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保护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十九节 当归

Danggui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又名秦归、西当归、川归、岷归等,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补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也用于治疗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症。当归主产于甘肃、四川、云南等地,以甘肃岷县产量最大,占全国当归总产量的70%以上。当归主要病害有茎线虫病(麻口病)、根腐病、褐斑病、白粉病、菌核病、锈病等。其中茎线虫病和根腐病发病率在60%~70%,严重的影响当归的产量和品质。褐斑病发病率在75%以上,严重时叶片枯死,减产明显。

一、当归根腐病

(一)症状

罹病植株矮小,叶片枯黄;地下部根尖和幼根初呈褐色水渍状,随后变成黑色病斑,逐渐脱落。主根呈锈黄色,腐烂,只剩下纤维状物,极易从土中拔起。地上部罹病初期植株矮小,变黄,严重时枯萎而死。往往与当归茎线虫病混合发生。

(二)病原

病原为燕麦镰孢菌Fusarium avenaceum (Fr.) Sacc.,为半知菌亚门、瘤座孢目、镰孢菌属真菌。该菌分生孢子大小两型,大型孢子镰刀形,多胞,有1~5个隔膜,小型孢子卵圆形、单胞。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田土壤内和种苗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一般5月初开始发病,6~7月为害较重,一直延续到收获期。地下害虫为害,造成根部伤口增多、灌水过量和雨后田间积水,根系发育不良等因素均加重为害。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消毒病穴。

(2)药剂防治 育苗和移栽前用50%利克菌,1.3kg/667m2进行土壤消毒,或结合施肥每亩撒施1.5kg哈茨木霉菌,或用1:1:150波尔多液浸种苗10~15分钟后栽植。

二、当归褐斑病

(一)症状

叶片、叶柄均可受害。叶面初生褐色小点,后扩展呈多角形、近圆形、红褐色斑点,大小1~2mm,边缘有褪绿晕圈。后期有些病斑中部褪绿变灰白色,其上生有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汇合时常形成大型污斑,有些病斑中部组织脱落形成穿孔,有些病斑与细菌复合侵染呈油渍状。

(二)病原

病原为一种壳针孢Septoria sp.,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壳针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近球形、黑褐色,大小67.2~103.0μm×62.7~89.6μm。分生孢子针状,直、无色,端部较细,隔膜不清,大小22.3~61.2μm×1.2~1.8μm。此菌较文献记载的白芷壳针孢S.dearnessii的分生孢子大小14~28μm×1~2μm,长近一倍,故各地病原可能有差异。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器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以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生长期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温暖潮湿和阳光不足有利于发病。一般5月下旬开始发病,田间病害逐渐由发病中心向四周扩展,7月下旬至9月初是病害盛发期,田间发病率可由30%左右增长到80%以上,病害病情指数也可由30左右增长至80以上,9月中旬以后病情指数不再增加,进入病害衰退期,并持续至收获期。病情基数越大,发病越重;田间平均温度15℃~25℃、湿度高于75%有利于褐斑病的发生和蔓延。

(四)防治措施

(1)栽培防治 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降低越冬病菌基数,以减少初侵染源;采用垄作栽植,合理密植,增加田间的通风透光等调控措施减缓病情扩展;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结合喷施高效低毒的杀菌剂等措施防治病害流行。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1125~1688g(有效成分)、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88~1050g(有效成分)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1~127g(有效成分),防效均可达71%以上,并且具有较好的增产作用。一般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2~3次,交替使用药剂。

三、当归白粉病

(一)症状

叶片、花、茎秆均能受害。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白色霉层,即病原菌的菌丝及分生孢子。后期产生小颗粒,即病原菌有性阶段的闭囊壳。病情发展迅速,全叶布满白粉,引起叶片枯死。

(二)病原

病原为独活白粉菌Erysiphe heraclei DC.,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真菌。菌丝体生于叶的两面。分生孢子近柱形,少数桶形至柱形,大小20.3~40.6μm×12.7~17.8μm。闭囊壳散生至近聚生,扁球形,直径75~120μm。附属丝丝状、近二叉状或不规则分枝,大小30~125μm×3.8~8.9μm,0~3个隔膜。子囊近卵形至球形,大小45.7~83.8μm×38.1~49.5μm。子囊孢子2~6个,大小19.1~27.9μm×12.7~16.3μm。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闭囊壳或菌丝体在病残体及种根上越冬。越冬的闭囊壳翌年散发成熟的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越冬的菌丝体第二年直接产生分生孢子传播为害。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不断引起再侵染。当归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适温为18℃~30℃,湿度为75%以上。潜育期为2~5天的生长后期才形成闭囊壳越冬。管理粗放,植株生长衰老,有利发病。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清除病株残体,消灭初侵染源;实行轮作,避免连作;及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减少养分消耗,并搞好田间的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2000倍液。

四、当归炭疽病

(一)症状

发病初期先在植株外部茎秆上出现浅褐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深褐色长条形病斑,叶片变黄枯死,后期茎秆及叶片从外向内逐渐干枯死亡,在茎秆上布满黑色小颗粒,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最后茎秆腐朽变灰色至灰白色,整株枯死。叶片未见病斑。该病在甘肃省渭源县、漳县及岷县等当归主产区均有发生,严重年份发病率为40%~85%。

