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性的色彩
《阴谋家》――――
“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我们在核心传统文化上,从来就不排斥失节不受信用的人,我们的现实这种人也大量存在。不管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各个“运动”时期,严守“攻守同盟”的人,最终几乎全都被别人所出卖!能够坚守到最后的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所谓的“强者”,也是精粹到灵魂的阴谋家。
阴谋家的产生既有主观条件,也有客观环境,他们本身就已滴水不漏,只要一有客观条件,他们立刻就会发现漏洞,并且非常善与抓住时机。他们算不上天才,但却有捕捉机遇的天性敏感。这些人遍布所有行业,存在于社会各个阶层,他们即是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也是各个领域的破坏者。 与天才相同的,是他们也具有某些领域的敏感性,能够迅速发现事物的主要节点要害,并能清晰预判事物发展的方向,以及问题的关键。与天才不同的是,他们不会谨守原则,不接受约束,为达目的,天才不会洞穿人伦规则底线,而他们,却会不择手段,不讲原则方法。
因为丑陋文化的浸染,以及自小就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学习阴谋家的各种内容,在价值观以及做事原则上,许多人几乎天性具有阴谋家的特质。所以我们的阴谋家非常具有普遍性,广泛性。与西方文艺作品人物形象基色不同的是,在我们的古典名著中,几乎每一部都是现成授教阴谋的教程。而西方文化中务实诚信的契约精神,则相反的积极推动了社会科技和文明进步,我们则因为特殊文化的原因,至今依然没有彻底走出,我们自己创造的精神泥潭,或者说是陷井,但却创造了一大批又一大批,限制社会发展的阴谋家。
一个社会的复兴,一定首先是在精神上找到了积极的支撑点,然后才会出现具体的现实行为。我们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同样首先也是解除了历史遗留的束缚,给予了底层民众更多的生产方式,激发了民众的自主创造力,短时间整个社会面貌都得以巨大改变。破除文化泥潭,在今天依然是推动社会发展最有力的核心问题,也是摧毁社会环境中,抑制社会发展的各种阴谋家存在土壤最有效的手段,更是实现经济社会整体前行最主要的动力。
因为阴谋家是文化遗留,社会发展并不需要他们,如果文化能够得以发展,他们就会成为社会精英,成为各行业真正的天才。
《臭儒下的人性》
以儒家文化为首的丑恶文化,不但推崇政治婚姻,并且通过确立肮脏的公共价值观,将底层置于不仁不义不诚不勤不忠不孝的黑暗角落,还以捆绑强迫个体自由,让婚姻成为一种必需,迫使个体背负沉重的,违背婚姻基本规律的凑合婚姻负担,消耗个体生命的自由意志,可谓险恶至极。
儒臭顽劣深植骨髓灵魂,庙宇殿堂遍布山河丛林,逢年过节香烟弥漫大地,信徒跪拜乞求各路鬼神。书本,礼俗,风尚,尊崇,婚丧嫁娶,封建迷信,人际交往,吃穿住行,以及被附身的歌曲,摄影,绘画,诗歌,音乐。只要早上一睁开眼,我们就被浸泡文化儒臭之中,无形潜移默化的沾染着奴性,自由在我们的生命以及环境下卑微的不如一只蚂蚁,自由更像是一个随时可被我们丢弃的泡沫。
文化泥潭,已将我们推向一种怪圈,或者一种悖论,其顽固性不亚于任何一种宗教。文化不破除,依然是愚昧,愚昧不需要自由,因为愚昧已经习惯了被圈养,对他们来说暂时没有替代文化认同。
儒臭文化泥潭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对于底层来说,其惰性顽固性斩杀了个性血性和活性,并让你不清不楚,不干不净,昏昏噩噩,过一天算一天。升上去,就会让你成神成狼,掉下去,会让你成鬼成奴。
儒臭无视规则,并视规则为工具,无视秩序,并以秩序为奖罚,无视人性,并以人性虐杀人格。
儒臭并非都是儒学,而是以儒为核心的所有丑陋传统文化。五四以后至开放以来,曾经许多时期一度将其几乎消除逼迫至边缘地带,然而近些年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在特殊的环境气候下,儒臭似乎再次找到了肆虐的土壤,并且大肆驱逐我们人性最真实美好的东西。诚信缺失,道德沦丧,狼性,痞子等文化的公然畅行,皆是人性之善危危可及的标志符号。
儒臭攻击的是我们的精神世界,毁灭的是大环境具有支撑作用的价值观念,也是我们社会的灵魂,儒臭破坏的是我们文化最有价值的东西。儒臭如果得以继续繁衍和变异,就会出现更多丑恶的人,这种趋势如果得不到遏制,最终就会深化到整个社会层面上,并造成更大面积的悲情和灾难。
精神重建,人性之善美回归,只有根本发生变化,一切精神核心价值才会随之得以改变。这首先得以平衡的,就是社会利益分配,然后是阶层信任的建立,然后是法制自由各种权益…………
《爱的力量》————
当智慧难分仲伯的时候,信任与奉献便会更具强大,而过度的理性,则会成为负担,因为爱,会让时间变得更加珍贵,会让生命充满力量且鲜艳多彩。
同处现代文明之下,从爱的角度,爱很可能会,成为社会支撑体系迸发的重要因素。在一个有爱的世界,人性之光会让环境更加温暖,也会自然而然的,转变成为创造力,生产力。缺乏爱的环境,太多世俗纷争与阴暗,会消耗掉个体太多的精力。痛苦与阴霾,也很可能,会在思维顶端,撕烂大脑深处最后一点光芒,希望也会因此,成为终极的遗憾。
我们无法假定一切都是必然的,我们只能假定,爱拥有坚韧的力量。
为了满足精神渴求,如果无法触及让我们仰望的梦,我们必然就会去追随本能。在狭隘的空间里,我们只能去做一些,最简单的事情,生命之光也会因此受到很大的限制。爱会让爱更强大,卑微也会让卑微更无助,并且,还会对于环境造成破坏,人性失去人的色彩,动物性之阴暗随之泛滥。
与我们不同的是,在爱的世界里,爱成为了信仰,成为了支撑生命前行的动力。
一边绝对不能触摸,任何人都不能触摸,触摸就意味着死亡,而另外一边,却又是那么的辽阔宽广,神秘的远方,会让火热的充满猎奇的心去遥望。而我们,却始终行走一个没有边缘的世界,失去了可以依靠的,失去了安全感, 爱由此失去了色彩,爱由此失去了分量,爱变得太过复杂,爱变得捉摸不定,爱有太多的理性,甚至变得无足轻重。
文化的重压,和潜藏着未知的不安,仿佛来自于四面八方,许多时候,我们都在奋力抵抗。在此状况下,当爱需要呼吸的时候,我们却找不到了恰当的方式,也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和理由,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们的爱被物化了,被量化了,爱在不知觉之间,改变了原本的模样?所以,面对身体本能的挣扎,我们不得已,放却了灵魂的索求。
爱是幸福的狂风暴风,爱是快乐的天崩地裂,爱是痛苦的锥心刺骨,爱割舍不掉的顷刻毁灭!因为人性善美,爱仅存于两极!尽管虚幻而短暂,但却超越了其余的一切!每个人都真实的掩藏着一个又一个秘密,我们也都在努力掩饰着为爱而活!没有爱的精神力量,没有爱的本能欲望,我们很难度过短短一个季节的轮回!更伪装不了荒寂的灰暗与冰寒。在孤独的长夜里,只是因为爱的光亮,才让我们得以在梦中安睡,让灵魂继续!
