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有绝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中国格斗要走怎样的路才可以赶上其他国家

首先提到中国格斗或中国搏击一词,是以站立格斗为主流视角,MMA是小众中的小众,跆拳道也不在主流探讨范围。在主流格斗赛事中,大多运动员都是泰拳技术背景,提起格斗产业,泰拳在产业中占了特别大的比重,本节话题并不超出本书的论述范围。

1.近年格斗业飞速发展和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格斗行业飞速发展,各类格斗赛事腾空出世,各种业余拳馆不断涌现,但出现了很多问题,职业赛事很难赢利,业余赛事面向大众推广艰难,业余拳馆赢利困难,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根源问题没有解决从而在快速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1)资本市场进入赛事后的虚伪繁荣。先讲国内职业赛本身的问题,大多赛事创始人都会讲自己有情怀,但似乎都以融资为初衷想在资本市场上狠赚一笔,对格斗赛事能带来的商业回报寄予了过高的期望。

有的赛事保持极高的举办频率,在融资前后不惜大量“烧钱”运作,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赛事出场费是全球最高的,外国运动员都喜欢来中国打比赛。我认为现阶段对格斗赛事进行巨额投资并不明智,投资者通常是外行人,看到了国外的成功案例便以为看到了商机,对我国格斗行业文化、复杂的人员组成和错综的社会关系不太了解,所以这些主流赛事到2019年赢利状况都不太好。

PPV(Pay Per View)用户付费观看比赛是国外赛事的主要赢利方式,但在我国只有极少数拳迷为观看搏击赛事买单,而在我国这么多年,行业内的从业人没有建立起用户的消费意识,连尝试性的举措都是少之又少,赛事通常都是免费直播,无论赛事方本身还是格斗媒体都无法从中获利。大多格斗赛事都有个愚蠢的想法:“此时的免费是为了培养用户。”对市场作出这种判断非常可笑,愿意收看搏击赛事的拳迷已经有了庞大的群体,但大多数拳迷根本不会对任何赛事忠诚,没有哪个用户是任何赛事的专属拳迷,只是因为有喜欢的选手而看不同的比赛,这个行业也不像打车或外卖一样属于大众刚性需求。从2013年开始新开办的赛事很多,大家都担心如果自己的赛事平台开启付费直播,而其他赛事平台坚持免费,这样的话观众的流量就会被其抢夺,于是各赛事开始了免费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恶性循环。后来也有少数赛事开始了付费直播,但效果一般,也许因为拳迷早已长期养成不付费的观赛习惯。直到2019年1月上演了一场备受关注的偏娱乐的格斗比赛,一家格斗媒体率先购买了大赛的播出版权并采取独家付费直播,最终收益可观,但行业的其他格斗媒体并没得到好处,他们有的在开赛时盗取了直播信号在自己的平台上免费同步播出,有些人还在赛后通过网络对其付费直播娱乐赛一事进行了变相抨击,局面一片混乱,虽然掀起了一时的事件热度,但很多从业者并没深刻思考,这是一次多么难得让我国格斗赛事付费直播可以向前推进的机会。

(2)赛事运营在变现道路上连连败退。有的国内主流格斗赛事曾选择周边产品为赢利点,但不太理想,后来又做了格斗教练培训,但也没那么多“粉丝”参与。很多人都想不明白赛事有名气,怎么品牌变现如此困难?为什么线下课程的参与度不高呢?此时我来给你答案,看赛事的人大多不练格斗,这和看足球的人通常不去踢球是一样的道理,尤其是赛事最“忠实”的一批“粉丝”,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微信群、贴吧里大打口水战,但一说要付费,全都走开了。反而一些格斗教练每天从早到晚忙碌着,抽空他们也许会看“HBW欧式泰拳”的微信公众号里的技术来为自己充电,但他们很难有时间花上3个小时去看完整的格斗赛,即使他们零零散散看了几场经典的对决,也未必注意过这些单场比赛来自哪个赛事。格斗赛事只是一个载体,是承载着世界选手同台竞技的平台。一些爱好者更多关注的是其中的运动员,如果说组织赛事的人有足够的能力总结出一套科学训练的体系,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这根本不属于他们的擅长领域。

(3)赛事带动下的蝴蝶效应。此时,格斗从业者只看到了新赛事不断兴起的虚伪繁荣,误以为格斗行业的春天到了,随之而来的是全国翻倍增长的格斗拳馆的建立。教练、爱好者、运动员前赴后继纷纷在格斗领域创业,有的开始培养职业运动员准备为赛事输送选手,有的创立了业余拳馆,但这些创业者又纷纷在短期内消失不见,他们只有少数生存了下来。

