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行动力,让科学精神落地
保持求知欲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行动力。因为大胆假设容易,小心求证却很难。
毛姆在他的读书笔记里,讲过一个故事:
东方有一个国王,想成为世界上最英明的君主,就下令让全国的贤士到各国收集智慧箴言,编纂成册供他阅读。
30年后,贤士们带着5000册书回来了。国王忙于国事,没有时间看这么多书,要求贤士们再精选。15年后,贤士们带着500册书回来了。国王还是觉得书太多,看不过来,贤士们走了。又过了10年,他们带来的书只有50册,国王却已经老得连读50册的精力也没有了。他命令贤士们再一次甄选,要在一本书里为他提供人类智慧的精华。5年之后,满头白发的贤士带着这本书回来了,此时的国王已经奄奄一息,连一本书也来不及读了。
故事的最后,毛姆说:没有一本一劳永逸的书,没有终极智慧在等你。
仔细想想,就算国王找到了那本代表终极智慧的书,也有大把的时间去读这本书,难道他就能够获得终极的智慧吗?不能。只是单纯通过读书,根本无法实现,终归还是要在行动中去领悟书籍中的智慧。所以,行动力也是科学精神的一个组成,只有理论的精神,算不得卓越的精神,只有去真正行动起来,才能让精神落地。
生活诸事,莫不如此。今天的疑问,可能会在将来得到解答,它的答案可能不是在书里得到的,而是通过与某人的接触,或是某个机缘巧合中的灵光一闪,突然领悟。无论怎么说,想实现一个想法,都必须要让自己行动起来。
电影《社交网络》中,有这样一个桥段:
扎克伯格一时兴起,觉得自己可以去做一个网站。这个想法是在某一天的下午产生的,他没有任何犹豫就行动了。这一天的晚上八点钟,扎克伯格回到宿舍,自己构思了一会儿。两个小时之后,他开始动手做Face Mash。凌晨两点,他解决了网站最后一个难题。凌晨四点,该产品上线。不久之后,由于网站流量异常,弄垮了哈佛的校园网,惊动了校方的管理人员。算下来,从想法萌发到技术行动,他只用了六个小时,便完成了一款产品的设计、开发、上线。
《社交网络》的电影原型,就是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而在现实中,他也确实像电影中刻画的那样,是一个行动力超强的人。其实,就在扎克伯格想出了Facebook这套方案的同时,同校的另外两个人,也有和他差不多的想法,他们与扎克伯格唯一的差别,就在于没有及时把想法付诸行动。
当那两个人犹豫是不是要投入全部精力去行动的时候,扎克伯格已经开始行动;当那两个人在训练划艇时,扎克伯格的Facebook已经上线了;当那两个人看到扎克伯格的产品,认为扎克伯格是剽窃了他们的创意,开始着手给扎克伯格发律师函的时候,扎克伯格的网站已经走出了哈佛大学,开始在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名校传播开了;当那两个人去找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告状时,扎克伯格的Facebook已经覆盖29所学校、拥有7.5万注册用户。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那两个人再行动,也已经晚了。因为,扎克伯格已经占据了先机。第一个登顶的人,总是占据着主动的位置,后来者想要赶上他,要付出十倍的努力才可以。更何况,这个先来的人,本身就比你更努力,你要怎么超过他?
至于扎克伯格,即使是在他自己的企业已经做大以后,他依旧保持着强大的行动力。社交产品上线初期,需要不断迭代。有一次,扎克伯格从同学那里得到了社交网站需要展示学生情感关系的启示后,立刻着了魔一样地赶回办公室,增加了这个功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知道一个理论究竟是否科学、是否切实可行,必须要在“执行”环节中去验证、去鉴别。科学的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实践并积极参与实践,以实践作为科学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
所谓的小心求证,指的不是畏惧不前,而是指要在大胆的假设和积极的行动中,通过不断的尝试来求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没有行动力,就没有求证的机会,自然也就谈不上小心求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