爱是一种力量,失去她或者遏制她,改变她,她都会以某种方式,最终改变我们的生活。爱应该是简单干净而直接的,所有的阻止,延缓与拉长爱的距离和时间的事情,都是在破坏,可以让力量凝聚的大环境,更会让整体蒙受损失,让个体价值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如果真的这样,或者生存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是多么的愚蠢和无奈!
爱是生命的阳光!是动力的氧气,爱需要真实和鲜亮的相互的支撑,爱绝不是卑微和强权,爱不是商品和交换,爱是信任依靠和奉献,是温暖自己与别人的焰火,更是一种可以共同获取的力量。如果因爱而存在,为爱而努力,还有什么会让我们感到忧伤?会让我们感到遗憾?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不会永远感到疲惫和无助,如果是这样,不管我们是否在为爱而活着,我们都在为爱而活着。
《没有明天》――――
明天就像神话,虚构成分远远大于可能性,明天不是希望,而是逃避。明天就是今天,没有今天,永远不可能会有明天,其实,我们一直都生活在今天,根本没有明天,所谓的明天,只是我们对于今天一种奢求。
为了不让自己覆灭,生命创造了许多自我拯救方法,包括攻击,欺骗伪装,自残等,在精神上,也进化出本能的嗜血阴暗。在许多时候,我们会甚至不惜将其中一个自己剿灭。
我们寄托给明天的,都是我们不敢面对的。心理学家也证实我们每天都在撒很多的谎,如果真的生活在完全透明的世界里,可想我们会多么的艰难,或许早已崩溃,也或许,我们根本无法来到今天。
为了今天,我们几乎将自己利用到了极致,每个基因都近乎疯狂的行走在一个个极端。我们将自己隐藏在黑暗之中,就像神灵或动物一样窥视着周围的人,窥视着这个世界。我们甚至会让今天去穿越时间,跨越山林河谷,以及星辰明月。今天没有明确的目标,不是静止的,但一定是野心利益和恰当的节点,一切都是它工具。
因为生命无法永恒,今天所有的期望都非常的具体,但真正的今天,却永远都是一个又一个的秘密。
我们超乎寻常的存在,有着极为顽强的适应能力。在各种极端环境中,我们即可以百炼成钢,又可以千变万化。今天是一切的极致,是不惜一切欲望洪流的结果,无数不动声色的表面下,时刻都可能会有熔岩与爆炸迸发。即便有钢铁牢笼,即便有绝世倾城,或者是如何令人心焦碎裂,都无法得以终极的确认。我们,肆无忌惮的吞噬着我们所标榜的,早已忘记了!我们,原本只是这莽原林野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我们不会与宇宙永远同在,就像每个人不会与所有的人永远同在一样,今天与明天也一样如此。今天是机械的,我们赋予明天的越多,越表明我们的伪善贪婪与残暴。因为文明发展至今,对于生命存在最为明确的问题,也最为清晰简单,就连傻子都明白,许多问题不能总用病态去解释,或许在许多时候,我们原本就是病态的,这和我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没有关系!
《关于抢吃》――――
“抢”和“吃”原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字,如果非要组成词语,那就一定是个笑话。人类抢吃最早应该发生于没有文明之前,或者社会出现大饥荒等特殊情况之下。即便是在没有文明那个时期,人这种具有高度社会性的动物也有一定的秩序。就像如今我们看到的灵长类动物,有了食物必然是猴王先吃,然后是地位比较高的各级猴子,最后是普通猴子。不遵守这一规则的猴子通常会受到严厉的惩罚。那时出现抢吃这种行为根本原因在于极端的饥饿,如果在特定情况下不去抢吃,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然而今天我所说的抢吃不是因为饥饿,也不是因为贫穷,在文化或者行为层面,这两个字多为形容一些年幼无知的孩子,很少涉及到成人。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抢吃竟然也成为了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成人的一种行为。
前两天看了几组视频,第一组视频是一个女孩在喂狗,排列成一排的狗只有在得到指令才开始吃食,场面井然有序,相对平静。而另外几组,则是国人自助餐或者宴请时抢吃的视频。在几段视频的对比下,一大群狗吃食给人感觉更有秩序,而另外几组的男女老少,还有一部分青壮年,他们争抢美食的动作及声音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这些人不是几个人再抢,而是全都在抢,看上去还有说有笑,看上去谁也不说谁,抢吃似乎成为了一种习惯,得到了现场每一个人的认可。
加上各种嘈杂的声音,视频里抢吃的镜头就像打仗一样,全然看不到人的文化素养,道德秩序及老幼尊卑,整个画面就是看到人在疯抢美食,没有一点秩序。这场景完全不像是一群在吃饭的人,更像是广场上一群麻雀,或者像是一群饿了大半天的猪。在这种环境下,抢吃的人也不会受到谴责或者觉得难堪,奋力去抢美食的人是对的?是聪明人?不去争抢的人反而是错的?是傻瓜?总感觉有些不正常,但又觉得很是合理。此刻人的文明呢?文化呢?素养呢?脸面呢?抢吃比赛还应该有一定的规则,但是这场面,看不到规则。如果换一个场合,比如他们在单位,在孩子学校,他们会不会这样?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记得小学课本都教过我们,国人对于吃是有严肃的文化的。在家里,长辈们也经常说起关于吃饭应该注意的各种问题。比如不同身份的人应该坐在什么位置,各种美食怎么摆放,吃饭时应该怎么去吃,以及吃饭时不准发出声音等等,都有一套严格的要求,但视频里的人完全让我们感到出乎意外。中国是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的文明让世界都举手称赞,两千多年来我们也以诗书礼仪标榜自己,这还是我们吗?对于饮食,我们更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和礼节,即便许多规矩制度已经不合时宜,但是,我们难道有必要这么激进吗?也许他们代表不了我们,但对我们国家的形象和民族文化冲击还是非常严重的。疯狂的场面带来的是震撼,是迷惑,是惋惜。