那时的我已经有了不少“粉丝”和追随者,不少业内人士和我都是好朋友,大家一有奇思妙想的点子就会找我参谋,而且都认为自己的计划宏伟周密,可惜这么多年听下来,大家的想法也不过就是办比赛、卖周边、开全国连锁拳馆、输出教练,这几年我从没见过有人能把其中任何一件事做大的,甚至直到今天还有人不断向我讲着那些早已听腻的点子。

在如今的融资热潮中格斗运动少了很多真诚,越来越多根本不懂格斗的人在试图挤进行业。是!有一种说法称“打败行业所有对手的是从跨界杀出来的”,这话很对,也很可笑!在这小众行业中,即使是从跨界杀出来,也是要在懂行业的情况下。其实在格斗行业真正的竞争对手是自己,大家都在半死不活的边缘徘徊着,请记住没有人抢了你的生意,也没有谁是需要你去打败的,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认清并完善自我。我总喜欢讲这个故事:“乞丐在玻璃窗外盯着商店里的食物,但没钱享用,随后来了几个客人一番购物后走出了商店,乞丐看了很眼馋,长此以往心理开始不健康,产生了愤怒和仇恨,认为是客人抢走了本该属于他的食物。”这故事的因果关系一目了然,这也是格斗行业的现状,拳馆认为健身俱乐部抢走了他们的生意,要认清的是即使没有健身俱乐部,碗里的肉也未必就是你的。

(4)“烧钱”办商业赛会推动业余发展是不成立的伪命题。为什么格斗行业会被投资者所喜爱?是因为吸引人眼球。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抛给投资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告诉你是因为自己曾经亲身走进赛事现场,感受到了震撼。格斗赛事给观众呈现了极致的感官刺激,所以在宣传点上,各大媒体都会着重渲染比赛的残酷。例如,昨天谁把谁打住院了,今天谁的肋骨又断了,凡是新闻媒体的标题都很难离开血腥暴力,因为他们找不到其他更有力的新闻点了,结果给有可能参与业余训练的大众带来了对格斗不好的印象。尤其是一提到泰拳,很多人就想到媒体宣传中所讲的凶狠,从而恐惧参与业余训练。与此同时赛事并没有持续给大众任何有深度的知识类正面教育,很少花心思做教育用户的实质工作,这样一来,养成了拳迷看热闹的习惯。反之,跆拳道却很受欢迎,虽然实战能力确实比不上其他格斗术,不得已宣传方面只能朝着强身健体的方向了,也不见跆拳道有多少大型商业赛事,更见不到什么吸睛的宣传,反而更受青少年家长们的喜爱。

时机未成熟就烧钱办赛发力过早。此时把目光再转向国外市场,在网络上能看到的像海外Glory这样的大型赛事属于国外屈指可数的顶级商业赛,之前提到过国外所谓的职业赛事大多数是由拳馆发起举办的,聚集的观众群体相对精准,爱好者都会介绍朋友到赛事现场观赛,很容易受现场气氛感染后到拳馆中训练,比赛配合着更多人加入训练才能实现其价值,而且这种中小型职业赛资金投入很少。应该先有这样遍布四方的星星之火培育精准受众人群后,再出现大型商业赛事让所有目光聚集,整个赛事的商业链条才有可能良性运转。但在我国通常省略了第一个步骤,在没有那么多拳馆发起中小型职业赛的铺垫下,一上来就举办投入较高的中大型的商业赛,这等于揠苗助长。

2.业余市场的机遇

(1)业余拳馆的处境。2000年之后,我国各地开始有了小规模的由民间创办的业余拳馆,到2008年后数量开始成倍增加,2014—2017年期间开始疯狂蔓延,主营项目大多以泰拳和综合格斗为主,到2018年,大大小小的拳馆在北京已经有了100多家,如果把小型格斗工作室计算在内,数量会达到300~500家。但在北京这种一线城市开中大型拳馆保证赢利是不容易的,通常三分之一创业的拳馆会倒闭,营业的三分之二的拳馆里再剩下三分之一才是赢利的。

2016年之前从业者所开设的拳馆以中大型为主,较高的场地租金增大了创业风险,其中常年赢利的大型拳馆普遍具备低租金、地段好的天然优势,投资者亲自主持大局。一些处在赢利和亏损之间的拳馆,强调拳馆面积大和外籍教练以显示出庞大的规模,大多面临场地租金贵、教练多师资成本过高的双重压力。如果采用欧式授课模式培养出优秀的本土教练很容易解决师资成本的问题,但不是每个创业者运气都那么好能解决场地、租金、师资的难题。很多人误以为某些常年亏损的大型拳馆是赢利的,还在创业中复制了其失败的经营模式,结果自己也失败了,判断一个场馆是否赢利有很多方法,通过关注它的业余团体课人流量和各时间段的私教课频率,可以获得最初步的判断,但细致的调研还需深入。

