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像骑士一样上路,终将所向披靡
人活着要有精神,做人做事都是如此。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就会像骑士一样,所到之处披荆斩棘,所向披靡。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工匠精神”,足以说明其重要性。
拥有工匠般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于国人来说真的太重要了,我们在大踏步向前走的同时,也丢掉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老一辈手艺人的技术面临无人传承的尴尬。我们过于看重眼前利益,实际上是在输掉未来。
老一辈艺术家齐白石先生有一方印叫“大匠之门”。这是老先生为了不忘自己木工出身的经历而刻制的。当时齐白石在京城以鬻印为生,被人看不起,认为他就是一个做木工的,说他刻的印不行,但齐白石却引以为傲,从没忘记自己的工匠身份。
而恰恰是因为这种工匠精神,支撑着齐白石在篆刻和绘画方面不断精进,最终成为一代大师。
在国内艺术界,人们对于“工匠”一直不认可,因为这些只不过是谋生的手艺人,远未到艺术层面。然而,真正的艺术家可以说都是“工匠”出身,这里的“工匠”不是一份职业,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执着与坚守,没有那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创造不出好作品的。
日本的匠人之所以可以把一件事做一辈子,完全靠的是匠人精神的支撑,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做一件事,没有超越常人的毅力与精神支撑,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日本刀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定位为艺术品,锻造工艺精良(见下图)。1965年,一位年仅22岁的刀匠横空出世,他叫吉原义人,被誉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刀匠”。
我这辈子就只想着怎么做刀了,刀也是我的全部了吧! ——吉原义人
1973年,吉原义人获得了初代高松宫奖。渐渐地,他开始受到关注。他所做的刀被大都市美术馆、波士顿美术馆收购,被誉为日本刀匠第一人。
如今,吉原义人在美国设立了三所锻刀厂,目的就是为了普及刀剑文化。2004年,被认定为东京都指定无形文化财保持者。
在22岁的年纪选择成为一名匠人,这是需要勇气的,如果在中国,这种情况是非常罕见的,年轻人宁愿去做朝九晚五的“白领”,也不愿传承老一辈的手艺。
像吉原义人这样的匠人,选择这份职业绝不是为了钱,如今他已经名声显赫,但是他的刀却从没有投入量产,在他看来,做刀要赋予其生命,精神上的东西是不可能量化的。他能够做到今天,完全凭借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孕育在日本人骨髓里的匠人文化。
17年之后,吉原义人的成就达到了顶峰,他获得了刀匠中的最高位——“无鉴査”。在日本注册刀匠有300多人,但是能够获此殊荣的屈指可数。
吉原义人说锻造师比起打造刀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将日本刀的特性通过对钢的锻打注入进去,把灵魂注入进去,需要投入全部的精力,否则是无法做好的。
这种精神正是当下国人所需要的,由于国情的原因,当年我们急需量产以完成超越。如今,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浮躁时代的弊端,开始逐渐冷静下来,如果要想长期发展下去,一定要有工匠精神,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国,形成自己的文化。
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精神支撑,一个优秀的人才同样需要精神慰藉,像匠人一样做事业,像个骑士一样上路,必将所向披靡。
通向卓越之路
精神层面的东西从来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多少企业都在宣传培养员工精神、团队精神,之所以老板花大力气塑造员工精神,不是为了洗脑,而是为了形成一种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竞争力。
如今,很多自以为聪明的员工根本不信这一套,“别跟我讲大道理,就说你给开多少钱”,不错,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然而这也是我们跟日本的差距,以钱为目的,终究无法成为卓越的工匠。反之,如果你在崇高精神的支撑下,以事业为己任,塑造作品而不是制造产品,那么有朝一日总会做出成绩,那时你得到的回报将会超出想象。
有一类人进公司时薪水并不高,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学习,进步很快。他们没有要求涨工资,他们更看重在公司的成长。对于这类人,领导往往会分配更多的任务给他们,实际上是想让他们学更多的知识。很快,这些人逐渐超越了之前那些更有能力的人,并取而代之,升职、加薪自然水到渠成。
想要成为卓越员工,首先要从以下的精神层面进行自我塑造,也许有些方面你现在无法理解,但是只要你努力去做,就一定会收到回报:
√ 目标;
√ 认同;
√ 奉献;
√ 宽容;
√ 乐趣;
√ 热爱;
√ 参与;
√ 团队。
【目标】——组建团队时应挑选一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更为关键的是,这群人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不管是拥有富足的物质生活还是未来十年成为行业精英,至少都有明确的目标,这也是我招聘的原则,因为有目标的人干活更有劲儿,精气神儿也更足。
【认同】——塑造员工精神,一定要认同所在公司的文化,认同公司的目标、理念,认同老板、领导、同事,这样才能紧密协作,更快速地发展。
【奉献】——有奉献精神的员工不多见,这也是我大力培养的一种品质。奉献精神已经远远超过工作的范畴,一个真正懂得奉献的人,一定是具备某种精神的。
【宽容】——懂得宽容的员工更加受人欢迎,关于这一点,现在的职场人士做得还不错,但是有些人并非出自真心,多半是出于工作需要,真正的宽容还要体现在生活中,要达到一定境界才会明白。
【乐趣】——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这样才能把它做好。如果你在工作中感受不到丝毫快乐,谈何培养员工精神?
【热爱】——对工作感兴趣,工作可以带给你乐趣,之后就会上升到热爱的程度,像匠人一样,把自己全部的爱都投入工作中,成绩自然会得到迅速提升。
【参与】——积极参与到工作中,参与到人际关系的建设中(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唯有参与感才有存在感,才可能找到你的人生价值。
【团队】——塑造员工精神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团队精神,你的任务并不是自己得到升华,而是让整个团队得到提升,这才是真正的员工精神。
Tips:
1.你认为工作中精神层面的支持有多重要?
2.你给自己的精气神儿打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