快手抖音上关于吃的很污的视频层出不穷。有人体宴,有吃猪肠子,有人大块吃肥肉,还有更甚的,你敢吃活老鼠,我就敢吃活蝎子,你敢吃活虫,我就敢吃活臭虫。关于吃的,多恶心的“美食”几乎都有。当然,也不乏有些是以牺牲吃相和吃一些令人无法睹目的动物炒作自己,或者这些人原本就有怪食癖。但是作为普通人,在公众场合抢到如此疯狂,与传统关于“吃”的文化差别是如此的遥远,令人难以接受。可他们竟然却是如此的坦然与正常,实在令人感到惊奇。
“抢”原本是个贬义词,抢吃也多是被讽刺嘲笑的对象,与抢有关的词语不是有违道德文化,就是有违民俗法律。抢吃无论从卫生健康角度,还是从传统文化角度,都为世人所耻笑。在社会现实中,与抢吃类似的许多现象还有很多,但是它们竟然好像竟然都已经得到了公众的默认。经常看到一些人没有羞耻感,没有负罪感,也看不到他们的愧疚和自责。如果生活中仅剩弱肉强食、良心泯灭和道德败坏。那么,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吃”下去晚上能睡的着吗
《关于人品》――――
人品,就是人的品行,品德和人格。概念源于宋朝,内涵出自孔儒。人品的好坏,就是别人对你的看法。关于人品好与坏的标准,并没有法律上的规定,如何确定一个人的人品,全凭周围群体主观评定。尺度如何衡量?标准如何确定?事实上评判一个人的人品,是没有准确标准的。连标准都没有,如何确定一个人人品的好坏?因为每个人的观点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素养不同,人品不同,这就给评判者留有很大弹性空间,也留下了诽谤攻击的机会。
在社会群体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之中。由于情感的交差,关系的重叠,利益的纠纷,以及社会诚信的缺失,甚至是道德的败坏,在以金钱为上的状况之下,谁能保证每次对于人品的打分都是客观公正的?谁能确定,对于人品的评价都能站在道德的高处?谁能说清每次的打分,不是因为利益的衡量和俗世的纠葛?
人品这两个字的概念包涵风俗文化,道德伦理等等多种意蕴,原本就是复杂而模糊的,之所以归纳在道德的范畴,而没有归纳在法律的框架之内,正是因为缺少标准。但在世俗生活中,人品两个字被重新引入现实生活,并成为广泛出现的热词,以及表达情绪的工具,主要还是因为这两个字,涵盖了现代民众的思想现状。一些被认为人品不好的人,就一定是人品不好的人吗?我想不一定。因为道德本身就时常被一些不道德的人利用,人性本来就是阴暗的,在没有标准,没有规则,没有监督的情况之下,用人品来评价一个人的好坏,怎么会有什么客观公正!
试想一下,一个公司谁的人品最好呢?一定是老板,因为一定没有愚蠢的员工说老板的人品不好,即便真的不好,也不会被作为“正史”只能是“野史”。一个科室谁的人品最好呢?当然是科长。以此类推,我们这个社会人品最好的,必定是团体中的精英群体,或者是与之有利益相关联的人。因为没有完美的人,如果非要攻击,总有一些口实。即便没有,也可一定可以编造一些,你如何辩解?何况一些人原本就是别有用心。所以,普通人谈人品,最终结果就是互殴或者诽谤。
我们不能否认,生活中道德败坏的人大量存在。人品文化也是我们酱缸文化的代表,更多时候,人品这两个字不过是窝里斗的实用利器,无法正面驳斥,进而背后人身攻击,像妇人一样说长道短,相互抹黑,实在是丑陋至极!
《得一旦上瘾,舍不过是一句空话!》――――
我们的文化既有浪子回头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观念,又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等与之相反的说法。事实上,浪子是不会回头的,屠夫也不可能成佛。之所以有这样看似矛盾的观点,不过是出于原始的人道同情,以及强大的社会压力,给不同观念的人多留了一种选择而已。
当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一种求生的方法之后,许多时候终生都会受到影响。并且,除了在大脑中形成定式之外,还会产生情感依赖。所以,一些时候,阻止我们改变的并不单指方法,还有曾经因为这种方法定式获取的情感愉悦,这些也会被中枢神经所收录,始终出于潜伏状态,时刻期待着被再次激活。浪子习惯了胡作非为,在强大生命安全压力之下的“回头”,其实只是一种生存本能反应。其出于潜伏状态的愉悦不会因为暂时的“回头”而改变。忏悔只是避免崩溃的一种精神治疗方式,不会改变“浪子”的心里定式。就像内地的人去雪区朝圣,如果心灵已经被污染,怎么可能去几次干净的地方就被洗净?事实上,与其说去朝圣,不如说去进行精神治疗。治疗的目的是避免崩溃,而不可能真正的将已经融入神经中枢的罪恶洗去。当然,他们习惯性的获取方式也不可能真的愿意被洗去,因为这是他们生存之道,也是快乐的根本!
现实的残酷没有给弱者留下一点尊严,弱者也不会因为丧失尊严而有什么不适,更不会因为他们不断的放弃自我就会得到救赎。因为一个没有底线的社会,即便是在人潮涌动的街头,为了自保或者为了不被牵连,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对于人格的丧失视而不见,冷漠的旁观着。因为可怕的后果已经战胜了良知,甚至是正义感,所以,这一切都是因为缺少终极的安全感而逐渐麻木!