2016年之后小型格斗工作室开始流行,不赢利的局面开始逆转。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放下追求场馆面积的面子工程,选择开设100平方米左右的小型工作室形式的拳馆,大多由中国本土教练授课,课程多以私教课为主,小团体课为辅。不少这样的创业团队也由圈外的跨界人员组建,大多稳扎稳打,踏实虚心好学,在HBW欧式泰拳的线下培训中我见过大量这样的从业人员,在如此小成本投入下不难取得成功,在一线城市除淡季以外,月净利润能达到10万元,这已经超过了很多大型拳馆,在一些二线城市似乎创业成本更低,更容易获得稳定可观的收入。

(2)业余拳馆怎么做才赢利。赢利的场馆特征都很相似,不赢利的场馆各家有各家的不幸。总结一些经验给大家分享:地理位置最重要,要严格控制总成本开销以降低风险,否则淡季或经济危机来临时就难以度过寒冬。这几项前提条件稳定后,重要的是最低成本地打开各种宣传途径,如果没有客流量引入,课程再好也没人欣赏。最后一步才是优秀的课程体系,优秀的课程体系永远是最后一步,因为前两步如果做不好,课程体系再优秀也没有用,很多场馆都败在了前两步上,走到最后一步的场馆并不多。

定位人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课程定价,有些场馆在课程定价上靠凭空想象;有的过度依赖参考行业普遍价格;有的无端虚构出一类超高消费人群,并凭空想象出一套不着边际的商业模式,这都是导致开馆创业失败的初期因素。定位人群应综合考虑场馆所在的位置、周边可消费人群的经济水平,(注意,周边人群不等于可消费人群,可消费人群是指有极大潜力购买你商品的人群),以及可消费人群从事行业类型的特征,略微参考周边同类场馆的定位和定价,找出自己定位的特色之处,设计多套定价方案,推算出低风险下需花费的成本,再反复估算最高和最低利润空间范围,不断评估,再确定出整体经营策略,最终才能更准确地计算出场馆各类课程定价。

一些场馆会在名称上放弃“拳馆”两个字,直接定一个好听的名称,后缀不加泰拳馆、格斗馆等,用格斗训练馆、训练中心来代替,加入格斗健身等标签,尽量避开“拳馆”一词,以避免行业曾建立起的错误认知对招生造成不良影响,也有不少格斗场馆不仅以格斗课程为特色课,为了吸引更多健身人群,还加入了健身课程,从而使其慢慢对格斗产生兴趣,这样的策略通常十分可行。

泰拳类场馆尽量聘用并培养本土教练。仅依靠把泰国教练当成招牌的招生模式越来越难以生存,泰国教练在泰拳课程的趣味性、多变性等方面有非常大的授课局限,尤其是在大小团体课中仍使用落后的代课方式,思维固执,大多数的泰国教练难以按经营者的要求去改变,造成了极大的教练资源浪费(欧美国家几乎很少聘请泰国教练)。欧美教练与生俱来的授课模式适合中国市场,但欧美教练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如对住宿环境、室内布局、色调上有着难以令人理解的要求。我曾经管理过一个荷兰教练,他的要求令我们感到十分苛刻,不仅要求一室一厅的居住环境,而且不同意与其他教练拼住,还要求将房间里的所有家具都清空,有类似古怪癖好的并不在少数,这是令很多聘请过发达国家教练的创业者头疼的创业经历。并不是每个欧美教练都能适应我国的从业环境和压力,加班在他们的认知里不存在,场馆内进行的任何非工作时间的推广活动,都要额外向他们支付费用,所以场馆除了需要支付给欧美教练工资、提点,还有大量难以预料的开销和精力成本。欧美教练很容易在场馆中成为很强势的主导力量,一旦离职必定造成大量学员流失。培养本土教练是全球的行业趋势,既接地气又无沟通障碍,便于管理,在模式上学习优秀的课程体系,团体课和私教课都具备较高的综合竞争力。未来我国即使再小的格斗场馆里都会加入人数不等的团体课程,注定团体课和私教课将同时存在,优势互补,这也是欧洲各国当今的模式,我国很多小型场馆还没开设团体课,国外发达国家的今天会是我们的未来。HBW欧式泰拳承担着为全国各个场馆输出优秀课程体系的使命,HBW欧式泰拳授课模式在确保爱好者极致的体验感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省去不必要的教练资源浪费,极大地控制了创业成本。

