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保护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十七节 板蓝根

Banlangen

ISATIDIS RADIX

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又名大蓝根、大青根等,为十字花科一二年草本植物。以根入药为板蓝根,以叶入药为大青叶,具有清热、凉血、消肿、解毒功效。主治丹热、热毒发斑、神晕吐血等症。在河北、河南、甘肃、安徽、江西、山东、黑龙江等地均有栽培。生产上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根腐病、白锈病、黑斑病、炭疽病、病毒病等。霜霉病在各地普遍发生,为害甚重;菌核病在长江流域及南方沿海各地分布普遍。

一、板蓝根霜霉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花梗和角果。发病初期叶面生边缘模糊的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淡黄绿色至黄褐色,叶片呈黄褐色;叶背相对应处生有白色至浅灰白色霜霉层,为病原菌游动孢子囊梗和游动孢子囊,严重时植株叶片干枯。茎、花梗、花瓣、花萼及角果等被害后褪色,上面长有白色霜霉层,并引起肥厚变形(图7-84、图7-85)。

(二)病原

病原为寄生霜霉菘蓝专化型Peronospora parasitica Fr.f.sp.isatidis,属于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霜霉属真菌。孢囊梗单生或丛生,无色,全长192~332.8μm,基部膨大,主梗123~192μm×6.4~16μm。冠部锐角二叉分枝大部3~6回,顶枝6.4~25.6μm×1.3~3.2μm,弯曲,枝端尖细。孢子囊椭圆形或近球形,大小13.4~28.8μm×13.4~25.6μm。卵孢子黄褐色,球形,大小33.6~42μm,壁平滑,有时有皱褶。病菌可为害多种十字花科植物,但有不同的专化型和生理小种。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及肥厚组织在土壤中越冬、越夏。生产上板蓝根生长周年衔接,或早晚茬口重叠,因此病菌能以菌丝体在受侵染的病株内越冬、越夏。病菌的孢子囊通过风雨传播,整个生长季可引起多次再侵染。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多雨高湿或雾重露大时有利于发病,多发生于春秋两季。4~6月发生较重,9~10月又继续扩展为害。冬暖春寒、多雨高湿有利于发病,抽苔开花期病害发生严重。

(四)防治措施

(1)入冬前彻底清除、烧掉田间病残体。

(2)选择高燥地块栽植,与十字花科以外的植物轮作,低湿地作高畦栽培;选栽抗病品种,合理密植,适当调整播种期,增施肥料,适时浇水。

(3)发病初期喷洒58%瑞毒霉锰锌600~800倍液、1:1:120波尔多液、75%百菌清800倍液或25%甲霜灵600倍液等药剂3~4次,间隔10天左右。

二、板蓝根白锈病

(一)症状

罹病初期,叶面出现黄绿色小斑点,无明显边缘,叶背生白色微隆起的脓疱状斑点,外表有光泽。病斑直径2~3mm,脓疱破裂后散出白色粉末状物,即病原菌孢子囊。发病后期,形成不规则形枯斑。叶柄及幼茎发病,病部也产生许多白色疱斑,使叶柄、嫩茎扭曲变形,最后枯死。采种株茎上亦可受害。

(二)病原

病原为白菜白锈菌Albugo candida (Pets.) Kuntze.,属于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白锈菌目、白锈菌属。孢囊梗,大小35~40μm×15~17μm,棍棒状、无色、单胞。顶端自上而下依次形成孢子囊,贯连成串,相互连接处有细小颈部。孢子囊近球形、无色、单胞,大小15~27μm×13~25μm。孢子囊萌发时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圆形或肾形,具有两根鞭毛,从孢子囊先端游出。经过短期游动后,鞭毛收缩,体形变圆,外部形成一层胞膜。随后,孢子萌发伸出芽管,从气孔侵入寄主组织。孢子囊萌发最适温度为10℃左右,最高25℃。藏卵器近球形,无色,多呈空腔,大小60~93μm×42~63μm。卵孢子近球形、褐色,生于肿大的茎及果上。外壁有瘤状突起,大小33~48μm×33~51μm,瘤状突起高2.75μm。雄器侧生,大小24.53μm×11.88μm。