都在寻求得的社会,即便有人舍弃,也绝不是无所谓的舍弃。因为这种舍弃总是有着不言自明的条件在做交易。例如,处在强势位置的人渴求曾经的舍得得到感恩和回报,所以,他们才一直渴求着别人舍弃。同样,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也一样,假如他们认为现实现状存在诸多失衡和不公,所以理所当然的寻求着别人的舍弃。
如果我们的舍弃真的源于感恩,或者是良知的回归来回报社会,那么这种感恩会不会真的得到回报呢?生活中又是否真的存在这种感恩?我们不能否认,但又有谁会知道?希特勒,卡扎菲,萨达姆,齐奥塞斯库,伊迪·阿明·达达等,对于权欲的毒瘾至死不渝,又有多少人能够从中醒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以,处在一个没有底线的缺少统一标准的社会,在人性恶的一面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之下,得一旦上瘾,舍弃不过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关于真的》――――
真话,真诚,真情,真相,真理,我们有这么多关于真的词语,几乎每一个,都代表了我们精神生活的核心价值。然而,当我们把每一个词语单独放到眼前的时候,又似乎感觉这些词语已经没有了灵魂。
一张假钞原本应该没有任何价值,如果不能真的去换取我们所需要的物品,它几乎和一张普通的纸片没有什么区别。一片假的叶子,无论模仿的是多么的逼真,它永远都是假的,因为它没有生命。真的,除了以生命的方式延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
论美丑,每个生命都是唯一的,无法复制,无法重来,因为生命是真实的。然而,实际生活中我们又看到太多与生命有关的假的东西。这对于短的不能再短的生命来说,实在是一种极大的遗憾。
真的,不是一种认可,而是一种存在。真的不因人而变异,不因阶层群体而改变,至于是否被认可,则是另外一回事。因为认可,往往不因是非对错而存在,而因利益纠葛所存在。
真的是否被真正的认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真的是否能被真正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真的是一种必然,不因是否被认可而改变,最终浮现至水面,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我们改变不了时间,我们只能倔犟的否认,或者把头埋进沙子里,其结果什么也无法改变。
真的只接受粉丝的膜拜,也只承认粉丝的祈求,但是,真的并不完全认同粉丝祈求,因为真的虽是顽强的,但不一定是强大的。也许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错,但却有真假,有些东西,即便我们把它碾碎烧毁,真的也是真的,无论我们怎样的掩饰推诿,都无法改变来自四面八方的渴望和期盼。
真的对某些也许是错的,如果无法完全得以实现,就会成为多种力量得博弈,但方向不因角逐而改变。真的就像北极星,即便它被乌云所遮挡,也始终存在于我们的正北方,真的就是共识,即便反对者,从内心来说,他也一定会认同它是真的。
两千年的强权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的骨头和灵魂中,文化的核心一直都在潜移默化的反抗着哲学和科学,这一定是错误的,这只是已经落后于现实的简单技术问题。要用多久来自我改变,认识和接受新文化?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始终落伍于时代,不可能一直脱离现实,更不能始终自欺欺人。明天,是灾难悲痛?还是壮士断腕刮骨疗毒?还是春风拂桃花十里?我们愿意接受和改变吗?我们愿意认同和承认吗?
真的,一定是美好的!绝不会因为暂时的错误永远的离开。在时间的河里,如果暂时无法看到她的美丽,一定是暂时的认知出了问题,或者我们根本就是视而不见,还或者仅仅只是被认知出了问题。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当真的逐渐显露出芳容,她的惊艳一定会在突然之间,让我们为之倾倒,并为自己的自私丑陋或者无知深感愧疚!
《城市是身体的家,乡村是灵魂的家》――――
城市是身体的家,乡村是灵魂的家,不去城市,身体就会失去方向,不去乡村,灵魂就会感到迷茫,因此我们时常在两者之间来回穿梭。这种看似的矛盾,实际上,则让我们人这种动物几乎达到了某种奇特的完美,我们拥有智慧与身体两个精致的极端。
为了寻求身体上的安全感,我们最初建立了城市的雏形,并最后建立了城市。就现在来说,在我们的基因里,乡村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器官,也几乎都是为了适应乡村郊野环境而进化的。只要我们一离开城市,无论色彩还是味道,原野中的一切,都会莫名的让我们感到兴奋,也许这是因为,我们回到了熟悉的地方,回到了家。
从动物角度来说,城市并不属于我们,城市最初只是我们迫不得已要去的地方,因为在我们原始本能的潜意识里,根本没有“城市”的存在,城市里的一切,都会让我们感到陌生。但是,城市却是我们离开和超越动物性最具有标志性的符号,也许在未来更久远的某一个时刻,城市也会融入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但是,未来我们是否会真的忘记乡村吗?
城市在一定范围内,让我们与动物隔离开来,环境的改变,也让我们同时与动物区别开来,我们其中的一部分,似乎已经脱离了动物性,但也有一部分,却是我们无法摆脱至生所追求的,也许这就是所谓我们的“人”。在精神和身体上我们达到了某种形式的完美,但从两者的需求方面,却似乎又是完全对立充和矛盾的,我们一边始终都在摆脱自己,反叛自己,而另外一边,却又在奋力的寻找着自己。机器人这种极端代表,难道是在预言我们会终将离开自己吗?
