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艾丁教你高效学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从理科学渣到化学老师的修炼之路

认为高学历的老师就会带出高分的考生,这样的想法也促使学校和家长更加关心师资结构。事实上很多新毕业的硕士甚至博士学历老师往往讲授的内容让学生一头雾水,如听天书,更何谈教学效果?反而是一些学历不高的老师更受学生欢迎。究其原因在于高学历的老师往往都是曾经的学霸,并没有经历过普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痛苦,而往往学历没有那么高的老师更容易抓住学生问题所在。但这也并非说老师尤其是中学的老师更应趋向于低学历。学历高至少可以说明老师的学习能力是超于多数人的,并且学科知识的厚度也是值得肯定的,只要老师用心教学,假以时日,未来的成就必不可小觑。尽管高学历的老师在最初授课时需要一段与学生的磨合期,但从长远角度看,在这个群体中能够培养出的优秀老师数量必然值得期待。

很可惜笔者属于后者。受学校教学环境的影响,我从初中一路玩到高中,蹉跎了岁月。高中生活满足于成绩并非倒数,小说、漫画、摇滚乐等这些对少年杀伤力极强的东西陪伴着我成长。毕业的学校属于相对较差的那一类,很多学生无法坚持到高三就离开学校去闯荡社会或者回家务农了。留下来的同学,也不乏只为混到高中毕业证。高三班级人数骤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在班级的排名倒数了,第一次高三月考的惨烈成绩让自己突然意识到大学于我绝对是遥不可及的。没有背景、没有奇迹,最终大学毕业并且居然成了老师,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

1.1.1 给自己一个改变的理由

第一次月考的成绩已经表明自己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渣,这已经基本宣判了高中的结束,别说考大学的奢望,在那个年代即使想上一个专科也是遥不可及的。

也许是出于同情心,或者纯粹出于社会治安的考虑,校方居然要求我们这样走读的学渣也必须参加晚自习。这种出于拯救未成年人的考虑很难得到广泛支持,毕竟晚自习时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无法肆无忌惮地看闲书、听音乐、聊天。一些走读的学渣组成了坚不可破的联盟,大家都不去学校自习。

初中、高中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学校经常开家长会,而神经敏感的家长们又总是乐此不疲地参加,甚至在我所在的那个升学率只能以个位数计的学校,家长会的出席率居然超过正课学生的出勤率,虽然大部分家长心里明白自己的孩子与大学、大专甚至于高中毕业都是无缘的。

家长会当天总会几家欢喜几家愁,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学生,用愁字还不算准确,更应该说是惴惴不安、度日如年。好在以中学混过来的经验看,每年也就愁那么几次,每次也就几天而已,其余的时间依旧可以我行我素。

家长会结束,父亲回到家中没有任何反常举动:做饭、收拾屋子、准备好我学习所用的桌子,然后帮母亲去忙活计去了。既然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索性像往常一样摊满一桌子的书、本、笔,然后沉浸在藏在课本下面武侠小说的江湖世界里。

家长会的第二天到学校总觉得有些异样,而这种异样更多的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感觉。上午的课程在浑浑噩噩中结束。下午第一节是班主任数学老师的课。一反常态的是居然整堂课班主任都没有再像唐僧那样苦口婆心地唠叨走读生必须上晚自习的事情。直到下午自习课时才有机会和朋友们痛快地聊天,这才知道之所以班主任不再勉强走读生上晚自习竟然和我的父亲有关。从同学那里获悉,因为上晚自习的事情,父亲和班主任发生了激烈的言语冲突。

直到写这些文字时也无法知道当时的真实情境。问了父亲几次,也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父亲的描述总是支离破碎,从旁人口中听到的又不见得是事实。只能归结为班主任坚持走读生必须到学校上晚自习才有可能提高成绩,在家自己学习就是浪费时间完全没有效率。我的父亲则坚持认为能否考上大学并不是一个晚自习能够决定的,他坚信自己的孩子能够对自己负责,他尊重我自己的选择。