(三)发病规律

以卵孢子在土壤及病残组织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生长期病部长出的孢子囊随气流、风雨传播,再次侵染,扩大蔓延。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4月中旬至5月发生,为害时间较短。

(四)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田园清洁,减少越冬菌源;雨后及时通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2)发病初期喷药保护。可喷施1:1:120波尔多液、25%瑞毒霉600~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交替使用,每7~10天喷1次,喷施2~3次。

三、板蓝根菌核病

(一)症状

植株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病菌为害根、茎、叶和荚果,以茎部受害最重。受害幼苗在茎基部产生水渍状褐色腐烂,引起成片死苗。植株茎部受害,通常在近地面黄弱叶片的叶柄与地表接触处首先发病,向上蔓延到茎部及分枝。病部水渍状,黄褐色,后变灰白色,组织软腐易倒伏。茎内外长有白色棉毛状菌丝层和黑色鼠粪状菌核。后期干燥的茎皮纤维如麻丝状。茎叶受害后,枝叶萎蔫,逐渐枯死。花梗和种荚也产生灰白色斑,不易结实或子粒瘪缩。

(二)病原

病原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属真菌。菌核球形、豆瓣或鼠粪形,大小1.5~3mm×1~2mm。一般萌生有柄子囊盘4~5个,子囊盘盘状,淡红褐色,直径0.4~1.0mm。子囊圆筒形,大小114~160μm×8.2~11μm。子囊孢子椭圆形或梭形,大小8~13μm×4~8μm。侧丝丝状,顶部较粗。病菌寄主范围极广,可侵染32科160多种植物。药用植物受害重的有人参、川芎、延胡索、菘兰、丹参、菊花、红花、益母草、细辛、补骨脂及牛蒡等。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菌核在病残组织或菌核落在土壤中及混杂于种子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生长期适宜条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通过气流、风雨传至寄主表面萌发引起侵染,一般先为害花瓣及老黄叶,后菌丝由叶通过叶柄扩展到茎部。病部产生的菌丝也可通过植株间的接触传染蔓延,扩大为害;菌核还能直接产生菌丝侵染靠地面的枝叶和幼嫩植株引起发病。此病的发生与土壤菌核数量和环境条件关系密切。种子田在3~4月发病,4月下旬到5月为发病盛期。偏施氮肥、排水不良、田间湿度大、植株密集、通风透光差、雨后积水、茬口安排不当及连作,均有利于发病。

(四)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 收获时应尽量不使病组织遗留在地面;收获后深耕,将菌核翻于土层下或淹水促进菌核腐烂;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田块栽种;种植不要过密,以保持株间通风透光,降低表面湿度;水旱轮作或与其他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轮作。避免过多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早施蕾薹肥,可以促使花期茎秆健壮,提高抗病力。带有菌核的种子播种前应通过筛选、水选等方法汰除混杂的菌核。

(2)药剂防治 发病季节,可用50%速克灵1000~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及65%代森锌400~600倍液喷药保护。药液应集中喷洒植株中下部,一般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此外,还可用草木灰石灰粉(1:3)撒施在植株中下部及地面,也有一定作用。消灭菌核可施石灰氮每亩20~30kg,应在收获后翻入土壤中。

四、板蓝根根腐病

(一)症状

病菌为害根部。被害植株,地下部侧根或细根首先发病,病根变褐色,后蔓延到主根,也有主根根尖感病后扩展至主根受害。根内维管束变黑褐色,向上可达茎及叶柄。以后,根的髓部发生湿腐,黑褐色,最后整个主根部分变成黑褐色的表皮壳。皮壳内呈乱麻状的木质化纤维。根部发病后,地上部分枝叶发生萎蔫,逐渐由外向内枯死(图7-86)。

(二)病原

病原为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 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菌目、镰孢菌属。该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无色或浅色。产生2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小型孢子为圆形、单胞;大型孢子为镰刀形,多胞。