城市原本是身体休息的地方,文明也由此出现,因为城市除了带给我们安全感,还可以带来更多的东西。类似的蚁穴,却因为智慧或者进化时间不够长远,暂时看上去也许停滞了!它们的城市目前还没有超越安全感。而我们,却由此已经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并衍生了远比安全感更为重要的东西――――人。
对于我们人目前来说,即便我们的灵魂依然狂野,思绪或者夜梦时常在河谷山林里飞奔,但毕竟乡村已经无法让我们独立生存,即便存在于乡村的,也是完全依附着城市而存在的,乡村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乡村,而城市,却是我们的城市。无论身体还是灵魂,我们始终都渴望回归,或者说是寻找重温,但短时间内已经无法真正的得做到。乡村只能成为故乡,成为记忆,成为娘家,成为一条寻梦之路,也许有那么一天,当城市与乡村的界限消失以后,我们才会终极到达。
《唱自己喜欢的歌,让别人欣赏去吧!》――――
价值观不同,会造成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可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永远都正确?那是因为,他的眼里只有自己的标准。实际上,对于个体来说,生活本没有对错,或者不过是这样错,还是那样错的问题。错误并不一定就是错误,甚至有些,反而是有益的,相反,表面完美无缺的人,内心说不定早已千疮百孔。
天主教中,七宗罪原本就是人的原罪,所谓他人眼睛里的对错是非,几乎都是主观强权,都是人性之恶。从进化角度来说,与文明相对应的,也是野蛮和阴暗,文明就是人性,阴暗就是动物性。所以说,所谓的是非黑白,也仅仅都是利己环境的产物。什么是嫉妒,什么是贪婪,都是人之本性
如果道德无法直接延伸到法律,道德存在的意义,就会成为工具,这一点早已定论。这么说不是否定文明,而是否定人之动物性。
所以说,所有对于别人的评价,都是不公或者是无耻的。不是说不能批评,而是说所有的批评,很难完全保持中立,很难没有倾向性。实际生活中,多数评价,都难以脱离诽谤和抹黑的利己主义。
从素养上说,真正清醒的群体,不是有多么高尚,而是他们清楚怎样更能利己。而糊涂蛋,因为看不到更远的地方,也到达不了更远的地方,只能到处蝇营狗苟,相互撕逼,一损俱损!
如果实在无法逃避,那就唱自己喜欢的歌,让别人欣赏去吧!
《三亏三九木》――――
明明不喜欢,却还要娶她嫁给他,抵制日货却砸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电视上说暴力游戏对学生不好,生活中一些公司却在大力引进开发。道德的,人性的,生活的,社会的,人文的,地理的,孩子的,亲情的,爱情的,友情的,人伦的......凡此种种数不胜数!令人难以理解不知所终!当我们思来想去感到实在无法理解之时!我们只能不由的感叹——这真是一个奇葩的时代。
从难以温饱到汽车高楼,从手摇式电话到八十岁的老奶奶用五G。社会巨变令人眼花缭乱,信息知识爆炸如同洪流一样,不断的敲醒我们需要安静的脑壳子。是快速发展让我们失去了对于基本原则的基本认识?还是,许多人趁势浑水摸鱼,大肆侵占不义之财?经济的,文化的,道德的,世俗的,所有游戏规则和价值观,不知道是应该遵受还是该放弃?奇怪的不能再奇怪事情,也似乎变得不在奇怪了!大街上飞驰的车辆和高楼大厦,以及被严重污染的许许多多,还有言行分离内外矛盾的奇怪面孔。我们不得不再次感叹——这真是一个奇葩的时代!
相对而言,我们没有因为社会发展看到整体素养的提高,没有看到因为普遍性的高等教育所带来个体的文化内涵。所以,每每当我们回想起那些曾经贫穷的年代,几乎绝大多数人,都会为曾经的淳朴真实而感怀。而现在,物质上我们提了上去,但精神上却掉了下来。沿海地区已经赶上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落后地区却在非洲水平徘徊。
食物被污染了我们还在食用,水被污染了我还在喝,化妆品有问题我们还在往脸上抹。为什么不能用修河堤的钱去治理污染?为什么不能用少修一次街道的钱去处理垃圾?既然孩子不适宜玩暴力游戏,为什么我们不能禁止它的出现?每天遛弯散步走在漂亮的河堤边,却看着一汪污染的臭水,心情何感?垃圾也一样,虽然有些我们看不见,但毕竟我们知道它一直都在污染环境,影响我们的心情,侵害我们的身体!这些奇葩不是机密,不是疑案,不是藏在神山老林,也不是科学难题,他们全都活生生的摆在我们的眼前,是我们真的搞不清楚,还是视若不见?
《重建一个身体》――――
生命的价值首先是我的存在,因为只有我的存在,才能与外部相互反馈。如果与外部互动的不是我,而是代理我的人,我其实是处于停滞或者不存在的状态,我的实际价值或者互动并没有得以体现,因为生命终究会离开,这种结果,就让生命失去了意义。
动物是以本能和有限的意识驱动的,我的存在则是区别动物的标志,所以作为人,代理我的只能是存在的我,而不能是动物或者其他人。
正因为世界存在于不同的各种状态,才更彰显了文明进步的可贵,逐步让更多的人从丛林里走出来,这也是我们很早就已经明白的道理,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更高目标。但生命毕竟有限,不断出现的意外,实际上也是我们不停修正文明之路必然要历经的,而人为的以种种理由制造倒退,让我们重回丛林生活,则实际上是那个我们对于生命的一种自我放弃,也是完全没有理由的,所以,这种情况也只有是病态的,才能解释那个我们的真实意愿。我们会被病态的我们所影响吗?这个问题,恰好证明我们存在的缺憾和正在行进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是完美的,我们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但我们无法放弃身体,所以我们的疾病才如影随形。