经营者需要不断学习,不仅教练要不断参加各类培训进行提升,经营者也需要对新的授课模式有深入学习,不断改进经营模式和授课模式,保持整个团队信息同步。格斗场馆的管理模式需借鉴传统健身俱乐部,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改良,很多赢利的大小型格斗类场馆都具备此特点。把工作内容最大限度流程化,合理地设置绩效任务,这样不但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促使了优胜劣汰的人才筛选。传统的拳馆模式管理非常松散,员工容易产生惰性,这让优秀的员工变得迷失方向,降低了场馆的服务和授课质量,不能充分实现资源开发,最直观的表现为场馆常出现大量的空闲时间无人使用。也有很多场馆采用职业运动员做场馆兼职教练员的合作模式,薪水按课时计算,表面上自以为聪明地做到了节约运营成本,但实际上这样的合作模式导致教练员缺乏责任心,兼职教练无法和场馆建立更深的利益联系,在私教课程的开发中也很难推进,导致场馆的资源被兼职教练不断带走,但并没有对场馆产生价值体现。

无论拳馆规模大小,年净利润100万元左右已经非常可观。目前还没有到遍地都是优秀格斗类从业人才的时候,建立大团队并启动遍布全国的大规模格斗连锁店时机还不够成熟,大量从业者计划宏伟但不切实际,对行业没有实际了解,把大众行业的创业经历生搬硬套,用大额融资的方式企图几年内创造过亿元的赢利,这是创业失败的一类情况。有的老板既投资又亲自授课,这就省去不少开销,投资人总要做点什么,即使不会教课也可以尝试调动资源,多找免费的宣传途径,尽可能拉动流量扩大招生。但也有很多投资人希望只出钱,什么都不管就想让项目赢利,这确实有点困难,如果投资者不能带来资金以外的更多价值,那么他的员工们很有可能选择另外创业,毕竟开个小拳馆的启动资金也并不大,何必让不做事的老板多分一杯羹。

拨通老朋友们的电话,得知很多朋友的拳馆倒闭了,有的期待有人能来接手;而当我打开脸书看到国外的朋友们依然持续着当年的热情,大家的场馆都还开着,里面的学员有的到其他国家工作,找到了新的拳馆,但他们依然在一边工作一边坚持训练。

(3)业余赛事烽烟四起。本书前面讲过欧洲有规律的业余赛很早就启动了。我国在南方地区最先启动,2013年年底中国北方的大规模业余赛在北京打响了重要的第一枪,比赛联合了北京7家拳馆,那时刚回国的我正在组建职业战队,学员中没有能参赛的业余选手,为了带队参加这次业余赛,在距比赛还有两周的时候,终于等到了一个合适的17岁年轻人,我亲自把他从零教起,最终他在20多人的70公斤级别淘汰赛中获得亚军,冠军是一个以全职形式训练的选手,按泰拳规则判定我自己的选手才是冠军,可惜当年在中国几乎没人懂得在泰拳规则下怎样判定胜负,只有我和另一个从业者是了解泰拳规则的专家,但这并不重要,我想表达的是这个年轻人花了两周时间训练居然可以拿到亚军,这有运气成分,更说明当时国内的业余水平普遍偏低。随后到了资本烧钱的时代,中国的业余赛也出现了更大规模的赛事,伴随着比职业赛还高的巨额奖金在全国范围巡回办赛,希望最终获得投资回报,客观上增加了大批爱好者的学习热情,但最后办赛人并未赢利,路尚未走通。到了2019年业余爱好者水平普遍提高了不少,但和欧洲的业余水平仍无法相比。最终大家的办赛热情似乎慢慢退却了,现在已经看不到那么多高频定期持续举办的业余赛事,剩下的办赛人也越来越脚踏实地,放眼于长期发展。

我国一些业余赛事方支付业余选手出场费,大多业余赛事方不要求业余选手缴纳参赛费,这是绝对错误的!从业者还没有认识到,这对行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生态破坏!也许有些从业者认为这是对小众行业爱好者的一种鼓励,误以为这是在培育市场。也许业余赛事方支付的出场费和选手缴纳的参赛费金额都没有那么大,但这是原则问题,如此给人们养成的习惯和建立的价值观对行业而言是灾难性的。首先除了中国外,我从没见过任何一个国家的格斗业余赛会支付给业余选手出场费(除非超大型锦标赛,但也只会给最终的胜者很少的奖金),原因特别简单,一群爱好者,大多不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赛事方出资组局,现场的灯光、音响、观众、奖杯,这一切让登上擂台的爱好者有了当明星的感觉,给了爱好者难忘的人生经历,凭什么还要给爱好者奖金,如果是一场特殊高水平的业余赛,或者娱乐刺激的淘汰赛完全没问题,但如果每个单场比赛的胜者都有奖金,这会破坏行业原则,建立起爱好者贪婪的强盗心理,他们会误以为这一切是自己应得的。同样的道理,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业余赛会不要求爱好者支付参赛费用。国外很多业余赛选手也是半职业运动员,他们长期参加业余赛是为了在有护具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与同等水平的选手比试,从与不同对手的交战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如果付费是不值得的,为什么他们还要前来参加呢?如果业余赛事支付出场费导致参赛者的奖金争夺越发激烈,那初级水平的爱好者是否还有参赛锻炼的勇气和机会呢?新加入格斗训练的爱好者该去哪里寻找自己的舞台呢?业余赛还能吸引更多爱好者加入训练吗?