那一天的最后一堂课是什么科目已经完全不记得了,好不容易放学回家见到父亲想问下家长会的具体情况,父亲只是说让我好好学习就行,其余的事情就不要管了。

吃过晚饭,我做了一个让自己都吃惊的决定:和父亲提出不在家学习,而是去父亲的办公室学习。父亲同意了,收拾完餐具带着我去了他的办公室。那是一个三层的红砖办公楼,办公楼已经有些破旧了,下午五点后楼里空无一人,大门是有门卫的,而且晚上整个办公区也有巡视人员,因此办公楼里连个守门的都没有。靠近楼门的二楼办公室就是我高三绝大部分时间上自习的地方。

蚂蚁搬家似的把家里的学习资料都带到了办公室。第一天只带去了数学书、练习册和几套卷子。现在想来,也许因为班主任是数学老师的缘故,所以第一天才会选择只带上数学的资料吧!也许是想通过最早提升数学成绩给父亲点回报吧!

记得在很多名人传记中也经常看到生命中的一件小事,往往能促使人生的改变。生命有时就是这么奇妙,很多看似毫无关联或毫不重要的小事,却改变了人生。反倒是那些看起来关系一生的大决定,事后想起来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也没有那样深远的影响。

一次再平常不过的家长会,一次冲突的小插曲,父亲所表现出来的一点小小的信任,这些也许就是我高三真正开始认真努力起来的全部动力。

1.1.2 做自己的伯乐,找到人生中的千里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每一个儿童都具备运动员的基本素质,只是绝大多数的儿童没有机会也没有意识去进行专业的训练。这个世界上生活的绝大多数人,其智商水平相差无几,但真正在学业或事业上能够崭露头角的,毕竟还是少数人。其实很多这样的差异,仅仅是因为缺少一个契机,缺少一种方法而已。

从想开始努力,到真的见到一些效果,其间所经历的时间仅仅是一个月左右。以百分制计算的话,数学从40多分提高到80多分,同期物理也从10多分提高到80多分,化学也顺势由20多分提高到了60多分。当时很多家长和同学都震惊于我的神速进步。

那个年代并不流行课外辅导,而我所在的地方也没有什么补习班。周围的人的说法让自己也差点信了:我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是原来没有努力罢了。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学生问我如何能做到在一个月内有如此飞速的提升。

学生最容易受到例如提分、高考压题、技巧方法、解题秘籍等这类文字的吸引。既然想要真的努力了,就求父亲帮我买了一套《高考名师解题系列丛书》。看了很多之后才发现原来那些方法技巧对我来说毫无用处。

最初几天的努力完全化为乌有,基础知识薄弱,不是看不懂解题的方法、技巧,就是根本无法去应用。再好的一套教辅资料,在手中也无法发挥它的效果。这样的打击使自己意识到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这也是我的学习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环:行动优先、积极试错、及时调整。

学校中某些学科的作业是不得不做的,有时并非因为作业有效果,而仅仅是因为该学科的老师检查过于严格而不得不写。因此每天的自主学习时间,其实真的非常有限。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去积极地试错、去阅读教材、去做题,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大量消耗时间的事情。其中的矛盾在于做作业消耗时间太多,需要去阅读教材,而阅读教材又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学知识点还是去实战练题,这个矛盾看似无法解决。

经历过程的痛苦不是促使人化茧成蝶,就是促使人选择逃避。

既然学知识点和做作业这个矛盾已经产生,那就干脆都不要去解决。无所事事,或者再回归到小说、音乐上的恶性循环中,又觉得良心上过不去。总要找一些事情去填充这段时间,就像高僧通过诵经遮住自己的俗眼一样,就像忘记某件痛苦事情的最好办法就是积极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一样。没有时间沉浸在痛苦中,无论会不会,直接拿出历年的高考真题试卷去刷高考题。尽管自己的成绩确实很差,但每一张试卷当中总会有一些自己能够解出的题。

完成一张高考真题试卷的时间并不长,原因在于整张试卷中自己会并且能得分的,通过蒙能够得到分的,都实在是太有限了。但做一套高考真题试卷的好处在于培养优势心理。做对了就会告诉自己在高考中确实能拿到分,做错了就安慰自己这是高考难度的题,错了也理所应当。