从我们自身内部,我们永远也无法到达理想状态的我们,因为我们本身就从残缺到来,残缺也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但是,在这条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找到了弥补这种残缺的方法,这就是离开身体,重建一个身体,一个完全执行我们意志的身体。而哪些病态的我们,因为无法放弃病态自己的那一部分,在向前行走时,总会受到病态的干扰,时常做出错误的判断。
无论精神还是物体,重建一个自我,我们的自我价值才会变得恒定,属于我的生命也会因为大幅减少干扰而被拉长,同时也避免了新生命因疾病浪费时间,这也是我们前行唯一的方法。
《让每个人成为狼》――――
人是动物进化史上的另类,更是进化史上最伟大的奇迹。智慧的力量,几乎让我们到达了一种完美的生活状态。虽然我们是动物,但从文化上,我们始终都在努力摆脱我们的动物属性。我们渴望更加完美,并始终都在不懈努力之中。
从动物角度来说,我们虽然从属于社会性动物,但行为习惯和饮食习惯,我们更期望成为食肉动物。我们不是食草的羊群,我们也不喜欢像羊一样到处迁徙,束缚在一起生活。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我们期望的终极生活状态,就是像狼或者老虎一样。我们喜欢天马行空的自由自在,永远不满足于现状。
羊群文化的特征是群体性和软弱性,也就是无论做什么都在一起,面对威胁只是一味的逃亡和躲避。对于同类的牺牲采取默认,几乎见不到他们会进行反抗,无底线的默认猎捕和杀戮,离群索居的一定就会自然消亡。非常讽刺的是,现实文化生活中的我们,不但不像狼或者老虎,相反却和羊群是那么的相像。
在我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过程之中,我们的封建统治者为了获得更为长久的统治,从文化生活、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采取了思想禁锢,精神诱导,习惯束缚。强大的暴力和诱导,对于人的个性,进行了毁灭性的压制和打击,并且逐渐形成一整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在此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依然有着极大影响力文化的核心——羊群文化。
狼的前身原本也是羊,在特定的环境之下。某些羊突然发现了同类竟然也可以成为食物。这使他们逐渐脱离了羊的心理特征,并形成一个独特的群体。狼文化和动物角度的狼并不一样,因为他们的动物特性依然是羊,他们无法拥有狼的外在条件,只能在内在方面进行改变,这种改变无疑是痛苦的。但是,相对于更加容易获取食物来说,这种痛苦最终被食物的诱惑所击败,并且逐渐得到自我认同,成为狼的一员。
这种对立的存在无疑矛盾重重,在社会发展初期,这种文化减少了社会压力,减少了现实杀戮,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使得这种文化已经被世界所抛弃,并且沦为了落后的标志,成为了世界发展的阻力。落后的必然会被更加先进的替代,任何个人,如果仅仅站在个人立场去阻止它的变化,最终一定也会抛弃。
相对于狼与羊的对立,一个更好的,可以消除对立的文化,即一切社会行为都是为所有社会群体所存在。在这种文化基础上,是一个自由公正的背景,一切人和事都需要围绕这个公正的平台来运转。这使得个体不在受到对立的压制和威胁,个体会因为这种强大的社会基础充分释放个性力量。当每一个人都成为狼的时候,就会迸发出无限强大的社会性创造力,并会给予社会回报。这也就是严格意义上的法治社会。
《世间如此美好》――――
离开的痛苦,只有即将面对的人才能真正明白,生命最大的遗憾就是死亡,当生命最后一次闭上双眼,与外部所有的沟通停止,所有的感知都会凝冻或者消散。我们不是惧怕死亡的痛苦,而是惧怕失去,以及与世界所有可能的沟通。提前预感这种终极的静止,再也不能与世界同行,也许才是最痛苦的。
生命无法永恒,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法永恒!死亡是一种常在。无论是生命的离开,情感的终止,还是心爱之物的丢失,世间失去的每一件物品,其实都是死亡的一种。
变化原本就是死亡时刻都在进行的一种形态。
肉体死亡不是最痛苦的,精神死亡才是我们真正惧怕的。如果精神已经丧失,仅存一具仅为本能而存在的肉体,生与死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在短暂的时光中,真实的存在,也许才是生命最有价值的存在。
精神与肉体即为一体,也完全分离,生命在夜晚,还是在白天,唯有那个真实存在的自己才可以区分。生命的存在意义,就是与世界紧密无间的融合,相互作用,只有这样,也许才是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
世界包罗万象复杂繁纷,无论美丑贫富,无论身在何方何地,只要生命还能清晰的感知这个世界,每个生命都是美丽绚烂的,也因为每一个个体的存在,世界也才变得更加美好!
在美好与更美好之间,人性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出现了机械的法律。由于法律的被动,所以法律也可能不是控制人性终极完善的方法,也许在不远的远方,法律也终将被更为人性化的方法所替代,比如基因或者科技。
我们无法想象最美好的未来会是何等的景象,但进化一直都在向更美好的方向前行。真善美已经完全融合在我们的基因里,所有丑恶不过都是一种自虐,一种自我放弃。无论那个隐藏的在黑暗中奴役我们的身影有多么的强大,都无法改变美与善的终极期望,因为这种存在基础和无法逆转的生命之脉,是支撑生命进化的源源。
无论是色彩还是声音,无论是春光还是秋色,以及各种难以描述的感知,我们几乎每分每秒都身处生命之美的律动中,世界之美就像暖风和阳光一样时刻与我们融合着,让我们存在的每一刻钟都在尽享着这种美好存在的时间。
无论任何人,只要放下人性之恶之私,平静的用心去环顾这个世间所有的物种,景态,以及他们所独有的特质,和短暂不停流逝的时光,就会真正的感受到,世间是如此的绚烂,生命是如此的美好!除此之外,其他的一切,都不过只能让我们加深感受时光的启示!