我国业余赛几乎都会给参赛选手判定胜负,这增加了初级业余选手的参赛危险性,业余初级选手一定存在防守技术的严重漏洞,如果业余规则每场都要求判决输赢,那规则和职业赛并无大差别,新手将面临被对手重击,新手被揍得直到读秒前是不会有裁判来制止的,也可能受不必要的伤害,这种打击对新手来说发生得太早了,新手需要在有安全保证的业余赛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只要业余赛规定要分出胜负,那受不必要的伤害就是无可避免的。

国外一些国家除了大型业余锦标赛,很多业余赛事对参赛选手不判胜负,这会对一些水平较低的爱好者进行无形的规则保护,避免他们受伤,也不造成业余赛不必要的运营成本浪费。一些国外的业余赛分为有判决和无判决两类比赛,参加有判决类型比赛的选手占少数,水平较高,双方要求分出胜负,按规定用更小尺码拳套参赛,执裁接近职业赛,场上裁判通常是举办业余赛的拳馆教练,他一边场上执裁一边充当场下裁判的双重角色来粗略计分,最终宣判比赛结果。另一规则是无判决的业余赛,裁判会依双方选手具体情况提前与双方教练沟通,需要的时候适当让双方控制力量,所以中途并没有读秒环节,赛后无论哪方占优势,都会和气地宣布两人平局。无判决规则下,有时遇到新手参赛时,裁判特殊说明双方不可太用力,也有时因选手水平不等无法合理配对,要将新手和老手配在一起参赛,裁判也会要求双方轻发力,几场比赛过后,再为这名老手寻找已经完成一场比赛但仍存体力的其他老手,尝试两人配对再打一场。

上述业余赛的规则很适合我国,大家可以参考借鉴。国内业余赛不允许有职业赛记录的选手参加,但经常有职业选手偷偷参加,这被大家认为是不公平的,其实并不是。假设有些业余爱好者只尝试性地参加了一场职业赛,那按规定今后他都不能参加业余赛的话,这很委屈。更多情况是很多职业选手并没有丰富的比赛经历,他们因水平欠佳不被职业赛事方所重视,所以希望能获得业余赛交流的机会来提升自我,况且我国有很多年轻职业选手也是从爱好者阶段转型,与优秀爱好者的水平差距并没那么大,只要把合适水平的选手与之配对,再按国外业余赛中轻发力的无判决规则类型进行比赛,这完全是可行的。

国内格斗业余赛在判决胜负上经常弄虚作假,近年开始有所好转。一些业余赛中经常能看到有明显偏向的不公平判决,这一点在中国社会很容易被理解,这就是所谓的面子,主办方会顾忌与兄弟拳馆的面子做出荒唐的评判,很多从业者的思想认识应提高,如果一个小小的业余赛都掺杂运动以外的因素,那对格斗发展将会造成巨大的阻碍。格斗媒体也曾批评某中小型赛事执裁人员不够专业,问题不仅出现在评判输赢上,也出现在场上裁判的场控能力上。例如,是否在选手受重伤前及时终止比赛,或者是否及时制止一方的犯规行为,这类问题不属于赛事公平问题,也不是单个裁判的能力问题,而是整体从业人员的水平问题。

(4)一个少有人知的超级成功创业案例。我曾经见过一个小型高端业余赛事,赢利非常可观,并且稳定,创始人是一个居住在上海的英国人,早在2013年我们曾有过赞助形式的合作,赛事运营模式很西方化,这使得一些创业者在对其商业模式的模仿上遇到了困难,试图复制其模式的人们并没有获得巨大成功。这个赛事的团队全职人员少得难以置信,创始人思路很清晰,以白领拳赛为宣传点吸引高端人群。白领拳赛一词在国外常被用于拳击领域,指的是有本职工作的业余选手之间的比赛。这的确是格斗运动的初衷,让更多平凡的人超越自我,做出这样的宣传谁都会,但能运作到真正的高端没多少人能够做到。