(三)发病规律

土壤带菌为重要侵染来源。5月中下旬开始发生,6~7月为发病盛期。田间湿度大和气温高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气温在20℃~25℃时,有利发病,高坡地发病轻。耕作不善及地下害虫为害造成根系伤口,根腐病发病重。高坡地病害较轻。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选择地势高,排水畅通及土层深厚的沙壤土种植;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合理施肥,适当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浇灌根部及周围植株,防止蔓延。发病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剂600倍液喷施。

五、板蓝根黑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在叶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灰褐色至褐色,有同心轮纹,周围常有褪绿晕圈。病斑较大,一般直径3~10mm。病斑正面有黑褐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梗和分生孢子。叶上病斑多时易变黄早枯(图7-87)。茎、花梗及种荚受害产生相似症状。

(二)病原

病原为芜菁链格孢Alternaria napiformis Purkayastha et Mallik,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色孢科、链格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簇生、直立,或屈膝状弯曲,分枝或不分枝,褐色至淡褐色,具分隔,大小31.0~70.0μm×3.0~5.5μm。分生孢子倒棒状,褐色,单生或短链生,孢身31.5~54.5μm×8.0~14.0μm,具横隔3~9个,纵隔膜2~3个,斜隔膜0~2个,分隔处稍隘缩。喙柱状,有或无分隔,大小0~50.0μm×3.0~3.5µm。另外,芸薹链格孢A.brassicae Sacc.也可为害板蓝根。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自5月起开始发生,一直可延续到10月,其中以6~9月发生最为严重。高温多雨季节有利于发病。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合理轮作,清洁田园,消灭越冬菌源;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锌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六、板蓝根灰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受害叶面产生细小圆形病斑,略凹陷。病斑边缘褐色,中心部灰白色。病斑变薄发脆,易龟裂或穿孔。病斑直径2~6mm,叶面生有褐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自老叶先发病,由下而上蔓延。后期,病斑可互相愈合,病叶枯黄而死。

(二)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真菌Cercospora sp.。该菌孢子线状或蠕虫状,具有2~7个横隔膜,孢子梗垂直、暗色,孢子暗色或无色。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随病残组织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种子亦可带菌。6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日平均温度在23℃~25℃时,有利于发病,蔓延迅速。

(四)防治措施

(1)轮作和清理田园,减少菌源;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

(2)发病初期,喷洒1:1:100波尔多液保护、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七、板蓝根炭疽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叶部病斑圆形,直径1~2mm,中央白色,半透明,边缘红褐色,病斑上微露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后期病斑易穿孔。叶片上有时密布小圆斑,但通常并不致叶片干枯。茎、花梗及种荚受害后呈梭形、条形、红褐色下陷斑。

(二)病原

病原为希金斯刺盘孢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 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腔胞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真菌。该菌刚毛稀少,分生孢子长椭圆形、端钝圆、单胞、无色,直或稍弯,常具大油滴,大小16.5~19µm×4µm,分生孢子盘小,直径25~42µm,黑褐色,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顶窄、基部较宽,大小9~16µm×4~5µm。

(三)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残组织上越冬。病菌喜高温,常在夏末秋初发生,多雨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收获时认真清除病残组织,减少越冬菌源;与非十字花科植物轮作。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50%施宝力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3次。

八、板蓝根病毒病

(一)症状

叶面表现系统花叶、斑驳。严重时植株矮小,叶片扭曲,并伴有坏死斑块。

(二)病原

目前报道的板蓝根病毒病的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CMV),属于雀麦花叶病毒科黄瓜花叶病毒属的典型成员,其病毒粒子的结构是等轴对称的二十面体类球体,直径约29nm。

(三)发病规律

在自然界CMV有广泛的寄主,是分布最广和最具经济重要性的植物病毒之一,多种蚜虫为传毒媒介。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的活动及病毒的传播,发病严重。

(四)防治措施

(1)治虫防病 蚜虫发生期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1%啶虫眯2500倍液、40%氰戊菊脂乳油6000倍液及25%阿克泰乳油5000倍液。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3.85%三氮唑核苷·酮·锌水乳剂500倍液、10%混脂酸水乳剂100倍液及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王蓉 丁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