没有了心理压力的行动,往往是高效的。反正不去做作业,不去阅读教材,每天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还是蛮多的。做完一套试卷之后,习惯于对比上一套或者上几套自己做过的高考真题卷。最初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那一点卑微的自尊心。看到每套试卷当中都有能做出的题,就会自我暗示自己在高考当中也许还会有所收获的。不经意的几次对比,突然发现了一点曾经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几年高考真题中很多知识点的命题规律性非常强,题型也非常相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儿童教育中想让一个儿童明白一种行为的后果是不好的,说教的作用远比不上让儿童去试一下并承担其后果。尽管高中的老师总在循循善诱地说高考命题规律性很强,学习时要抓住重点,但学生总是当耳旁风。在某种程度上,自己通过对比几套高考试卷去总结规律的收获,远大于听几场名师的讲座。

不仅是学习过程,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自己愿意主动去做一件事情和为了应付检查而完成一件事情,所取得的效果往往相差甚远。

最初对比试卷是将自己会的题进行汇总,争取做到只要遇到类似的问题完全不丢分,每张试卷中都有得分点。一段时间后就不满足于每张试卷仅能拿到个位数,同时因为只做自己会的题,每张试卷完成的时间非常短,仅仅是十几分钟而已。闲来无聊就去研究那些自己可能会拿到分、但自己不会的知识点。反正也不会,就去阅读一下答案的解析,有不懂的地方,正好教材都放在手边,就翻开来看一看。

这样的考题,第一道题确实很难拿到满分,但至少可以拿到其中少量的分值。通过阅读答案解析并对比教材后,对知识点渐渐理解,对命题形式也渐渐熟悉。解决下一道类似题时翻阅一下上一张试卷中曾经解决过的题,把两道题对比一下,找到相似点,找到解题的思路。试了几次后,我发现居然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学懂一个知识点,会做一类题。

于是就想将这样的方法应用下去。因为自己没有收拾整理分类东西的良好习惯,所以为了找到一道曾经做过的原题就需要在一大堆资料中慢慢地找寻,这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为了偷懒往往第一次做这种类型题时,就将这个题的题干解析过程全都背下来甚至默写一遍。这种方式也成为后来教学中常常推荐给学生的方法,脑海中有些固有的题型,在后期解决同类问题时就会有参照,这样做不仅能够提升解题的准确率而且能够有效地节约解题时间。

这样的学习方法在数学、物理、化学这样的理科上很有效,不仅整套试卷的得分率明显提升,并且知识储备越来越多。但学校的一轮复习是分模块的,老师在课上讲解的例题及所留的作业还是很令人痛苦。自主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写作业的时间就被压缩到几乎为零。最终只能在第二天上课之前的早自习去抄别人的作业。

刚开始抄作业,仅仅是纯粹的抄。抄了一段时间后,居然能够发现“学霸”的解题步骤并不是最简洁的,而且也能够发现某些解题中的错误。有了这个发现后再去抄作业时就换了一种方法:拿到学霸的作业,简单浏览一下解决思路,根据自己的思考自己解、自己写。其实这也是一个限时训练的方法,随着自己知识水平的提升,以及学校进度的推进并通过在高考试卷中获得的提升,渐渐在写作业中获得的益处越来越多。于是刚开始完全隔离的自我学习方法与学校的讲解进度融合在一起。

这样学习的效果展现在不久之后的一次月考当中。答物理和数学卷都是用了40多分钟就完成了整套试卷,其余的题自己并没有复习、也没有经过限时训练,其结果就是真的不会。于是理所当然地成了全考场最早交卷的人。但是这次月考的成绩却高得出人意料,数学和物理两个科目直接冲到班级的前几名。

考场的分配是按照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划分的,因此老师也无法质疑作弊。毕竟在我的考场当中,我的成绩是最高的,因此抄同学的可能性不存在。这次月考的成绩使我坚定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也许是因为那次家长会的阴影还在,不久后在数学考试当中,23分钟完成试卷并再一次取得了班级前几名的成绩。

