能走吗?只见齐姜又说:“我也劝过公子,叫他赶快回去,可他就是不听。你们带他去打猎,也不一定能把他带走。这样吧,我在晚上将他灌醉,你们趁他熟睡的时候把他带上车,赶快走吧。”谋士们一听,都很佩服齐姜的气度。
当天晚上,齐姜在宫中给重耳摆好宴席。酒宴间,齐姜依然劝重耳能够以事业为重,离开齐国,可重耳还是不听。齐姜就和重耳开怀畅饮,直到把重耳灌醉。重耳醉后手下的人七手八脚地把他抬上了车,一口气跑了五六十里路。
这时候,天已经亮了起来,重耳的酒也醒了。他发现自己在车上,十分生气。可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同意上路。
重耳先到了曹国,可曹国的国君很昏庸,并不接纳他。接着重耳又到了宋国,宋襄公刚刚在楚宋战争中失败,听说重耳来投奔,很高兴,嘱咐要用国君的礼节来招待重耳。可无奈宋襄公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久就去世了,哪还有精力来照顾重耳呢?宋襄公死后,重耳告别了宋国,来到了楚国。这时候楚国的国君是楚成王,他也是早就听说了重耳的大名,就很热情地招待了重耳。有一天,两个人在花园里聊天,楚成王开玩笑地对重耳说:“你说我对你这么好,以后你要是真的当上了国君,怎么报答我呢?”重耳想了想,笑着说:“如果有一天,不幸我们两军开战的话,我会让我的军队退避三舍来让大王。”古代的时候,一舍是三十里,三舍就是九十里路,这应当是很远的路程了。楚成王只当是个笑话,听听也就过去了。楚成王周围的人见重耳这么有志向,认为早晚是楚国的危害,劝楚成王杀了他。可楚成王说:“公子重耳有那么远大的志向,跟随他的人都很有才干,以后一定可以办成大事。”从这后,楚成王更加器重重耳了。
重耳在秦国受到了秦穆公的盛情款待。
这时候,秦穆公也到处打听重耳的消息。他听说重耳在楚国,就派人到楚国给重耳传话说:“我家主公很仰慕公子的才华,愿意帮助公子回到晋国做国君。”重耳一听,很高兴,就跟随秦国使者到了秦国。
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秦军护送重耳回到了晋国,他们一连攻下了很多城池。当时人心都向着重耳,老百姓早就恨透了晋国的国君。晋国的国君见大势已去,就离开都城逃跑了,不久被人刺死。晋国的文武大臣拥立重耳为国君,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晋文公。命运多舛的重耳终于当上了国君,他励精图治,使晋国成为中原霸主,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三家分晋
晋文公去世后,晋君权势日趋衰微,大权渐渐落入卿大夫的手中。卿大夫中权势最大的是智氏、韩氏、魏氏、赵氏、范氏、中行氏六家。
公元前458年,智瑶率领韩氏、魏氏、赵氏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后,剩下了四家最大的卿大夫家族:韩氏、赵氏、魏氏、智氏,晋国的国君再也无力控制他们。当时,四家的当权者分别是智瑶、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这四家之中,智瑶的权力最大。
智瑶独断专行。有一次,在酒席宴上,智瑶与韩康子、魏桓子饮酒,智瑶不仅戏弄韩康子,还污辱他的家臣。后来,智瑶的家臣劝他说:“你如果不谨慎地处理这件事,迟早会出事的。”智瑶狂妄地回答道:“我能决定他们的生死,他们敢对我怎么样?”