《站在人的高度》――――
外因为内存在,内并非因为外存在。一种可以看到,一种无法看到。许多时候,尽管两者界限并不清晰,但是对于敏感的感受器官来说,等量质化时刻存在。
如果没有内支撑,外就像一头野兽,如果内被外完全侵占,这头野兽就会癫狂失控,或者处以病态状况。内外就像善恶,对立并且合作。如果没有外部环境干预,内永远都会被外所压制,因为外是终极存在,如果外消失,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内必须时刻处于防御状态,所以环境对于外部的干预,才是人性善恶走向的根本,这种干预来自许多方面。
内伴随进化而来,每个生命的蜕变和新生,都在给内注入力量,每一次血脉的传递,都在让内更加洁净。内的出现,不仅使得外更加安全,还让外变得强大。内的出现,是因为外的需求,内似乎承担了不可能的任务。因为,自己也会为自己感到恐惧,这似乎也是一种悖论和矛盾。因为环境必须不断的提升,才能维持这种相对平衡。而环境,竟然是内外妥协的结果,脆弱近乎不可能,却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个体三权制衡局面。
和野兽相比,内的人性善美,是野兽历经无数苦难自然选择的希望,内是野兽安全的,临时休息的驿站,内让野兽避免陷入深渊。因为无论善恶,自己不但是自己的敌人,也必须为自己找一个敌人,只有这样,自己才可以得到继续。
站在人的高度,外期望内能够永恒主导,这是最理想的结果,也是唯一的希望。因为只有这样,内外才会安静下来,退出表象,达到自然制约的动态平衡。
《试验品》――――
实验室里应该都是专业人士,采用的器具,也都是量身定做的。即便如此,实验室扔出更多的也是怪物、次品、以及残缺不全的失败者。用唯一去赌渺茫的概率,用兽性去维护残暴的意志,只有兽性才会这样去做,对待兽性,一方面可以用人性感化,另外一方面,也只有用兽性。驯化家畜,基本也是这样。
结果是理论上的,而实际操作,难免会因各种难以预料的量化或者意外出现偏差,甚至有许多伦理,根本就无法得到验证,也没有终极结果,或者因为实验室的客观条件局限,根本不可能进行下去。如果有可替代的产品,没有人会用自身安全或利益去实验,实验室仅仅只是实验室,这里是验证理论可能性的地方,而不是生产车间。
何况,一些理论根本经不住推敲,更没有令人信服的科研人员和基本实验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投入生产,所生产出的产品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真的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这样的产品不会允许出厂,更不会允许生产。如果奸商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他们就会通过虚假的宣传包装,非法获取合格证,然后培训一批骗子一样的营销人员到处坑蒙拐骗,此刻,所有消费者都是受害者。
实验室首先应该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应该完全摒弃主观意志,个人意志,一切都应该依靠的数据说话,不应该一边创造理论,一边局部实验,一边继续生产。因为人的生命是唯一的,伤害也是无法退回的,所有的错误都是永远的,在生命短短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最大化的得到绽放,没有自由爱和更为高质量存在的每一时刻,就不应该让阻碍这一切的试验品继续存在。如果明知道生产的产品是错误的,为了私利让它继续存在,大量的残次品必然会逐渐蔓延,污染整个群体的质量。
社会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体,没有人真的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人真的可以超然世外,健康的繁衍会让所有的人更为健康,残次的繁殖会让整个环境逐渐退化。如果我们不能勇敢的正视内心的邪恶,邪恶一定会反噬我们自身,最终反噬我们所有人,此一时或许可以偷偷的喘息,久而久之必然会积久成疾。良好的产品,需要一个有良心有历史担当的商人,更需要一批敢于面对客观事实的科研人员,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整体才能内外健康,良性循环。
《关于灵魂》――――
灵魂不因肉体死亡继续,更不可能会再生。灵魂没有情感,也不会被感官所左右,不因感觉而发生改变,灵魂不是本能,也不是世俗文化,而是第三个“我”。一切现实都与灵魂无关,灵魂是生命的终极法官,不管他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处于休眠潜伏状态,他始终都在一刻不停的观察着我们,并把我们的一切行为记录在案。
除非崩溃,灵魂不会被扼杀,尽管它没有终极决定权,但它有终极判别权,尽管灵魂属于自己,但它并不会维护自己,也不会维护任何人。灵魂是我们生命的另外一个生命,它无欲无求,没有特性无法描述,但却实实在在如影随形。
灵魂不是完美无瑕的,它更像是一个有着自动处理功能的硬盘,或者是一个机器人,由于储存功能的不断加大,或者被不断的刷新,进而也在实时自我修正,但它无法突破自我局限,仅能在现有环境下处理信息数据。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灵魂,深度可能不同,但是观点可能会因为共同的认知大体相近。
灵魂是生命现实版的梦,是生命进化自我寻求的的方向,是生命自我修正的安全条例,是每个我的一个影子,灵魂是潜伏的自我。灵魂是我的魂,但与灵无关。进化的漫长黑暗时期,让我永远只是部分存在,如果没有巨大事件的发生,灵魂永远都是隐形的我。灵魂无关智慧,但关乎人性,一些时候,正是因为灵魂的存在,才让我们看到了光芒和希望。
灵魂会在它认为我们正确的时候,奖我们以快乐,让身体与精神切合为一体。此刻也许它会握住你的手说:“欢迎你的回来!希望你能永远留下”!它也会在我们认为错误的时候,让我们感到痛苦,并在黑暗中指责我们:“你不该这样!这是不对的”!
因为与众生同在,我们永远都不是完全独立的。而灵魂,也许就是我们与世间其他存在连接的天使。它让我们既要成为自己,又不能完全属于自己,它始终期望着我们继续前行,让我们不断的自我完善。并且一刻不停的督促我们,丢弃人性之私之恶之伪善,也许这也是我们产生的原因,更是文明进步的原因。
《瘾》――――
瘾,隐藏的病。几乎每个男生都有独特的瘾,也许有的不为人知,但并不是这种“病”不存在,而是隐私而已。瘾存在的非常广泛,不管是棋琴书画,吃穿住行,还是吃喝嫖赌坑蒙拐骗,几乎都会让人成瘾,瘾几乎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财迷,权欲,色情狂,偷窥狂无一不出瘾的圈圈。
早前,一亲戚痴迷钓鱼,因为没有交通工具找到我,当时自己并不喜欢钓鱼,碍于亲情,就和他去了水库。一上午大鱼七八条,那种主线切水的声音,以及和鱼搏斗时难以捉摸的刺激,仅一次就让人欲罢不能。由于钓鱼完全属于一种系统工程,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必须通过实验获得,失去了亲戚的经验,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找到诀窍,得到方法。
从鱼竿鱼漂鱼线鱼钩的选择,到钓场,钓位时间天气温度的判断,再到对于各种鱼的识别,以及生活习性的了解,最后扩大到夜钓野钓湖泊江河还是溪流和池塘,还有海杆手竿路亚等等,能够掌握这些常识并通过实践学会,没有几年功夫根本不能出师。也可能正因为如此,喜欢钓鱼的人才如此的广泛,北欧数据是百分之九十,我所在的城市据说也有数十万之众。
钓鱼令人如痴如狂的,主要就是在漫长的期待之后,到顷刻间预知的那种急促的警报或者铃声,还或者漂尾可能会出现的急促下顿,或者缓慢有力倾斜着慢慢没入水中,还或者漂尾相对快速的直接消失。瞬间扬杆主线丝丝切水,来自水里的巨大力量让你心跳极速狂飙,这与打麻将自摸胡牌一个道理。一杆又一杆的不停抛下,希望和期待也在一点点的接近。但是,多数情况,那种期望会逐渐变成失望,但也可能,在你极端失望的时候,惊喜瞬间来临。这时候,什么修身养性,什么业务客户,都会被全都抛到脑后,经常水边一坐就是一天时间,钓完湖库钓江河,钓完溪流钓大海,三天不钓茶不思饭不想,十天不钓满头青丝白。钓鱼之瘾,虽会令人痴狂,但总体不会妨碍别人,除了影响个人收入,相对还算健康。
一同学,不知什么情况,只要吃饭,就一定会发酒疯。即便一两下肚,那种平时不见的胆量就会出来,小则摔盘子打碗,大则打架斗殴,因为这多少人因他受到牵连,并且屡屡如此,最后直至脱离所有人视线。还有一发小,那风采真的不亚于当下任何鲜肉,女人缘好到时常会有女人为他争风吃醋,甚至大打出手。他也从不客气,来就照单全收,真的阅人无数,极致风流,甚至就连一部分收入也来源于此。前段时间见面,聊到深处告诉我,有一“铁圈”几乎全阅,我当时几乎惊呆了!急情问他没有去碰我曾经的哪块自留地吧!他急忙说没有!过后心想,去阅那一堆歪瓜裂枣,还不知道谁阅的谁呢?
