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质量等级管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高速铁路以其安全性能好、运行速度快、乘坐舒适性高等优势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我国自1999年秦沈客运专线开工建设以来,经过广大铁路工作者的努力,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速度最快、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无砟轨道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结构形式,改变了容易引起轨道变形的碎石道床结构,具备高整体性、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等特点,已成为高速铁路主要轨道形式。但由于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时间较短,无砟轨道运营维护实践经验缺乏,其设备变化规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护维修管理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

本书从科学控制轨道精调质量和综合评价线路设备质量状态入手,在高速铁路轨道精调和运营管理两个阶段提出并实践了线路质量等级管理方法。

在轨道精调阶段线路质量等级管理中,基于“精益管理”理论,应用“等级管理”方法,结合线路条件,拟定相应的精调质量目标,通过绝对和相对相结合的精调测量模式、调整量最小的精调方案设计原则、“先基准股后非基准股”的精调作业流程、质量和经济相结合的精调分析评价以及全过程动态的精调数据管理,提升轨道精调质量,从运营起点就实现线路高品质,为线路质量的全过程管理奠定坚实基础。杭长高速铁路的轨道精调实践表明,线路质量等级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在运营管理阶段线路质量等级管理中,基于“分级养修”理念,应用“等级管理”方法,结合工务设备构筑物特征、多源检测数据,提出不等长单元区段划分方法,构建几何状态与结构状态相结合的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指标中参数的阈值与权重,依据养修能力与评价结果给出针对性的措施,建立运营管理阶段无砟轨道线路质量等级评价体系,实现养修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沪宁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实践表明,线路质量等级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为有效开展上述两个阶段的线路质量等级管理,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手段,分别研发了轨道精调阶段的测控技术应用系统和运营管理阶段的无砟轨道等级管理系统。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质量等级管理》一书凝聚着科研、建设、运营工作者的集体智慧和辛勤汗水。通过编写本书来总结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养护维修管理方面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既是对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养护维修管理方式的一种探究,也是新形势、新背景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养护维修管理阶段性成果的展示,以期对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养护维修管理体系的完善有所裨益。

全书主要著作人员为徐伟昌、许玉德、谭社会、毛晓君、仲春艳。其中,许玉德、徐伟昌、毛晓君负责第一章内容编写;徐伟昌、许玉德、毛晓君、仲春艳负责第二章内容编写;谭社会、邱兴华、毛晓君、沈坚锋负责第三章内容编写;仲春艳、许玉德、徐伟昌、杨建锋负责第四章内容编写;李海锋、罗庄、王胜负责第五章内容编写。

在开展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质量等级管理的研究中,得到了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吴细水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兰州铁路局王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浙江有限责任公司张扬、高静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张骥翼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冀福孝高级工程师,北京交通大学高亮教授,上海铁路局工务处宋国亮、李振廷、王永华、龚新斌高级工程师,上海铁路局科研所龚佩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专家的支持与帮助。同济大学陶佳元、张晚晴、陈睿颖、丁荣、卢野、游堃、孙小辉、邱俊兴、李凤煜、刘婉怡等研究生参加了现场数据测试及分析工作。同济大学王午生教授和上海铁路局李庆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杰高级工程师对本书进行了审阅,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本书还参考了最新颁布的有关规范和国内外相关文献。在此,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作者水平,本书错误与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5年12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