智瑶贪得无厌,好大喜功,他想当晋国的国君,就决定先灭掉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三家。
智瑶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他以晋国国君的名义,让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来。
三家分晋,开启了战国时代。
韩康子、魏桓子虽不情愿,但都惧怕智瑶,就给了智瑶土地。
智瑶又向赵襄子要土地,赵襄子很干脆地拒绝了。智瑶气得火冒三丈,马上命令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答应灭赵后三家平分赵家土地。赵襄子寡不敌众退据晋阳,严阵以待。
智、魏、韩三家的兵马杀奔晋阳,把晋阳团团围住。智瑶引水淹晋阳城,城墙被水淹没,露出水面的只有六尺了,炉灶都沉在水底,青蛙到处都是,但是百姓却没有反叛之心。
踌躇满志的智瑶以为胜利指日可待,与韩康子、魏桓子一起视察水情。他得意扬扬地说道:“我现在才知道水也可以使人亡国的呀。”魏桓子用肘碰了碰韩康子,韩康子踩了踩魏桓子的脚背。两个人心里害怕起来。原来,魏家的封邑安邑、韩家的封邑平阳旁边各有一条河。晋水既能淹晋阳,说不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阳也会遭到和晋阳同样的命运呢。
智瑶的家臣对智瑶说:“韩、魏两家肯定会反叛。”智瑶问:“你怎么知道的?”家臣说:“破城已是指日可待,但韩、魏两家面无喜色,反倒忧心忡忡,他们担心自己会步赵襄子的后尘,只怕心中早有反叛之意了。”
第二天,智瑶拿家臣的话来试探韩、魏两家,两人均信誓旦旦,智瑶消除了疑虑。两人告辞后,家臣进来说:“主子为什么要把臣的话告诉他们两个人?”
智瑶说:“你怎么知道的?”
家臣说:“刚才他们出去的时候,看我的眼神十分慌张,可见他们已经知道我识破了他们的心思了。”
但智瑶却不以为然,家臣见自己的计策未被采纳,便请求让自己出使齐国,避祸去了。
晋阳危在旦夕之时,赵襄子手下一个大臣张孟谈自告奋勇,深夜用一根绳子从城墙上溜下来,潜入韩、魏两家军营。他对韩康子与魏桓子说:“唇亡齿寒,赵灭亡之后,接下来韩魏也迟早会灭亡。”
韩、魏两家说:“我们也知道,所以打算背叛他。但是担心事情还没有成功,计划就已经泄漏,那我们可就大祸临头了。”
张孟谈说:“计划是从你们嘴里说出来的,只有我的耳朵听见,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于是,韩康子和魏桓子暗中和张孟谈约好了行动的时间,然后把他送走了。
当智瑶正沉浸在美梦之中时,猛然间听见一片喊杀的声音。他连忙从卧榻上爬起来,定睛一看,兵营里全是水。智瑶正惊慌不定,霎时,四面八方响起了战鼓声。赵、韩、魏三家的士兵一齐冲杀过来。在赵、韩、魏三军的夹击之下,智瑶一败涂地。智瑶驾小船逃跑,被赵襄子抓住杀掉。三家还把智氏家族全部诛杀了,只有智果因为已经分家,另外立了辅氏才得以保全。
韩、赵、魏三家平分了智氏的土地和人口,各自建立了独立的政权。
公元前438年,晋国国君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这时晋国已经非常衰弱,国君畏惧权臣,反而对韩、赵、魏三家毕恭毕敬。韩、赵、魏三家也没客气,顺势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只留下两个小地方给晋幽公。此后,韩、赵、魏就被称为三晋。
公元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韩、赵、魏联合灭掉了晋国,瓜分了晋国的全部土地,废除了晋国的国君,晋完全为韩、赵、魏三家所取代。三家灭晋是一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韩、赵、魏三家新诸侯,再加上原有的四个诸侯国秦、齐、楚、燕,成为历史上的“战国七雄”。
读史学成语
无依无靠:形容孤苦而无所依靠。
例句:这位老人的年龄已经超过八十岁,老伴三年前去世了,膝下没有儿女,无依无靠,幸亏有热心的志愿者照顾老人的生活。
望风披靡:披靡,指草木随风倒伏。草一遇到风就倒伏了。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
例句:俗话说兵败如山倒,两军刚一交战,敌军就被我军的精锐部队吓破了胆,真可谓望风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