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艺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老青岛最早的剧场

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随即对青岛进行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把中山路(当时称山东大马路)北头一带——以德县路和保定路为界,划为华人居住区。这里靠近小港、大窑沟,居民大多是劳动人民和从农村来青岛做工的农民。1903年,华乐戏院建成,由中国人经营,当时叫“中国戏院”。先是演出柳腔、茂腔等地方戏,后来又主要演出京剧。

日本于1914年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强行霸占了一些公共场所。这个戏院竟成为路对面日本人开设的“滋养轩”食品店产业的一部分,易名为“乐乐座”,主要放映日本无声电影或小型日本戏剧。而这家戏院最早的经理人之一宋瑞凤(高密人),也被迫成了乐乐座的服务员。不久,乐乐座歇业,宋瑞凤在征得滋养轩日本产权人的同意后,把戏院租了下来,与王培信、石振东等共同出资重新装修,1930年初,又转交中国人经营,改名为“青岛大戏院”,后又改称“国民大戏院”,既演地方戏也演京剧。1935年,又改名为“中和戏院”,以演出京剧为主。1946年2月2日,中和戏院改名为“华乐戏院”,直到青岛解放。戏院由于地处繁华的中山路,再加之票价比较低廉,故而人气很旺。

华乐戏院

1946年,前青岛《平民报》社长、国民党参议员张乐古由重庆回到青岛,在接收了永安大戏院(当时叫光陆大戏院)后,又提出华乐戏院最初曾由日本人经营,也在被接收之列。张乐古的胞弟张晓古是国民党市党部委员,还是“三青团”的青岛市委主任。于是,张氏兄弟仗势欺人,以权谋私,企图霸占华乐。王培信等人与他们再三交涉后,便由刘延志(张乐古的亲信)、王培信、张晓古三人出面以20万法币从国民党中央信托局买了下来,正式定名为“华乐戏院”,由刘延志担任经理。青岛解放前夕,张晓古和刘延志逃往台湾,王培信继任经理。解放后不久,华乐戏院被有关部门依法接管,张乐古被人民政府镇压。

华乐戏院是两层楼,楼下有观众座席500个,楼上有座席200个。但由于戏院两旁的走廊还出售票价非常低廉的“码票”(即站票),故而观众有时能达到1600人。由于戏院比较狭小,开门便是中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