他的赛事只允许零基础的人参加,他会在赛前几个月和一些在华的外国企业达成合作,企业发动一些没有格斗基础的外籍员工(也有外籍华人)报名参加他的比赛,这个赛事创始人再和办赛所在城市的多家外籍人开的拳馆达成合作,以在赛事中做拳馆宣传作为置换条件,把这些零基础的外籍企业员工安排到各合作拳馆中集训,通过几个月短期的训练后,代表培训他们的场馆登上白领业余拳赛,这样起到了宣传场馆的效应,拳馆在培训白领拳手的时候也会十分用心。比赛场地选在高端酒店内,参赛选手们所在的外籍企业给现场提供一些赞助,如自己公司生产的各种酒,运动员医疗服务由国外的红十字会赞助等。擂台等装备也来自赞助商,这省去赛事很多开销,比赛现场的观众身穿黑色正装以参加高端晚宴的形式出席,比赛前几个月就开始了桌位销售,以整桌和零散座位的方式销售,价位在1000元上下,桌位就是现场门票,包含了西餐和各种酒水,VIP桌位还配有几瓶香槟,一部分桌位会被合作的外国企业所买走,这更像是老板为员工的团建娱乐活动买单,其他剩余桌位由销售人员在高端外籍圈内寻找买家,其中大多参赛者都是外籍人士,外国文化中人们很乐意为了支持朋友而买单,这与我国看比赛总想着要免费门票是不同的。当比赛现场气氛达到高潮、在观众醉意正浓的时候,拍卖环节开始了,这个环节设计得十分刺激。赛后会通过网络发给参与者精美的现场照片,集锦视频也非常有感觉,尽管参赛选手水平并不怎么高,现场依然很令人兴奋。国外几十年前,也许经济发展不如现今,也没这么多玩法,但大众就是这样参与到格斗运动中的,记得上次去他的赛事现场,让我有点怀念在英国的时候,有酒有格斗,还有欢呼与祝福。

后来这个英国人的比赛在上海、北京、广州、澳门先后都获得了成功。我经常会翻看他的朋友圈,看到越来越多思维较西化的我国同胞也参加他的赛事。他自己也开了个拳击馆,听说他拳击打得不错,也会参与拳馆授课,早期还打过职业赛。第一次见到他时,印象深刻:光头,留着小胡子,讲着一口伦敦英语,一身西装,举止绅士,他好像连中文都不会说,就是这么一个人在小众中的小众领域里玩到了极致。

这是一个多方受益的商业模式,这个比赛是不支付选手任何出场费的,选手获得了免费训练和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这已经足够他怀念一辈子了。外国企业在赛事中既是观众又是主角,为自己公司的选手呐喊助威,增加了公司凝聚力。拳馆因短期内让选手爱上了这项运动,随后他们大多付费继续在拳馆内学习,创始人既获得了收益又让格斗向良性的方向发展。我国从业者缺乏良性的协作精神,有的人很在乎别人的收益如何,既希望自己获得足够的利益,又不希望别人赚得太多。

这种模式在我国从业者中很难复制。首先,这个白领赛事的成功建立在浓厚的西方文化氛围下,各外国企业内的外籍员工愿意在自己零基础的状况下参赛,这是此商业模式能进行下去的重要基础,如果是中国籍员工的话,除非思想非常西方化,不然他们一定认为自己办不到,我们真的缺乏外国人那股折腾劲儿。这些外籍员工可以在自己从未尝试过的运动中坚定信念克服困难,最终登上擂台,这也是因为西方人从小足够自立敢于尝试。其次,外国企业老板思维也比较开放,愿意尝试新的团队拓展形式,不会像我国一些老板顾虑重重,外国人愿意为自己的朋友买票到现场助威。合作中多方各取所需,这和我国老板们的心态不太一样,外国老板被比赛现场氛围感染后,意识到自己有必要参加到业余训练中,然后去拳馆报了名。我国的老板则是看到你的赛事办得好,认为是个商机,自己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硬是要办个和别人一样的,因此是失败率是很高的。

据我所知,我国从业者尝试举办过类似的业余赛事,只是以白领为活动主题,赛事中也没有看到上面提到的复杂运作模式,基本都不赢利,也没有持续性。

(5)一批特殊格斗从业者的逆袭。从2012年前后开始,健身俱乐部里出现了一批低调的格斗从业者,他们从不参与武林争斗,也很少在专业格斗领域亮相,但他们早已在业余格斗领域占领较大市场,行业内称他们为拳课教练,早期健身俱乐部里大多以常规课为私教课程产品(大家可以把举铁增肌等课程理解为常规课),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员逐渐发现常规课单调无趣,于是健身俱乐部开始引进新课程,从不断尝试中发现格斗课程不仅减脂塑形效果明显,而且趣味性远超常规课,拳课开始流行。

