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者:日本长寿企业基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二:相互借鉴学习,携手同行发展

公立大学法人首都大学东京

理事长 岛田晴雄

本书的策划着眼于数目巨大的日本长寿企业,是因为中国目前正好迎来了蓬勃发展,很多企业正值向第二代或第三代过渡接班的关键时期,日本百年企业传承的经验一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也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点,通过很多长寿企业的案例,对日本长寿企业的特征进行了详尽的解析。

据我看来,虽说这些日本长寿企业的经验对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有着重要参考价值,但是日本企业在最近的发展进程中其实也存在很多问题;反之,从中国企业的顽强成长中日本企业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东西,由此来看中日两国于彼此而言都是不可互缺绝无可替代的重要存在。双方应该互励共勉,携手奋进,尤其是在国际化进程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今天,中日两国更应该尊重彼此的文化、人才、技术和资源特征,从全人类发展的视野和角度去展望,从而共同为世界做出贡献,这才是真正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事业,本书中也反复强调了这一观点,我也非常认可和赞同。

非常幸运,最近我得以有机会和本书作者之一的王筱卉女士深度交流,由于我的社交范围有限,很遗憾我还未能认识本书的另一位作者后藤俊夫教授,在此我要特意说明,本篇中我所阐述的所有观点都仅限于我和王筱卉女士交流后的感想。即便如此,由于中国历史上特殊时代的原因,王筱卉女士有过一段艰苦的童年生活经历,但她通过自身顽强、坚韧的努力最终成为她这个时代的佼佼者脱颖而出,她对日本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即使和我们日本人相比,也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此我十分感慨也在此深表敬意。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值得骄傲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历史,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上的日本曾经还是一个落后国家,但就是这样一个当初并不出众的小小岛国为什么有着这么多的长寿企业而中国却没有呢?这个问题常常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

在改革开放后中国提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民营企业开始觉醒并茁壮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占了中国经济半壁江山。在这个发展进程中,中国也迎来了第一代创业者要把事业传递给下一代接班人的时候,也萌生了“基业长青,后继有人”的课题,我想这也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日本历史上有着非连续性的各种变革。1868年的明治维新,1940年以后发生的战败和由于占领问题带来的社会变革,以及后来发生的对日本来说规模并不算特别巨大的关东大地震等,都属于这样的案例。然而不论日本在历史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动荡巨变,平安时代以来直至今日,长寿企业在日本依然不胜枚举。例如神社庙宇建筑公司金刚组和北陆法式温泉等拥有千年历史的百年老铺、江户时代以后的越后屋(即今日的三越百货)、已经发展为近代财阀的金融商业巨头、从农业机械器具起家如今已经成长为大型钢贸商社的岗谷钢机等。这些具有百年历史的企业能发展至今,其实都具有以下这些共同的特征,比如与地区经济共同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不断革新;珍惜员工、客户、合作伙伴以及地区社会关系;重视危机管理,随时把控风险防患于未然;极度重视事业传承,在守护传统的同时实现革新。我相信这些特征不仅在日本企业存在,很多中国企业也有这些共性特征。

本书中提到了日本政府重视产业革命政策的重要作用。江户时代末期美国将军佩里率领美国海军的舰船到达横须贺港口后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从那以后日本人震惊地看到了自己国家和美国在先进技术上的巨大差距,于是开始潜心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产业政策。实际上被明治维新推翻的幕府也对西方技术进行了研究,当时在法国政府的指导下,曾经积极追求产业政策的革新。鸦片战争后担忧国家前途命运的中国有志之士编写了《海国图志》,对海外信息了解不多的日本获得该书后,将其视为宝物并如饥似渴地熟读研究,通过此书了解外面的世界。

当时无论是在打倒了德川幕府的萨摩还是长州,年轻武士们为了研究先进的西方国家,不畏禁止出国的严格法律规定而偷渡出去,向西方强国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与此同时对西方世界进行实地考察并深入研究的福泽谕吉则点燃了日本近代化思想启蒙教育的火种;岩仓使节团去海外实地考察学习回来后,为了不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开始发展机械制造业、铁道交通网和资本主义教育体制等,从而推进国家近代化发展;大久保利通实现了这一系列产业振兴措施的体系化,可以说这也就是日后产业政策的雏形。明治政府为了“富国强兵”从欧美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如火如荼地积极兴办政府直营工厂,后又将其转让给民间经营,明治政府积极地用各种方式去努力普及现代化产业,再加上充分利用从江户时代就遍及全国的寺字屋(即今天的私塾),在全国整顿教育制度,普及现代化教育,培养现代化人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列岛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日本政府联合产业界对与产业有关的矿山、钢铁、造船、机械、汽车、机电、电子产业等逐次给予辅助使其发展。当时日本国内资金短缺,于是通过农业协会在全国建立网络从民众那里筹集资金,通过成立信用金库—地方银行—都市银行—政策特殊银行这样的金字塔式的金融机构,将国民的资产集中在出口产业上。战后实现了中日两国和平友好外交关系的原首相田中角荣,在1970年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力度倍增工学专业、实施教师工资收入倍增和充实年金,一举提高了日本的国家竞争力。

以上这些经过缜密思考后组织起来的产业发展政策遭到了美国的刁难,认为“日本株式会社是不正当竞争”。但是日本发展的根源其实并不是来自政府的政策,而是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产业界通过各自独立的革新奋斗才取得了辉煌的结果。19世纪60年代,政府想把数量众多的汽车企业由国家出面合并为两家企业,结果遭到了产业界的强烈反对,产业界自发联合作战推行技术革新大幅度提高了竞争力。比如巨型锻压机器的操作时间从几个小时缩短为10分钟,然后又通过技术革新手段持续不断地改进,终于成功地缩短至1分钟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流程,这只能说是民间自己努力的结果。

中国也在积极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大力发展产业革命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在IT产业阿里巴巴、腾讯以及华为都在全世界成为著名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具有优秀素质的企业家们从小规模企业起步,最后终于发展成世界规模的大企业,中国政府也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予以有力支持。

再有,美国一直批判日本和中国都是政府主导企业的发展,称其为国家主义,属于不正当竞争。但美国不应该忘记当初它也是学习英国、法国以及德国等西方国家的类似做法,然后模仿才成长到了今天。

说一千道一万,中国和日本彼此是两个无法搬迁的邻国伙伴。中国现在正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个现代化强国。追溯到2000年以前,对日本而言中国就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国家,那时候日本俯首称臣地学习中国,然后才培育了自己的文明。19世纪末期日本快速引进了西欧文明并且实现了向近代化的转变,紧接着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获胜。进入20世纪前半叶的时候日本却大肆侵略中国,使得中国陷入了痛苦迷茫和混乱的局面,很长一段时间不得不为统一和建设国家而艰苦奋战。进入20世纪后半期才总算在历经千辛万苦饱受磨难后走出了历史的阴霾,大力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引进资本主义诸国的先进技术,终于取得了经济发展的丰收硕果。

日本也在战后的废墟中重建家园,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获得了高速成长。进入21世纪后,中日两国更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彼此也还有无限的契机,对两国来讲尤为重要的课题是彼此应该在对国际社会的理解上达成共识,共同维护来自国际社会的良好评价。

接下来的共同课题是如何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即共同推动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丰富性和享受自由的高度性。为此,中日双方相互理解的必要性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日本在20世纪后半期的经济发展时期从中国来了很多留学生,于是今天就有了很多日语非常好的中国人,然而与此相反,中文特别好的日本人却寥寥无几,这说明日本还需要加深对中国的理解。本书中也正是强调了中日互相理解的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书可以说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值得一读的著作。

2019年3月5日