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老板不缴糊涂税:企业纳税误区一点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误区No.007 税务零申报的三大误区

很多纳税人认为,企业当期不需要缴纳任何税费时就可以不申报纳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这些纳税人没有弄清楚应纳税款、税务零申报和税务不申报之间的关系,所以容易走入以下3个误区。

误区一:没有税费可缴时,可不用申报

某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最新一季度的销售统计显示,销售收入未超过9万元,而月平均收入是2万元。负责企业税务工作的员工以为可以不用给公司进行纳税申报。

而事实上,企业没有税费可缴时,也需要进行纳税申报,此时要做的就是“零申报”。零申报是指企业在纳税申报的所属期内没有发生应税收入,但还是要进行纳税申报,只不过申报缴纳税款时,数额为0。根据《税收征管法》和税法的相关规定,纳税人必须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进行申报,即使收入较少,符合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也要进行纳税申报,否则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需要企业和财会人员注意的是,如果公司正在筹建期,自然处于亏损状态,而公司只对所得税一项进行零申报的做法也属于未如实申报,是违反相关规定的。所以,即使筹建期没有开票业务,企业每月也需要记账,这样才能生成数据,便于进行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零申报工作。

误区二:企业长期没有应税收入是可以长期零申报的

企业出现零申报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企业处于初创期,尚未正式运营,没有任何收入,这时出现的零申报属于合法的申报;二是企业故意隐瞒未开票的收入,进行虚假零申报。

企业进行零申报就意味着当期没有收入来源,如果出现长期零申报的情况,可能是企业确实经营不善,这样企业还能不能持续经营下去就会是问题;但也可能是企业故意进行零申报,目的是逃税,这种做法是违法的。

若是企业确实长期没有应税收入,所以自然会出现长期零申报的情况。但这种情况是有风险的,一旦主管税务机关发现企业长期零申报,就会核查企业的应税收入情况,当发现企业处于经营不善的状态时,就可能会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劝说企业宣告破产。

若是企业故意隐瞒应税收入,进而少缴税费,则这种做法也存在涉税风险。一旦该行为被主管税务机关查出,企业不但需要补缴应缴而未缴的税费,还会被罚缴相应的税费滞纳金和罚款,并且企业将被税务部门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到最后会是得不偿失的局面。

误区三:零申报与企业信用没有关系

近些年,税务机关更加重视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评估,并且想尽办法使企业也重视纳税信用等级。比如,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A、B级的,可取消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的程序,使企业办税更便利;反之,如果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被评定为D级,则企业的办税工作会举步维艰。

如果企业在一个评价年度内,因非正常原因导致增值税连续3个月或累计6个月零申报甚至负申报的,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就不能评定为A级。另外,隐瞒收入进行虚假零申报的,不但会补缴当期税款,还会交税费滞纳金和相关罚款,同时税务机关会相应地对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D级甚至更低的级别,情节严重的还会移送稽查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