由于大众消费观念长期处在要锻炼首选去健身俱乐部的本能习惯,因此健身俱乐部占有我国最大运动人群的客流量,俱乐部里的教练也由各式各样的人群组成,有的是常规课教练转型为拳课教练,有的是退役运动员,有的是格斗爱好者,也有的是缺乏自我训练的新手,他们都是健身俱乐部里的全职员工,所以全国教练水平也是高低不等,大多会员最初并不是因为热爱格斗才选择拳课的,更多的是为了健身减脂。其实用户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他们短期内觉得课程很有趣味,时间久了就热爱上格斗了,但他们会渐渐发现课程变得枯燥,毕竟大多拳课教练并不够专业。但健身俱乐部里的很多拳课教练善于虚心学习,因为他们很多并没有业余赛的经验,不像很多职业运动员有较强的优越感而导致思想固执。近几年健身俱乐部的拳课教练水平提升很快,在我们HBW欧式泰拳的教练培训中有很多都是在健身俱乐部工作的,我亲眼见证过很多教练由业余的爱好者水平通过努力变得很专业,他们有的做了大型俱乐部的区域总教练,有的也在基础健身培训机构做格斗导师。在HBW欧式泰拳培训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健身俱乐部的拳课教练和拳馆教练相比,他们普遍的表述能力更高,服务意识更强,对课程逻辑的理解更顺畅,思维活跃,这和他们每年定期参加培训提升自我的好习惯密不可分,健身俱乐部大多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人才提升制度,这也给员工很大动力和约束。健身俱乐部的业绩压力较大,工作时间相比拳馆教练要长很多,优秀的拳课教练收入也比较可观,月收入1万元左右在一二线城市并不难,2万~3万元也是常有的,我培训过的不少优秀教练用HBW欧式泰拳体系可以做到月收入2万元左右,也见过少数南方地区的教练在旺季时能达到月收入6万元。

确实很多健身房的拳课教练水平普遍不如拳馆教练,毕竟健身房有着庞大数量的从业人员,但我也在HBW欧式泰拳培训中见过一部分的健身房教练水平远超拳馆教练的情况。格斗媒体经常在网络平台指责一些健身房教练格斗水平不专业,说他们误人子弟,其他负面新闻也很多。格斗媒体其实是希望通过报道让大众多关注拳馆这类格斗垂直领域的从业者,很多拳馆也认为健身房抢了自己的生意,在一些宣传上都很针对健身房,其实他们错了,即使没有健身房,大众也未必会去他的拳馆训练。前文中我讲过,拳馆的真正问题来自于自身。我认为不能一杆子打死所有健身房的拳课教练,有的拳馆里拳王级别的教练教出来的学生有时也让人笑掉大牙。任何领域的从业者水平一定都是有高有低的,但只有善于学习才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一些健身俱乐部的拳课教练从对格斗不了解反复试错,到虚心四处学习,他们已经占据了中国最大的业余格斗市场,在健身俱乐部学习格斗的爱好者相比在拳馆的人数已经多出不止几十倍了。

尽管健身房拳课教练在不断努力着,但健身俱乐部的管理人员也应该转变思路。我在HBW欧式泰拳的线下培训中听到很多拳课教练表示管理层强调用营销的手段增加营业额,只看短期利益,并不重视课程本身。有的俱乐部管理人员要求拳课教练在私教课中不要教得太快,担心如果授课进度快了,慢慢教练就会没得教,所以要求教练用拖延时间的方式来增加俱乐部的收入,这种逻辑实际是极其愚蠢的,这是很多拳课教练并不认同的,明明一件很容易解决的事,经营者非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只要教练不断学习优秀体系,就可以做到不但让学员学习效率提高,教练又不会到最后没得可教,在学员受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俱乐部又赢利可观,这才是良性生态。有的经营者并不了解客户的深度需求,也不了解课程特征,当客户爱上格斗课程之后,他们会想要更多,除了简单的基础动作,他们也想做出优美炫酷的技术动作。健身俱乐部已经有了巨大的客源入口,最大限度地提升课程质量远比把劣质的课程产品费尽心思地推销给客户要容易得多,这也是让行业良性发展的唯一方法,我们HBW欧式泰拳的很多认证教练也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3.运动员从业模式应如何尝试改变

运动员全职训练是我们普遍的模式,尽管我国出现了一些世界优秀站立格斗运动员,但中国总体职业水平比较低,所谓的水平低是指和同样训练年限的外国半职业运动员相比较低。欧洲只有少数顶级站立格斗运动员可以把出场费作为唯一的收入方式,但最初的他们也都是从半职业运动员一路走来的,很多国外的格斗题材电影都清晰地记录了这一现状。唯一以KO方式击败过播求的日本选手佐藤嘉洋直到退役之前都从事着另一份工作,击败过邹市明的日本拳手木村翔,他的本职工作是搬运工。我也了解过一些来国内参赛的欧洲后起之秀,他们也都有各自的工作,其实称他们为业余爱好者更合适,只是国外的业余训练也有很多高水平选手。除我国外,只有泰国、俄罗斯等少数国家存在着大量的纯职业运动员(国外运动员业余训练却如此厉害?请参见“HBW欧式泰拳的课程逻辑”以及其他有关内容)。