瘾是压力的释放,是情感情绪的宣泄,相对正当的瘾,也应该是活着存在的意义。一个正常的人,如果除了工作之外,没有一种爱好,实在是有太多的时间会白白流走。哪怕是痴迷于一种不可能的探索,瘾实在是每个人不可缺失的一种内外平衡。
音乐艺术,游戏摄影,体育收集,骑行徒步等等。只要不妨碍他人,不影响自己的健康,短短一生能有多少事情会让自己痴狂?
《关于战争》――――
从希特勒到罗马尼亚,再到海湾战争,以及之后的利比亚,叙利亚,也门,即便是发生战争,也没有阻止他们的极端行为,这样灾难性的变革几乎一再的重演。几十万至几百万生命的消失,甚至让整个国家成为废墟,也都没有能够阻止他们的错误行为,这是一种群体之恶?还是个体之恶?难道文明的发展,必须要经过毁灭到达吗?与此不同的,还有东徳,俄罗斯,摩洛哥,埃及,蒙古,缅甸,越南等国家,在历史最为关键的时刻,他们没有通过野蛮的自相残杀改变,而是顺应了时代与文明,让社会在智慧和妥协中平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两种不同剧烈的反差,对于整个人类文明应该都是一种启示。
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无从选择,战争是最低级粗鲁野蛮和愚蠢的,这个问题无论中外,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证明。表面看,这也许与现实生活中的个体行为没有太大区别,但一场殴斗可能只是个体荣誉或者基本利益的抗争,而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其结果则会让绝大部分人受到无辜的侵害,这不是单纯的伤害问题,而是有没有,或者有多少无辜受到牵连,对于社会整体,是促进了发展,还是抑制了发展的问题。如果因为坚持观点,那样完全可以通过集体的辩论获取想要的结果,如果仅为一己之私,那么答案也是明确的,因为无数案例已经给出了答案。
战争不仅是愚蠢的行为,更是某一方人性阴暗的终极展示。不是所有的战争都可以避免,也不是所有的战争都可以发生。因为误导误解所发生的战争,一般性不会在血肉横飞中继续,而因为人性之恶之私的行为,其结果很可能难以找到结束的方法,其结果必然会出现玉石俱焚的结果,一种愚蠢会让更多人愚蠢,一种错误引发数不清的错误与灾难,一战二战更像是这样的行为。
文明与战争一定是对立的,文明也是长久以来,人类为了避免战争而进行的终极努力,可以说,在两个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如果没有误导事件的发生,战争很难会以终极惨烈的方式发生,相反,一定是愚蠢的,也一定是野蛮的,更是人性之恶丧失了制约和控制。
社会发展会在不同文明阶段出现十字路口,所有看不清真相被挡住视线的一方,都会付出惨烈的代价,这样的灾难在信息技术落后的以前,因为个体的误导,或者整体素养的低下可能难以避免。而当下却完全不同于过去,因为现代战争几乎没有任何隐秘可言,发动战争的目的性几乎昭然天下,就连战争的细节几乎都被全程直播,误导误解甚至是人性之恶之私都清晰入微,如果在违背战争规律的状况下发动战争,结果也一定是必然的。
尽管个体人性之恶无法完全被制约,但整体的文明一定是战争的克星,也一定是一切丑恶的克星。因为除了犄角旮旯里公众看不到的死角,几乎一切都在公众的直播中进行,正确与错误不可能再被个体丑陋所利用。现代文明已经完全拥有了,制约遏制丑恶阴谋家的强势客观条件,战争,也许会在不久的某一天,真的会成为永久远的历史。
《关于小偷》————
以前时常看到自家楼下墙上有大骂小偷的海报,当时并不是太在意,有时还觉得有点无聊。但是,自从一八年八月中旬,我家买下电动后,对于那种贴海报的行为,完全理解了。
在至今不到两年时间里,算作昨天晚上,我家电动车总共被洗劫三次,前两次只偷电池,基本上再买一块还可以继续用,但昨晚,小偷直接让整个电动都给消失了。说句实话,院里几乎到处都是摄像头,有门房,有公安局的正规警务室,按说失窃怎么也不该如此频繁,可现实真的就是如此魔幻。
在欧美的大片里,小偷给人的印象并非都是负面的,许多偷天大盗几乎拥有无所不能的好身手,惊险刺激滑稽搞笑的场面,令人记忆犹新。并且那些人物形象,大多也都是整片最为出彩的关键设计,而且他们似乎已经误导了我们对于盗贼形象的理解,给我的感觉,那些大盗更像是一些无所不能的英雄。这种人物设计也出现在了我们的古典名著中,比如《水浒传》里最典型的石阡及五鼠闹开封等。他们虽明确的都是”小偷”,但却都是公众心目中的英雄。这样的案例,竟然还真的出现在现实生活里。
这样让人愤恨矛盾无法释怀的事情,还真的发生在我身边一次。上学的时候,同宿舍大家的基本生活用品时常丢失,开始谁也搞不清楚是谁干的,直到过了一个学期,大家才搞清楚,后来同学说,他一直有这样的“爱好”。再后来刚走上社会不久,他竟然因为偷窃演变成为抢劫,最终犯下命案,枪毙时我们几个得知去看了公审大会,路上碰到年轻漂亮的班主任,她看见我们说:“怎么我看见一个人像娄子?”大家没说话,老师很快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