(二)病原

病原菌为束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 Grove,为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真菌。该菌的分生孢子盘黑褐色,扁球形、盘形或球形,直径50~400μm,周围有褐色刚毛,刚毛直立、长短不等,长度为45~200μm,顶端尖基部宽约4~8μm,有0~7个隔膜;分生孢子有两种形态,一种为新月形,两端尖,无色透明,单胞,中间有一个油球,孢子大小18~24.5μm×3.5~5μm,另一种孢子为卵圆形或椭圆形,无色透明,单胞,孢子大小9.7~16.5μm×2.5~4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可在土壤和病残组织上越冬,成为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来源。人工接种病菌可通过伤口、根部及地上部自然孔口侵入茎秆。生长季节中,此病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田间可见零星病株,但症状不典型,观察不到病症。7月株高20cm可见典型症状,有些株高不到30cm即以严重发病,茎秆腐朽,表面布满黑色小颗粒。8月下旬到9月上旬达到发病高峰,田间发病程度与相对湿度和气温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即湿度大、温度高有利于病害发生。

(四)防治措施

(1)栽培防治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精耕细作、深翻土壤,减少初侵染源;注意轮作倒茬,此病在重茬地发病重,因此,应与禾本科、十字花科植物轮作倒茬,以减少土壤中病原物的积累。

(2)药剂防治 可以按常规量喷施43%戊唑醇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及40%氟硅唑乳油。此外,30%醚菌酯、70%甲基硫菌灵、50%多菌灵等亦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可以在生产中选择使用。

五、当归菌核病

(一)症状

植株受害后叶片发黄,随后逐渐枯死,根及根茎组织被破坏形成空腔,内部有多数大小不等的黑色鼠粪状菌核。

(二)病原

病原为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Sclerotinia sp.。该菌以菌丝纠结形成菌核,生在植物表面或植株器官内部空腔的气生菌丝上,似鼠粪状,不规则。缺少分生孢子阶段。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表层或在种子内越冬。在12月至翌年2~3月形成子囊果,产生子囊孢子,借风雨飞散,扩大传播。生长地阴湿,管理粗放有利发病。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冬季深翻地,以减少越冬菌源;实行轮作,最好与禾本科植物轮作;选用无病健苗,并用1:1:150波尔多液浸泡10~15分钟后晾干下种;移栽时,穴内适施石灰、草木灰,即增加养分又消毒防病。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1:1:300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锌6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六、当归茎线虫病

(一)症状

当归茎线虫病也称当归麻口病,线虫主要为害当归根部。初侵染病斑多见于土表以下的叶柄基部,产生红褐色斑痕或条斑状,与健康组织分界明显,严重时导致叶柄断裂,叶片由下而上逐渐黄化、枯死、脱落,但不造成死苗。根部感病,初期外皮无明显症状,纵切根部,局部可以见褐色糠腐状,随着归根的增粗和病情的发展,根表皮呈现褐色纵裂纹,裂纹深1~2mm,根毛增多和畸化。严重发病时,归头部整个皮层组织呈褐色糠腐干烂,其腐烂深度一般不超过形成层;个别病株从茎基处变褐,糠腐达维管束内。轻病株地上部无明显症状,重病株则表现矮化,叶细小而皱缩。往往与根腐病混合发生。

(二)病原

病原为线虫门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该虫的雌雄成虫呈长圆筒状蠕虫形,体长996.67~1650μm。雌虫一般大于雄虫,虫体前端稍钝,唇区平滑,尾部呈长圆椎形,末端钝尖,虫体表面角质层有细环纹,侧线6条,吻针长12~14μm,食道垫刃型。中食道球呈卵圆形,食道腺叶状,末端覆盖肠前端腹面。阴门横裂,阴唇稍突起,后阴子宫囊一般达阴门2/3处。雌虫一次产卵7~21粒,卵长圆形,直径60.33μm×26.39μm。雄虫交合刺长22.37μm,后部宽大,前部逐渐变尖,中央有2个指状突起。交合伞包至尾部2/3~3/4处。病原线虫在欧洲主要为害马铃薯的匍匐茎和块茎,在中国主要为害甘薯。

(三)发病规律

病原线虫以成虫及高龄幼虫在土壤、自生归及病残组织中越冬,是翌年的主要侵染源。在当归返青期到收获的整个生育期(4~9月),线虫均可侵入幼嫩肉质根内繁殖为害,以5~7月侵入的数量最多,也是田间发病盛期。当年育苗期一般不发病。病区的土壤、流水、农具等可粘带线虫传播。地下害虫为害重,病害严重。

茎线虫病的发生与土壤内病原线虫的数量、温度和当归生育期有关。病区在0~10cm土层内线虫的数量最多。当归根对线虫有诱集作用,以归头部受害重。线虫活动温度范围为2℃~35℃,最活跃的适温为26℃,温度过高或过低,线虫活动性降低。在甘肃岷县,病原线虫1年可发生6~7代,每代需21~45天,地温高完成一代所需的时间短。

(四)防治措施

(1)与麦类、豆类、油菜等作物实行轮作;使用腐熟的有机肥。

(2)栽植前用40%多菌灵各250g,加水10kg,配制成溶液浸苗10分钟,晾干后栽植。

(丁万隆 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