在我国全职运动员普遍依靠比赛出场费为生,运动员能否获得更多的参赛机会和更高的出场费,要看自身技术水平,同时还需要所在俱乐部和赛事有输出运动员的长期合作。但我国职业运动员的数量太多,获得长期比赛机会的高水平运动员毕竟属于少数,多数运动员都要面临饥一顿饱一顿的残酷现实,很多都要靠父母资助,还要有好运气不受伤病困扰。市场上的商业赛事是否景气在运动员从业道路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很遗憾,2019年很多A类顶级商业赛事都举办得不那么频繁了,上文中也提到赛事都不赢利,通常在用投资人的钱亏本发放着运动员的出场费,如果这种恶性循环发展到赛事本身都无法承受的时候,大批职业运动员就将成为待业运动员了,那么放弃宝贵青春把全部筹码赌在格斗上值得吗?

一些运动员退役后会建立自己的俱乐部或从事教练工作,但他们都会经历迷茫和走弯路。因为大量运动员很小的时候辍学加入职业队,并没有受太多文化教育,职业队环境较封闭,运动员大多没有过多社会经历,语言组织能力较差,成熟度较低,在待人处世、独立思考等方面都有欠缺,在步入社会后面临的竞争很激烈,长期的运动员经历又给其中一部分运动员留下所谓的心理光环,认为自己比没有参赛经历的教练优秀,其实不见得,前文提到我国运动员大多接受中式训练模式教育,这不仅使得运动员成长速度慢,而且使用同样的模式在业余训练中教学会很无趣,这导致很多运动员在业余拳馆实习后被大众认为会打不会教,后来一些运动员在步入教练行业后懂得了放下过往和虚心学习,在我们HBW欧式泰拳教练员培训中我见过少数坚持守旧训练方式的失败者,也见过不少转型成功的运动员,他们在各大业余拳馆和健身俱乐部里充当着主力军。

业余方式的半职业运动员训练模式是全球大多数国家早已形成的模式,这样运动员有更多的机会选择,不仅是发自内心对运动的热爱,而且不必因谋生手段的单一而赌上青春,参与格斗的同时也接受了文化教育,提高了与社会的融合度。其实运动员每天极限训练总时间不超过四小时,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国外半职业运动员每天只练一次,每次最长两小时,超过一天两次每次两小时的训练时长是不科学的,我国运动员的空余时间已经足够让他们再去做另一件事情了,业余时间参赛的半职业选手在我国数量不多,但这两年已经开始出现。这样的训练方式可以让人在从事一份工作的时候获得该领域的从业经验,任何工作上积累的经验都会给人灵活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这对格斗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我国的职业运动员水平不如同样训练年限的外国业余爱好者,仅仅是因为外国使用了科学的训练体系吗?擂台竞技中不仅需要运动员有健壮的身体和优秀的技术,同时对战术思维要求很高,思维的灵活和应变能力不只在格斗训练中养成,同样重要的经验获取来自工作生活和社会交际,我国很多运动员缺乏的就是这些,这导致他们不能透彻地领悟复杂的战术逻辑,也不能理解格斗赛场上个人风险管控的策略,擂台上只单一地拼狠拼快,不懂辩证地看问题,综合素质低下才是导致我国运动员整体水平不高的根源。再换一个篮球运动进行举例,NBA的职业运动员很多是就读大学后被选入球队的,他们的学历高,在读好书考上了名牌大学的同时还成为了顶级球员。

在赛事的新闻发布会上外国运动员通常侃侃而谈,言谈举止颇有明星风范,但我国一些运动员连表述完整句子的能力都没有,有的赛事还坚持要自己培养出格斗冠军让他们做未来的明星,这很可笑!个人观点都无法表达的人怎么会被大众作为偶像去追随呢?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我是否担心遭到运动员读者的抨击,一定不会!因为能读我这本书的运动员一定脱离了幼稚正在走向成熟,他们已经超越了曾经的自己。

如果我国的搏击想要真正赶上国外整体水平,业余化的道路早晚要走。但走出这一步的阻力真的很大,原有的利益链一定会被破坏,行业内也会面临重新洗牌建立新生态,现有扭曲结构下的受益者看到这里一定对我恨之入骨,我只希望看客和生态链最底层的人们有一天能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