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概念及特征
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形态的材料和形式的造型基础学科。立体构成所研究的对象是立体形态和空间形态的创造规律。立体构成以产品设计、建筑设计、舞台设计等所有立体设计所共同存在的基础性、共通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和教育重点。图1-12所示为大英博物馆的中庭,顶部用2436块三角形的玻璃片组成,立体构成在其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完美体现。立体构成对于立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研究,为现代设计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发展基础。
图1-12 大英博物馆的中庭
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立体的世界,因此立体构成的应用非常广泛。图1-13所示的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立体构成应用的著名建筑之一,高低不一的尖顶壳,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像竖立着的贝壳,又像两艘巨型白色帆船扬帆漂浮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有着“船帆屋顶剧院”之称。
图1-13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图1-14所示的日本京都龟岗加油站和图1-15所示的日本京都加油站体现了立体几何形态和有机空间形态在造型上的区别所产生的不同心理感受。京都龟岗加油站立体几何造型结构给人以稳定感,而京都加油站通过几何形体的对比体现出其宽广的空间感。
图1-14 日本京都龟岗加油站
图1-15 日本京都加油站
一、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就是在三维空间中,把具有三维形态的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构成原理进行组合、拼接、构造,从而创造出一个符合设计意图的、具有一定美感的、全新立体形态,如图1-16所示。
图1-16 立体构成概念
二、立体构成的特征
立体构成的形态特征多为理性的、抽象的、系统的,是对形式美的原理的纯粹探索和应用研究。
立体构成是一门构成理论与构成实践并重的课程,构成原理对立体构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自身的构成性,立体构成首先具有极强的理性特征,并运用分解与组合的方法予以体现。所谓分解,就是将一个完整的造型对象分解为若干个基本造型要素,实际上是将形态还原到原始的基本状态;而组合则是直接将最基本的造型要素按照立体造型原理重新组合成新的形态的设计。
如图1-17所示的文具产品设计,就是用一个立方体作为基本元素进行组合的。
图1-17 文具产品设计
抽象性是立体构成的又一显著特征。抽象对于立体形态的表现有着积极的意义,它通过理性构成展示形态的风采。尽管抽象形态与具象形态有所区别,但是却体现出抽象形态中的形式美原理。
如图1-18所示的灯具设计,流线型的旋涡造型体现了来自设计者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艺术感受,必然给人们的感官带来艺术的享受。而抽象并不是完全排斥具象,具象形态中许多新奇的造型可以成为立体造型的借鉴和抽象的启示。
图1-18 灯具设计
图1-19~图1-21所示为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公园系列园景建筑,从路灯到座椅再到小屋,都布满了小鸟图案,这种亲近自然的温馨气氛也被评论家比作“诗化的园景设计”。同时,这个设计也赢得了很多设计比赛的大奖。
图1-19 路灯设计
图1-20 座椅设计
图1-21 公园小屋设计
系统性对于立体构成的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立体构成的表现不是单一的,它涉及许多其他综合性问题。例如:建筑的立体构成,涉及机械、工艺、技术、材料等诸多因素。因此,在研究造型、制作形态时必须充分考虑上述问题。
不同的材料都要有其相应的加工工艺和方法,同种形态用不同的材料和工艺会具有不同的效果,而且材料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也会由于加工机械的性能不同而对形态产生影响。要使立体构成具有理想的形态表现,就必须进行周密的思考,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控制,才能创造出新颖的形态。
如图1-22所示的“时间”椅设计,其形状是英文TIME(时间),用简单的石头和草制成,创意点是让人工作之余休息一下。运用的材料非常天然,运输也很方便,在任何地方安装一个也很简单,充分考虑到了结构、材料、功能等的系统配合。
图1-22 “时间”椅设计
小贴士
中国馆与东方之冠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场馆之一的中国馆是上海世博园区的核心建筑,是世博会主题演绎的主要展示区和重要载体。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如图1-23所示,中国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外展,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映衬,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图1-23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设计方案效果图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中国馆建筑设计中融入了多种节能环保技术,结合被动式节能措施,如自遮阳体形、自然通风、采光等,以及主动式生态节能技术,如太阳能屋面、冰蓄冷技术等,全面提高了中国馆的环保意识和科技含量。
法国馆与感性城市
感性城市,这名字一如法国那深入人心的浪漫情怀。创新、环保、再利用等,成为法国人阐释上海世博会主题的关键词。
如图1-24所示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国家馆,建筑参照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设计而成,同时保留了法国现代派的前卫建筑风格。建筑的外观简洁大方,占地6000平方米的白色四方体,用新型混凝土材料交织成网,将建筑包裹在其中。外露的网络全然没有那种满是棱角的张扬个性,而是优雅温婉,给人以宁静。该馆还能漂浮在水面之上。水光灯影中,建筑与倒影一起随波荡漾,仿佛塞纳河左岸的文艺之风也晕染在其中。此外,设计师力图营造出“城市中的自然风光”,法式园林暗藏其中,大片的植物带给人一抹空气的清新。
图1-24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国家馆设计方案效果图
英国馆与创意之馆
英国馆的设计展现了一个简洁而又引人入胜的建筑模式,与其说这是一个展馆,倒不如说这是一座纪念碑。这个展馆不同于任何其他的展馆,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艺术作品,或者说是一个装置,一个雕塑。
如图1-25所示,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建筑外部大量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这些触须顶端都带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所有的触须将会随风轻微摇动,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同时,展馆表面还可以通过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展示英国展馆内部的情况,使馆外的参观者也能看到展馆内部的各项活动。在环保方面,“创意之馆”的所有材料都将是可回收循环利用的,而且在世博会期间达到了零碳排的目标。
图1-25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设计方案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