但是成绩也就定格在了百分制的80多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无奈中却万幸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人的智力发展方向是不相同的,对某些人有效的方法,也许对另一些人就会完全无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如果说学习有捷径,那么这就是捷径。

很可惜沾沾自喜于当时所取得的成绩就不愿意再努力,之后又是回归到原来的生活轨迹——小说和音乐的世界。这期间也做了一些保温训练,而这种保温训练是被动的,毕竟高三的学生每周都要经历考试。

现在想来,即使继续沿用这种学习方法,即使后期没有回归老路,成绩继续提升的可能性也并不大。行动优先、积极试错、及时调整确实可以做到解决一个学科当中绝大部分问题,可以使考试当中的得分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但高考毕竟是选拔性的考试,检验的是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没有一定的学科思想和学科素养,在某个学科当中要想得到更高的分值也是非常困难的。

玩命似的“三分钟努力”并且找到合适的方法,确实能够起到奇效。但要成就卓越就要更加细心,更要持之以恒。

1.1.3 教书是无奈的选择 成为高分班老师仅仅是因为坚持努力

如果可以做自己人生的导演,相信很多人都会无限次重写电影的脚本。“如果”是一个伪命题,人生是一场单向旅程,无法回到原点,也无法重塑当初的自己。

但人们都喜欢“如果”这样的伪命题,大学毕业后第一次面临生活的压力时自然会对自己说:“如果当初能够过好每一天,也许今天就会迥然不同。”

毕业后做过很多职业,短期内尽管都可以维持温饱,但略有盈余却很难实现,无奈之下到学校做了老师。最初的想法是有了一定积蓄立即转行,趁着年轻去做想做的事情,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于我而言教学仅仅是一份工作。

想去做还是必须去做?事业还是职业?

理想中从来就没有当老师的选项,选择这份工作的目标也非常明确。因此尽管最初所在的班级是重点高中的复读部,面对的学生尽管高手云集,但讲课相对还是比较轻松的。照本宣科一下从老教师那里“偷”来的讲义,随便搜集一两道高考原题在课上作为例题讲解,实在不行就拼凑一套随堂测试的小试卷。反正都是一堂课,很容易就能够听到下课铃声响起。兴致来了还可以给学生讲一讲大学当中的奇闻逸事,整堂课你好我也好,大家都开开心心的。

自己曾在高中是一个学渣,找老师问问题这种事情在意识当中是完全不存在的。要命的是这所学校的学渣太少了,找老师答疑就像是吃饭喝水那样自然,更加要命的是,这些学生们问的问题五花八门,有课上讲解不明白的、课上根本没有讲到的、甚至也有纠正课上讲错的及一些从来没见过的问题。

因为始终无法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而无法真正逃离校园,毕竟吃饭是人生中第一大问题。没有诗和远方,只有眼前的苟且,甚至可以说苟且都快要苟且不下去了。第一次真心觉得当老师真的不容易。

好在一直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自我安慰的话。

没有学过建筑学并且喜欢随遇而安的我居然制定出一份标准的“逃生路线图”。经过对学校的“地理地形”及学生上课时间规律的研究,利用这张图可以轻易地避开大部分学生的提问。这就是最初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学生时代成绩的提升,需要感谢班主任对是否去学校上晚自习的“重视”。老师时代则要感谢学生的“轻视”,这促使我将教学由职业变为事业。

学生们无法找到自己的学科老师答疑,渐渐也就学会了“自学”。

事情总有例外。一天中午班上的学生拿着化学资料走进老师办公室那一瞬间我的内心超级紧张。万幸的是这个学生越过了我的办公桌走向了后方。本以为学生来办公室仅仅是帮自己的同学交作业,或者是来办一些其他的事情。但后排传过了一段对话却让我如坐针毡。

“老师能麻烦您给我讲一道题吗?”

“你们班的化学老师就在前排啊。你去问自己的老师吧。”

“哦,谢谢老师。”

一段简短的对话,学生抱着化学资料离开了老师办公室。

被学生轻视,应该说是被学生漠视,连愤怒都没有来由。尽管从来没有想过将教学作为理想的职业,但这件事已使我无法心安理得地混日子了。

不管怎么说是经历过高考的,并且大学就读的专业也是化学方面的。哪怕只是为了那点卑微的自尊心,也要直面学生的答疑。

行动优先,积极试错,及时调整。

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无法真正找到学生问题的出处。但至少学生用的教辅资料还是比较统一的,基本就是那几本,而学生所用的套卷无外乎就是高考真题、模拟题或者学校历年的各类考试试卷。因此首先是刷题。

三个月时间,做过的试卷和教辅加起来有87厘米厚。题海战术并非一无是处,但是滥用题海战术却无法得到想要的效果。为了应对学生的答疑而进行的题海战术训练所取得的效果就是对高考题目越来越熟悉,答疑时也越来越有底气。对于成题渐渐地能够做到信手拈来,但对于学生提出的新题尤其是探究类型的题目就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束手无策。因此尽管不再积极逃避答疑,但是每次答疑仍是如临大敌。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个学校公认的学霸在图书馆里学习,正好面前摊开的是化学教材。坐在对面观察着这个学霸认真地翻阅教材,将教材上的方程式和一些知识点誊写到一个笔记本上。而这个学生的教材上,已经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红色、黑色及蓝色等多种颜色的备注内容。

看完学霸的做法自问教材真的有用吗?教材真的没用吗?

模拟学霸的做法,打开教材认真阅读才发现几个月努力下来在教辅还有试卷中积累的很多方法技巧,在教材中几乎都能找到出处。甚至一些答疑时新题与探究题中无法解释的内容,在教材中也能找到相应的文字。我忽然觉得教材果然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认真阅读教材、认真记住每一个方程式、认真记住每一个反应的条件及反应环境、认真阅读每一个实验探究和科学史话。每次答疑或做题后有了新鲜的想法或新的内容,赶紧记录在教材中。刚开始进度缓慢,几度想要放弃。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教学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

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

另一个偶然的机会,学会了更多的东西。

某次月考后很多老教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参与批改试卷工作,所以年级中绝大部分试卷就全由我独立批改。因为仅仅是月考,所以试卷的保密程度并不高,得以将大部分试卷拿到家里慢慢批改。

刚开始是对着答案批改试卷,给出分值。这些工作做完所用的时间并不多,于是就想多做一些,算是对前期混日子的一点补偿。将每一张试卷中学生错误的地方都用红笔参照标准答案进行标注更改。这个工作很费时间,全部完成已经快天亮了。干脆不睡了,将所有试卷汇总在一起,按班级统计平均分、年级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等,将这些最常规的试卷分析工作上班前干脆做完了。

试卷分析工作完成后还有一段时间。于是翻开自己班的每一个人的试卷,再去对比归纳一下哪个题的错误率高,哪道题的错误率低,错选的选项哪一个更加高频……

一个无意之举,结果到了班级试卷讲评时,居然能够不用对着教案而直接说出每一个试题的答案及错误原因,并且能够直接指出某道题班级哪位学生做错了。那堂试卷讲评的课程,成为进入学校以来最受学生欢迎、最精彩的一堂课。甚至连那个曾经在办公室漠视我的学生,也在课堂上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因为无法知道行动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不去做或者犹犹豫地去做,等于完全没有做,无法收获效果。“行动优先、积极试错、及时调整”往往能收获超乎预期的效果。

这里所说的“行动优先”并非意味着是毫无目的的莽撞行为。

不再将教学仅仅作为一个职业,也不再消极地回避答疑,渐渐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于是学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什么方法才能够提升答题的效率,这个效率不仅仅是得分率,还包括如何缩短答题时间。

从研究如何针对同一问题去发现更多的解题方法,到研究一个知识点可以有多少种命题方式,再到从被动做题转变为主动对比做题及创造新题型,一点点推进自己的教学水平,坚持着平凡的努力。将教学从职业转变为事业也没那么困难。

教书是无奈的选错行。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无数个选择,可以逃避也可以面对。最终成为高分班的老师,仅仅是因为没有逃避,而是积极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